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脑皮质中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玉武 金茂强 +2 位作者 顾霞 苗娜 陈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28-530,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与Caspase-3和Fas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和SAH组(n=48),SAH组在2、4、8、16h及1、3、jd和7d时相点... 目的: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与Caspase-3和Fas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和SAH组(n=48),SAH组在2、4、8、16h及1、3、jd和7d时相点各6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SAH模型,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和Fas的表达。结果:大鼠SAH后2h大脑皮质中神经元凋亡细胞开始增加,3~7d呈典型凋亡细胞形态改变,随SAH时间延长Caspase3和Fas在大脑皮质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3d时达最高,7d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Caspase3和Fas参与了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过程、Caspase-3是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进程中的重要物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大脑皮质 CASPASE-3 FAS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IF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前后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玉武 李杰 周跃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99-1602,共4页
目的探索经椎问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方式在椎间植骨融合前后存在的差异。方法基于正常人L3~。节段的CT扫描数据建立人正常k3-5三维有限元模型(INT)和TLIF手术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椎间融合前单侧和双侧... 目的探索经椎问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方式在椎间植骨融合前后存在的差异。方法基于正常人L3~。节段的CT扫描数据建立人正常k3-5三维有限元模型(INT)和TLIF手术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椎间融合前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M1和M2),以及椎间融合后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M3和M4)。在设定的加载和边界条件下,模拟腰椎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运动,并记录L4-5节段角位移和内植物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在融合前均较完整状态减少了节段的活动度,双侧固定减少幅度更大,而融合后这种差异明显缩小。融合前单侧固定的钉棒系统VonMises应力峰值明显高于双侧固定,而融合之后二者应力峰值趋于一致。结论融合后单侧固定可以提供和双侧固定一致的节段稳定性,TLIF手术应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远期临床效果与双侧固定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椎弓根螺钉固定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椎体应变分布特点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玉武 程志军 +1 位作者 曾志华 赵卫东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4-736,共3页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的节段稳定性和椎体应变分布特点。方法选用10份小牛脊柱(L3~6)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于L4椎体两侧粘贴电阻应变片。在屈伸、侧弯、旋转方向对标本施加5.0Nm的纯力矩,...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的节段稳定性和椎体应变分布特点。方法选用10份小牛脊柱(L3~6)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于L4椎体两侧粘贴电阻应变片。在屈伸、侧弯、旋转方向对标本施加5.0Nm的纯力矩,记录完整模型和TLIF手术固定模型前屈及侧弯运动下的应变数据,同时记录固定节段三维运动数值。结果固定状态较完整状态显著减少了固定节段的活动范围(P〈0.01)。在完整状态和固定状态下,侧弯运动时的椎体前柱皮质应变分布显著高于前屈状态(P〈0.01);在前屈和侧弯运动中,椎弓根螺钉固定后应变较完整状态显著减少43.20%和47.20%(P〈0.05)。在固定状态下,椎体右侧应变分布在前屈运动中高于椎体左侧应变分布(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实现TLIF模型的即刻稳定性,椎体前柱皮质骨应变分布受内固定影响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三维运动 应变分布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玉武 高群 鲁晓波 《医学综述》 2009年第8期1209-1211,共3页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破坏性退行性疾病,各种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采取手术治疗其最终结果会更差,最终有约80%的病例发展为骨关节面软骨塌陷。近年来股骨头坏死的外科治疗方法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股骨头坏...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破坏性退行性疾病,各种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采取手术治疗其最终结果会更差,最终有约80%的病例发展为骨关节面软骨塌陷。近年来股骨头坏死的外科治疗方法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股骨头坏死外科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手术 外科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前路术后感染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玉武 程志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路术后并发切口深部感染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对12例胸腰椎骨折前路术后感染患者行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内植物取出、清创、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ODI评分、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取出...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路术后并发切口深部感染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对12例胸腰椎骨折前路术后感染患者行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内植物取出、清创、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ODI评分、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取出内植物后疼痛均消失,术后摄片提示胸腰椎侧凸角及后凸角均获得纠正,术后体温及血沉、C-反应蛋白均正常,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年,患者术后感染无复发,切口与窦道均愈合。术后3个月摄片复查提示胸腰椎侧弯矫正无丢失,胸腰椎稳定性存在,骨折线模糊;术后12个月复查均已植骨融合。末次随访的ODI评分和VAS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内植物取出、清创、植骨融合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前路术后并发切口深部感染的有效手段,可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允许患者早期下床负重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前路术后 切口深部感染 内植物取出 椎弓根螺钉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玉武 杨文强 刘春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5期260-261,共2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作为传递知识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影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一些医学院校中,PBL已经成为一种基础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在PBL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作为传递知识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影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一些医学院校中,PBL已经成为一种基础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在PBL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仅为学习的促进者,而学生则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目前也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出必要的改革。本文中,我们将对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病理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国正 郭亮 +2 位作者 刘玉武 姜岳武 夏欣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6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以Ф3 mm钛空心拉力螺钉或Ф1.5~2 mm克氏针分别固定尺骨冠突和桡骨头,并缝合修复肘内外侧副韧带。术后屈肘90°,前臂旋转中立位石膏外...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以Ф3 mm钛空心拉力螺钉或Ф1.5~2 mm克氏针分别固定尺骨冠突和桡骨头,并缝合修复肘内外侧副韧带。术后屈肘90°,前臂旋转中立位石膏外固定,3周后开始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康复训练。结果 1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愈合。肘关节功能按Mayo评分标准:优7例,良4例。结论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重建了骨关节和软组织结构稳定,可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后脱位 桡骨头骨折 尺骨冠突骨折 侧副韧带损伤 恐怖三联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2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国正 巫庆新 +2 位作者 郭亮 刘炳胜 刘玉武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32-533,共2页
前臂双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对于不稳定及明显移位的前臂骨折,由于不能维持复位,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我院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利用弹性髓内钉技术﹙titanic elastic nailing,TEN﹚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21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儿童 前臂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弹性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中PaCO_2和气道压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青华 莫平 +2 位作者 杜鹏斌 王强 刘玉武 《中国医刊》 CAS 2008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CO2气腹下实施腹腔镜手术麻醉时PaCO2及气道压的变化。方法术前(气腹前)、术中(气腹时)、术后(气腹毕)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观察机械通气时气道压的变化。结果术中CO2气腹时PaCO2升高,与气腹前、气腹毕比较差异有意义... 目的观察CO2气腹下实施腹腔镜手术麻醉时PaCO2及气道压的变化。方法术前(气腹前)、术中(气腹时)、术后(气腹毕)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观察机械通气时气道压的变化。结果术中CO2气腹时PaCO2升高,与气腹前、气腹毕比较差异有意义;气道压明显升高,与气腹前、气腹毕比较差异有意义。结论CO2气腹下行腹腔镜手术时PaCO2及气道压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身麻醉 血气分析 气道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髋部骨折45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国正 刘玉武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2期229-229,共1页
2005年10月-2009年10月,我科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45例,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65-90岁。股骨颈基底部骨折1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8例。手术时间为伤后3-5 d。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力学分析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Hardinge入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关节活动度及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祝继明 夏欣 +2 位作者 姜岳武 刘玉武 姜世斌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年第6期548-550,共3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骨科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手段,主要用于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髋关节疾病,可有效缓解患者肢体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效果良好[1~3]。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骨科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手段,主要用于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髋关节疾病,可有效缓解患者肢体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效果良好[1~3]。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常用的手术入路大多为后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术野显露充分,操作相对容易,然而缺点也非常明显,后外侧入路往往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改良的Hardinge入路已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多年,具有创伤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行THA髋关节疾病患者与采用传统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行THA髋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疾病 肢体疼痛 关节活动度 手术入路 骨科临床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心法”引导远端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9例分析
12
作者 刘炳胜 叶招明 +2 位作者 毛兆光 刘玉武 郭亮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1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轴心法"远端锁钉瞄准器术在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轴心法"远端锁钉瞄准器术完成T形杆入点的选择、髓内钉置人、远端锁钉的置入。结果 29例股骨干骨折的应用结果令人满意,平均手... 目的探讨"轴心法"远端锁钉瞄准器术在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轴心法"远端锁钉瞄准器术完成T形杆入点的选择、髓内钉置人、远端锁钉的置入。结果 29例股骨干骨折的应用结果令人满意,平均手术时间85分钟,平均X线采集图象2次,平均出血量180ml,手术中和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肯定了轴心法远端锁钉瞄准器术在扩髓股骨交锁髓内钉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手术中只需2次X线成像就能使术者的手术工具做到实时监测,减少了X线照射量、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髓内钉置入的准确度、减小了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心法远端锁钉瞄准器术 髓内钉 远端锁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桡尺骨连接一例
13
作者 吴国正 刘炳胜 刘玉武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5期364-364,共1页
关键词 桡尺骨 先天性 连接 少见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带内植物Ⅰ类切口感染的治疗方法
14
作者 徐生根 郭亮 +1 位作者 刘玉武 夏欣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2期223-223,226,共2页
2006年12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68例带内植物的Ⅰ类切口感染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笔者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8例带内植物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均按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 2006年12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68例带内植物的Ⅰ类切口感染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笔者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8例带内植物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均按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诊断。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1)A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24-84(45.7±10.2)岁。钢板内固定27例,髓内针内固定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内植物 手术后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鹏斌 刘玉武 +3 位作者 王清华 龚海涛 莫平 李德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563-564,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外科手术 麻醉 硬膜外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脊柱真菌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左明相 龚进 刘玉武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3期319-32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对脊柱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6例脊柱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侧前方小切口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6例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对脊柱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6例脊柱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侧前方小切口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随访,术后1个月血沉、C反应蛋白恢复至正常,术前和术后6个月VAS评分和ODI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6,P=0.027),末次随访提示植骨融合。结论微创技术为脊柱真菌感染的诊治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真菌感染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椎间融合不对称固定的稳定性和椎体应变分布研究
17
作者 左明相 龚进 +2 位作者 刘玉武 程志军 赵卫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5期496-499,共4页
目的:研究腰椎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TLIF)不对称内固定条件下节段稳定性和椎体前柱应变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新鲜小牛腰椎标本8例,完成L4-L5节段完整状态测试后建立TLIF手术损伤模型,分别测试右侧椎弓根螺钉固定(UPS)、右侧... 目的:研究腰椎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TLIF)不对称内固定条件下节段稳定性和椎体前柱应变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新鲜小牛腰椎标本8例,完成L4-L5节段完整状态测试后建立TLIF手术损伤模型,分别测试右侧椎弓根螺钉固定(UPS)、右侧椎弓根螺钉加对侧经关节突椎弓根螺钉(UPS+TFPS)固定、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BPS)状态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同时在L4椎体前柱表面用电阻应变片技术测量在前屈和侧弯运动中电阻应变数据。结果UPS+TFPS和BPS固定状态的稳定性效果接近,UPS固定抗旋转稳定性不足。UPS+TFPS固定后椎体前柱应变在前屈和侧弯运动下较BPS固定分别增加21.8%和24.2%。结论UPS+TFPS固定提供有效稳定的同时可以实现更好的椎体-内植物载荷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椎间融合术 不对称固定 应变分布 生物力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病理学”教学探索
18
作者 徐梦伟 聂晓菁 刘玉武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7期97-100,共4页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医学教育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病理学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基于“病理学”课程的特点,旨在对教学过程中如何实...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医学教育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病理学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基于“病理学”课程的特点,旨在对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探讨,提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进而提升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课程思政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病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红 王磊 +2 位作者 胡尔西旦·阿布都米吉提 刘玉武 林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2期42-46,共5页
医学本科教育阶段是学生全面接触和认识医学,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融合的一种思政教育模式。近年来课程组采用“... 医学本科教育阶段是学生全面接触和认识医学,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融合的一种思政教育模式。近年来课程组采用“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小规模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阶研讨课堂深度融合,教学设计突出思政性、知识性、互动性和新颖性,并建立课前、课中、课后相关联的教学全程反馈机制,全面实施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批判性讨论。课程与思政要相得益彰,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和提高学习效果,是检验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指标。研究团队在“一点、二线、三导、三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下,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为融合病理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和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病理学 雨课堂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机化性肺炎的病理改变分析
20
作者 王霞 尼加提.热合木 刘玉武 《地方病通报》 2008年第5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学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机化性肺炎 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