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高场强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来自碳酸盐岩淋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13
1
作者 冯志刚 刘炫志 +1 位作者 韩世礼 马强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5-329,共15页
选择黔中地区的一条白云岩原位风化剖面(平坝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土界面之下的岩粉层(砂状碳酸盐岩)动态淋溶过程中高场强元素(HFSE)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并结合其在风化壳剖面的分布特征,获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碳酸盐岩风化过... 选择黔中地区的一条白云岩原位风化剖面(平坝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土界面之下的岩粉层(砂状碳酸盐岩)动态淋溶过程中高场强元素(HFSE)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并结合其在风化壳剖面的分布特征,获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HFSE间存在明显的分馏,而且元素分馏主要出现在岩-土界面作用过程中,即碳酸盐岩溶蚀形成残积土阶段;元素的地球化学惰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Zr>Hf>Nb>Sc>Th>Ta>Ti>Y,其中,Zr是最稳定的元素,Hf仅次于Zr,Nb和Sc也相对较为惰性,而Th、Ta、Ti、Y呈现出明显的活性;(2)对于碳酸盐岩风化剖面的质量平衡计算,Zr是理想的参比元素(即惰性元素);(3)由基岩酸不溶物至风化壳剖面,元素对Nb-Ta、Zr-Hf显示出较好的协变性,没有明显分馏,因此,在利用这类元素对岩溶区风化壳的物源进行示踪时,碳酸盐岩作为潜在母岩,宜采用其酸不溶物作为参比对象;(4)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虽然Sc也是一个较为稳定的HFSE,但在风化母岩中分布不均匀,不宜用于岩溶区风化壳的物源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风化作用 高场强元素 地球化学惰性 物源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技术在文旅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陈丽敏 梁昭榆 +1 位作者 刘炫志 胡垂立 《星河影视》 2024年第16期0160-0162,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某铀尾矿库周边土壤外源铀输入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孔秋梅 冯志刚 +2 位作者 马强 刘炫志 韩世礼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选择湖南某铀尾矿库周边的3条土壤剖面S1、S2、S3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区域上背景剖面以及尾矿库中铀尾砂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并结合逐级化学提取技术,讨论了土壤中外源铀的输入机制。研究表明:(1)铀尾矿库对周边土壤已产生了铀污染... 选择湖南某铀尾矿库周边的3条土壤剖面S1、S2、S3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区域上背景剖面以及尾矿库中铀尾砂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并结合逐级化学提取技术,讨论了土壤中外源铀的输入机制。研究表明:(1)铀尾矿库对周边土壤已产生了铀污染,其中,近源土壤剖面S1、S2遭受了重度铀污染,以单因子指数法表征的污染指数Pi分别为18.98和14.76,随着远离污染源,土壤的铀污染程度呈降低趋势(如远源的剖面S3的Pi=1.35)。(2)作为农业土壤,由于受耕作过程中的人为扰动,外源铀的输入已贯穿了整个剖面。(3)土壤中外源铀的输入,特别是对于遭受了重度铀污染的近源土壤剖面,主要包括两种机制,一是随铀尾砂的机械混入,二是随渗滤液的离子输入,以前者为主。然而,对于土壤中占绝对优势的专性吸附态(Ⅱ)外源铀,主要来自于后者的贡献。随铀尾砂机械混入的铀,其赋存形态在土壤中得到了继承;随渗滤液的离子输入的铀,主要专性吸附在土壤基质上。本研究为有效开展铀尾矿库的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库 土壤 外源铀 输入机制 湖南省
原文传递
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治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炫志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31-37,共7页
自1982年党中央提出"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便成为我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世界经济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治安治理难度增加、群体性事件与刑事犯罪的诱发性因素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就要求... 自1982年党中央提出"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便成为我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世界经济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治安治理难度增加、群体性事件与刑事犯罪的诱发性因素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坚持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将法治化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针对当前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出现的各类复杂问题,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树立法治观念、创新治理机制、保障治理渠道、强化治理队伍、完善惩恶体系、吸引公众参与等有效措施,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实现更好的综合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治安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黑色泥灰岩风化剖面重金属富集的地球化学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白佳灵 冯志刚 +2 位作者 马强 刘炫志 景称心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6-447,共12页
通过对湘西北地区黑色泥灰岩风化剖面(DM剖面)中Cr、Ni、Cu、Zn、Cd、Pb、Th、U8种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并与区域上发育于黑色页岩的2条风化剖面的对比分析,初步揭示了黑色泥灰岩风化剖面中重金属富集的地球化学机制.结果表明:... 通过对湘西北地区黑色泥灰岩风化剖面(DM剖面)中Cr、Ni、Cu、Zn、Cd、Pb、Th、U8种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并与区域上发育于黑色页岩的2条风化剖面的对比分析,初步揭示了黑色泥灰岩风化剖面中重金属富集的地球化学机制.结果表明:(1)与黑色页岩相比,黑色泥灰岩风化成土过程中重金属元素普遍呈现出低背景、高富集的地球化学特征.(2)黑色泥灰岩风化剖面的形成,是在基岩中碳酸盐快速溶蚀的基础上(基岩的酸溶相含量为78.57%),由酸不溶相进一步演化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对于无明显外源输入的元素Cr、Ni、Cu、Zn、Pb、Th、U,一方面,赋存在酸溶相的部分随碳酸盐的淋失而亏损甚至强烈亏损(其中Th相对惰性);另一方面,残余在酸不溶相的部分因基岩中大量碳酸盐的淋失而显著富集,且随风化剖面的演化未显示出进一步的亏损.因此,这些元素在风化剖面中的富集是绝对(强烈)亏损和显著相对富集的综合结果.对于Cd,存在明显的外源输入,可能主要以水溶态形式带入并大量淀积在剖面下部.(3)在黑色泥灰岩风化剖面,有机质(OM)不是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赋存介质,其对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有限.(4)黑色泥灰岩发育的土壤中,Cu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4.58 mg/kg和0.58 mg/kg,高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特别是Cd,对土壤生态环境可能形成不利影响,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泥灰岩 风化 重金属 富集 地球化学机制
原文传递
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的分类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炫志 《技术与市场》 2016年第12期232-232,共1页
新型功能陶瓷具备耐磨、高强、耐腐的性能,在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纤技术、微电子技术、超导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军事、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陶瓷材料也不断更新,开始向新型功能方向迈进。主要针... 新型功能陶瓷具备耐磨、高强、耐腐的性能,在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纤技术、微电子技术、超导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军事、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陶瓷材料也不断更新,开始向新型功能方向迈进。主要针对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的分类与应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功能陶瓷材料 分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分析
7
作者 刘炫志 《科技风》 2016年第22期70-70,共1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聚氨酯胶粘剂在工业生产进程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成为了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业原料之一。开展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分析,充分的明确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进而有效的提升其在工业开展进程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聚氨酯胶粘剂在工业生产进程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成为了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业原料之一。开展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分析,充分的明确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进而有效的提升其在工业开展进程中应用的完善性和高效性,可以有效的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胶粘剂 工业发展 应用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硬材料的技术革新历程分析
8
作者 刘炫志 《技术与市场》 2016年第11期95-95,共1页
超硬材料则是指硬度可与金刚石相比拟的材料。目前使用的超硬材料主要是立方氮化硼与金刚石,主要针对超硬材料技术的革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 超硬材料 技术革新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在文旅项目中的应用初探
9
作者 梁昭榆 刘炫志 +1 位作者 陈丽敏 胡垂立 《IT经理世界》 2025年第1期218-220,共3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交互技术,正逐渐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混合现实技术能够通过融合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元素,为游客提供更加沉浸式和互动式的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交互技术,正逐渐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混合现实技术能够通过融合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元素,为游客提供更加沉浸式和互动式的体验。然而,目前关于混合现实技术在文旅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尚显不足,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因此,本文初步探索了混合现实技术在文旅项目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国内外典型文旅项目的混合现实技术应用案例,总结混合现实技术在文旅项目中的应用价值和混合现实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技术 文旅项目 数字交互技术 沉浸式体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