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加权锚点的多视图聚类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溯源 王思为 +3 位作者 唐厂 周思航 王思齐 新旺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0-1170,共11页
大规模多视图聚类旨在解决传统多视图聚类算法中计算速度慢、空间复杂度高,以致无法扩展到大规模数据的问题.其中,基于锚点的多视图聚类方法通过使用整体数据集合的锚点集构建后者对于前者的重构矩阵,利用重构矩阵进行聚类,有效地降低... 大规模多视图聚类旨在解决传统多视图聚类算法中计算速度慢、空间复杂度高,以致无法扩展到大规模数据的问题.其中,基于锚点的多视图聚类方法通过使用整体数据集合的锚点集构建后者对于前者的重构矩阵,利用重构矩阵进行聚类,有效地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然而,现有的方法忽视了锚点之间的差异,均等地看待所有锚点,导致聚类结果受到低质量锚点的限制.为定位更具有判别性的锚点,加强高质量锚点对聚类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加权锚点的大规模多视图聚类算法(Multi-view clustering with weighted anchors,MVC-WA).通过引入自适应锚点加权机制,所提方法在统一框架下确定锚点的权重,进行锚图的构建.同时,为增加锚点的多样性,根据锚点之间的相似度进一步调整锚点的权重.在9个基准数据集上与现有最先进的大规模多视图聚类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高效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聚类 大规模聚类 锚点 权重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蛋白浓度对王锦蛇生长和血液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高慧清 刘溯源 +6 位作者 王锡飞 袁磊磊 姚利 高乐文 顾岩 徐小良 张志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48,共6页
为了探究食物蛋白浓度对王锦蛇(Elaphe carinata)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的影响,试验采用形态学测量、快速瑞氏吉姆萨染色和血清杀菌能力测定等方法,连续监测了8%、12%、16%、20%、24%蛋白浓度组王锦蛇进食0,8,16,24,32 d后其身体大小以及3... 为了探究食物蛋白浓度对王锦蛇(Elaphe carinata)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的影响,试验采用形态学测量、快速瑞氏吉姆萨染色和血清杀菌能力测定等方法,连续监测了8%、12%、16%、20%、24%蛋白浓度组王锦蛇进食0,8,16,24,32 d后其身体大小以及32天时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和血清杀菌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体重、重长比和尺度化的质量指数(SMI)均随进食进程而逐渐增加,16%和20%蛋白组的增幅最大,32天时达到最高值;体全长呈上升趋势,但各组有差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最高值分别出现于12%、12%、24%、8%、24%蛋白组,最低值分别出现于8%、24%、8%、12%、12%、12%蛋白组,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无组间差异。24%蛋白组血清杀菌能力显著下降。说明进行规模化养殖时,16%-20%的蛋白浓度为最适阈值,且本试验采用的非损伤性采血技术可用于预判王锦蛇的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锦蛇 生长发育 食物蛋白 体重 尺度化的质量指数 白细胞
原文传递
滑鼠蛇出生至50日龄身体大小和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志强 陈可为 +6 位作者 彭兵龙 张昊滨 杨会会 刘溯源 王锡飞 姚利 徐小良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18-622,共5页
为探究滑鼠蛇(Ptyas mucosus)生后发育不同阶段身体大小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在室温为(30±1)℃、相对湿度为70%~75%条件下,监测了3、10、20、30、40和50日龄滑鼠蛇身体大小及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 为探究滑鼠蛇(Ptyas mucosus)生后发育不同阶段身体大小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在室温为(30±1)℃、相对湿度为70%~75%条件下,监测了3、10、20、30、40和50日龄滑鼠蛇身体大小及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和血清杀菌能力的变化。体重、体全长、重长比和尺度化的质量指数3至20日龄增长缓慢,之后陡增,50日龄最高(P<0.05);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居前两位,但两者的百分比、N/L的比值和血清杀菌能力均无组间差异(P>0.05);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10日龄组与3日龄组接近,但高于其他日龄组(P<0.05);50日龄内,滑鼠蛇的身体大小开口前增长缓慢,开口后增加迅速,蜕皮后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显著提升,建议可根据体重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来预判蛇场内幼蛇的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鼠蛇 胚后发育 体重 淋巴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茎秆切割装置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涛 闫小丽 +3 位作者 米国鹏 刘溯源 张振国 正道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39,74,共7页
茎秆切割是作物收获的关键环节,甘蔗、木薯等作物茎秆粗壮、质地硬,切割难度大,其切割装置的作业性能是影响收割机作业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此,综述国内外硬质茎秆作物切割装置的研究进展,重点从硬质茎秆切割器的关键参数、切割阻... 茎秆切割是作物收获的关键环节,甘蔗、木薯等作物茎秆粗壮、质地硬,切割难度大,其切割装置的作业性能是影响收割机作业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此,综述国内外硬质茎秆作物切割装置的研究进展,重点从硬质茎秆切割器的关键参数、切割阻力与功耗、割刀磨损等方面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由此指出硬质茎秆切割装置研究存在茎秆建模过于简单、刀具材料研究不足、茎秆与刀具研究相分离、缺乏结构创新等问题。同时展望应加强基础研究、深入研究切割理论、开展仿生割刀研究、加强农机农艺相结合等相关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硬质茎秆作物收获机械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茎秆 切割装置 机械化 收获机械 作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升级和企业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丘海雄 刘溯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2-120,共9页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的企业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受到企业内部转型升级和从外部社会网络获取知识资源两条路径的影响。两条途径都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这一中间环节来提高企业绩效。企业内部转型升级的路径中,不同的转型升级措施对企业财务...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的企业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受到企业内部转型升级和从外部社会网络获取知识资源两条路径的影响。两条途径都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这一中间环节来提高企业绩效。企业内部转型升级的路径中,不同的转型升级措施对企业财务绩效的贡献并不一致,产品升级可直接对企业绩效发挥促进作用,或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正面影响;功能升级只能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正面影响,不进行技术创新时,功能升级反而对企业绩效不利。从外部社会网络获取知识资源的路径中,加强与外国客户的合作关系以及本地研发合作网络的紧密程度有助于企业的绩效提升。另外,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升级 企业社会网络 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鼠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溯源 伍亮 +3 位作者 姚利 汪寅 杨会会 张志强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514-518,共5页
目的比较50日龄内滑鼠蛇(Ptyas mucosus)消化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增龄变化及部位差异。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鉴别和定位生后3、7~10(首次蜕皮组)、20、30、40和50d滑鼠蛇消化道各部位的5-HT细... 目的比较50日龄内滑鼠蛇(Ptyas mucosus)消化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增龄变化及部位差异。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鉴别和定位生后3、7~10(首次蜕皮组)、20、30、40和50d滑鼠蛇消化道各部位的5-HT细胞。结果5-HT细胞形态多样,胃底、幽门和回肠的分布密度无日龄差异,贲门30日龄组显著高于50日龄组,其他部位均在20~50日龄组最高,3日龄组最低。3和7~10日龄组胃部分布密度最高,十二指肠和空肠、十二指肠和回肠最低;20、30、40和50日龄组直肠和/或胃部密度最高,食道、十二指肠和回肠、食道和回肠、回肠及十二指肠和回肠最低。结论滑鼠蛇生后3d消化道各段均有5-HT细胞分布,分布密度随日龄而变化,开口前胃部密度较高,开口后直肠部位密度增加,提示随发育进程的推进,5-HT对食物的机械消化作用和促进食物残渣排出的能力均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鼠蛇 消化道 5-羟色胺 分布密度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蟾蜍消化道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溯源 姚利 +2 位作者 汪寅 伍亮 张志强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比较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登陆后消化道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年龄和部位差异。方法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幼体、亚成体和成体中华蟾蜍消化道SS细胞。结果不同年龄组... 目的比较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登陆后消化道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年龄和部位差异。方法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幼体、亚成体和成体中华蟾蜍消化道SS细胞。结果不同年龄组消化道SS细胞的形态多样,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亚成体SS细胞的分布密度幽门显著高于贲门,成体幽门和直肠显著高于食管、贲门和胃底,但幼蟾无部位差异;空肠SS细胞的分布密度成体显著高于亚成体和幼体,直肠成体显著高于幼体,但与亚成体无显著差异。结论中华蟾蜍消化道SS细胞形态多变,分布密度有年龄和部位差异,这可能与SS细胞的功能及个体的消化生理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蟾蜍 消化道 生长抑素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链华游蛇形态和血液学参数及各型白细胞百分比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溯源 海思娆 +5 位作者 王鑫 徐文宁 伍亮 汪寅 姚利 张志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6-671,共6页
为阐明卵胎生的赤链华游蛇(Sinonatrix annularis)出生、第一次蜕皮和开口等关键生活史过程与血液学参数和免疫功能建立的关系,测定了出生后3、7—10(第一次蜕皮)、20、30、40和50 d其身体大小、脾脏湿重指数、血液学参数和各型白细胞... 为阐明卵胎生的赤链华游蛇(Sinonatrix annularis)出生、第一次蜕皮和开口等关键生活史过程与血液学参数和免疫功能建立的关系,测定了出生后3、7—10(第一次蜕皮)、20、30、40和50 d其身体大小、脾脏湿重指数、血液学参数和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的变化。结果表明:(1)赤链华游蛇的重长比3和7—10日龄组显著高于30、40和50日龄组(P<0.05),脾脏湿重指数7—10日龄组显著高于40和50日龄组(P<0.05)。(2)血红蛋白含量30日龄组最高,3日龄组最低(P<0.05)。(3)红细胞总数无组间差异(P>0.05),白细胞总数20日龄组与30日龄组接近,但显著高于其他日龄组(P<0.05)。(4)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占比居于前两位。淋巴细胞的百分比7—10日龄组最高,40和50日龄组最低(P<0.05),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40日龄组显著高于7—10和20日龄组(P<0.05);嗜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7—10和20日龄组显著高于50日龄组(P<0.05),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50日龄组与40日龄组接近,但显著高于其他日龄组(P<0.05),单核细胞的百分比50日龄组显著高于其他日龄组(P<0.05)。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未见组间差异(P>0.05)。赤链华游蛇在胚后发育早期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免疫系统,在首次蜕皮和开口摄食等关键生活史阶段,能通过调配身体和脾脏大小、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总数、各型白细胞的比例来满足特定阶段的营养和能量需求,这种发育可塑性有助于幼蛇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链华游蛇 血红蛋白含量 各型白细胞百分比 免疫生态学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鼠蛇肠道大小和组织学参数的增龄变化
9
作者 张志强 姚利 +5 位作者 刘溯源 杨会会 伍亮 高乐文 吴文欣 吴海燕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6期901-905,共5页
为探究蛇类肠道功能建立过程,采用形态测量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测定了出壳后3、7~10、20、30、40和50 d滑鼠蛇(Ptyas mucosus)肠道大小及组织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1)小肠、大肠的湿重和长度指数40和/或50日龄组最高,3和/或7~10日... 为探究蛇类肠道功能建立过程,采用形态测量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测定了出壳后3、7~10、20、30、40和50 d滑鼠蛇(Ptyas mucosus)肠道大小及组织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1)小肠、大肠的湿重和长度指数40和/或50日龄组最高,3和/或7~10日龄组最低(P<0.05)。(2)小肠前段和中段的直径、肌层厚度、绒毛高度和柱状上皮细胞长径7~10日龄组最低,此后随日龄增加(P<0.05);小肠后段直径50日龄组高于30日龄组(P<0.05),其他组织学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3)大肠直径和肌层厚度50日龄组分别高于3、3和7~10日龄组(P<0.05),其他参数无日龄差异(P>0.05)。50日龄前滑鼠蛇肠道大小和多项组织学参数具有可塑性,幼蛇的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建议投喂易于消化的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鼠蛇 胚后发育 小肠 大肠 绒毛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偿窝眼轮式玉米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荣飞 闫小丽 +2 位作者 张帅 刘溯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5-209,219,共6页
现有的玉米排种器在作业过程中会出现株距分布不均匀、漏种率高等问题,采用联动补偿式的方法可提高排种器的排种性能,因此设计了一种联动补偿套轮式玉米精量排种器。通过对排种区联动补偿装置的运动原理和种子运动状态进行分析,阐明了... 现有的玉米排种器在作业过程中会出现株距分布不均匀、漏种率高等问题,采用联动补偿式的方法可提高排种器的排种性能,因此设计了一种联动补偿套轮式玉米精量排种器。通过对排种区联动补偿装置的运动原理和种子运动状态进行分析,阐明了联动补偿式结构提高排种器排种性能的机理。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关键结构设计,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补偿套轮式排种器的影响,并确定了整体结构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排种转速为8.8~23.7r/min时,可以确定最优转速为23.7r/min,合格指数可以达到93.94%,重播指数3%~4%,漏播指数5.32%;当排种套轮转速为14.4r/min时,补偿率能够达到95.94%,补偿效果最好。为验证排种器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补偿套轮式玉米精量排种器的充种性能较好,满足玉米排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精量排种器 窝眼轮式 联动补偿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蟾蜍登陆后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寅 汪子怡 +3 位作者 刘溯源 伍亮 陈颐佳 张志强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比较幼体、亚成体和成体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各部位分布密度的差异。方法结合微波技术改良的Grimelius银染法对幼体、亚成体和成体雄性中华蟾蜍消化道嗜银细胞染色。结果中华蟾蜍消化道嗜银细胞... 目的比较幼体、亚成体和成体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各部位分布密度的差异。方法结合微波技术改良的Grimelius银染法对幼体、亚成体和成体雄性中华蟾蜍消化道嗜银细胞染色。结果中华蟾蜍消化道嗜银细胞分为闭合型和开放型两类。幼体胃底密度显著高于消化道其他各段,亚成体胃底和贲门密度显著高于幽门、空肠、回肠和直肠,成体胃底和贲门密度显著高于肠道各段。幼体和亚成体十二指肠的密度都高于成体,消化道其他部位的密度无年龄差异。结论中华蟾蜍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无增龄变化,各年龄组均在胃部密度较高,十二指肠的密度有明显的年龄差异,这可能与其消化生理状态及十二指肠主要执行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蟾蜍 十二指肠 嗜银细胞 分布密度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至50日龄滑鼠蛇消化道生长抑素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伍亮 刘溯源 +3 位作者 姚利 杨会会 汪寅 张志强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45-249,244,共6页
目的探究胚后发育50日龄内滑鼠蛇(Ptyas mucosus)关键生活史阶段消化道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变化。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法鉴别和定位50日龄内6个发育阶段消化道不同部位的SS细胞。结果SS细胞形态多样,散在或聚... 目的探究胚后发育50日龄内滑鼠蛇(Ptyas mucosus)关键生活史阶段消化道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变化。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法鉴别和定位50日龄内6个发育阶段消化道不同部位的SS细胞。结果SS细胞形态多样,散在或聚群分布于黏膜层或腺上皮细胞之间。除40日龄组外,3、7~10、20、30和50日龄组的分布密度胃底或幽门最高,十二指肠、食道或空肠最低;食道40日龄组高于20和30日龄组,十二指肠40、50日龄组显著高于3、7~10日龄组,胃底、空肠和直肠分别在20、20和50、30、40和50日龄组最高,均在3日龄组最低,贲门、幽门和回肠无日龄差异。结论滑鼠蛇消化道SS细胞见于胚后发育早期,形态多样,分布密度多变,这可能与其平衡胃肠激素含量和保护肠道细胞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鼠蛇 消化道 生长抑素 分布密度 胚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绩效、制度压力与企业社会责任 被引量:16
13
作者 谢昕琰 刘溯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0-173,共4页
文章从资源基础观与新制度主义结合的视角,探索企业财务绩效和制度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通过对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CPES2014)的分析发现:企业财务绩效和制度压力都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体而言,制度压力的作用更... 文章从资源基础观与新制度主义结合的视角,探索企业财务绩效和制度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通过对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CPES2014)的分析发现:企业财务绩效和制度压力都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体而言,制度压力的作用更大,但针对不同的社会责任形态结果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财务绩效 合法性压力 私营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龄王锦蛇小肠大小、组织学参数和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利 刘溯源 +6 位作者 伍亮 徐文宁 吴文欣 吴海燕 王鑫 高乐文 张志强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4-79,共6页
为了解王锦蛇(Elaphe carinata)小肠的发育可塑性,采用形态学、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消化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比较了50日龄内小肠大小、组织学参数和酶活性的日龄差异。结果表明,小肠湿重指数随日龄增加,小肠长度指数以30日龄组为最高。小肠... 为了解王锦蛇(Elaphe carinata)小肠的发育可塑性,采用形态学、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消化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比较了50日龄内小肠大小、组织学参数和酶活性的日龄差异。结果表明,小肠湿重指数随日龄增加,小肠长度指数以30日龄组为最高。小肠前段各项组织学参数3日龄和/或50日龄组最高,7~10、20或30日龄组最低;小肠中段除肌层厚度和柱状上皮细胞短径、后段除绒毛高度外,其他组织学参数未见日龄差异。海藻糖酶活性3日龄和10日龄组均显著高于50日龄组,蛋白酶活性40日龄组显著高于3日龄组,但麦芽糖酶活性无日龄差异。研究结果提示,王锦蛇50日龄内小肠形态和功能的可塑性,可能与其生活史阶段和消化生理状态有关,建议40~50日龄时可投喂体积较大的低淀粉、高蛋白含量的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锦蛇 小肠 大小 组织学 酶活性 发育可塑性
原文传递
新产品的市场扩散路线图
15
作者 刘溯源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2年第11期73-74,共2页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拓展已有的产品线、开发新的市场。新产品扩散过程就是企业通过采取各类措施,使新产品营销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其目标主要有:使新产品在导入期迅速被市场接受,以推动成长期销售额的快速...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拓展已有的产品线、开发新的市场。新产品扩散过程就是企业通过采取各类措施,使新产品营销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其目标主要有:使新产品在导入期迅速被市场接受,以推动成长期销售额的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扩散 产品线 路线图 企业发展过程 新产品营销 扩散过程 导入期 销售额
原文传递
王锦蛇心的位置及其组织学参数和胶原纤维含量的增龄变化
16
作者 冯文红 伍亮 +6 位作者 吴海燕 吴文欣 杨雨晴 姚利 刘溯源 海思娆 张志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1-897,共7页
为阐明王锦蛇(Elaphe carinata)心的位置、组织学参数和胶原纤维含量的发育可塑性,采用形态测量、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方法,测定了1龄、2龄以及50日龄内王锦蛇个体身体大小和心位置,同时测定并分析了50日龄内个体心内膜、心肌... 为阐明王锦蛇(Elaphe carinata)心的位置、组织学参数和胶原纤维含量的发育可塑性,采用形态测量、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方法,测定了1龄、2龄以及50日龄内王锦蛇个体身体大小和心位置,同时测定并分析了50日龄内个体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的厚度,以及胶原纤维含量的增龄变化。王锦蛇的体重、体全长和体重与体全长的比值都在2龄组最高,1龄组其次,2和1龄组均显著高于50日龄内各组(P<0.05)。肥满度3日龄组和7~10日龄组都显著高于1和2龄组(P<0.05)。心与吻端的距离,1和2龄组都显著高于其他日龄组(P<0.05),但心与吻端的距离与体全长的比值未见组间差异(P>0.05)。心肌层厚度50日龄组显著高于3日龄组、20日龄组和30日龄组(P<0.05),心外膜和心内膜厚度未见日龄差异(P>0.05)。心肌层和心壁胶原纤维含量50日龄组都显著高于3日龄组和20日龄组(P<0.05)。王锦蛇心与吻端的距离与体全长的比值随发育进程无明显变化,在首次蜕皮和主动摄食后,心肌层厚度增厚、胶原纤维含量增多,提示心肌功能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锦蛇 心肌层 胶原纤维 年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