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6—2018年岷江流域极端气温事件时空变化特征
1
作者 郭为 李晓兵 +5 位作者 张鹏 刘清园 张志昊 王庆丰 梁瑞峰 李克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21,共11页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问题逐渐显著,岷江流域作为川滇生态屏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研究该流域极端气候事件时空变化规律,能为未来气象灾害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66—2018年岷江流域62个气象站点的气...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问题逐渐显著,岷江流域作为川滇生态屏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研究该流域极端气候事件时空变化规律,能为未来气象灾害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66—2018年岷江流域62个气象站点的气温资料,选用“气候变化检测和指标”专家组所确定的16个极端气温指数,采用一元回归方程、Sen斜率、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岷江流域极端气温事件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并且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岷江流域极端高温事件显著增加,极端低温事件显著减少;极端气温指数的突变年份主要集中在1990—2000年左右,其中极端低温指数均在突变后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极端高温指数、极值指数、其他指数中除了日较差指数,均在突变后呈显著上升趋势;(2)极端低温指数在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呈下降趋势,平均年变化率为-0.98 d·(10a)^(-1);极端高温指数、极值指数和作物生长期指数大部分地区呈上升趋势,其中极端高温指数上升趋势在流域内呈西低东高的分布,作物生长期指数在流域内呈北高南低的分布;日较差指数在流域上游地区呈下降趋势,中下游地区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事件 变化规律 M-K检验 指数 Sen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在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清园 李永 +1 位作者 蒲迅赤 唐锡良 《四川环境》 2017年第6期116-122,共7页
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传统的主成分标准化法进行改进,使用改进后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对α水库10个监测断面2016年7月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用3个主成分因子可以对所有样本进行评价分析,并得到了各断面综合得分和区域综... 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传统的主成分标准化法进行改进,使用改进后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对α水库10个监测断面2016年7月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用3个主成分因子可以对所有样本进行评价分析,并得到了各断面综合得分和区域综合主成分分级标准。各断面综合得分(污染程度从重到轻)为G1>G3>Z9>G11>G12>G8>G10>G5>G15>G14,分析所得各断面主要受污染因子与断面实测资料吻合,说明改进后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在保证尽可能少丢失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对水质进行合理评价,不仅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主观性、随意性以及多指标数据的复杂性,还可以突出断面主要影响因子并指导控制治理措施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S软件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混合式电站生态流量过程的模式
3
作者 刘清园 李永 +2 位作者 李嘉 张鹏 张志广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98,共8页
针对采用传统生态基流量计算方法所确定的流量难以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难题,提出了一种适宜于混合式水电站的生态流量过程的优化模式。以栖息地加权可用面积为决策指标,认为优化前后基流量所对应加权可用面积相同时河道生境不发生... 针对采用传统生态基流量计算方法所确定的流量难以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难题,提出了一种适宜于混合式水电站的生态流量过程的优化模式。以栖息地加权可用面积为决策指标,认为优化前后基流量所对应加权可用面积相同时河道生境不发生较大改变,通过优化天然河道生境不适区的方式调整引水比使生态经济效益达到联合最优。以昌波水电站为例,选取长丝裂腹鱼为保护目标,利用丁坝对减水河道生境不适区进行优化,结合目标水生生物繁殖敏感期对水力生境的需求,重点研究了生境不适区的水文情势变化情况并确定了优化后的全年河道生态流量过程。结果表明:当选取3个生境不适区进行优化时,河道生态基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0%,所对应的栖息地加权可用面积为87 782.02 m^2,而传统方法所得的基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20%,所对应的栖息地加权可用面积为87 726.2 m^2。在保证水力生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的流量比后者降低了10%。依据优化后所得生态基流量及对河道涨落水率的研究结果推求得到的昌波水电站生态流量过程,在满足目标鱼类生存繁殖所需水量的同时,较好地保留了天然栖息地的径流涨落变化和流量脉冲过程,为营造保护鱼类适宜生境和确定优化混合式电站生态流量过程提供了示范,同时为电站的生态调度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电站 长丝裂腹鱼 生态流量优化 引水比 生态流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鱼类产卵需求的栖息地修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鲁芸 吴紫涵 +5 位作者 刘清园 成必新 卿杰 严鑫 张泽宇 李永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3-741,共9页
根据鱼类产卵需求对工程修复效果开展评价对掌握栖息地状态和指导工程设计极其重要。以黑水河为实例,从鱼类产卵的生境需求出发,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量化产卵栖息地的参照状态,构建指标体系进行河流鱼类产卵期栖息地质量评价,以... 根据鱼类产卵需求对工程修复效果开展评价对掌握栖息地状态和指导工程设计极其重要。以黑水河为实例,从鱼类产卵的生境需求出发,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量化产卵栖息地的参照状态,构建指标体系进行河流鱼类产卵期栖息地质量评价,以获得修复工程对鱼类产卵生境真实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2019—2021年黑水河产卵期的鱼类栖息地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63.04、83.52与83.52,鱼类产卵栖息地得到改善,评价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工程对产卵栖息地有明显修复效果;黑水河不同河段鱼类产卵栖息地质量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修复前下游河段(R4~R6)优于上游河段(R1~R3)的特征,修复后不同河段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为21.33%~59.15%;通过对敏感因子进行溯源可知,修复前黑水河鱼类产卵期栖息地质量主要受河流连通性和水力条件限制,修复后连通性得到大幅度改善,但水体流速和弗劳德数与保护鱼类产卵的偏好状态仍具有一定差距,后期修复工作应结合鱼类产卵喜好针对水体流态进行局部塑造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工程 鱼类产卵偏好 栖息地修复效果评价 时空特征 限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饵料生长的生态流量过程分析——以黑水河松新河段为例
5
作者 鲁芸 刘清园 +2 位作者 成必新 孙干 由丽华 《四川环境》 2022年第6期33-39,共7页
目前生态流量研究大多只考虑了鱼类完成产卵活动所需水力生境条件,很少考虑其余生长时段的需求。以金沙江左岸一级支流黑水河干流典型减水河段——松新减水河段为例,考虑了短须裂腹鱼产卵期的水力生境需求及饵料生长的生态水力学偏好特... 目前生态流量研究大多只考虑了鱼类完成产卵活动所需水力生境条件,很少考虑其余生长时段的需求。以金沙江左岸一级支流黑水河干流典型减水河段——松新减水河段为例,考虑了短须裂腹鱼产卵期的水力生境需求及饵料生长的生态水力学偏好特征。使用河道内流量增量法确定了不同时期的生态基流量,并结合河段涨落水变化及流量脉冲特征推求了考虑饵料生长的生态流量过程。结果表明,该河段内短须裂腹鱼产卵期适宜的生态基流量为13.4m^(3)/s,产卵期前后适宜饵料生长的生态基流量为8.28 m^(3)/s。研究结果可为已建电站减水河段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从鱼类多生命阶段需求为生态流量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须裂腹鱼 底栖硅藻 产卵期 河道内流量增量法 生态流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家坝灌区水温改善措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枭 梁瑞峰 +3 位作者 刘清园 张鹏 李克锋 汪青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4-724,共11页
水温是影响灌区农作物灌溉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明确特定水库取水口低温水对灌区灌溉的影响程度及多种低温水减缓措施的改善增温效果,以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一维水温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并研究低温水减缓措施对... 水温是影响灌区农作物灌溉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明确特定水库取水口低温水对灌区灌溉的影响程度及多种低温水减缓措施的改善增温效果,以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一维水温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并研究低温水减缓措施对灌区水温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与向家坝坝址处的天然水温相比,单库运行时(建坝近期)向家坝灌区部分渠道最大降幅可达2.1℃,梯级电站联合运行后(建坝远期)最大降幅可达3.1℃,建坝远期的低温水效应大于近期运行时的低温水效应。距取水口最近的柏溪斗渠4月灌溉水温降幅可达3.1℃,而较远处的两木斗渠4月份灌溉水温降幅为1.3℃,灌溉水温的降幅随灌渠离取水口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向家坝北总干渠前38 km低温水效应较显著,38 km以外渠道受低温水影响较小。取水口设置叠梁门分层取水措施与灌区设置晒水池增温措施具有相近的增温效果,4月增温效果约为0.4℃~0.9℃。采用已建塘坝、窖池等小水利设施辅助晒水池进行晒水增温对低温水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4月增温幅度约为1.3℃~1.7℃。研究成果可为湖库管理部门制定近期及远期运行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家坝 灌溉 水温 叠梁门 晒水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