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督脉、补脾肾、化痰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针灸理论探讨
1
作者 刘淑如 萨喆燕 +2 位作者 朱小香 黄倩茹 许金森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72-576,共5页
“脾肾亏虚、累及督脉、痰湿瘀阻”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主要病因病机,故以通补督脉、补益脾肾以治其本,化痰行瘀以治其标。督脉取穴百会、命门、腰阳关,脾、肾相关取穴关元、气海、脾俞、肾俞、三阴交、太溪,通督扶阳、补益脾肾;... “脾肾亏虚、累及督脉、痰湿瘀阻”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主要病因病机,故以通补督脉、补益脾肾以治其本,化痰行瘀以治其标。督脉取穴百会、命门、腰阳关,脾、肾相关取穴关元、气海、脾俞、肾俞、三阴交、太溪,通督扶阳、补益脾肾;配合化痰瘀之法,标本兼顾,取足三里、血海、丰隆3穴健脾通腑、养血活血、祛湿化痰行瘀。并运用督脉灸温通阳气、激发经气、化瘀通络、总调全身;或于命门、腰阳关、三阴交、太溪、丰隆等行艾盒灸或温针灸,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及脏腑、经络,温助阳气、疏通经络,使痰瘀得化,则气机调畅,气血津液充足,胞宫受气血不断滋养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通督脉 补脾肾 化痰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神庭、百会穴对MCAO/R大鼠γ-氨基丁酸受体Gabbr1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刘庆臻 罗来 +4 位作者 易婉莎 张叶 刘淑如 许金森 潘晓华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神庭、百会穴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and reperfusion,MCAO/R)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海马区γ-氨基丁酸B受体gabbr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MCAO/R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方法2...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神庭、百会穴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and reperfusion,MCAO/R)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海马区γ-氨基丁酸B受体gabbr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MCAO/R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方法27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longa线栓法制备MCAO/R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不插入线栓,造模后通过longa五分法验证模型。电针组取神庭、百会穴在造模后24 h进行干预,治疗7 d;干预第3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为期4 d;干预第7 d断头取大鼠完整海马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abbr1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水迷宫实验的第三象限距离比显著减小(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经治疗后第三象限距离比扩大(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区gabbr1 mRNA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海马区gabbr1 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电针神庭、百会穴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gabbr1 mRNA在海马中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AO/R 学习记忆能力 电针 神庭 百会 gabb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干预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PERK/Bip信号通路的表达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俊 吴广文 +5 位作者 许惠凤 郑春松 李西海 邱建清 刘淑如 刘献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4493-4500,共8页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可有效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PERK/Bip信号通路关键调节因子PERK、Bip、eI F-2α、ATF-4、GADD153、Caspase-9、Caspase-3的影响,探讨独活寄生...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可有效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PERK/Bip信号通路关键调节因子PERK、Bip、eI F-2α、ATF-4、GADD153、Caspase-9、Caspase-3的影响,探讨独活寄生汤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和造模组(60只)。造模组应用膝关节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制备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n=20)、治疗组(n=20)和阳性对照组(n=20)。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给予独活寄生汤,按照9.3 g/(kg·d)的药量进行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15 g/(kg·d)。2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分别于2,4个疗程后切取右侧胫骨平台,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PERK、Bip、e IF-2α、ATF-4、GADD153、Caspase-9、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1)RT-PCR结果显示,独活寄生汤和盐酸氨基葡萄糖均能抑制PERK、Bip、e IF-2α、ATF-4、GADD153、Caspase-9、Caspase-3 mRNA表达(P<0.05或0.01),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但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免疫组化结果与RT-PCR结果趋势一致,即独活寄生汤和盐酸氨基葡萄糖均能抑制PERK、Bip、e IF-2α、ATF-4、GADD153、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P<0.05或0.01),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但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结果提示,独活寄生汤可能是通过调控PERK/Bip信号通路,进而抑制因内质网应激反应引起的软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 骨关节炎 细胞凋亡 组织工程 独活寄生汤 软骨 PERK/Bip信号通路 eIF-2α ATF-4 GADD153 Caspase-9 Caspase-3 免疫组化 内质网应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大鼠退变软骨细胞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俊 吴广文 +6 位作者 许惠凤 郑春松 戴一琛 邱建清 刘淑如 陈振沅 刘献祥 《中医正骨》 2018年第8期1-10,共10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大鼠退变软骨细胞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immunoglobulin-binding protein,Bi 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2月龄清洁...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大鼠退变软骨细胞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immunoglobulin-binding protein,Bi 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2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每组18只。含药血清组按照9.3 g·kg-1以独活寄生汤灌胃、空白血清组按照10 m L·kg^(-1)以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灌胃7 d后,麻醉下行腹主动脉采血,获取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取4周龄SD大鼠膝关节,分离软骨进行软骨细胞培养,传代至第3代,以白细胞介素-1β干预24 h后获得退变软骨细胞。将获得的退变软骨细胞分为2组,分别以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独活寄生汤组)和空白血清(空白组)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24 h、48 h和72 h后,测定2组退变软骨细胞凋亡率、PERK mRNA含量、Bip mRNA含量、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2α,e IF-2α)mRNA含量、转录激活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mRNA含量、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153抗原(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inducible 153,GADD153)mRNA含量、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e containing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Caspase)-9活性及Caspase-3活性。结果:(1)退变软骨细胞凋亡率。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9.022,P=0.038)。2组软骨细胞凋亡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325.246,P=0.000);干预后不同时点之间软骨细胞凋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89.768,P=0.000);2组软骨细胞凋亡率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干预后各时点独活寄生汤组软骨细胞凋亡率均低于空白组(t=14.055,P=0.000;t=13.264,P=0.000;t=12.183,P=0.000)。(2)退变软骨细胞中PERK mRNA含量。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3.002,P=0.157);独活寄生汤组软骨细胞中PERK mRNA含量总体低于空白组,即存在分组效应(F=17.833,P=0.013);干预后不同时点之间软骨细胞中PERK mRNA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43.060,P=0.003);2组软骨细胞中PERK mRNA含量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3)退变软骨细胞中Bip mRNA含量。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4.092,P=0.106);独活寄生汤组软骨细胞中Bip mRNA含量总体低于空白组,即存在分组效应(F=15.136,P=0.018);干预后不同时点之间软骨细胞中Bip mRNA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62.968,P=0.001);2组软骨细胞中Bip mRNA含量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4)退变软骨细胞中e IF-2αmRNA含量。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2.138,P=0.201);独活寄生汤组软骨细胞中e IF-2αmRNA含量总体低于空白组,即存在分组效应(F=155.852,P=0.000);干预后不同时点之间软骨细胞中e IF-2αmRNA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50.328,P=0.000);2组软骨细胞中e IF-2αmRNA含量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且降低趋势基本一致。(5)退变软骨细胞中ATF-4 mRNA含量。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4.612,P=0.017);2组软骨细胞中ATF-4 mRNA含量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33.703,P=0.004);干预后不同时点之间软骨细胞中ATF-4 mRNA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87.700,P=0.000);2组软骨细胞中ATF-4 mRNA含量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干预后各时点独活寄生汤组软骨细胞中ATF-4 mRNA含量均低于空白组(t=4.343,P=0.012;t=3.915,P=0.017;t=10.719,P=0.000)。(6)退变软骨细胞中GADD153 mRNA含量。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3.053,P=0.116);独活寄生汤组软骨细胞中GADD153 mRNA含量总体低于空白组,即存在分组效应(F=16.946,P=0.015);干预后不同时点之间软骨细胞中GADD153 mRNA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88.206,P=0.000);2组软骨细胞中GADD153 mRNA含量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7)退变软骨细胞中Caspase-9活性。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1.266,P=0.327);独活寄生汤组软骨细胞中Caspase-9活性总体低于空白组,即存在分组效应(F=21.164,P=0.010);干预后不同时间点之间软骨细胞中Caspase-9活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63. 384,P=0. 000); 2组软骨细胞中Caspase-9活性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且降低趋势基本一致。(8)退变软骨细胞中Caspase-3活性。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1. 346,P=0. 314);独活寄生汤组软骨细胞中Caspase-3活性总体低于空白组,即存在分组效应(F=19. 422,P=0. 012);干预后不同时间点之间软骨细胞中Caspase-3活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30. 649,P=0. 000); 2组软骨细胞中Caspase-3活性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且降低趋势基本一致。结论: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可通过调控大鼠退变软骨细胞PERK/Bip信号通路,抑制因内质网应激反应引起的软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独活寄生汤 信号传导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俊 吴广文 +5 位作者 黄云梅 叶锦霞 郑春松 邱建清 刘淑如 刘献祥 《福建中医药》 2017年第6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软骨基质的影响,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 2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喂养1周后分为正常组20只和造模组60只。造模组分别在第1、4、7天右膝关节腔注射0.2 m L 4%木瓜蛋白酶。成...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软骨基质的影响,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 2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喂养1周后分为正常组20只和造模组60只。造模组分别在第1、4、7天右膝关节腔注射0.2 m L 4%木瓜蛋白酶。成功造模后,造模组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只。正常组、模型组按照10 m L/(kg·d-1)的剂量灌服生理盐水;治疗组按照9.3 g/(kg·d-1)的剂量灌服独活寄生汤;对照组按照0.15 g/(kg·d-1)的剂量灌服奥泰灵。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每2个疗程后,处死一批动物,腹主动脉采血,ELISA法测定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和Ⅱ型胶原C前肽(CPⅡ);取右侧胫骨平台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包埋,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糖胺聚糖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糖胺聚糖含量减少,Ⅱ型胶原表达降低,CTXⅡ显著升高(P<0.05),CPⅡ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糖胺聚糖含量增加,Ⅱ型胶原表达增加,CTXⅡ含量降低(P<0.05),CPⅡ含量升高(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可通过抑制软骨基质主要成分丢失,有效减轻KOA大鼠关节软骨基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软骨基质 糖胺聚糖 Ⅱ型胶原 独活寄生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退变软骨细胞PERK/Bip通路关键调控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俊 许惠凤 +6 位作者 郑春松 叶锦霞 陈振沅 邱建清 刘淑如 刘献祥 吴广文 《福建中医药》 2018年第5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大鼠退变软骨细胞PERK/Bip信号通路关键调控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IL-1β诱导建立体外退变软骨细胞模型,分别采用空白血清和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干预24 h、48 h、72h后,收集软骨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大鼠退变软骨细胞PERK/Bip信号通路关键调控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IL-1β诱导建立体外退变软骨细胞模型,分别采用空白血清和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干预24 h、48 h、72h后,收集软骨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退变软骨细胞中PERK、Bip、eIF-2α、ATF-4、GADD153、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空白血清组和含药血清组PERK、Bip、eIF-2α、ATF-4、GADD153、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均逐渐降低,含药血清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可能是通过调控PERK/Bip信号通路,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退变软骨细胞 PERK/Bip信号通路 独活寄生汤 含药血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痛停气雾剂联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7
作者 刘淑如 陈俊 +3 位作者 林倩琳 邱建清 余弦 吴广文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8期110-11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骨痛停气雾剂联合针刺与单纯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满足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骨痛停气雾剂联合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以单纯针... 目的:对比分析骨痛停气雾剂联合针刺与单纯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满足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骨痛停气雾剂联合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以单纯针刺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疼痛评分、关节运动功能评分以及关节积液量的改变。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症状评分、疼痛评分、关节运动功能评分以及关节积液量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症状评分、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关节积液量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痛停气雾剂联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痛停气雾剂 膝骨关节炎 针刺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6
8
作者 吴广文 刘淑如 +3 位作者 陈俊 林洁 赵忠胜 叶锦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965-2971,共7页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可有效抑制膝骨关节炎炎症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滑膜miR-146a/-155-NF-κB/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购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可有效抑制膝骨关节炎炎症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滑膜miR-146a/-155-NF-κB/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购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实验方案经福建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2018]福中医伦理审字第(014)号。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和造模组(24只)。造模组采用改良Hulth法于大鼠右膝关节复制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1周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和实验组(12只)。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d)灌胃;实验组给予独活寄生汤9.3 g/(kg·d)灌胃。治疗3个月后,麻醉后切取大鼠右膝关节滑膜组织,ELISA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合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含量变化;取大鼠软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 p65和p38 MAPK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miR-146a、miR-155、NF-κB p65和p38 MAPK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①Real-time PCR结果表明独活寄生汤能抑制miR-155、NF-κB p65和p38 MAPK基因表达,促进miR-146a基因表达(P <0.01);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Real-time PCR结果趋势一致,即独活寄生汤能抑制NF-κB p65和p38 MAPK蛋白表达(P <0.01);③ELISA结果显示独活寄生汤可有效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合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④结果提示,独活寄生汤可通过调控miR-146a/-155-NF-κB/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膝骨关节炎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治疗膝骨关节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膝骨关节炎 NF-κB信号通路 p38 MAPK信号通路 一氧化氮合酶 环氧合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大鼠退变软骨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广文 邱建清 +1 位作者 刘淑如 陈俊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11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大鼠退变软骨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调节因子的影响,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退变软骨细胞模型,分别采用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治疗组)和空白血清(模型组),干预24 h后,...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大鼠退变软骨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调节因子的影响,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退变软骨细胞模型,分别采用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治疗组)和空白血清(模型组),干预24 h后,收集软骨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TLR4、MyD88、TRAF6和NF-κB p65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MyD88、TRAF6和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LISA结果表明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可有效降低iNOS、TNF-α和IL-6含量(P<0.01);Real-time PCR结果表明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能抑制TLR4、MyD88、TRAF6和NF-κB p65基因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Real-time PCR结果趋势一致,即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能抑制TLR4、MyD88、TRAF6和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可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骨关节炎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治疗骨关节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含药血清 退变软骨细胞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SDF-1/CXCR4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若曦 吴广文 +3 位作者 陈俊 邱建清 刘淑如 刘南航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SDF-1/CXCR4信号通路相关调节因子的影响,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KO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45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15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双膝...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SDF-1/CXCR4信号通路相关调节因子的影响,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KO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45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15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双膝关节腔注射4%木瓜蛋白酶复制KOA模型,术后2周随机分为模型组(15只)和治疗组(15只)。治疗组给予独活寄生汤,按照9.3 g·kg-1·d-1的剂量进行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0.9%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治疗8周后,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收集关节液,-80℃保存备用,采用ELISA法检测SDF-1含量;收集膝关节滑膜组织,迅速置入液氮中保存,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SDF-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DF-1蛋白表达;收集胫骨平台和股骨下端软骨组织,迅速置入液氮中保存,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CXCR4、MMP-3、MMP-9和MMP-1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XCR4、MMP-3、MMP-9、MMP-13蛋白表达。结果: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独活寄生汤可有效降低大鼠关节液中SDF-1含量(P<0.01)。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独活寄生汤能抑制大鼠滑膜组织中SDF-1和软骨组织中CXCR4、MMP-3、MMP-9、MMP-13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可通过调控SDF-1/CXCR4信号通路,抑制KOA炎症反应,起到治疗KO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炎症反应 SDF-1/CXCR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对改良Hulth法造模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忠胜 黄云梅 +3 位作者 郑若曦 邱建清 刘淑如 吴广文 《福建中医药》 2019年第5期59-62,共4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改良Hulth法造模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形态的影响,从形态学角度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2月龄SD大鼠66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18只)和造模组(48只)。应用改良Hulth法复制大鼠膝骨...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改良Hulth法造模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形态的影响,从形态学角度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2月龄SD大鼠66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18只)和造模组(48只)。应用改良Hulth法复制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2周后,从正常组和造模组中随机抽取3只大鼠进行小动物MRI观察,鉴定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采用抽签法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0.9%生理盐水,治疗组给予独活寄生汤,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灌胃。治疗12周后,切取左侧胫骨平台内侧软骨组织,固定、脱钙、石蜡包埋,行HE染色与番红O-固绿染色,并分别采用Mankin软骨组织学评分、OARSI关节病理评分评价染色结果。结果MRI显示:正常组可见关节间隙正常,关节面平整、光滑;造模组关节间隙增宽,关节软骨面不平整、软骨层变薄、局部缺损,结缔组织增生,骨赘形成,关节肿胀积液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软骨形态病变严重,Mankin评分、OARSI评分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软骨形态病变较轻;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软骨形态病变较轻,Mankin评分、OARSI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改良Hulth法可成功复制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独活寄生汤能延缓软骨退变,促进软骨生长与修复,保护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改良Hulth法 软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颈型颈椎病敏化穴位/部位皮肤温度特征的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广印 杨素音 +4 位作者 罗来 刘淑如 叶笑然 周丽莉 兰彩莲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利用红外成像技术对颈型颈椎病受试者颈部压痛敏化部位进行红外体表温度测定,总结与颈型颈椎病相关的压痛敏化部位的皮肤温度特征规律。方法:采用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对颈型颈椎病患者35例和健康受试者30例的颈、背部进行红外图像摄... 目的:利用红外成像技术对颈型颈椎病受试者颈部压痛敏化部位进行红外体表温度测定,总结与颈型颈椎病相关的压痛敏化部位的皮肤温度特征规律。方法:采用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对颈型颈椎病患者35例和健康受试者30例的颈、背部进行红外图像摄取和数据对比分析,比较两组颈侧上区块(C_(2)~C_(5)水平)、颈侧下区块(C_(6)~C_(7)水平)和背侧区块(T_(1)~T_(3)水平)的温度特征;比较两组颈侧内区块(C_(2)~C_(7)棘突下连线至旁开1.5寸)和颈侧外区块(C_(2)~C_(7)棘突下连线旁开1.5寸至3寸)、背侧内区块(T_(1)~T_(3)棘突下连线至旁开1.5寸)和背侧外区块(T_(1)~T_(3)棘突下连线旁开1.5寸至3寸)的皮肤温度特征。结果:颈椎病组颈侧上区块的皮肤温差明显高于颈侧下区块和背侧区块,两组颈侧上、下区块温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颈椎病组颈侧外区块的体表温差明显高于颈侧内区块,两组颈侧外区块温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背侧纵向区块温差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型颈椎病患者颈侧上区块和颈侧外区块具有与压痛敏化部位关联的皮肤温度敏化特征规律,表明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客观显示与颈型颈椎病相关的敏化部位皮肤温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红外热成像 皮肤温度 穴位敏化 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比较颈型颈椎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颈背部皮肤微循环特征
13
作者 杨广印 杨素音 +4 位作者 罗来 刘淑如 叶笑然 周丽莉 兰彩莲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1023-1026,1058,共5页
目的:利用激光散斑皮肤血流灌注成像技术测定颈型颈椎病患者颈背部皮肤微循环灌注量(MBPU),并与健康受试者比较,总结与颈型颈椎病相关的压痛敏化部位的皮肤微循环灌注特征规律。方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35例和健康受试者30例的颈、背部进... 目的:利用激光散斑皮肤血流灌注成像技术测定颈型颈椎病患者颈背部皮肤微循环灌注量(MBPU),并与健康受试者比较,总结与颈型颈椎病相关的压痛敏化部位的皮肤微循环灌注特征规律。方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35例和健康受试者30例的颈、背部进行皮肤微循环灌注量测定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颈侧上区块(C_(2)~C_(5)水平)、颈侧下区块(C_(6)~C_(7)水平)和背侧区块(T_(1)~T_(3)水平)的皮肤MBPU特征。结果:两组颈侧上区块平均MBPU高于颈侧下区块和背侧区块,颈侧上外区块平均MBPU高于颈侧上内区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椎病组颈侧上区块内的高低微循环灌注量落差显著高于颈侧下区块和背侧区块(P<0.01)。与健康组比较,颈椎病组颈侧上区块、颈侧上外区块的皮肤平均MBPU升高(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颈侧上区块具有高微循环灌注量和微循环灌注量高低落差较大的特征,可为颈型颈椎病敏化部位的定位提供借鉴;颈侧上外区块的高微循环灌注量特征,可为颈型颈椎病敏化部位提供更为精确的定位,为针灸临床精准治疗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激光散斑成像技术 皮肤微循环灌注量 穴位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督脉和膀胱经的颈型颈椎病压痛敏化穴位定位研究
14
作者 杨广印 杨素音 +4 位作者 罗来 刘淑如 叶笑然 周丽莉 兰彩莲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2-57,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颈型颈椎病患者位于督脉和膀胱经颈、背段穴位/部位的压痛阈并与自身及健康受试者对比,定位与之相关的压痛敏化穴位。方法采用数显机械压力测痛仪分别对颈型颈椎病患者35例和健康受试者30名的督脉和膀胱经颈、背段循行路线... 目的通过检测颈型颈椎病患者位于督脉和膀胱经颈、背段穴位/部位的压痛阈并与自身及健康受试者对比,定位与之相关的压痛敏化穴位。方法采用数显机械压力测痛仪分别对颈型颈椎病患者35例和健康受试者30名的督脉和膀胱经颈、背段循行路线上的穴位/部位进行压痛阈测定,通过与自身非敏化部位、健康组相应部位的对比来确定压痛敏化穴位。结果与颈型颈椎病相关的压痛敏化穴位/部位的定位分别为膀胱经颈段第二侧线的C1~C5棘突下水平位置、第一侧线的C3~C5棘突下水平位置和督脉颈段的C3棘突下水平位置;精选最优与次优的敏化穴位/部位分别为膀胱经颈段第一、二侧线的C3和C4棘突下水平和督脉颈段的C3棘突下水平位置。督脉和膀胱经背段未探及压痛敏化穴位/部位。结论颈型颈椎病患者督脉和膀胱经颈项段存在与之相关的压痛敏化穴位/部位,其定位可为针灸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精确取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压痛阈 压力测痛 穴位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涌泉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淑如 邱建清 +3 位作者 张霖云 林倩琳 叶国平 朱定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99-803,共5页
目的:比较温针灸联合涌泉灸与单纯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采用温针灸治疗,穴取患侧内膝眼、犊鼻、足三里、悬钟。观察组在温针灸的基... 目的:比较温针灸联合涌泉灸与单纯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采用温针灸治疗,穴取患侧内膝眼、犊鼻、足三里、悬钟。观察组在温针灸的基础上联合涌泉灸治疗,穴取双侧涌泉穴,以艾条行温和灸。每次治疗30 min,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关节疼痛、僵硬程度、日常活动功能)评分、膝关节腔内积液量以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对照组的87.1%(27/3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僵硬程度、日常活动功能评分,膝关节腔内积液量以及血清IL-1β、TNF-α、hs-C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僵硬程度、日常活动功能评分,膝关节腔内积液量以及血清IL-1β、TNF-α、hs-CRP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涌泉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膝关节腔内积液量以及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疗效优于单纯温针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温针灸 灸法 涌泉 肾虚髓亏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推拿联合拔罐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验案一则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淑如 李长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6期45-46,共2页
拔罐运动疗法是将传统拔罐和康复运动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特色疗法,具有疗效卓越,耗时少,操作简单等特点。推拿是一种绿色疗法,其安全、无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通过推拿联合拔罐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 拔罐运动疗法是将传统拔罐和康复运动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特色疗法,具有疗效卓越,耗时少,操作简单等特点。推拿是一种绿色疗法,其安全、无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通过推拿联合拔罐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拔罐运动疗法 推拿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拔罐运动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邱建清 刘淑如 +3 位作者 林倩琳 李明静 庄竞翔 吴广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2-466,共5页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拔罐运动疗法与针刺配合普通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较佳方案。方法:将78例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两组均...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拔罐运动疗法与针刺配合普通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较佳方案。方法:将78例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两组均予针刺治疗,穴取内膝眼、犊鼻、血海、梁丘、鹤顶、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悬钟。对照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联合普通拔罐治疗,血海、梁丘、风市选取4号玻璃拔罐器,阴陵泉选取3号玻璃拔罐器,阿是穴根据位置选取大小合适的玻璃拔罐器,留罐5 min;观察组在针刺基础上联合拔罐运动疗法治疗,拔罐取穴、拔罐器型号同对照组,拔罐后指导患者带罐进行膝屈伸,髋外展、内收、负重等方向的主动运动,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症状积分、疼痛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同时采用B超检测患者关节积液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34/36),高于对照组的86.5%(32/37,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疼痛评分、关节积液量及关节液中IL-1、IL-6、TNF-α含量均降低、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增加(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症状积分、疼痛评分,关节液中IL-1、TNF-α含量及关节积液量均较低,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较高(均P<0.05),IL-6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拔罐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可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减少关节积液量,降低关节液中炎性因子含量,疗效优于针刺联合普通拔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刺 拔罐 运动疗法 随机对照
原文传递
洗腿又方联合推拿治疗瘀血阻滞证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若曦 邱建清 +2 位作者 刘淑如 陈俊 吴广文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比较洗腿又方联合推拿和单纯推拿治疗瘀血阻滞证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瘀血阻滞证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采用洗腿又方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治疗4周后观... 目的:比较洗腿又方联合推拿和单纯推拿治疗瘀血阻滞证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瘀血阻滞证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采用洗腿又方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洗腿又方联合推拿治疗瘀血阻滞证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瘀血阻滞 洗腿又方 中药熏洗 推拿 疼痛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