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抑制赤潮藻类生长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刘洁生 陈芝兰 +1 位作者 杨维东 陈伟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5-820,共6页
为了探讨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抑制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生长的机制,筛选和发现新的、高效、低毒或无毒、能迅速控制赤潮生物生长的除藻剂.对比分析了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中不同物质的抑藻效果,探讨了凤眼莲根系丙酮... 为了探讨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抑制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生长的机制,筛选和发现新的、高效、低毒或无毒、能迅速控制赤潮生物生长的除藻剂.对比分析了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中不同物质的抑藻效果,探讨了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抑藻的主要化学基础通过考查主要抑藻物质对藻细胞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探讨其抑藻机理.结果表明,浓度高于5m·L-1以上的N—苯基—2-萘胺,3d后能保持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抑制率超过50%;浓度为70μL·L-1的亚油酸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抑制率约为40%;浓度为70μL·L-1的壬酸第3天可以达到85%的抑藻率,但随后藻密度有反弹.实验浓度范围内的亚油酸甘油酯和丙酰胺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N—苯基—2-萘胺后,藻体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有应激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N—苯基—2-萘胺可能是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中的主要抑藻物质;其可能通过自由基反应破坏藻细胞的结构,从而达到抑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凤眼莲 塔玛亚历山大藻 N-苯基-2-萘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秸秆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洁生 杨维东 +1 位作者 高洁 李诗盈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498-4505,共8页
考查了秸秆及其浸出液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的影响,分析了秸秆附着微生物及秸秆物理吸附作用对秸秆抑藻活性的影响,观察了稻杆浸出液对藻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量的物理破碎稻杆、麦杆及其浸出液均可有效抑制... 考查了秸秆及其浸出液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的影响,分析了秸秆附着微生物及秸秆物理吸附作用对秸秆抑藻活性的影响,观察了稻杆浸出液对藻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量的物理破碎稻杆、麦杆及其浸出液均可有效抑制棕囊藻的生长,灭菌与未灭菌秸杆之间抑藻效果相差不大。不同条件处理的秸杆浸出液总酚含量与抑藻作用间均存在很大差异,但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秸秆处理组细胞膜破裂、细胞塌陷,结构不完整,细胞粗糙度明显增加。这些结果提示微生物和物理吸附对秸杆抑藻作用的贡献很小,秸秆中存在的或降解产生的抑藻活性成分是秸秆抑藻的主要原因;除了酚酸类物质外,秸杆中可能存在其他可以显著抑制藻类生长的物质;秸秆通过破坏藻细胞的膜结构,导致藻细胞出现空洞,细胞内容物流出,从而抑制或杀灭藻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球形棕囊藻 秸秆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眼莲根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洁生 杨维东 陈芝兰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47,共5页
观察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根粉末及丙酮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生长的影响,比较分析根系丙酮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以及不同成分抑藻效果,探讨凤眼莲根对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化学基础。结果显示,1.5g.L-1以... 观察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根粉末及丙酮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生长的影响,比较分析根系丙酮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以及不同成分抑藻效果,探讨凤眼莲根对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化学基础。结果显示,1.5g.L-1以上的凤眼莲根粉末可完全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实际浓度0.019g.L-1的凤眼莲根丙酮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可产生50%的抑制率。N-苯基-2-萘胺浓度为1mg.L-1时,第6天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率超过60%。浓度50μl.L-1时,亚油酸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率超过8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显示,凤眼莲根丙酮提取物中含有一定量的亚油酸和N-苯基-2-萘胺,同时还有大量的长链脂肪酸如十六酸、9-十六碳烯酸等。结果表明,凤眼莲根可显著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N-苯基-2-萘胺、亚油酸可能是凤眼莲根抑藻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N-苯基-2-萘胺 亚油酸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盐限制条件下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东海原甲藻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洁生 谢瑾 +1 位作者 杨维东 李丽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7-212,共6页
为明确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了在N、P限制及正常营养盐条件下(又称富营养)塔玛亚历山大藻无细胞滤液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3种不同营养盐条件下... 为明确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了在N、P限制及正常营养盐条件下(又称富营养)塔玛亚历山大藻无细胞滤液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3种不同营养盐条件下两种藻共培养时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半连续培养时,营养盐限制下,塔玛亚历山大藻无细胞滤液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均有一定影响。N限制下,5 d后东海原甲藻藻密度显著低于未加滤液的对照组,藻密度为1.02×107 cells L-1,对照组为1.7×107 cells L-1;P限制下,东海原甲藻藻密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5 d后藻密度为1.44×107 cells L-1;富营养条件下,东海原甲藻藻密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共培养时,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N、P限制下,4 d后东海原甲藻全部死亡,且聚集成团形成沉淀;富营养条件下,仍有少量东海原甲藻存活(藻密度3.3×104 cells L-1)。这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有一定的化感作用。营养盐限制可促进塔玛亚历山大藻化感物质的合成和释放,化感作用是塔玛亚历山大藻抑制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塔玛亚历山大藻 东海原甲藻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胁迫下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的生长行为及溶血活性(英文)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洁生 彭喜春 杨维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0-785,共6页
近年来,我国广东沿海连续出现大面积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Scherffel)赤潮,产生溶血毒素等有害物质,给当地的海洋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研究不同的生长时期及半连续培养时不同营养盐胁迫下,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的产生行为... 近年来,我国广东沿海连续出现大面积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Scherffel)赤潮,产生溶血毒素等有害物质,给当地的海洋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研究不同的生长时期及半连续培养时不同营养盐胁迫下,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的产生行为。结果显示,批量培养的球形棕囊藻处于生长平稳期末时,溶血活性最大((21±1)units/L);半连续培养时,营养盐限制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Fe3+及N盐限制影响最为明显。同时,营养盐限制也可促进棕囊藻溶血毒素的合成,其中Fe3+和-Mn2+的限制性时球形棕囊藻溶血活性显著增强。这些结果表明,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的产生与藻细胞的生长可能受不同机制的调节,溶血毒素的合成可能是环境胁迫下棕囊藻维持生存的一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物质 球形棕囊藻 营养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对球形棕囊藻叶绿素a、蛋白质、DN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洁生 杨维东 +1 位作者 张珩 吴彦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7-432,共6页
分析了二氧化氯(1.0、1.5、2.0、2.5mgL-1,作用96h;2.5、6.0、8.0、16.0mgL-1,作用60min)对球形棕囊藻叶绿素a、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核酸含量的影响,用透视电镜对二氧化氯(0.5mgL-1,0.8mgL-1)作用24h后藻细胞形态的变化进行了观察... 分析了二氧化氯(1.0、1.5、2.0、2.5mgL-1,作用96h;2.5、6.0、8.0、16.0mgL-1,作用60min)对球形棕囊藻叶绿素a、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核酸含量的影响,用透视电镜对二氧化氯(0.5mgL-1,0.8mgL-1)作用24h后藻细胞形态的变化进行了观察,以探讨二氧化氯去除赤潮藻的机理。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对球形棕囊藻叶绿素a、蛋白质、DNA的含量均有影响。实验各组(1.0-2.5mgL-1,2.5-16.0mgL-1)球形棕囊藻的叶绿素a、蛋白质、DN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二氧化氯浓度超过2mgL-1时,球形棕囊藻的叶绿素a、蛋白质、DNA的含量持续降低,氨基酸相对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半胱氨酸、酪氨酸和赖氨酸等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而组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则明显增加。当二氧化氯(2.5-16.0mgL-1)作用3min后,DNA漏出率在13%-18%之间;电镜观察发现,二氧化氯可使细胞膜破损,引起内容物外泄。这些结果显示,二氧化氯能以单分子形式进入细胞,引起叶绿素、蛋白质结构的变化,并破坏藻细胞膜系统,最终导致藻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 赤潮 二氧化氯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质粒HF443-EGFP的构建及其在赤潮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洁生 杨维东 +3 位作者 车军 甄熹 江天久 吴春利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6-571,共6页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 ,进行重组质粒HF443 EGFP的构建和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并进行了其用于赤潮毒素检测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 ,用PCR技术扩增EGFP基因 ,用XbaⅠ、HindⅢ双酶切并纯化 ,与同样双酶切并纯化的HF443质粒连接 ,可构...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 ,进行重组质粒HF443 EGFP的构建和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并进行了其用于赤潮毒素检测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 ,用PCR技术扩增EGFP基因 ,用XbaⅠ、HindⅢ双酶切并纯化 ,与同样双酶切并纯化的HF443质粒连接 ,可构建重组质粒HF443 EGFP ;利用LipofectAMINE 2 0 0 0转染体外培养哺乳动物BIU 87细胞。在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TX ,而后加入Na+通道激活剂乌头碱以诱导绿色荧光蛋白表达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细胞发出的荧光随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减弱 ,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提示毒素GTX可显著影响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 ,重组质粒HF443 EGFP用于赤潮毒素检测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BIU-87细胞 赤潮毒素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敌百虫对鲤鱼组织乙酰胆碱酯酶和腺三磷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洁生 肖丹 +1 位作者 叶丛容 尹伊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5,共5页
在系列浓度的敌百虫农药暴露中,鲤鱼脑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和鳃、肾腺三磷酶(Adenosinetriphosphatase,ATPase)的敏感性依次为脑AChE>肾AT... 在系列浓度的敌百虫农药暴露中,鲤鱼脑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和鳃、肾腺三磷酶(Adenosinetriphosphatase,ATPase)的敏感性依次为脑AChE>肾ATPase>鳃ATPase。引起死亡的脑AChE抑制率在急性暴露中可大于95%,而鳃、肾ATPase抑制率达50%~60%时,鱼通常难以存活。实验结果表明,AChE抑制并非是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引起死亡的唯一原因,非胆碱能毒性作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敌百虫 ACHE ATPASE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低剂量长期摄入麻痹性贝毒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洁生 刘玉荣 +2 位作者 聂利华 杨维东 张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68-1373,共6页
目的:探询麻痹性贝毒(PSP)可能存在的蓄积毒性作用和远期毒性,为全面认识PSP危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从市售易染毒贝类海产品中提取麻痹性贝毒,小鼠法确定提取液毒性。连续进行大鼠灌胃染毒5周,停毒24h及10d后取大鼠血样进行电解质与... 目的:探询麻痹性贝毒(PSP)可能存在的蓄积毒性作用和远期毒性,为全面认识PSP危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从市售易染毒贝类海产品中提取麻痹性贝毒,小鼠法确定提取液毒性。连续进行大鼠灌胃染毒5周,停毒24h及10d后取大鼠血样进行电解质与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检测;取尿样作一般尿液指标分析;重要组织切片后,用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进行光镜检察。结果:低剂量组(PSP,4.6μgSTX/kg)大鼠的主要器官功能未见损害;中剂量组(9.2μgSTX/kg)肾功能指标出现异常,其余脏器功能正常;高剂量组(18.4μgSTX/kg)肝、肾、心功能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显示出一定的功能毒性。病理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大鼠胸腺、脾脏脏器系数略有增大;肝组织细胞疏松、肾结构有些模糊不清,伴炎性改变;骨骼肌纤维有断裂现象;恢复期及其余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中、高剂量PSP对机体存在一定的毒性,且以高剂量组为重,表明PSP在大鼠体内有一定的累积作用,长期摄入低剂量PSP对机体有一定的损害。因此,长期食用PSP轻度污染的海产品(PSP含量低于食品安全标准)可能并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大鼠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银环蛇毒素对小鼠被动学习和空间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洁生 谢丽玲 彭志英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96-99,共4页
以K-银环蛇毒素(K-BGT,3.25μg/kg)海马内注射可造成小鼠胆碱能神经N受体功能受损的学习记忆的障碍。水迷宫检测结果表明,K-BGT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明显下降,训练第4天,逃避潜伏期比第1天下降仅为16.7... 以K-银环蛇毒素(K-BGT,3.25μg/kg)海马内注射可造成小鼠胆碱能神经N受体功能受损的学习记忆的障碍。水迷宫检测结果表明,K-BGT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明显下降,训练第4天,逃避潜伏期比第1天下降仅为16.7%,而对照组逃避潜伏期比第1天下降达58.3%。在第5天6轮共60次训练中,对照组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平台的百分数为80.0%,而K-BGT组仅为33.3%。撤去平台后第1天,对照组穿越原平台所在部位的次数为(5.3±2.8)次,而K-BGT仅为(1.9±1.2)次。此外搜寻平台方式构成方面也出现了明显变化。避暗测试结果表明,K-BGT组比对照组潜伏期下降38.3%,错误率比对照组增加了2.25倍。卵磷脂40mg/kg经胃灌服14天对K-BGT所致学习记快损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pa-银环蛇毒素 学习记忆 行为 卵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对兔红细胞作用的AFM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洁生 彭喜春 杨维东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8,共4页
溶血性毒素是有毒藻类分泌较多的一类毒素,具有溶血活性。运用光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溶血毒素对兔红细胞的溶血现象。结果显示,经毒素处理后的兔血红细胞边缘凹凸不平,只剩下一小部分残骸... 溶血性毒素是有毒藻类分泌较多的一类毒素,具有溶血活性。运用光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溶血毒素对兔红细胞的溶血现象。结果显示,经毒素处理后的兔血红细胞边缘凹凸不平,只剩下一小部分残骸。该毒素可能由于其双亲性质与血红细胞膜表面的膜脂连接,产生脂溶效应,使细胞膜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溶血毒素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受阻滞所致早老型痴呆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洁生 谢丽玲 +1 位作者 洪岸 陈式樛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8-220,共3页
海马区内注射K-银环蛇毒素(K-BGT)可造成小鼠学习记忆明显障碍,以建立早老性痴呆(AD)患者学习记忆缺损模型。对小鼠的损害作用随K-BGT剂量增加而明显增加。水迷宫多项指标测试结果表明,K-BGT损害组小鼠与对照... 海马区内注射K-银环蛇毒素(K-BGT)可造成小鼠学习记忆明显障碍,以建立早老性痴呆(AD)患者学习记忆缺损模型。对小鼠的损害作用随K-BGT剂量增加而明显增加。水迷宫多项指标测试结果表明,K-BGT损害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显著下降。明暗回避反应实验结果也表明,K-BGT损害小鼠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增多;两种检测方法均表明K-BGT可导致小鼠学习记忆明显障碍,而且这种损害具有持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老性痴呆 痴呆 动物模型 神经元 乙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玛亚历山大藻溶血毒素对东海原甲藻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洁生 谢瑾 杨维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07,共3页
为明确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生长的化感作用,揭示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东海原甲藻的藻间竞争关系,本研究探讨了不同营养盐条件下塔玛亚历山大藻无藻细胞滤液中溶血毒素对东海原... 为明确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生长的化感作用,揭示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东海原甲藻的藻间竞争关系,本研究探讨了不同营养盐条件下塔玛亚历山大藻无藻细胞滤液中溶血毒素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无藻细胞滤液中溶血毒素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无藻细胞滤液中溶血毒素的活性强弱依次为:N-限制,Fe-限制,富营养与P-限制;溶血毒素的抑制作用大小与溶血毒素活性强弱一致.提示溶血毒素在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化感作用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东海原甲藻 溶血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油DHA对小鼠空间记忆和明暗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洁生 谢丽玲 +2 位作者 江风仪 陈式樛 彭志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鱼油对动物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迷宫和步入法研究鱼油DHA,每天550mg/kg,连续灌胃14d对小鼠空间方位学习和记忆及回避反应的影响。结果在水迷宫测试中,鱼油组平台象限(A区)游泳距离及以平台为中心5... 目的探讨鱼油对动物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迷宫和步入法研究鱼油DHA,每天550mg/kg,连续灌胃14d对小鼠空间方位学习和记忆及回避反应的影响。结果在水迷宫测试中,鱼油组平台象限(A区)游泳距离及以平台为中心5cm环内游泳距离(E区)占总游泳距离百分比对照组显著增加28.9%和53.3%,进入A区和E区次数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4.8%和40.2%。在步入法测试中,DHA显著延长小鼠避暗潜伏期时间和缩短错误次数,潜伏期延长了85.8%,错误次数减少了66.7%。结论DHA对小鼠学习记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DHA 学习记忆 行为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洁生 彭志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1-66,共6页
就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前景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食品鲜度、成熟度、滋味测定;食品细菌及原病菌测定;食品毒素及残留农药测定;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食品分析 食品卫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房蛤毒素外周降压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洁生 彭志英 陈矿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9-62,共4页
采用心血管导管术 ,研究了石房蛤毒素对外周血压的降低作用是否与心脏有关。结果表明 ,0 .4 MU/ kg STX即对鳗鱼外周血压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这种降低的作用与心脏收缩力下降呈平行关系。STX对心脏的作用在于阻滞其传导系统 ,阻滞部位... 采用心血管导管术 ,研究了石房蛤毒素对外周血压的降低作用是否与心脏有关。结果表明 ,0 .4 MU/ kg STX即对鳗鱼外周血压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这种降低的作用与心脏收缩力下降呈平行关系。STX对心脏的作用在于阻滞其传导系统 ,阻滞部位最易发生在房室结 ,其次为心室和心房肌细胞间 ,对心肌本身并无明显的影响。肾上腺素预处理不能对抗STX降压作用 ,但可使血压恢复时间加快。 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 ( 0 .5mg/ kg)预处理可使STX降压作用加强 ,恢复时间延长 ,表明儿茶酚胺可能参与 STX降压后的恢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房蛤毒素 蛤仔 毒素 血压 鳗鱼 降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痹性贝毒对学习记忆及肌肉运动耐力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洁生 聂利华 +1 位作者 杨维东 张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94-1395,共2页
目的 探讨低水平摄入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肌肉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从市售污染贝类海产品中提取麻痹性贝毒。大鼠随机分为5组,设3个染毒组,2个对照组。高、中、低剂量染毒组灌胃用... 目的 探讨低水平摄入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肌肉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从市售污染贝类海产品中提取麻痹性贝毒。大鼠随机分为5组,设3个染毒组,2个对照组。高、中、低剂量染毒组灌胃用PSP溶液浓度分别为18.4,9.2和4.6μgSTX/kg。空白对照组为自由饮用水,溶剂对照组为经小鼠检测无毒的贝组织盐酸提取液(0.1mol/L)。各组大鼠每天灌胃1次,染毒剂量每周按体重调整1次。第28,29d进行跳台实验,测试学习记忆能力,第31~34d进行游泳实验。测试肌肉运动耐力情况。结果 高剂量雄性大鼠学习错误次数显著增加,而衡量记忆能力的各项指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雌性大鼠不仅学习错误次数显著增加,而且衡最记忆能力的潜伏期也显著缩短。高剂量雄性大鼠的游泳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低水平长期摄入PSP毒素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肌肉运动耐力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学习记忆 肌肉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核酸对机体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洁生 李校堃 姚成灿 《生命科学》 CSCD 2002年第4期226-228,241,共4页
人们曾一度认为核酸不是人体的必需营养成分,但近些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核酸(包括DNA、RNA、核苷酸和核苷)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是特定生理条件下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作者主要对外源性核酸在机体营养、免疫调节和疾病... 人们曾一度认为核酸不是人体的必需营养成分,但近些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核酸(包括DNA、RNA、核苷酸和核苷)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是特定生理条件下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作者主要对外源性核酸在机体营养、免疫调节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功能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核酸 营养 免疫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痹性贝类毒素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与累积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洁生 杨莉 +1 位作者 杨维东 吴敏仪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6-520,共5页
目的检测低剂量摄入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后,多种毒素在大鼠内脏器官中的分布和累积情况,为进一步完善贝类水产品中麻痹性贝毒的安全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按美国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推荐的麻痹性贝毒小鼠测定法从自然毒化的海湾扇贝... 目的检测低剂量摄入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后,多种毒素在大鼠内脏器官中的分布和累积情况,为进一步完善贝类水产品中麻痹性贝毒的安全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按美国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推荐的麻痹性贝毒小鼠测定法从自然毒化的海湾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中提取PSP粗毒素,分别给大鼠灌胃51.2,25.6和10.2小鼠单位.kg-1,每天1次,连续28d。同时设溶剂(未毒化贝组织的盐酸提取液)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停毒后的d1,d3和d14心脏取血,处死大鼠,收集肝、肾、脾和脑等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织中PSP的种类和含量。结果在所检测的4个内脏组织中,3个剂量的肝和肾脏组织中均检测出PSP,并且在停毒d14时仍有毒素存留,在脑和脾脏组织未检测出PSP。肝和肾组织中累积的PSP种类不同,所检测的各类PSP中,膝沟藻毒素4最易在大鼠肝和肾脏中累积。结论低剂量经口染毒的PSP可分布于大鼠的肝和肾脏,且在肝和肾脏中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毒素类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神经毒素是银环蛇(Bungarusmultictus)蛇毒的基本成分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洁生 张旭辉 +2 位作者 王争放 张宏 陈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30-136,共7页
利用层析法分别从浙江、湖南和安徽产银环蛇毒中纯化得到的K-神经毒素(Ⅵ1b和Ⅷ1a峰),分子量均为6500.两个K一神经毒素在浓度150nmol/L都能有效地阻断小鸡睫状神经节的烟碱传递,经2小时冲洗仍未见神经节传递... 利用层析法分别从浙江、湖南和安徽产银环蛇毒中纯化得到的K-神经毒素(Ⅵ1b和Ⅷ1a峰),分子量均为6500.两个K一神经毒素在浓度150nmol/L都能有效地阻断小鸡睫状神经节的烟碱传递,经2小时冲洗仍未见神经节传递功能的恢复。可以认为K一神经毒素是银环蛇蛇毒的基本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神经毒素 银环蛇毒 睫状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