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以患儿需求为导向的舒适护理方案构建和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泳娜 李艺芬 李嘉媚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目的构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以患儿需求为导向的舒适护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转入江门市人民医院NICU接受治疗的10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患儿转入NICU的顺序编号进行分组,即观察组(54例)和对照... 目的构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以患儿需求为导向的舒适护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转入江门市人民医院NICU接受治疗的10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患儿转入NICU的顺序编号进行分组,即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式的基础上采用以患儿需求为导向的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睡眠时间、哭闹时间、排便和喂养情况、住院时间和费用、家长护理满意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入院第3天和第5天的睡眠时间均长于同期对照组,哭闹时间均短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入院5 d后的排便次数和排便量均多于对照组,残留奶量少于对照组,开奶、体重开始增加和达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NICU中以患儿需求为导向的舒适护理方案构建和实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胃肠道功能、喂养情况、睡眠时间和哭闹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以患儿需求为导向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陆美健 吴燕英 刘泳娜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指导未来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方式选择。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47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指导未来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方式选择。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47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3例。全部新生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鸟巢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身体功能恢复相关指标(包括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于干预前、干预3 d后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睡眠时间、哭闹时间、大便次数、摄入奶量。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 d后,两组胆红素水平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 d后,两组哭闹时间短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3 d后,两组睡眠时间长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1);干预3 d后,两组大便次数、摄入奶量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鸟巢式护理模式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中效果确切,可保证光疗效果,有利于加强新生儿胃肠功能、促进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期间并发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照射 鸟巢式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运动干预在经口喂养困难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李群笑 刘泳娜 +3 位作者 甄杏清 刘美欢 陆美健 李艺芬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8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口腔运动干预在经口喂养困难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10月江门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经口喂养困难的新生儿(包括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口腔运动干预,对两... 目的:分析口腔运动干预在经口喂养困难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10月江门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经口喂养困难的新生儿(包括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口腔运动干预,对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口腔运动功能评分中,正常形态评分高于对照组,障碍形态、失调形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出院时经口喂奶速度、5min内经口喂奶量、喂奶奶量增长量均高于对照组,喂奶耗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口腔运动干预能够改善新生儿呼吸、吞咽、吸吮等功能不平衡造成的经口喂养困难,有效提高新生儿口腔运动功能,增强喂养品质,提高喂养效果,提高患者家庭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口腔运动干预 经口喂养 过渡时间 吮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