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内标法测定亚胺硫磷农残含量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江美 严丽萍 +1 位作者 刘文涵 滕渊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5-608,共4页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了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的纳米银溶胶,进而利用亚胺硫磷(Phosmet)吸附于纳米银胶表面使其产生SERS光谱,并对Phosmet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选择硫氰化钾(KSCN)为内标物,通过不同浓度亚胺硫磷的拉...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了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的纳米银溶胶,进而利用亚胺硫磷(Phosmet)吸附于纳米银胶表面使其产生SERS光谱,并对Phosmet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选择硫氰化钾(KSCN)为内标物,通过不同浓度亚胺硫磷的拉曼特征峰(S—P伸缩振动503cm^-1)与内标物SCN-的特征峰(2120cm^-1)峰高的相对强度比,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Phosmet的线性范围为5.0×10^-71.2×10^-5mol·L^-1,相关系数为0.9978;按7次空白实验所对应响应值,。的3倍标准偏差,计算得检出限为2.82×10^-7mol·L^-1;回收率为88.7%~1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8.0%。方法测定简单、操作方便、内标物干扰小,可应用于其他农残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亚胺硫磷 内标法 银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线威在Fe_3O_4/Ag纳米磁粒上的吸附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江美 刘文涵 +5 位作者 滕渊洁 蓝闽波 马苏珍 袁荣辉 聂晶 何昌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61-2066,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进一步以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出了具有SERS活性的Fe_3O_4/Ag磁性包覆修饰材料,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能谱及透射电镜对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发现所制备的Fe_3O_4/Ag纳米材料粒径约为30~60nm,形貌...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进一步以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出了具有SERS活性的Fe_3O_4/Ag磁性包覆修饰材料,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能谱及透射电镜对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发现所制备的Fe_3O_4/Ag纳米材料粒径约为30~60nm,形貌规整接近球形,经测试Fe_3O_4/Ag材料很容易被磁铁收集,能够满足分散萃取再收集的需要。根据密度泛函理论(DFT)对杀线威(Oxamyl)、Oxamyl-Ag和OxamylAg4进行了理论结构优化计算,得到了杀线威的理论拉曼光谱和与Ag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及其谱峰的归属,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测定,研究了杀线威在Fe_3O_4/Ag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增强效应,测算得到杀线威在Fe_3O_4/Ag表面上的增强因子为2.08×105。研究表明:理论计算的杀线威拉曼光谱与测定的拉曼光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FT理论计算中发现研究分子与活性Ag原子作用越多,与实测值常规拉曼NRS越接近;杀线威以双键侧N原子和S原子与Fe_3O_4/Ag表面吸附作用为主;双键侧N优先与Ag吸附成键后,整个分子靠近Ag表面,最终使得双键侧N原子与S原子共同吸附在Ag表面;Fe_3O_4/Ag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富集吸附和拉曼增强作用;可利用其作为拉曼基底,以实现SERS光谱法对杀线威农残的快速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线威 Fe3O4/Ag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DFT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样本率确切概率检验的样本量与检验效能非单调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江美 陈平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究单样本率确切概率检验样本量估算非单调性的原因,通过SAS编程纠正其非单调性,并实现先设定检验效能后估算样本量的功能。方法从二项分布的离散性入手,分析检验效能与样本量非单调变化的原因,编写SAS宏程序实现计算功能。结果单... 目的探究单样本率确切概率检验样本量估算非单调性的原因,通过SAS编程纠正其非单调性,并实现先设定检验效能后估算样本量的功能。方法从二项分布的离散性入手,分析检验效能与样本量非单调变化的原因,编写SAS宏程序实现计算功能。结果单样本率确切概率检验中,样本量与检验效能呈锯齿状非单调变化关系,这种现象由离散概率分布的实际检验水准常低于检验前所设定的理论检验水准所致。结论我们提出了纠正单样本率确切概率检验样本量估算的非单调性方法 ,即对于所有满足设定检验效能的样本量,找到一个不中断序列中的最小值,就是所估算的样本量。根据这一思路,本研究还解决了先设定检验效能后估算样本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样本率确切概率检验 样本量 检验效能 SAS 单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噻吩甲酸在Fe_3O_4@Ag基底上的吸附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江美 刘文涵 +1 位作者 滕渊洁 袁荣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77-1484,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Fe3O4纳米颗粒,再以柠檬酸三钠还原Ag NO3获得了具有SERS活性的Fe3O4@Ag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从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表征探讨了2-噻吩甲酸(2-TCA)在...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Fe3O4纳米颗粒,再以柠檬酸三钠还原Ag NO3获得了具有SERS活性的Fe3O4@Ag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从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表征探讨了2-噻吩甲酸(2-TCA)在Fe3O4@Ag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增强效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得到的拉曼光谱与实际测得的常规拉曼光谱基本一致,而在DFT理论计算中所键连的Ag原子数越多,与实测值就越接近。溶液的浓度和p H对拉曼增强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当溶液的p H=3且浓度为1×10-4mol·L-1时有最大拉曼增强效应。峰强随2-TCA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浓度过大会导致大量2-TCA分子吸附聚集在Ag表面形成局部"拥堵",阻碍了激发光尤其是光谱信号的散射通过,从而减弱了拉曼增强效应。p H的变化使溶液中2-TCA分子形态发生改变,结构形态不同,其在Ag表面的吸附方式也不同。中性C4H3SCOOH分子以环上S:形式垂直吸附键合在Ag表面,形成S—Ag配位键而产生SERS光谱。-1价C4H3SCOO-离子以S—Ag配位和O—Ag共价"双键合"侧卧方式共同吸附在Ag表面而产生SERS光谱。在Ag表面,以单独S—Ag配位键吸附或键合的能力比S—Ag配位和O—Ag共价共同吸附方式要弱,但其产生的SERS信号更强,故2-TCA中性分子比2-TCA-离子更有利于SERS的产生。随着p H值的增加,溶液中的2-TCA由中性分子逐渐转化为-1价的C4H3SCOO-离子,因而在p H>3以后,拉曼增强效应逐步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噻吩甲酸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Fe3O4@Ag DFT 化学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 被引量:74
5
作者 曾新颖 齐金蕾 +5 位作者 殷鹏 王黎君 刘韫宁 刘江美 周脉耕 梁晓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7-1158,共1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而人群行为生活方式、疾病谱及生态环境也随之改变。这些变化连同地区间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均,给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经过我国卫生工作者坚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而人群行为生活方式、疾病谱及生态环境也随之改变。这些变化连同地区间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均,给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经过我国卫生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到2015年达到76.3岁,比2010年提高1.5岁;婴儿死亡率由13.1%。下降到8.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6.4%o下降到10.7%。;孕产妇死亡率由30/10万下降到20.1/10万,居民的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行政 省级 中国 行为生活方式 医疗卫生 孕产妇死亡率 健康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7年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报告 被引量:181
6
作者 殷鹏 齐金蕾 +5 位作者 刘韫宁 刘江美 李婕 曾新颖 王黎君 周脉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45-1154,共10页
明确我国不同时期、地区和人群间不同疾病的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卫生政策及相关人群防控策略。本文利用全球疾病负担中国研究结果,描述了2005~2017年我国及各省级行政区各类主要疾病的疾病负担状况。结果显示,我国居... 明确我国不同时期、地区和人群间不同疾病的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卫生政策及相关人群防控策略。本文利用全球疾病负担中国研究结果,描述了2005~2017年我国及各省级行政区各类主要疾病的疾病负担状况。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均明显上升,2017年我国因过早死亡导致人群寿命损失(YLL)最多的疾病为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肝癌,2017年因非致死性疾病导致的寿命损失(YLD)最多的疾病为颈部疼痛、抑郁症、其他原因听力损失、下背痛及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吸烟、高钠饮食是造成我国人群疾病负担的前三位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在各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疾病负担差异较大。各地卫生决策部门应根据当地的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充分理解本地的主要卫生问题和影响因素,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干预的过程中加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慢性病 伤残调整寿命年 危险因素 预期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73例淋巴瘤患者死亡原因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韩森 刘卫平 +6 位作者 季新强 方健 刘江美 殷鹏 王黎君 周脉耕 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47-451,共5页
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人群的死亡原因和长期预后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 200例淋巴瘤患者的基线资料,筛选其中已经发生死亡且死亡原因已知的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和死亡信息。结果:共筛选出1173... 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人群的死亡原因和长期预后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 200例淋巴瘤患者的基线资料,筛选其中已经发生死亡且死亡原因已知的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和死亡信息。结果:共筛选出1173例患者,其中男性742例(63.3%),女性431例(36.7%)。中位年龄为56(8~ 92)岁。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 77例(6.6%),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 1095例(93.4%),病理分类不明确1例。总体人群生存期为0~ 25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直接死亡原因包括淋巴瘤688例(58.7%),各类感染性疾病119例(10.1%),心血管疾病(car diovascular disease,CVD) 96例(8.2%),第二原发肿瘤68例(5.8%),其他疾病202例(17.2%)。根本死亡原因包括淋巴瘤936例(79.8%),第二原发肿瘤94例(8.0%), CVD75例(6.4%),呼吸系统疾病32例(2.7%)和其他疾病36例(3.1%)。生存期超过5年的217例患者根本死亡原因为淋巴瘤129例(59.4%),第二原发肿瘤38例(17.5%), CVD35例(16.1%)和其他疾病15例(6.9%)。生存期超过10年的60例患者根本死亡原因为淋巴瘤28例(46.7%),第二原发肿瘤17例(28.3%), CVD7例(11.7%)和其他疾病8例(13.3%)。结论:原发肿瘤仍是淋巴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第二原发肿瘤和CVD是除原发肿瘤以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并且随着生存期的延长,二者所致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死亡原因 第二原发肿瘤 心血管病 肿瘤心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苯并咪唑在银电极表面的自组装吸附特性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文涵 马苏珍 +2 位作者 滕渊洁 刘江美 何昌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处理Ag电极,得到活化的具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效应的粗糙Ag表面,进一步采用激光拉曼光谱探讨了2-巯基苯并咪唑(MBI)在其表面的自组装分子层的吸附特性。实验表明,在活性Ag表面的MBI自组装分子层能够产生理想的SERS效... 采用循环伏安法处理Ag电极,得到活化的具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效应的粗糙Ag表面,进一步采用激光拉曼光谱探讨了2-巯基苯并咪唑(MBI)在其表面的自组装分子层的吸附特性。实验表明,在活性Ag表面的MBI自组装分子层能够产生理想的SERS效应,其强度随探针分子MBI浓度的增加先提高后减弱,达到一定浓度时因受其空间位阻等因素的影响,增强效应减弱。MBI在1×10-6mol·L-1浓度时增强效果最大。拉曼增强效应随着体系酸度的变化有着明显不同,在强酸性条件下的增强效应明显优于中性和碱性条件。MBI分子存在两种不同的异构体和在不同酸度下存在3种不同的存在形态,并形成动态平衡。p H<2时,MBI分子主要以硫酮式MBI+存在,并以巯基上的S:与活性Ag以配位方式吸附成键,其整个大π键平面垂直地吸附于Ag表面,产生相对较大的SERS信号。p H>2时,由于硫酮式和硫醇式与活性Ag的键合方式和能力不同,硫醇式上的S与Ag以S—Ag共价方式同时双键侧上的N以配位方式协同参与吸附成键,比硫酮式MBI+的单纯配位吸附要强,因而形成了竞争吸附,表现为SERS在p H=2~3.7之间的急剧下降。MBI硫醇式由于以S—Ag、N—Ag键的协同吸附,形成了倾斜侧卧式垂直吸附,而使拉曼增强效应相对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苯并咪唑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硫酮式 电化学 自组装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4例RA活动期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国静 罗春华 +2 位作者 余良芳 李乾元 刘江美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68-1270,共3页
关键词 实验室检测结果 活动期 RA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小板参数 自身免疫疾病 慢性炎性病变 反复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期和缓解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小板参数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国静 罗春华 +2 位作者 余良芳 向贵洲 刘江美 《微循环学杂志》 2008年第4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血小板参数 缓解期 活动期 自身免疫疾病 慢性炎性病变 C反应蛋白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余良芳 左江成 刘江美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7X期2840-2841,共2页
目的:探讨干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门诊及住院病人40例血液,分装于2支普通EDTA-K2抗凝管和去氨的EDTA-K2抗凝管中,立即检测,检测后把未去氨和去氨的EDTA一抗凝标本分别置于4℃和室温中,于1 h和2 h再次测定血氨浓度。结果... 目的:探讨干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门诊及住院病人40例血液,分装于2支普通EDTA-K2抗凝管和去氨的EDTA-K2抗凝管中,立即检测,检测后把未去氨和去氨的EDTA一抗凝标本分别置于4℃和室温中,于1 h和2 h再次测定血氨浓度。结果:标本放置1 h,结果差异显著;放置2 h,结果差异非常显著;用去氨的EDTA-K2抗凝管和普通EDTA-K2抗凝管相比,结果差异非常显著。EDTA-K2抗凝标本放在4℃和室温,2 h内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氨影响较大,随放置时间延长,血氨浓度呈逐渐升高趋势,无论是放置冰箱还是室温,超过1 h结果升高均具统计学意义;去氨的EDTA-K2抗凝管与普通EDTA-K2管相比,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前者血氨浓度明显低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氨 干化学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100型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12
作者 余良芳 刘江美 张宏伟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8期258-258,共1页
目的:探讨UF-100型尿沉渣分析仪对尿红细胞测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UF-100型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分析1438例随机患者的尿液,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种方法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以显微镜镜检为标准... 目的:探讨UF-100型尿沉渣分析仪对尿红细胞测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UF-100型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分析1438例随机患者的尿液,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种方法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以显微镜镜检为标准,UF-100尿沉渣仪测定尿红细胞假阳性率为20.9%,引起假阳性的主要因素是结晶、细菌、酵母样菌等;假阴性率为5.37%,镜下可见红细胞碎片、影红细胞等。姑论;结晶、细菌、酵母样菌等干扰UF-100尿沉渣仪检测尿红细胞导致假阳性,同时对红细胞碎片和影红细胞等会导致假阴性,工作中应尽量减少引起假阳性争假阴性的因素,提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100型尿沉渣分析仪 尿红细胞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光谱测定中表面活性剂对铅锌矿粉末悬浮液雾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昌璟 刘文涵 +3 位作者 滕渊洁 郑存江 胡勇平 刘江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5-250,共6页
采用悬浮液进样进行原子光谱测定,可以减少样品前处理和不用酸碱化学试剂,是一种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表面张力仪对聚丙烯酸钠、聚氧化乙烯、六偏磷酸钠、柠檬酸三钠等表面活性剂与铅锌矿粉末组成悬浮液的表面张力进行测定,利... 采用悬浮液进样进行原子光谱测定,可以减少样品前处理和不用酸碱化学试剂,是一种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表面张力仪对聚丙烯酸钠、聚氧化乙烯、六偏磷酸钠、柠檬酸三钠等表面活性剂与铅锌矿粉末组成悬浮液的表面张力进行测定,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雾化装置进行了雾化效率的考察和优化选择。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水溶液和悬浮液的雾化效率均增大,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雾化效率增幅趋缓并达到最大值,不同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变化趋势。对于聚氧化乙烯制备的悬浮液,在2 g/L浓度时具有最高的雾化效率;而聚丙烯酸钠在5 g/L浓度时具有更高的雾化效率,可达20%。表明表面活性剂能改善悬浮液的稳定性并提高雾化效率,可以应用于原子光谱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原子光谱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雾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中国人群自杀死亡率及死亡方式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孟诗迪 刘韫宁 +3 位作者 刘江美 齐金蕾 周脉耕 王黎君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1年第2期36-40,共5页
目的对2018年我国人群自杀死亡率及死亡方式的分布情况进行描述,为自杀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监测数据,通过死因监测系统漏报调查数据对死亡率进行调整,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计算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描述中国... 目的对2018年我国人群自杀死亡率及死亡方式的分布情况进行描述,为自杀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监测数据,通过死因监测系统漏报调查数据对死亡率进行调整,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计算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描述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自杀死亡率及死亡方式的分布情况。结果2018年中国人群自杀标化死亡率为6.36/10万,城市地区人群自杀标化死亡率为4.37/10万,农村地区人群为7.40/10万;男性自杀标化死亡率为7.61/10万,女性为5.10/10万。自杀标化死亡率性别比(男性/女性)为1.48,地区比(农村/城市)为1.70。自杀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0~84岁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为20.71/10万,85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率达到51.20/10万。中国人群自杀死亡方式前三位分别为自毒、悬吊/绞勒/窒息和坠落,农村地区人群第一位自杀死亡方式为自毒,而城市地区人群为悬吊/绞勒/窒息。结论应着重关注老年人和农村地区人群的自杀死亡问题,针对不同人群自杀死亡方式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自杀死亡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死亡率 自杀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9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伤残寿命损失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贺 孟诗迪 +2 位作者 刘韫宁 刘江美 王黎君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8期608-615,共8页
目的利用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19研究数据分析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因伤残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利用GBD 2019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的伤残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资料,分析2009-... 目的利用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19研究数据分析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因伤残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利用GBD 2019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的伤残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资料,分析2009-2019年中国老年人群伤残疾病负担及变化情况,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60岁及以上人口进行率的标准化计算。结果2019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的YLD达5637.1万人年,其中YLD排名前6种疾病为年龄相关及其他原因听力损失(以下简称“听力损失”)、脑卒中、下背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失明及视力损失、糖尿病,YLD分别为558.7、428.9、370.6、322.4、309.7、308.7万人年,YLD标化率分别为2181.9/10万、1680.3/10万、1443.3/10万、1265.0/10万、1210.0/10万、1199.3/10万。2019年男性、女性60岁及以上人群的YLD分别为2454.9和3182.1万人年。男性、女性60岁及以上人群YLD排名前16种疾病中,5种疾病(糖尿病、COPD、失明及视力损失、下背痛、听力损失)YLD标化率均下降,男性COPD和女性糖尿病降幅最大,YLD标化率的变化率分别为18.6%、15.2%。10年间跌倒、道路伤害(主要为男性)、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YLD和YLD标化率增幅最大。结论2009-2019年我国在60岁及以上人群听力损失、下背痛、COPD、失明及视力损失和糖尿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YLD负担仍呈加重趋势。今后应继续关注听力损失、脑卒中、下背痛、COPD、失明及视力损失和糖尿病等YLD标化率较高的疾病,同时跌倒、道路伤害、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YLD标化率增幅较大的疾病也不容忽视,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疾病负担 伤残寿命损失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妊娠ICP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江美 李忠辉 赖竹圆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妊娠IC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研究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妊娠IC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研究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瘙痒评分、总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以及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羊水粪染、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76.66%(P<0.05)。研究组瘙痒评分、TBA、TBIL、DBIL、ALT、AS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羊水粪染、产后出血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在妊娠ICP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指标和妊娠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熊去氧胆酸 腺苷蛋氨酸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0年中国前列腺癌死亡趋势分析及2021—2030年变化趋势预测
17
作者 刘哲 杨琳 +5 位作者 胡雪华 齐金蕾 刘江美 王黎君 周脉耕 殷鹏 《中国肿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77,共7页
[目的]分析2011—2020年中国前列腺癌死亡状况的变化趋势,并预测2021—2030年前列腺癌死亡趋势。[方法]利用2011—2020年全国死因监测系统数据,通过死亡人数、年龄标化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和年龄标化YLL率描... [目的]分析2011—2020年中国前列腺癌死亡状况的变化趋势,并预测2021—2030年前列腺癌死亡趋势。[方法]利用2011—2020年全国死因监测系统数据,通过死亡人数、年龄标化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和年龄标化YLL率描述2011—2020年中国前列腺癌死亡状况和疾病负担,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描述变化趋势。使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2021—2030年前列腺癌死亡率,估计未来前列腺癌死亡人数,并对未来死亡状况的变化进行因素分解分析。[结果] 2020年中国前列腺癌死亡人数为30 805例,年龄标化死亡率为5.56/10万,其中城市地区前列腺癌年龄标化死亡率为6.56/10万,农村地区前列腺癌年龄标化死亡率为4.84/10万。2011—2020年,中国前列腺癌的死亡人数、年龄标化死亡率、年龄标化YLL率均呈现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5.4%(95%CI:4.7%~6.1%)、1.5%(95%:1.4%~1.6%)和1.1%(95%:1.1%~1.2%);东部地区前列腺癌年龄标化死亡率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在60岁及以上年龄组中,前列腺癌死亡人数均呈上升趋势。预测到2030年,前列腺癌年龄标化死亡率上升到5.74/10万。人口老龄化、年龄别死亡率变化和人口自然增长分别占总前列腺癌死亡数变化因素的24.75%、2.77%和7.45%。[结论]我国前列腺癌疾病负担不断增加。应对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实施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降低前列腺癌死亡造成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死亡 预测 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中国
原文传递
1990-2021年中国居民恶性肿瘤过早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18
作者 廖心怡 周宇畅 +2 位作者 刘江美 刘韫宁 周脉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居民恶性肿瘤过早死亡情况,量化30~69岁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部分死因数据,估计1990-2021年中国30~69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并基于简略寿命表计算...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居民恶性肿瘤过早死亡情况,量化30~69岁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部分死因数据,估计1990-2021年中国30~69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并基于简略寿命表计算中国人群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采用Arriaga分解法评估30~69岁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化的贡献程度以及30~69岁人群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PGLEs)。结果1990-2021年中国30~69岁人群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的154.29/10万下降至2021年的98.58/10万。30~69岁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长贡献为0.78岁,贡献最大的为55~59岁年龄组(0.17岁)。前10位恶性肿瘤中,正向贡献最大的前3位依次为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累计贡献为0.55岁,胰腺癌对总体期望寿命增长呈现负向作用。2021年30~69岁人群恶性肿瘤PGLEs为1.69岁,男性(1.97岁)高于女性(1.32岁),造成人群寿命损失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气管、支气管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肝癌。与1990年相比,2021年云南和贵州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69岁人群恶性肿瘤PGLEs上升,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下降,安徽省降幅最大。结论1990-2021年中国30~69岁居民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下降,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长呈现正向作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恶性肿瘤PGLEs变化存在差异,气管、支气管和肺癌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过早死亡仍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过早死亡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 Arriaga分解
原文传递
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水平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忠辉 刘江美 梁冬儒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1877-187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妇产科诊治的30例胚胎停止发育患者纳入胎停组,随机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早期正常妊娠孕妇纳入对照组,30例流... 目的探讨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妇产科诊治的30例胚胎停止发育患者纳入胎停组,随机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早期正常妊娠孕妇纳入对照组,30例流产者纳入流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受检者的血清β-HCG、P水平。结果流产组与胎停组患者的血清β-HCG、P水平分别为(27 287±4 622)m IU/mL、(18.9±7.6)ng/mL和(6 430±1 672)m IU/mL、(14.8±4.3)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 465±14 225)m IU/mL、(57.3±26.8)ng/mL,而胎停组患者的血清β-HCG、P水平又明显低于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孕妇血清β-HCG、P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流产组孕妇血清β-HCG水平与P水平有正相关性(P<0.05),胎停组及对照组孕妇血清β-HCG与P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胚胎停止发育者其血清β-HCG、P水平明显降低,表明血清β-HCG、P水平偏低对预测胚胎发育的结局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停止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20
作者 赖竹圆 李忠辉 +3 位作者 刘江美 蔡伟兰 吴红丹 江秋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4例产后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4例产后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78.38%(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经过护理干预后,均有明显缓解,其中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两组分别为97.30%和83.78%(P<0.05)。结论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对产妇的产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适合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针对性护理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