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欣母沛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刘水策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欣母沛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在子宫壁注射缩宫素20 U,并同时予生理盐水500 mL加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 目的观察欣母沛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在子宫壁注射缩宫素20 U,并同时予生理盐水500 mL加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宫壁注射欣母沛250μg。比较两组产后2 h内及24 h内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2 h内出血量为(258.36±45.5)mL、24 h内出血量为(301.71±49.3)mL,对照组产后2 h内出血量为(398.58±68.6)mL、24 h内出血量为(452.56±52.7)mL,观察组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欣母沛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比缩宫素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母沛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wis y抗原及整合素α_5、β_1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
作者 刘水策 李全荣 +6 位作者 林蓓 严丽梅 刘晴 朱连成 王逸飞 王长智 张淑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804-1809,共6页
目的:研究Lewis y抗原及整合素α5、β1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1例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3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Lewis y抗原及整合素α5、β1... 目的:研究Lewis y抗原及整合素α5、β1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1例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3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Lewis y抗原及整合素α5、β1的表达情况。结果:Lewis y抗原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0%,明显高于交界性(63.6%)、良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38.5%)及正常卵巢组织(0)中的表达(P均<0.05)。整合素α5、β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和83.3%,高于两者在交界性(72.7%,72.7%)、良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69.2%,53.8%)及正常卵巢组织(36.4%,36.4%)中的表达(P均<0.05)。Lewis y抗原及整合素α5、β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Lewis y抗原及整合素α5、β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普遍增高,且两者的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提示Lewis y抗原及整合素α5、β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 y抗原 整合素Α5 整合素Β1 卵巢浆液性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附27例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嵩 齐跃 +6 位作者 刘水策 刘冰莹 刘娟娟 郭瑞江 李潇 张丹晔 林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3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治的27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3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治的27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发病年龄9个月-74岁(平均43.88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女性24例、男性3例。27例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多以发现无痛性包块为主诉。AMF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其特征表现为肿瘤境界清楚,直径多小于5cm,肿瘤细胞圆形至梭形,核分裂象罕见,无细胞异型性,分布不均、疏密不一,可见交替分布界限不清的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27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均为单纯肿物切除术。随访1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年(1个月-6年),无1例复发。结论: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生育期女性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多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术后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2例女性假两性畸形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全荣 林蓓 +3 位作者 伊喜苓 刘水策 王圣坦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4-66,70,共4页
目的总结1994-2009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以及我院2000年至今诊治的女性假两性畸形(FPH)的病例,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以“女性假两性畸形”的中英文单词作为检索词,检索1994-2009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并结合我院诊治的10例患者,进行... 目的总结1994-2009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以及我院2000年至今诊治的女性假两性畸形(FPH)的病例,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以“女性假两性畸形”的中英文单词作为检索词,检索1994-2009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并结合我院诊治的10例患者,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32例诊断明确的病例,加上我院的10例,共有342例入选病例。出生时即就诊的患者仅有27例,其他病例就诊年龄为1个月59岁不等,315例患者就诊时的中位年龄为29.54岁。病因以先天性肾上腺增生为主(70.47%)。临床表现主要为骨骼生长较快(95.52%)、阴蒂肥大(84.14%)以及不同程度的男性化(77.24%)。在治疗方式上以药物和手术的联合治疗为主。首次接受治疗的时间及治疗方法在预后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女性假两性畸形并非罕见疾病,我们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早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坚持终身用药,以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假两性畸形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1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圣坦 林蓓 +3 位作者 伊喜苓 刘水策 朱连成 张淑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总结1980年到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clerosing stromal tumor of theovary,SST)病例的临床、病理及诊治特点。方法:分别以"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和"sclerosing stromal tumor ofthe ovary"作... 目的:总结1980年到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clerosing stromal tumor of theovary,SST)病例的临床、病理及诊治特点。方法:分别以"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和"sclerosing stromal tumor ofthe ovary"作为检索词,检索1980年-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以及我院2005年以来病理诊断明确的16例患者,进行荟萃分析。结果:SST发病年龄在9个月-78岁之间,平均年龄25.59岁,中位数年龄2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紊乱,盆腔包块,不孕,下腹痛或下腹不适。大体标本: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包膜完整,切面以实性为主,偶见钙化灶,质韧,色黄白相间,部分呈编织状,常伴水肿,黏液变性和囊性变,囊内含浆液或黏液。病理检查:镜下组织结构复杂,细胞呈多样化,可见被水肿或纤维化间质分隔为结节状或假小叶样结构,肿瘤组织间富有薄壁小血管。治疗及预后: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切除肿瘤组织即可,此病预后良好,至今未有复发病例报道。结论:此肿瘤为实性卵巢肿物,血流丰富,主要见于年轻女性,术前与恶性肿瘤较难鉴别,临床上易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故术中需行冰冻病理检查以决定最终具体手术范围,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丹晔 刘水策 +4 位作者 刘川 刘大我 刘娟娟 侯锐 林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697-1701,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及治疗的8例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近12年共诊断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8例,发病率为0.... 目的:分析总结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及治疗的8例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近12年共诊断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8例,发病率为0.150/1000次妊娠。上皮性癌共2例(25%),低度恶性肿瘤(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和颗粒细胞瘤)共5例(62.5%),生殖细胞肿瘤1例(12.5%)。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I期6例(75%),III期2例(25%)。7例(87.5%)行保守性手术治疗(患侧附件切除),其中2例行二次手术。1例(12.5%)病期偏晚(IIIc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随访患者6-104个月,仅1例晚期患者术后2年半死亡,其余均存活至今,生存率87.5%。出生新生儿5例,其中早产窒息死亡1例,其余4例均无后遗症及畸形。结论: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偏低,期别偏早,所以应重在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对于妊娠合并晚期卵巢恶性肿瘤,应及时终止妊娠,行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卵巢恶性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导管治疗盆腔脓肿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金心 侯锐 +1 位作者 刘水策 林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6-747,共2页
对临床保守治疗无效的12例盆腔脓肿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导管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1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100%,随访至今无症状复发。认为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导管治疗盆腔脓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不良反... 对临床保守治疗无效的12例盆腔脓肿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导管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1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100%,随访至今无症状复发。认为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导管治疗盆腔脓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脓肿 介入导管治疗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转导对人卵巢癌细胞RMG-I 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丛建萍 林蓓 +5 位作者 刘娟娟 刘晴 李飞飞 刘水策 高嵩 张淑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5-183,共9页
以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转染前后卵巢癌细胞RMG-I、RMG-I-H为细胞模型,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p38MAPK和p-p38MAPK的细胞内定位,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从mRNA和蛋白质两个水平检测转染前后细胞p38MAPK表达的变化;以兔... 以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转染前后卵巢癌细胞RMG-I、RMG-I-H为细胞模型,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p38MAPK和p-p38MAPK的细胞内定位,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从mRNA和蛋白质两个水平检测转染前后细胞p38MAPK表达的变化;以兔抗人IgG抗体处理组为对照,分别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ewisy单克隆抗体处理前后RMG-I-H细胞p38MAPK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以0.1%DMSO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处理后RMG-I-H凋亡比率的变化,并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用RT-PCR方法检测卡铂和SB203580处理后p38MAPK及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RMG-I与RMG-I-H的p38MAPK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质,p-p38MAPK蛋白定位在细胞核,转染后p38MAPK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转染前(P<0.05);Lewisy单克隆抗体处理后RMG-I-H细胞p38MAPK mRNA水平降低(P<0.05),不同浓度SB203580(0.1mmol/L,1mmol/L,10mmol/L)作用下RMG-I-H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5.927±0.861)%、(18.187±0.481)%及(33.565±0.912)%,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SB203580处理后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卡铂处理后p38MAPK及caspase-3 mRNA水平均增加,SB203580处理后,caspase-3mRNA水平增加.说明Lewisy抗原介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与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可能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卵巢癌细胞凋亡,引起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Lewisy抗原 P38MAPK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子宫颈癌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丹晔 刘娟娟 +3 位作者 刘水策 刘冰莹 宫婷婷 林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妊娠期子宫颈癌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妊娠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年余共收治妊娠期子宫颈癌患者22例,发生率为0.36/1000次妊娠。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早... 目的分析总结妊娠期子宫颈癌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妊娠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年余共收治妊娠期子宫颈癌患者22例,发生率为0.36/1000次妊娠。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早期妊娠11例(I期7例,Ⅱ期4例),均终止妊娠后,根据肿瘤分期行相应治疗。中期妊娠7例(1期3例,Ⅱ期2例,Ⅲ期2例):1例Ib2期保胎至胎儿成熟后于剖宫产同时行根治性手术;1例mb期,仅行剖宫取胎术;余5例最终行根治性手术。晚期妊娠4例(I期2例,1I期2例),均经剖宫产娩出健康活婴,2例行系统治疗,2例不详。随访患者3—93个月,4例死亡,3例失访,出生新生儿5例,3例健康存活至今,1例出生2个月时死于先心病,1例不详。结论对于期别较早的患者,治疗方法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对胎儿的要求以及对今后的生育要求;对于晚期患者应在保证患者生命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子宫颈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附16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瑞江 齐跃 +5 位作者 刘水策 刘娟娟 刘冰莹 张丹晔 周欣 林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3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6例AA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3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6例AA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18-77岁(平均42.58岁),其中女性14例,男性2例。16例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多以发现包块逐渐增大为主诉(外阴、臀部9例,下肢2例),其次为无症状、仅体检发现包块(4例,其中2例后期出现下腹坠痛),尿频1例。部分增强CT及增强MRI可见特异性的"旋涡状"或"分层"结构,病理切片可见形态基本一致的星芒状、卵圆形或短梭形的瘤细胞,亦可见扩张的薄壁或厚壁血管。16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补充1次化疗,随访10例,1例术后复发,失访6例。结论:AAM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术后复发率高,需定期随访。治疗以手术为主,亦可考虑GnRH-a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CT MRI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5
11
作者 都成 刘水策 +6 位作者 齐跃 朱连成 张雪 李潇 杨雪葳 杨琳 林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9期2831-2835,共5页
目的:探讨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ellular angiofibroma,CAF)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国内报道收治的9例及我院新收治的1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 目的:探讨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ellular angiofibroma,CAF)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国内报道收治的9例及我院新收治的1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0例 CAF 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认,发病年龄27-65岁(平均45.1岁),其中男性3例,女性7例。临床表现:8例 CAF 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主诉多为发现包块逐渐增大(外阴4例、阴囊2例、腹股沟1例),其次为体检发现包块(1例)。病理切片特点为疏松排列的梭形细胞、脂肪瘤样细胞和突出的厚壁血管。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 Viamentin 阳性,CD34阳性。CD31,SMA,S -100,HMB -45均阴性。10例均行手术治疗,随访8例,未见复发。结论: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的间叶性肿瘤,不易与具有血管纤维瘤样结构的软组织肿瘤鉴别,治疗上以手术为主,术后需严密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冰莹 张丹晔 +4 位作者 李潇 齐跃 刘水策 刘娟娟 林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981-985,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14年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0例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2.6岁(28-66岁)。FIGO分期:原位绒毛...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14年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0例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2.6岁(28-66岁)。FIGO分期:原位绒毛管状腺癌3例;浸润癌7例,其中Ib期6例,IIa期1例。7例浸润癌患者主要表现为息肉样或菜花样外生型肿物,3例原位癌患者宫颈表现为光滑或者糜烂样改变;7例HPV检查,6例HPV16阳性,其中2例同时伴有HPV18或33阳性,1例阴性;7例浸润癌患者,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其余均行标准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3例患者伴有CIN病变(CIN II及CIN III)。浸润癌7例患者中2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2例行术后行同步放化疗,其余3例未行后续治疗。7例浸润癌病例均未发现子宫体受累及附件转移,其中1例IIa期患者术后石蜡病理提示左闭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至今随访4-50个月,均无复发证据。结论: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预后整体较好,有生育要求者可以考虑相对保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绒毛管状腺癌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基苯酚对H9c2心肌细胞钙信号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青华 刘水策 +8 位作者 郭凤 刘书源 于向沉 夏尔巴提吾马尔 孙雪菲 毛楠 赵美眯 朱彤 郝丽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壬基苯酚(NP)对H9c2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GPR30受体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内钙测定方法来记录H9c2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采用MTT法来观察H9c2心肌细胞增殖程度。结果 1×10-10mol/L NP使细胞内钙离... 目的探讨壬基苯酚(NP)对H9c2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GPR30受体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内钙测定方法来记录H9c2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采用MTT法来观察H9c2心肌细胞增殖程度。结果 1×10-10mol/L NP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的幅度增加,并促进H9c2细胞增殖,而1×10-6mol/L NP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的幅度降低,并抑制细胞增殖。G15可以阻断1×10-10mol/L NP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但不能阻断1×10-6mol/L NP对细胞内钙离子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NP对H9c2细胞的快速钙信号变化和细胞增殖具有非单调的剂量依赖性作用,其机制可能是由于GPR30受体在不同浓度下参与的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苯酚 H9C2细胞 钙离子 细胞增殖 GPR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NR4A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心 胡珍华 +8 位作者 孙新宇 刘娟娟 刘大我 高健 朱连成 刘水策 张丹晔 谭明子 林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2775-2778,共4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R4A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卵巢上皮性癌、28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7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1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NR4A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例参数的关...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R4A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卵巢上皮性癌、28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7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1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NR4A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例参数的关系。结果: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21/39)、25.0%(7/28)、7.4%(2/27)、5.9%(1/17)。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均<0.05)。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虽然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但两组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NR4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手术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与病理分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来源无关(P>0.05)。结论: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转录因子NR4A2呈现明显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分期相关,提示NR4A2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肿瘤 NR4A2 免疫组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那霉素对乙酰胆碱引起外毛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
15
作者 高青华 杨宇 +1 位作者 刘水策 汤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8-750,共3页
目的观察卡那霉素对乙酰胆碱升高外毛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探讨卡那霉素耳毒性与耳蜗传出神经系统的关系。方法健康豚鼠15只断头处死,人工外淋巴液中分离活性良好的单离外毛细胞(OHC),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酰胆碱(ACh)组和卡那霉素+ACh组... 目的观察卡那霉素对乙酰胆碱升高外毛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探讨卡那霉素耳毒性与耳蜗传出神经系统的关系。方法健康豚鼠15只断头处死,人工外淋巴液中分离活性良好的单离外毛细胞(OHC),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酰胆碱(ACh)组和卡那霉素+ACh组。Fluo-3/AM负载30min,观察OHC内Ca2+荧光强度变化,即Ca2+浓度的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OHC内Ca2+荧光强度基本不变。ACh组OHC内Ca2+荧光强度峰值平均升幅底部为3.06倍,顶部为1.61倍(n=6)。卡那霉素+ACh组OHC内Ca2+荧光强度峰值平均升幅底部为1.75倍,顶部为1.29倍(n=6)。结论卡那霉素能够明显抑制ACh引起的外毛细胞内Ca2+浓度升高的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毛细胞 钙离子 卡那霉素 乙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在输卵管癌及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雪葳 高一平 +7 位作者 李潇 张嵩 谭明子 胡珍华 齐跃 刘水策 刘娟娟 林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23期3503-3506,共4页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输卵管癌及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输卵管癌73例和正常输卵管组织31例中OP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输卵管癌临床参数的关系及其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输卵管癌及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输卵管癌73例和正常输卵管组织31例中OP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输卵管癌临床参数的关系及其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OPN以胞膜着色为主,亦有胞浆着色,OPN在正常输卵管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7.01%,明显高于输卵管癌组的38.35%,P<0.01。生存曲线分析显示OPN低表达的输卵管癌患者死亡率增高(P<0.05)。结论:OPN表达的减低可能与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发生及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癌 OP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水细胞沉渣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检测法指导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潇 田保玲 +7 位作者 刘娟娟 张丹晔 刘水策 付凌婕 刘冰莹 朱连成 高霭松 林蓓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90-895,共6页
目的探讨胸腹水细胞沉渣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检测法在指导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22例,比较新辅助化疗对术前肿瘤负荷减小、术中及术后机体一般... 目的探讨胸腹水细胞沉渣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检测法在指导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22例,比较新辅助化疗对术前肿瘤负荷减小、术中及术后机体一般状态改善情况的影响,分析卵巢癌细胞沉渣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标志物的临床意义。结果 CA125化疗后平均285.2 k U/L,较化疗前平均3454.3 k U/L明显降低(P<0.01);彩超测定腹水量(最大测量值)化疗后平均2.5 cm,较化疗前7.2 cm明显降低(P<0.05);肿瘤总负荷(影像学提示所有包块最大直径之和)由化疗前平均13.1 cm降至8.2 cm(P<0.05),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细胞沉渣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标志物CA125、细胞角蛋白7(CK7)、角蛋白标志物(Ber-Ep4)呈阳性表达,间皮素(Calretinin)、间皮细胞(MC)、波形蛋白(Vimentin)及细胞角蛋白20(CK20)呈阴性表达时,高度提示肿瘤细胞为卵巢来源。结论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的综合治疗中优势作用明显,胸腹水细胞沉渣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检测法可以弥补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前病理诊断依据的不足,两者的序贯应用可为晚期卵巢癌患者提供一套有效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细胞沉渣石蜡包埋 免疫组化 新辅助化疗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前后AMH与bFSH水平的变化与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都成 齐跃 +2 位作者 刘水策 杨琳 杨雪崴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6期3062-3065,共4页
目的:对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AMH(anti-mullerian hormone,抗苗勒氏管激素)和bFSH(basic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基础促卵泡刺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2014... 目的:对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AMH(anti-mullerian hormone,抗苗勒氏管激素)和bFSH(basic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基础促卵泡刺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3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作为研究组,上述患者经相关检查均身体状况符合腹腔镜手术的要求,并选取同期36例非巧囊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进行治疗,并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完毕时对患者的AMH和bFSH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完毕后AMH含量[(2.02±2.11,2.77±1.62)ng/m L]同手术前[(2.88±2.30,3.08±1.81)ng/m L]对比具有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降低水平更为显著;研究组手术完毕b FSH含量(6.83±1.80)μU/m L明显高于术前(6.29±2.11)μU/m 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bFSH含量同术前比较并未明显上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能够使患者的卵巢储备能力下降,测定AMH较b FSH能够更好的反应出卵巢手术后卵巢储备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卵泡刺激素 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 卵巢囊肿剥除术
原文传递
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系统综述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潇 刘水策 +1 位作者 付凌婕 林蓓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1-875,共5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s OHSS)的诊疗要点。方法分别以"spontaneous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和"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为检索词,检索1989-2014年公开发表文献,并结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 目的探讨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s OHSS)的诊疗要点。方法分别以"spontaneous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和"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为检索词,检索1989-2014年公开发表文献,并结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治的1例患者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s OHSS的诊断必须明确排除促排卵病史,典型超声表现为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外凸性增大;治疗方式以缓解症状为主的对症治疗为原则。结论应提高对s OHSS的认识,早期诊断后尽早实施以预防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系统综述
原文传递
外阴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
作者 都成 刘水策 +6 位作者 齐跃 朱连成 张雪 李潇 杨雪葳 杨琳 林蓓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外阴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AF)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以及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选择2014-11-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例外阴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的病例,进行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合文献... 目的探讨外阴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AF)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以及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选择2014-11-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例外阴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的病例,进行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合文献分析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呈不规则小叶状,瘤细胞呈短梭形、大小一致、核卵圆至梭形、核分裂象不易见。肿瘤含大量的小至中等大小的血管,以无分支的毛细血管为主。病理切片特点为疏松排列的梭形细胞、脂肪瘤样细胞和突出的厚壁血管。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Vimentin阳性,CD34阳性。CD31、SMA、S-100、HMB-45均阴性。结论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是一种极少见的特殊的外阴部良性软组织肿瘤,肿瘤可能存在间质细胞增生活性不同的组织学亚型。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需严密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 病理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