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凌 卢黎琦 +1 位作者 刘曹毅 张静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82-490,共9页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在创面修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部分患者由于存在相对或者绝对禁忌证无法采集或者使用自体PRP,将来源于严格的捐献者筛选和标准化制备方法和技术的同种异体PRP作为自体PRP的替代品...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在创面修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部分患者由于存在相对或者绝对禁忌证无法采集或者使用自体PRP,将来源于严格的捐献者筛选和标准化制备方法和技术的同种异体PRP作为自体PRP的替代品可能对此类患者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旨在就异体PRP在创面愈合的机制、优势以及局限性、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总结和展望,为其应用于创面修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同种异体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作为生物标志物检测标本的制备条件探索
2
作者 刘曹毅 李舟 +1 位作者 高阳 刘鱼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14-519,共6页
目的 优化血小板作为生物标志物检测标本的制备条件,保证制备活化率低稳定性好的血小板标本。方法 通过设置4种不同的离心条件(120 g 10 min, 120 g 15 min, 120 g 20 min和240 g 20 min),使用4种不同的保护剂配方:实验组1(三磷酸腺苷... 目的 优化血小板作为生物标志物检测标本的制备条件,保证制备活化率低稳定性好的血小板标本。方法 通过设置4种不同的离心条件(120 g 10 min, 120 g 15 min, 120 g 20 min和240 g 20 min),使用4种不同的保护剂配方:实验组1(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潘生丁、西洛他唑及左旋精氨酸)、实验组2(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潘生丁、西洛他唑、腺苷)、实验组3(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西洛他唑、左旋精氨酸、腺苷)和实验组4(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潘生丁、左旋精氨酸、腺苷),对4个实验组及对照组血小板标本中的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激活率及残留白细胞数量进行比较。结果 120 g离心15 min(73.88±5.36)与120 g离心10 min(77.65±3.07)此2组分离条件制备血小板标本时,血小板回收率高于其它实验组(52.77±7.86和37.71±1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活率低于其它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0 g离心15 min实验组血小板标本中残留白细胞略少于120 g离心10 min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不同保护剂配方保存的血小板激活率在72h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在24~72 h内血小板激活率低于其他3个实验组,与实验组2和实验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组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抗凝全血中加入以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潘生丁、西洛他唑及左旋精氨酸为配方的保护剂,以120g离心15 min后制备的血小板标本残留白细胞最少,且在72 h内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制备 血小板保护剂 分离条件 血小板激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戊型肝炎病毒IgG、IgM及IgA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宝钗 付萍 +3 位作者 李天成 刘曹毅 高阳 刘鱼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目的建立用于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V)IgG、IgM及IgA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用重组HEV杆状病毒感染Tn-5细胞表达HEV病毒样颗粒(VLP),用作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估,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献血者HEV抗体流行率。... 目的建立用于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V)IgG、IgM及IgA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用重组HEV杆状病毒感染Tn-5细胞表达HEV病毒样颗粒(VLP),用作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估,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献血者HEV抗体流行率。结果收集纯化的VLP能具有HEV抗原性。西双版纳州献血人群抗-HEV IgG、IgM和IgA阳性率分别为18%(90/500)、5.6%(28/500)和2.6%(13/500),HEV近期感染率为1.8%(9/500),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率为19.8%(99/500)。13例抗-HEV IgA阳性标本中,有2例抗-HEV IgG和IgM双阴性。结论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献血者HEV抗体流行率较高,部分献血者为近期感染,对输血安全可能构成威胁。HEV IgA抗体间接ELISA方法联合HEV IgM抗体检测,能提高HEV近期感染者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戊型肝炎病毒 IGA 献血者 近期感染者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巴贝西虫数字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亚闪 林宝钗 +3 位作者 刘曹毅 高阳 何苗 刘鱼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835-839,共5页
目的建立巴贝西虫数字PCR检测的有效方法,为后续巴贝西虫研究及我国血供安全评估提供技术方法储备和参考数据。方法从GenBank下载我国可感染人巴贝西虫的18S rRNA基因序列,并根据序列共同部分设计引物,建立基于巴贝西虫灵敏度高、可绝... 目的建立巴贝西虫数字PCR检测的有效方法,为后续巴贝西虫研究及我国血供安全评估提供技术方法储备和参考数据。方法从GenBank下载我国可感染人巴贝西虫的18S rRNA基因序列,并根据序列共同部分设计引物,建立基于巴贝西虫灵敏度高、可绝对定量的数字PCR检测方法;检测1000(人)份2016年7月19日~2016年8月24日牡丹江市采集的献血者红细胞标本。结果所建立的巴贝西虫数字PCR检测方法重复性良好,可稳定检测单拷贝数核算,应用于献血者标本数字PCR阳性检出率0.2%(2/1000),2例巴贝西虫感染者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FA)结果为阳性,初步判断为无症状感染。结论巴贝西虫数字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好稳定性;若能应用于献血者巴贝西虫血液筛查,可减少这类无症状感染对血液安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贝西虫 数字PCR 血液筛查 献血者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活条件下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阳 刘曹毅 +1 位作者 熊博雯 刘鱼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激活条件对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atelet-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PEVs)的粒径分布、浓度、蛋白质浓度和含量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全血经离心分离制备血小板悬液,将其随机均分为6组,其中1组为自身对照,其... 目的探究不同激活条件对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atelet-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PEVs)的粒径分布、浓度、蛋白质浓度和含量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全血经离心分离制备血小板悬液,将其随机均分为6组,其中1组为自身对照,其余5组分别采用胶原、二磷酸腺苷、凝血酶、钙离子载体、反复冻融法激活血小板,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和微囊泡,Western-blot法检测血小板来源标志物(CD41)、外泌体阳性标志物(CD9、CD81及TSG101)和阴性标志物(Calnexin),经透射电镜和纳米流式仪分别对PEVs进行形态观察、粒径分布和浓度检测,并检测PEXOs的蛋白质浓度及含量。结果外泌体均表达CD9、CD81、TSG101,不表达Calnexin,外泌体和微囊泡均表达CD41;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呈双层膜的杯托状结构,而微囊泡表现为较不规则的膜状结构;纳米流式结果显示85%~95%的外泌体<100nm,87%~94%的微囊泡分布在100~300nm。反复冻融组的外泌体和微囊泡浓度(205.67±65.27、102.73±15.48)都高于对照组(4.83±2.79、0.76±0.21)和其他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离子载体组的外泌体和微囊泡浓度(44.42±17.07、11.4±4.81)仅次于反复冻融组,高于对照组及其他3个实验组(P<0.05)。不同激活条件下PEVs在同一粒径分布范围的数量存在差异。反复冻融组PEXOs蛋白质浓度(1.11±0.51)高于对照组(0.32±0.39)、ADP组(0.41±0.31)和凝血酶组(0.38±0.37)(P<0.05),而其蛋白质含量(125.40±58.32)高于对照组(25.53±25.96)和其他3个实验组(ADP组37.21±15.73、凝血酶组36.28±24.18、钙离子载体组47.09±23.29)(P<0.05)。结论血小板的激活条件影响PEVs的生物学特征,不同激活条件诱导的外泌体包裹蛋白质的能力可能和粒径大小密切相关。反复冻融法可以诱导血小板释放高浓度的细胞外囊泡,可能是一种理想的PEVs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血小板 外泌体 微囊泡 反复冻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湘 张央 +3 位作者 斯雍然 何梦珍 刘曹毅 张静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378-13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凝血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对预测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生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疑似VTE的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经检查确诊为VTE的患者39例为VTE组,非VTE患者114例为非VTE组。...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凝血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对预测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生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疑似VTE的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经检查确诊为VTE的患者39例为VTE组,非VTE患者114例为非VTE组。检测所有患者TEG、凝血和血小板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TE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的检验效能;联合所有预测因子进行VTE发生的预测模型构建。结果与非VTE组比较,VTE组的TEG参数的反应时间(R)缩短(P<0.05);凝血指标的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国际标准化比率降低,D-二聚体水平升高(P<0.05);血小板参数的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降低,血小板压积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D-二聚体、R和MPV是VT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联合D-二聚体、MPV、R和PT建立预测模型,其预测VT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7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54%及93.86%。结论联合TEG、凝血和血小板参数对VTE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性图 静脉血栓栓塞 凝血指标 血小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活条件下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高阳 刘曹毅 刘鱼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269-1274,共6页
活化的血小板可以分泌大量生物活性分子和细胞外囊泡,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atelet-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EVs)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参与细胞间通讯和物质交换,不仅在凝血与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还在先天与后天免疫、组... 活化的血小板可以分泌大量生物活性分子和细胞外囊泡,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atelet-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EVs)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参与细胞间通讯和物质交换,不仅在凝血与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还在先天与后天免疫、组织修复等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近年来,在PEVs的分离、表征和应用研究上已取得许多进展,不同激活条件下PEVs的蛋白组学特征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影响其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不同激活条件下PEVs的蛋白组学特征及其功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血小板 蛋白组学 外泌体 微囊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