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性心肌病的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煜欣 王天博 +4 位作者 刘晓翰 张悦 何韵 黄刚 徐俊波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317-321,共5页
心肌炎及炎症相关的心肌损伤可导致心力衰竭,其病因具有异质性,可由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或由有毒物质、全身免疫介导等引起。炎症性心肌病的病理特征是心肌炎症细胞浸润,多种炎症细胞在心肌损伤、修复和重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到炎症... 心肌炎及炎症相关的心肌损伤可导致心力衰竭,其病因具有异质性,可由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或由有毒物质、全身免疫介导等引起。炎症性心肌病的病理特征是心肌炎症细胞浸润,多种炎症细胞在心肌损伤、修复和重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到炎症性心肌病的预后。现对炎症性心肌病的机制和治疗的现有研究证据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炎症性心肌病 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动态血压升高与运动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张悦 黄刚 +8 位作者 刘晓翰 何韵 朱煜欣 王天博 李静廷 蒋晖 陈丽芳 张震 徐俊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运动性高血压(hypertensive response to exercise,HRE)与不良心血管事件有关,早期识别和适当干预HRE对预防心血管事件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NOCAD)患者动态血... 目的:运动性高血压(hypertensive response to exercise,HRE)与不良心血管事件有关,早期识别和适当干预HRE对预防心血管事件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NOCAD)患者动态血压升高与HRE之间的潜在联系。方法:纳入517名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判断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选取其中的NOCAD患者,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期间的血压情况诊断HRE。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动态血压升高和HRE之间的关系。结果:最终共有347名NOCAD患者纳入统计分析。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15±9.14)岁,其中42.4%为男性。约51.3%的患者有高血压,13.8%的患者有糖尿病。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动态血压升高是HRE的危险因素(OR=2.163,95%CI=1.094~4.275,P=0.026)。在按性别分层进行亚组分析后,发现在女性NOCAD患者中,动态血压升高是发生HRE的危险因素(OR=3.310,95%CI=1.387~7.902,P=0.007),而在男性NOCAD患者中,没有发现动态血压升高与HRE相关(OR=1.154,95%CI=0.370~3.603,P=0.805)。结论:在NOCAD患者特别是女性NOCAD患者中,动态血压升高与发生HRE相关。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HRE,并进一步指导这些患者在心脏康复时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心肺运动试验 运动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晓翰 黄刚 +1 位作者 游月婷 徐俊波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9期790-795,共6页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药物及器械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心衰患者病死率不断下降,患者预期寿命延长,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心肌收缩力调节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降低窄QRS波群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改...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药物及器械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心衰患者病死率不断下降,患者预期寿命延长,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心肌收缩力调节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降低窄QRS波群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改善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或能成为窄QRS波群心衰患者的新选择。现对心肌收缩力调节器治疗慢性心衰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 窄QRS波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C-HFA非专科医务人员管理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者的共识(三)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刚 游月婷 +2 位作者 刘晓翰 张悦 徐俊波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3期262-264,273,共4页
此前笔者介绍了ESC-HFA共识中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的植入指征、主要参数、植入者的首诊处理和转诊[1]、常见并发症及处理[2]等内容,现着重介绍LVAD植入者常见内、外科合并疾病的处理及患者的自我管理[3... 此前笔者介绍了ESC-HFA共识中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的植入指征、主要参数、植入者的首诊处理和转诊[1]、常见并发症及处理[2]等内容,现着重介绍LVAD植入者常见内、外科合并疾病的处理及患者的自我管理[3-6]。1内科疾病1.1血压管理若LVAD植入者可触及脉搏,可用自动血压计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MAP=(2×舒张压+收缩压)/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植入者 血压管理 HFA 合并疾病 平均动脉压 内科疾病 E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C-HFA非专科医务人员管理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者的共识(二)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刚 游月婷 +2 位作者 刘晓翰 张悦 徐俊波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前期介绍了ESCHFA共识中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的植入指征、主要参数、植入者的首诊处理和转诊等内容[1],现续前重点介绍LVAD作为一种体内植入术的医疗器械相对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策略等内容[2-4]。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植入者 HFA 医疗器械 处理策略 ESC 转诊 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C-HFA非专科医务人员管理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者的共识(一)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刚 游月婷 +2 位作者 刘晓翰 张悦 徐俊波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期72-75,共4页
1共识的背景目前欧美最常用的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为Heart WareTM(HW)、Heart MateⅡTM(HMⅡ)和Heart Mate 3TM(HM 3)。此三种LVAD均为恒流式,HW和HM 3为离心泵,而HMⅡ为轴流泵,国内尚无上述产品应用... 1共识的背景目前欧美最常用的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为Heart WareTM(HW)、Heart MateⅡTM(HMⅡ)和Heart Mate 3TM(HM 3)。此三种LVAD均为恒流式,HW和HM 3为离心泵,而HMⅡ为轴流泵,国内尚无上述产品应用于临床。目前估计全球LVAD植入例数>10万,其中INTERMACS在2008-2017年登记18 539例,欧美英日IMACS在2013-2017年注册了16 286例,其中HM 3植入者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6%和82.3%,与心脏移植术后生存率类似。虽然HW已于2021年6月下市,但约4 000例HW植入者仍是医务人员需面临的患者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植入者 H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心脏病学会、德国儿科心脏病学会和德国血液学和肿瘤学会关于肿瘤心脏病学的共识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静 房晨鹂 +4 位作者 黄刚 刘晓翰 游月婷 何琴 徐俊波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9期833-840,共8页
肿瘤心脏病学(肿瘤心血管病学)日益受到心血管病学界的重视。放射治疗(放疗)、常规化学治疗(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抗肿瘤治疗导致的近、远期心血管并发症日益多见,不仅降低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为此,... 肿瘤心脏病学(肿瘤心血管病学)日益受到心血管病学界的重视。放射治疗(放疗)、常规化学治疗(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抗肿瘤治疗导致的近、远期心血管并发症日益多见,不仅降低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为此,德国心脏病学会(DGK)、德国儿科心脏病学会(DGPK)和德国血液学和肿瘤学会(DGHO)共同发布了多学科关于肿瘤心脏病学的共识[1],以阐明肿瘤治疗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帮助指导肿瘤病学和心血管病学医师的临床实践[2],笔者就该共识的主要内容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血管并发症 心血管系统 肿瘤治疗 放射治疗 常规化学 免疫治疗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者血流动力学特征及血压管理
8
作者 刘晓翰 朱煜欣 +2 位作者 王天博 黄刚 徐俊波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0-834,共5页
随着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作为心脏移植前、移植期间、移植后康复的过渡、终末治疗的重要方式,植入后存活率已接近心脏移植的存活率,LVAD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植入... 随着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作为心脏移植前、移植期间、移植后康复的过渡、终末治疗的重要方式,植入后存活率已接近心脏移植的存活率,LVAD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仍较高,给植入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负担。LVAD植入者中合并血压增高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植入者 血压管理 心脏移植 不良事件发生率 设备更新 临床实践 终末期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直接心室辅助加载模式研究
9
作者 李宸 强贤杰 +7 位作者 张盛 王天博 刘晓翰 张悦 黄刚 张小刚 徐俊波 靳忠民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2-789,共8页
为了研究直接心室辅助的生物力学影响以及探究最优的加载模式,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心衰患者的左心室模型,并提出了一种维持压迫力峰值的加载模式,从血流动力学和生物力学两个方面与传统的正弦加载模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模... 为了研究直接心室辅助的生物力学影响以及探究最优的加载模式,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心衰患者的左心室模型,并提出了一种维持压迫力峰值的加载模式,从血流动力学和生物力学两个方面与传统的正弦加载模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模式都能显著提升血流动力学参数,射血分数分别从基线29.33%增加到37.32%与37.77%,峰值压力、每搏量和每搏功等参数都有所增加;且两种模式的应力集中、过度纤维应变等现象均有所改善。然而,当考虑到辅助装置工作周期的相位误差时,本文所提出的辅助模式受到的影响更小,故本文研究或可为直接心室辅助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外膜辅助 有限元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抗肿瘤药物相关性高血压如何管理和处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刚 徐俊波 刘晓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王文娟,余静(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高血压中心,甘肃兰州730030)心血管病和肿瘤是全球死亡的两大主因,越来越多证据证明两者密切相关,从而衍生出一门新学科——肿瘤心脏病学(cardio-oncology);肿瘤与高血压间亦关联密切。肿瘤与高血压有共同... 王文娟,余静(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高血压中心,甘肃兰州730030)心血管病和肿瘤是全球死亡的两大主因,越来越多证据证明两者密切相关,从而衍生出一门新学科——肿瘤心脏病学(cardio-oncology);肿瘤与高血压间亦关联密切。肿瘤与高血压有共同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也有重叠,因此,有学者提出肿瘤高血压病学(onco-hypertension)之说。近年来,新型抗肿瘤药物使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机制 抗肿瘤药物 心血管病 王文娟 HYPERTENSION 危险因素 相关性高血压 甘肃兰州
原文传递
病例256:66岁男性,肝癌患者,左心室肥厚,血压正常,胸痛32 h
11
作者 徐宝 黄刚 +6 位作者 徐俊波 刘春霞 刘晓翰 房晨鹂 张震 余秀琼 蔡琳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1-796,共6页
患者,男,66岁,退休,因胸痛32h入院。入院前32h,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心前区及胸骨后持续性疼痛,伴左侧肩部放射痛,大汗及恶心,否认呼吸困难、晕厥等,自服奥美拉唑症状无明显缓解。发病次日就诊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我院)急诊科,心... 患者,男,66岁,退休,因胸痛32h入院。入院前32h,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心前区及胸骨后持续性疼痛,伴左侧肩部放射痛,大汗及恶心,否认呼吸困难、晕厥等,自服奥美拉唑症状无明显缓解。发病次日就诊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我院)急诊科,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I(troponin I,TnI)25.1μg/L,肌红蛋白292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79.5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 急诊科 肝癌患者 呼吸困难 肌钙蛋白I 左心室肥厚 肌酸激酶同工酶
原文传递
病例256:66岁男性,肝癌患者,左心室肥厚,血压正常,胸痛32h
12
作者 徐宝 黄刚 +6 位作者 徐俊波 刘春霞 刘晓翰 房晨 张震 余秀琼 蔡琳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99,共3页
患者,男,66岁,退休,因胸痛32h于2020年12月27日人院。人院前32h,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心前区及胸骨后持续性疼痛,伴左侧肩部放射痛,大汗及恶心,否认呼吸困难、晕厥等,自服奥美拉唑症状无明显缓解。发病次日就诊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患者,男,66岁,退休,因胸痛32h于2020年12月27日人院。人院前32h,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心前区及胸骨后持续性疼痛,伴左侧肩部放射痛,大汗及恶心,否认呼吸困难、晕厥等,自服奥美拉唑症状无明显缓解。发病次日就诊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我院)急诊科,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Tnl)25.1μg/L,肌红蛋白292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79.5μg/L。急诊科予以“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180mg口服"后收治人院。起病以来,精神食欲尚可,睡眠欠佳,大小便如常,体质量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科 替格瑞洛 胸痛 呼吸困难 肌钙蛋白I 左心室肥厚 肌红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