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流化床一、二次风管网特性及风机选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泉海 卢啸风 +4 位作者 鲁佳易 张文清 辛胜伟 刘昌旭 李林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6-41,共6页
通过分析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一、二次风的管网特性,并结合电站CFB锅炉的运行参数,对大型CFB锅炉一、二次风机的选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FB锅炉一次风所需最大风量与最高压头不在同一工作点上,具有与煤粉... 通过分析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一、二次风的管网特性,并结合电站CFB锅炉的运行参数,对大型CFB锅炉一、二次风机的选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FB锅炉一次风所需最大风量与最高压头不在同一工作点上,具有与煤粉锅炉一次风完全不同的管网特性。CFB锅炉二次风的管网特性与煤粉锅炉二次风的管网特性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其管网阻力中增加了由炉内颗粒浓度产生的压降;CFB锅炉一次风机选型时应使管网特性曲线完全落在风机的性能曲线内,并采用能耗较低的变速调节或入口导叶调节。CFB锅炉二次风机选型原则与普通离心风机选型原则类似,但应估计出由颗粒浓度所产生压降的大小,对300 MW CFB机组来说,其值在5.5~7.5 kPa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循环流化床 管网特性 风机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背景的多特征融合目标跟踪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睿 刘昌旭 年福忠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1-655,共5页
针对基于单一特征的目标跟踪算法,在复杂情形下,很难准确跟踪目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背景的多特征融合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颜色和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表征目标,在粒子滤波的框中,通过分析在不同特征下,粒子空间分布、... 针对基于单一特征的目标跟踪算法,在复杂情形下,很难准确跟踪目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背景的多特征融合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颜色和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表征目标,在粒子滤波的框中,通过分析在不同特征下,粒子空间分布、权值分布,以及特征对背景的区分性,提出一种有效的融合系数计算方法;根据在跟踪过程中目标外观的变化情况,自适应更新目标模板。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降低实时性的前提下,抗背景干扰能力大幅度提高;在各种场景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粒子滤波 多特征融合 颜色特征 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位置检测器无刷直流电机自寻最佳点切换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郝晓辉 刘昌旭 《微电机》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2-24,共3页
提出一种新颖的自寻最佳点切换法,解决了反电势换向运行的无位置检测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中存在的由起动段外同步运行到反电势换向自同步运行的切换过程容易失步的问题。成功地把它运用于研制的样机中。
关键词 切换法 无位置检测器 无刷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托车起动电动机的设计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景林 李声晋 刘昌旭 《微电机》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11,共4页
摩托车起动电动机运行状况不同于一般直流电机。针对其特殊性,论述它的设计特点和方法,并介绍摩托车起动电动机的结构、工艺特点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起动电动机 摩托车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自适应闭环调速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郝晓辉 刘昌旭 《微电机》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17,共5页
应用自适应数字PID控制算法,成功地解决了反电功换向的无位置检测器无刷直流电动机宽范围闭环调速难以实现的问题,文中给出了仿真及实验结果。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闭环调速 直流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昌旭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4期118-120,共3页
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电力工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力工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结构也在不断调整,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 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电力工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力工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结构也在不断调整,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电厂锅炉的运行方式也在进行优化。从锅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对其燃烧过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电厂锅炉燃烧优化运行的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锅炉 燃烧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机三维轴角智能化测量系统
7
作者 马瑞卿 芦刚 +2 位作者 刘昌旭 李钟明 窦满锋 《微电机》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2-45,48,共5页
单片机三维轴角智能化测量系统马瑞卿,芦刚,刘昌旭,李钟明,窦满锋(西北工业大学)1引言用旋转变压器实现轴角精密测量需要解决的关键是将多极旋转变压器的模拟量变成数字量。80年代后期,我国自行研制的14/12位XSZ系列... 单片机三维轴角智能化测量系统马瑞卿,芦刚,刘昌旭,李钟明,窦满锋(西北工业大学)1引言用旋转变压器实现轴角精密测量需要解决的关键是将多极旋转变压器的模拟量变成数字量。80年代后期,我国自行研制的14/12位XSZ系列旋转变压器一数字转换器达到世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变压器 三维轴角 智能化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8年我国沙尘天气事件成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志忠 刘昌旭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0期64-67,共4页
首先回顾了2000~2008年我国发生的沙尘天气环境事件概况,然后对这9a间各个时段不同区域的沙尘天气环境事件的发生次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降水、气温、植被等因子对沙尘天气事件发生次数的高发时段和高发区域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成因分... 首先回顾了2000~2008年我国发生的沙尘天气环境事件概况,然后对这9a间各个时段不同区域的沙尘天气环境事件的发生次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降水、气温、植被等因子对沙尘天气事件发生次数的高发时段和高发区域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成因分析,最后得出了3点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气温 降水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机优化创新
9
作者 甘政 陈建斌 +2 位作者 代泽华 刘昌旭 陈志远 《电力设备管理》 2018年第3期63-65,81,共4页
循环流化床渣冷却系统一直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而发展,从风水联合冷却结构,到绞龙水冷夹套结构,再到夹层式螺旋结构,渣冷却系统技术已走进膜式壁螺旋结构。膜式壁冷渣机是一种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安全节能工艺设备,随着设备的... 循环流化床渣冷却系统一直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而发展,从风水联合冷却结构,到绞龙水冷夹套结构,再到夹层式螺旋结构,渣冷却系统技术已走进膜式壁螺旋结构。膜式壁冷渣机是一种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安全节能工艺设备,随着设备的大型化、内部换热管结构的紧凑化发展,冷渣机内部检查检修难度日益加大。四川白马公司针对现有冷渣机的结构特点,调研国内冷渣机生产的几个主流技术,通过技术优化创新,提高了冷渣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冷渣机 创新 优化 冷却结构 冷却系统 螺旋结构 工艺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 CFB锅炉气固流动均匀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名硕 卢啸风 +7 位作者 王泉海 徐杰 严谨 许臻 周嗣林 雷秀坚 刘昌旭 谢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3-549,共7页
在实炉试验测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模拟研究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不同负荷、不同二次风分布状态下的气固流动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二次风分布均匀性对炉内稀相区的颗粒浓度分布、悬吊屏表面的颗粒浓度分布、以及... 在实炉试验测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模拟研究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不同负荷、不同二次风分布状态下的气固流动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二次风分布均匀性对炉内稀相区的颗粒浓度分布、悬吊屏表面的颗粒浓度分布、以及六个分离器的进口颗粒流率,都有较大影响。按实际CFB锅炉二次风分布参数完成的数值模拟结果,更接近于锅炉的运行情况。模拟结果还表明,二次风对密相区的扰动很大,特别有利于超大炉膛密相区的气固混合。将模拟结果与炉膛高度为60m的CFB冷模试验台的轴向颗粒浓度分布和部分热态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气固流动 二次风 均匀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关节用三自由度球形直流伺服电机 被引量:12
11
作者 苏仲飞 刘昌旭 +3 位作者 韦平顺 高维彦 申存 郑春萍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4年第8期16-18,共3页
介绍了作者研制的三自由度球形直流电机,阐述了它的结构特点、性能指标、输出力矩以及制造工艺特点等。试制结果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成为我国第一台研制成功的多自由度球形电机。
关键词 机器人 三自由度 球形 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床失效案例分析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5
12
作者 代泽华 龚兴利 +3 位作者 辛胜伟 刘昌旭 王成 张虎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4期17-19,共3页
以白马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床因2类失效而出现的受热面泄漏现象为例,分析外置床失效机理,从而提出外置床优化措施,进一步提升外置床的运行可靠性,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上发挥其更大作用。结果表明,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外... 以白马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床因2类失效而出现的受热面泄漏现象为例,分析外置床失效机理,从而提出外置床优化措施,进一步提升外置床的运行可靠性,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上发挥其更大作用。结果表明,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床管道受热面磨损失效,主要受金属热膨胀和管排振动影响。提出了外置床管排固定方式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外置床 失效机理 管排固定方式 优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米高矩形截面循环流化床内物料分布冷态试验
13
作者 许臻 卢啸风 +5 位作者 雷秀坚 孙思聪 周嗣林 王泉海 谢雄 刘昌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48-2953,共6页
为研究超高提升管内的气固流动特性,依托四川白马电厂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现有钢架,将原有60m高的提升管冷模试验台的上部20m改为矩形截面的循环流化床提升管试验台。本文重点研究了提升管流化风速对上部颗粒浓度的轴向/截面分布... 为研究超高提升管内的气固流动特性,依托四川白马电厂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现有钢架,将原有60m高的提升管冷模试验台的上部20m改为矩形截面的循环流化床提升管试验台。本文重点研究了提升管流化风速对上部颗粒浓度的轴向/截面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颗粒浓度和颗粒粒径的分布特性与流化风速和几何结构密切相关,在一定初始床料高度下,随着风速的增加,提升管上部的空隙率沿轴向先不变然后减少,并最终呈现倒C形分布;截面浓度从均匀分布逐渐变为近短边壁处的颗粒浓度要明显大于近长边壁处的不均匀分布;平均颗粒粒径则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大,沿截面分布均匀,但是沿提升管高度方向平均颗粒粒径沿轴向会略微减小,且提升管上部近短边壁的颗粒粒径要稍小于近长边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物料浓度 颗粒粒径 流化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CFB锅炉炉内稀相区燃烧均匀性的实炉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严谨 卢啸风 +5 位作者 王泉海 李建波 李瑞欣 雷秀坚 陈晔 刘昌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7-405,共9页
在一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炉内稀相区燃烧均匀性的实炉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负荷下一、二次风优化后距布风板25和38m沿炉膛四周的烟气成分分布及炉膛出口的氧量分布。研究表明:给煤分布决定了烟气的主要分布趋势,二次风... 在一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炉内稀相区燃烧均匀性的实炉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负荷下一、二次风优化后距布风板25和38m沿炉膛四周的烟气成分分布及炉膛出口的氧量分布。研究表明:给煤分布决定了烟气的主要分布趋势,二次风标高处的炉内烟气成分分布对炉膛出口烟气成分分布有重要影响。当距布风板25m处的炉膛前后墙烟气氧量标准差达到2.8%时,烟气向上流动到距布风板38m处后仍存在1.8%烟气氧量的标准差。在60%至75%的中低负荷时,距布风板25~38m区域内炉膛单位高度(1m)的耗氧量约为0.13%。通过补充试验与回归分析,得到了炉膛稀相区氧量扩散速率的计算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二次风 烟气成分 燃烧份额 600M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锁铆连接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昌旭 《装备机械》 2016年第4期17-20,共4页
锁铆连接是一种车身轻量化连接的新技术。从工艺参数、技术特点、工艺流程、设备及操作方法对锁铆技术进行了概述,同时从外观检验、金相检验、强度检验等方面介绍了进行锁铆连接后的设备质量检验。
关键词 机动车 锁铆连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锥孔开口尺寸的测量
16
作者 刘昌旭 《机械制造》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35-36,共2页
提出了高精度锥孔开口尺寸的测量新方法及控制该尺寸的措施,以法兰盘类零件为例,通过计算推导,得出转换公式,按此公式以零件的两端面为基面,修磨锥孔开口所在平面,控制零件两端面间的尺寸,便保证了锥孔的开口尺寸。
关键词 高精度锥孔 开口尺寸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焊工装的结构分析及设计参数
17
作者 刘昌旭 《焊接技术》 2002年第6期37-39,共3页
在汽车、摩托车、家电、健身器材等行业中,凸焊螺钉、螺母、加强板等产品结构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而在我国现行教材或设计资料中,有关凸焊工装的设计内容并不多见。结合在汽车行业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对凸焊工装的结构和设计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凸焊工装 结构分析 设计参数 电阻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状端头简介
18
作者 刘昌旭 《机床电器》 1989年第1期47-48,38,共3页
关键词 连续状端头 端头 插接件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预应力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19
作者 刘昌旭 《四川水泥》 2017年第11期38-38,共1页
众所周知,桥梁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工程系列之一。桥梁工程建设离不开桥梁预应力工程建设,然而由于我国桥梁预应力工程发展相对较晚,在当前阶段存在着不少施工问题。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尝试探讨桥梁预应力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了桥梁预应力工... 众所周知,桥梁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工程系列之一。桥梁工程建设离不开桥梁预应力工程建设,然而由于我国桥梁预应力工程发展相对较晚,在当前阶段存在着不少施工问题。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尝试探讨桥梁预应力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了桥梁预应力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预应力工程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钎焊的原理特征及其应用
20
作者 刘昌旭 《机床电器》 1989年第3期15-16,12,共3页
关键词 钎焊 原理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