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旺根 陈四清 +2 位作者 冯黎 王琦 吴景兰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5-376,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和前列腺素E2的影响,探讨治疗CAG的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C)组:作为正常对照组;②CAG组:6只大鼠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8...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和前列腺素E2的影响,探讨治疗CAG的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C)组:作为正常对照组;②CAG组:6只大鼠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8w造成胃粘膜损伤,后4w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使大鼠致虚;③维酶素(V)组:6只已造模大鼠,使用维酶素治疗21d;④黄芪建中汤(RA)组:6只已造模大鼠,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21d。治疗结束后,分别应用中性品红清除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胃粘膜血流量和前列腺素E2含量。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CAG组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和前列腺素E2含量显著降低(P<0.01);经黄芪建中汤治疗21d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V组。结论:黄芪建中汤可以显著改善CAG大鼠的胃粘膜血流量,提高其前列腺素E2含量,提示其具有加强CAG大鼠的胃粘膜屏障功能,从而达到对CAG治疗和逆转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中医药疗法 黄芪建中汤/药效学 动物 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α36过表达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转移能力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旺根 张钦宪 +4 位作者 王云龙 孙新城 王国强 李恒思 李玉林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3-717,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新亚型ER-α36过表达对人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潜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野生型乳腺癌细胞系MCF-7/W、转染pcDNA3.1空载体的细胞系MCF-7/pcDNA3.1和转染重组载体pcDNA3.1/ER-α36的细胞系MCF-7/ER-α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新亚型ER-α36过表达对人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潜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野生型乳腺癌细胞系MCF-7/W、转染pcDNA3.1空载体的细胞系MCF-7/pcDNA3.1和转染重组载体pcDNA3.1/ER-α36的细胞系MCF-7/ER-α36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细胞黏附实验观测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能力、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MMP-2、MMP-9和TIMP-1蛋白表达。结果与MCF-7/W组细胞相比,MCF-7/ER-α36细胞的2 h细胞黏附率和24 h穿膜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NF-κB P65、MMP-2、MMP-9和TIM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及MMP-2/TIMP-1、MMP-9/TIMP-1显著增高(P<0.05)。结论 ER-α36过表达能促进ER-α66阳性乳腺癌细胞的体外黏附能力和侵袭转移潜力,其机制可能与通过NF-κB途径提高MMP-2、MMP-9的表达水平及打破二者与TIMP-1之间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α36 MCF-7细胞系 侵袭转移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对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旺根 蒋时红 +2 位作者 王琦 王雪萍 吴景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AG组、维酶素(V)组、黄芪建中汤(HJD)组,观察大鼠胃黏膜、空肠黏膜、肝和胰外分泌部组织中的糖原含量、SDH、LDH、ANAE和ACP...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AG组、维酶素(V)组、黄芪建中汤(HJD)组,观察大鼠胃黏膜、空肠黏膜、肝和胰外分泌部组织中的糖原含量、SDH、LDH、ANAE和ACP活性。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CAG组大鼠一般状况欠佳,体质量明显减轻;大鼠胃黏膜萎缩、变薄,胃黏膜炎症程度积分和胃黏膜糜烂程度积分明显升高,而胃黏膜厚度和腺管总长度明显降低;空肠和肝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大鼠上述脏器的糖原含量、SDH、ANAE、ACP和LDH活性多数显著降低;经黄芪建中汤治疗21d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维酶素组。结论:脾虚型CAG状态下,机体存在多脏器代谢紊乱,黄芪建中汤对之有良好的复健作用,其疗效显著优于维酶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虚 组织代谢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对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防护因子复健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旺根 蒋时红 王雪萍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粘膜防护因子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参考。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C)对照组;②CAG组:6只大鼠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8w造成胃粘膜损伤,后4w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使...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粘膜防护因子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参考。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C)对照组;②CAG组:6只大鼠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8w造成胃粘膜损伤,后4w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使大鼠致虚;③维酶素(V)组:6只已造模大鼠,使用维酶素治疗21d;④黄芪建中汤(RA)组:6只已造模大鼠,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21d。治疗结束后,对其胃粘膜血流量、SOD活性、MDA、PGE2及iNOS-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CAG组大鼠胃粘膜血流量、SOD活性及PGE2显著降低,而MDA含量和iNOS-mRNA表达量显著增高;经黄芪建中汤治疗21d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V组。结论:黄芪建中汤对CAG大鼠多种胃粘膜防护因子的损伤有良好的复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粘膜防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对大鼠脾虚证胃粘膜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旺根 王红霞 王雪萍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55-356,共2页
目的 :从实验角度证实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虚证的内在机制与增强酶蛋白活动直接相关。方法 :采用大鼠大黄脾虚模型 ,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大鼠一般状况的改变 ,以及对胃粘膜组织细胞中三磷酸腺苷酶 ( Mg-ATPase)、琥珀酸脱氢酶 (... 目的 :从实验角度证实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虚证的内在机制与增强酶蛋白活动直接相关。方法 :采用大鼠大黄脾虚模型 ,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大鼠一般状况的改变 ,以及对胃粘膜组织细胞中三磷酸腺苷酶 ( Mg-ATPase)、琥珀酸脱氢酶 ( SDH)和碳酸酐酶( CA)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脾虚大鼠的上述酶组织化学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组 ;黄芪建中汤可使之提高至正常水平。结论 :提示组织细胞代谢低下是脾虚证的重要表现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大鼠 脾虚证 胃粘膜 酶组织化学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干预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0
6
作者 刘旺根 蒋时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3期123-125,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造模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并且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3-12/2005-09在河南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郑州大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完成。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质量(170...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造模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并且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3-12/2005-09在河南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郑州大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完成。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质量(170±10)g,饲养1周后按体质量编号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6只:不做任何处理;慢性萎缩性胃炎组8只: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8周造成胃黏膜损伤,后4周结合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使大鼠致虚;维酶素组8只:造模后,给予7.9%维酶素2mL灌胃,1次/d,连续21d;黄芪建中汤组8只:造模后,给予2.5kg/L黄芪建中汤水箭剂2mL灌胃,1次/d,连续21d。末次给药后所有大鼠再逐只处死,平行胃小弯取小块胃窦部胃壁组织,手工制成胃黏膜组织芯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量。从剩余胃黏膜组织中精确称取2g,置于玻璃匀浆器中研磨制成组织匀浆,按放免试剂盒说明测定其表皮生长因子含量。结果:纳入大鼠30只,造模过程中死亡1只,造模结束后抽样处死5只,24只进入结果分析。①原位杂交结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基因表达的阳性部位呈现紫蓝色颗粒,前者以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显色最强,后者主要以胃小凹底部和胃腺中上部显色突出。②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的上述指标均显著增高[(333.00±56.71),(453.67±68.25);(0.73±0.21)(3.14±0.77)μg/L;(124.36±26.13),(318.42±45.38),(P<0.01,P<0.05)],经黄芪建中汤治疗21d后,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其中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表达量的恢复作用显著优于维酶素。结论: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下调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有关,其疗效优于维酶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胃炎 一氧化氮合酶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康舒宁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旺根 王守东 冯黎 《河南中医》 2007年第9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胃康舒宁对大鼠胃癌前病变(PLGC)的治疗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和胃康舒宁组),采用饮用N-甲基-N-亚硝基-N-硝基胍(MNNG)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用维酶素和胃康... 目的:探讨胃康舒宁对大鼠胃癌前病变(PLGC)的治疗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和胃康舒宁组),采用饮用N-甲基-N-亚硝基-N-硝基胍(MNNG)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用维酶素和胃康舒宁治疗12周后,观察各组实验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及Bcl-2/Bax比值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用药组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蛋白表达明显提高,而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胃康舒宁组明显优于维酶素组。结论:胃康舒宁通过调节病变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异常表达,改变Bcl-2/Bax比值,使细胞凋亡趋于正常,而对大鼠胃癌前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逆转作用,其疗效优于维酶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康舒宁 胃癌前病变 BCL-2蛋白 BAX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论虚寒证证候与线粒体异常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旺根 杨丽萍 +1 位作者 王米渠 王明臣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6,共3页
虚寒证的宏观症状主要有四肢怕冷、身体蜷卧、畏寒、喜温喜暖等对温度变化的主观感觉。我们完成一系列虚寒证实验后发现虚寒证涉及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多达15个。因机体细胞产能的核心定位于线粒体,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产能链条... 虚寒证的宏观症状主要有四肢怕冷、身体蜷卧、畏寒、喜温喜暖等对温度变化的主观感觉。我们完成一系列虚寒证实验后发现虚寒证涉及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多达15个。因机体细胞产能的核心定位于线粒体,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产能链条——呼吸链来实现能量合成,若线粒体遭受氧化性损伤,则使细胞ATP合成量下降,细胞能量供给不足,由此推论线粒体异常可能会引发包括虚寒证在内的一系列与能量代谢异常相关的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寒证 线粒体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对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旺根 蒋时红 +2 位作者 冯黎 王琦 吴景兰 《浙江中医杂志》 2007年第7期387-389,共3页
目的:观察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肠道功能的改变及黄芪建中汤对其的影响。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C)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维酶素(V)组、黄芪建中汤(RA)组。并分别观察其对大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巨噬细胞... 目的:观察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肠道功能的改变及黄芪建中汤对其的影响。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C)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维酶素(V)组、黄芪建中汤(RA)组。并分别观察其对大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IgG和回肠粘液SIg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大鼠的上述指标显著降低,经黄芪建中汤和维酶素治疗21天后,大鼠的上述改变有显著的改善。结论:从脾虚理论入手,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脾虚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免疫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组织学设计性实验课(血液)的设计、论证及实施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旺根 蒋时红 +3 位作者 王琦 王雪萍 张桂兰 杨少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第10期113-114,共2页
2005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显微形态教学设计性实验课程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标准的建立",课题编号:116;河南中医学院苗圃工程项目教学研究课题"显微形态教学设计性实验课程的设计平台及评价标准的建立",编... 2005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显微形态教学设计性实验课程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标准的建立",课题编号:116;河南中医学院苗圃工程项目教学研究课题"显微形态教学设计性实验课程的设计平台及评价标准的建立",编号:2006MP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组织学 设计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形态学设计性实验课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的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旺根 蒋时红 +3 位作者 王琦 王雪萍 张桂兰 杨少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第7期122-122,共1页
2005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16;河南中医学院苗圃工程项目教学研究课题。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医学形态学 设计性实验 考核办法 评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对虚寒型膝骨关节炎基因表达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9
12
作者 杨丽萍 王明臣 +1 位作者 刘旺根 王米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疗法对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例膝骨关节炎辨证为虚寒证的患者,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进行温针灸治疗,选取其中疗效较好的4例患者作治疗前后的基因芯片比较,以ratio<0.5或ratio>2.0选取差异... 目的:探讨温针灸疗法对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例膝骨关节炎辨证为虚寒证的患者,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进行温针灸治疗,选取其中疗效较好的4例患者作治疗前后的基因芯片比较,以ratio<0.5或ratio>2.0选取差异表达基因,将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http://www.DAVID2006获得差异表达通路(P<0.5,n>3)。结果:临床基本痊愈2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对基因芯片结果分析: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449条,差异表达通路10条,涉及能量代谢通路2条(氧化磷酸化,ATP合成),细胞信号转导通路4条(胰岛素信号途径,Toll样受体信号途径,JAK-STAT信号途径及MAPK信号途径)及细胞凋亡通路等。结论:温针灸是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的有效疗法;其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调控多条基因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遗传学 基因表达/针灸效应 温针疗法 虚寒/遗传学 @温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蒋时红 刘旺根 +3 位作者 杨丽萍 王蕾 王雪萍 王玎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等)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新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用肌注外源性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乳头形态学变化,用放射免疫方法...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等)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新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用肌注外源性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乳头形态学变化,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各组实验性大鼠模型血浆内雌二醇(E2)、黄体酮(Pt)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变化。结果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组大鼠的乳头红肿、乳腺增大和显微小叶、腺泡、导管增生均显著轻于模型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雌二醇、乳腺组织中ER和PR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血浆黄体酮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理与改善血液流变、调节实验性大鼠性激素的血浓度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乳腺增生病 雌二醇 黄体酮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力祛疲口服液对训练大鼠骨骼肌部分生化指标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伟 马襄城 +2 位作者 刘旺根 王雪萍 王玎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服用增力祛疲口服液对训练大鼠骨骼肌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方法:测定大鼠游泳训练前后骨骼肌乳酸、糖原、SDH、LDH含量以及骨骼肌线粒体中LPO、Ca2+、K+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疲劳组大鼠... 目的:观察服用增力祛疲口服液对训练大鼠骨骼肌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方法:测定大鼠游泳训练前后骨骼肌乳酸、糖原、SDH、LDH含量以及骨骼肌线粒体中LPO、Ca2+、K+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疲劳组大鼠骨骼肌中糖原含量以及线粒体中Ca2+、K+含量均显著降低,而骨骼肌乳酸、LDH含量和线粒体LPO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疲劳组比较,口服液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有改善。结果表明,增力祛疲口服液有利于骨骼肌组织疲劳后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力祛疲口服液 运动性疲劳 骨骼肌 自由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针灸对肾阳虚证骨关节炎患者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杨丽萍 王明臣 +1 位作者 王米渠 刘旺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对肾阳虚证骨关节炎患者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肾阳虚证骨关节炎患者及正常人的基因表达谱,以及针灸治疗显效者的治疗前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出与肾阳虚骨关节炎免... 目的:探讨针灸对肾阳虚证骨关节炎患者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肾阳虚证骨关节炎患者及正常人的基因表达谱,以及针灸治疗显效者的治疗前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出与肾阳虚骨关节炎免疫相关的基因13条,肾阳虚骨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表达下调4条,上调5条。经温针治疗显效的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基因芯片比较结果显示:NM000265、NM001838基因普遍上调,NM_001784基因普遍下调,其他基因表达无规律性变化。结论:肾阳虚证骨关节炎的发生涉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常,针灸可能通过诱导或阻遏这些基因的表达发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肾阳虚证骨关节炎 免疫相关基因 温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康舒宁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丽萍 张文娴 +3 位作者 蒋时红 刘旺根 王琦 王雪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978-1981,共4页
目的:探讨胃康舒宁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血清多种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和胃康舒宁组.采用饮用N-甲基-N-亚硝基-N-硝基胍(MNNG)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用维酶素和胃康舒... 目的:探讨胃康舒宁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血清多种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和胃康舒宁组.采用饮用N-甲基-N-亚硝基-N-硝基胍(MNNG)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用维酶素和胃康舒宁治疗12wk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生长激素(G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胃康舒宁组大鼠血清GH,TNF-α,IGF-Ⅱ水平显著增高(0.24±0.10μg/L vs 0.11±0.04μg/L,91.46±7.63μg/L vs 83.64±3.75μg/L,0.38±0.12μg/L vs 0.27±0.17μg/L,P<0.05或0.01),EGF,TGF-α,bFGF水平明显降低(0.40±0.11μg/L vs 0.56±0.15μg/L,0.021±0.006μg/L vs 0.029±0.012μg/L,1.44±0.37μg/L vs 3.26±0.45μg/L,P<0.05或0.01).结论:胃康舒宁对大鼠胃癌前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逆转作用,其疗效优于维酶素,而调节EGF,TGF-α,GH,TNF-α,IGF-Ⅱ,bFGF的分泌水平是其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康舒宁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癌相关细胞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对乳腺增生病大鼠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红春 刘旺根 杨丽萍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5,共2页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用肌注外源性雌二醇(E)及黄体酮(Pt)的方法2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各...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用肌注外源性雌二醇(E)及黄体酮(Pt)的方法2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乳头形态学变化。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各组实验性大鼠模型血浆内E,Pt,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2坏死因子(TNF-a)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和孕激素受体(PR)的变化。R结果: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组大鼠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层数及小叶中腺泡数、血清TNF-a和E2含量显著减少,乳腺组织中ER和PR积分值显著降低,血清Pt和IL-2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t=2.31~3.16,P<0.05或t=3.45~13.21,P<0.01)。其中高剂量组血清E2含量(6.25±3.18)ng/L显著减少,与模型组(25.22±11.45)ng/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5.05,P<0.01);高剂量组血清Pt含量(3.68±1.33)μg/L显著升高,与模型组(2.11±0.84)μ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16,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机制与调节实验性大鼠性激素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囊性病 乳腺/中药疗法 桂枝茯苓胶囊 雌二醇 黄体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对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象、血液和胃黏膜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蒋时红 刘旺根 +2 位作者 王雪萍 王玎玎 吴景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对大鼠CAG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用长期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的方法复制大鼠CAG模型,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21d后,观察实验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其血象、血液和胃黏膜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该方可...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对大鼠CAG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用长期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的方法复制大鼠CAG模型,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21d后,观察实验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其血象、血液和胃黏膜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该方可显著改善CAG大鼠上述指标的变化。结论:从脾虚理论入手,用黄芪建中汤治疗CAG,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脾虚 慢性萎缩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芯片手工制作工具 被引量:7
19
作者 蒋时红 刘旺根 +1 位作者 王雪萍 张桂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45,191,共2页
关键词 制作工具 组织芯片 手工 临床病理诊断 组织微阵列 形态学教学 实验误差 组织片 可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对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蒋时红 刘旺根 +2 位作者 王雪萍 王玎玎 吴景兰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肠道功能的改变及黄芪建中汤对其的影响。方法:大鼠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8w造成胃粘膜损伤,后4w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使大鼠致虚;使用维酶素或黄芪建中汤治疗21d,检测各组实验大鼠胃蛋白酶活性... 目的:观察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肠道功能的改变及黄芪建中汤对其的影响。方法:大鼠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8w造成胃粘膜损伤,后4w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使大鼠致虚;使用维酶素或黄芪建中汤治疗21d,检测各组实验大鼠胃蛋白酶活性、2h木糖排泄系数和肠粘膜sIg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AG组大鼠胃蛋白酶活性、2h木糖排泄系数和肠粘膜sIgA含量显著降低,而胃液pH值显著升高;经黄芪建中汤和维酶素治疗21d后,大鼠的上述改变显著改善。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CAG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肠道功能 S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