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帽儿山地区典型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20
1
作者 满子源 胡海清 +2 位作者 张运林 刘方策 李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7,共9页
【目的】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是林火预报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地表细小可燃物、半腐殖质和腐殖质含水率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林火垂直蔓延的持续性及地下火发生的可能性,含水率变化主要是受天气状态和地形特征的影响,而我国关于半腐殖质和腐殖... 【目的】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是林火预报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地表细小可燃物、半腐殖质和腐殖质含水率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林火垂直蔓延的持续性及地下火发生的可能性,含水率变化主要是受天气状态和地形特征的影响,而我国关于半腐殖质和腐殖质含水率动态变化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较少,分析红松蒙古栎针阔混交林下的地表细小可燃物、半腐殖质和腐殖质3层可燃物含水率的动态变化,对建立我国林火预报系统有指导作用。【方法】本研究对帽儿山地区红松蒙古栎典型针阔混交林下的地表细小可燃物、半腐殖质和腐殖质含水率进行每日监测,同步监测林分内气象数据,统计分析气象要素和3层可燃物含水率的相关性,选择气象要素回归法建立3层可燃物类型的含水率预测模型。【结果】在整个监测期内,地表细小可燃物含水率波动最大,最小值为10.99%,最大值为253.30%;半腐殖质次之,最小值为19.21%,最大值为238.07%;腐殖质含水率最稳定,最小值为48.45%,最大值为193.83%,波动最小。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变化对气象因子的响应最敏感,多与当日或前一日气象因子相关,半腐殖质次之,腐殖质含水率仅与空气温度相关;建立3种可燃物含水率气象要素回归预测模型,其中地表细小可燃物、半腐殖质和腐殖质的含水率预测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2.2%、23.5%、17.1%和7.1%、14.8%和23.4%,以MRE为15%为界限,细小可燃物和半腐殖质含水率预测模型精度均能达到林火预报精度,腐殖质含水率预测模型精度较差。【结论】综合分析可得,3层可燃物在防火期内有被引燃,进而发展为森林火灾的可能,在今后的林火预报工作中,还应该注意地下可燃物,包括半腐殖质和腐殖质含水率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细小可燃物 半腐殖质 腐殖质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片分类法与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森林可燃物分类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方策 张运林 +1 位作者 满子源 孙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1-57,共7页
以大兴安岭地区51块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聚类分析划分5种可燃物类型,运用森林可燃物类型照片分类法与图像识别技术对森林可燃物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照片分类法中,每层输入3张照片的情况下,输出结果无显著差异,随着照片数量增加,输出结... 以大兴安岭地区51块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聚类分析划分5种可燃物类型,运用森林可燃物类型照片分类法与图像识别技术对森林可燃物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照片分类法中,每层输入3张照片的情况下,输出结果无显著差异,随着照片数量增加,输出结果的差异越来越小;每块样地每个层次随机组合输入3张照片,采用Top3结果输出法准确率较高。因此,该方法在不需要高精度参数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划分可燃物类型,降低野外调查成本,及时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可燃物类型和调查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可燃物 可燃物类型 照片分类法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工艺对含Sn铁素体不锈钢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白杨 刘沿东 +2 位作者 贺彤 邵方园 刘方策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1-170,共10页
以Cr,Ni资源节约型含Sn铁素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X射线衍射技术、室温拉伸试验、电化学腐蚀实验等手段,探究不同热轧工艺下实验钢的组织演变和性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热轧终轧温度在940~730℃范围内,... 以Cr,Ni资源节约型含Sn铁素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X射线衍射技术、室温拉伸试验、电化学腐蚀实验等手段,探究不同热轧工艺下实验钢的组织演变和性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热轧终轧温度在940~730℃范围内,适当降低终轧温度对热轧退火板和冷轧退火板的晶粒有明显的细化作用,同时提高再结晶织构的取向密度,使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延伸长率等均显著升高;终轧温度为800℃时,实验钢的抗拉强度为509 MPa,屈服强度为331 MPa,断后延伸长率达到最大值42%,同时获得了最大的杯突值和塑性应变比,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此外,适当降低终轧温度可提高点蚀电位和自腐蚀电位,同时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速率。终轧温度为800℃时,实验钢的点蚀电位最高,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腐蚀速率最低,耐腐蚀性能最佳。通过优化热轧工艺,含Sn铁素体不锈钢的性能较SUS430铁素体不锈钢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组织 热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温湿度对不同结构的红松松针床层含水率动态变化影响的室内模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运林 孙萍 刘方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27,93,共11页
【目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对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影响最显著的气象因子,对含水率预测模型中关键指标平衡含水率和时滞起重要作用,但由于对其研究的不全面性,至今温湿度对不同床层结构含水率的影响,特别是关键指标的影响... 【目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对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影响最显著的气象因子,对含水率预测模型中关键指标平衡含水率和时滞起重要作用,但由于对其研究的不全面性,至今温湿度对不同床层结构含水率的影响,特别是关键指标的影响还未达成共识。为了搞清空气温湿度对不同床层结构含水率动态变化和关键指标的影响。【方法】以红松地表细小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设置与自然状态接近的床层密实度梯度,置于恒温恒湿箱中,在不同温湿度配比下用自动称量天平记录含水率变化情况,分析密实度和温湿度对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结果】不论温湿度和密实度如何改变,松针床层含水率呈指数下降;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平衡含水率有极显著影响,对于红松松针床层,Simard法预测平衡含水率效果要优于Nelson法,其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建立了形如τ=ae^(-bT)的不同密实度和湿度时的时滞预测模型,误差也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揭示了不同温湿度条件下不同红松松针床层含水率动态变化过程,搞清其对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的影响,对于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 密实度 地表细小死可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森林火灾的诱发原因及防护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明 刘方策 +1 位作者 朱晓丽 李雪娇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8期96-96,共1页
森林火灾具有自然属性,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难以处置,一旦发生则势不可挡,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为此,本文从森林火灾发生的源头及等级确定入手,在逐一分析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最终构建科学合理的森林火灾防护体系。
关键词 森林火灾 诱发原因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针叶床层火蔓延的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笑一 胡同欣 +1 位作者 刘方策 孙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4,共8页
以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典型森林类型兴安落叶松林地表可燃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物载量、风速和坡度与火蔓延速度之间的关系,共进行4(可燃物载量)×4(可燃物含水率)×3(风速)×3(坡度)=144组点烧试验,并... 以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典型森林类型兴安落叶松林地表可燃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物载量、风速和坡度与火蔓延速度之间的关系,共进行4(可燃物载量)×4(可燃物含水率)×3(风速)×3(坡度)=144组点烧试验,并建立适用于兴安落叶松针叶林的火蔓延模型。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范围内,可燃物床层在火蔓延过程中80%为阴燃,火蔓延速度在75%区间内不超过6 m·h^-1,最大值为93.02 m·h^-1、最小值为0.41 m·h^-1;可燃物载量对火蔓延速度影响不显著,3个显著变量对火蔓延速度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风速、可燃物含水率、坡度;4个因子交互作用对火蔓延速度的相对贡献为:可燃物含水率×坡度×风速27.73%、风速17.22%、可燃物含水率×坡度×风速×载量13.01%、可燃物含水率×风速11.01%、坡度×风速9.21%;火蔓延速度预测模型的标准估计误差值为8.56,验证误差值为12.93。因此,在森林火行为预报工作中,应注意可燃物的特征、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行为 蔓延速度 可燃物含水率 坡度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Ti氧化物对低碳钢高温热轧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家旺 刘方策 +2 位作者 王琪 贺彤 刘沿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90,共9页
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万能力学试验机等研究了含Al和Ti的低碳钢高温热轧后的夹杂物特征、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含Al低碳钢中夹杂物以Al_(2)O_(3)为主,组织主要由粗大的贝氏体铁素体(BF)和准多边形铁素体(QPF)组成;含Ti... 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万能力学试验机等研究了含Al和Ti的低碳钢高温热轧后的夹杂物特征、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含Al低碳钢中夹杂物以Al_(2)O_(3)为主,组织主要由粗大的贝氏体铁素体(BF)和准多边形铁素体(QPF)组成;含Ti低碳钢中夹杂物主要类型是Ti_(2)O_(3)和Ti_(2)O_(3)-MnS,组织主要由尺寸细化的BF+QPF及针状铁素体(AF)组成。与含Al低碳钢相比,含Ti低碳钢中夹杂物的数量显著增多,尺寸明显细化,由于夹杂物对原奥氏体晶界迁移的钉扎效果明显且Ti_(2)O_(3)-MnS型夹杂物可有效诱导针状铁素体(AF)形核,含Ti低碳钢组织细化明显。含Ti低碳钢的低温冲击韧性良好,而含Al低碳钢韧性在-20~0℃内急剧恶化,夹杂物的钉扎作用和诱导AF形核是含Ti低碳钢低温冲击韧性良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轧 夹杂物 针状铁素体 冲击韧性
原文传递
浅谈以人为本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8
作者 刘方策 《经济视野》 2013年第24期-,共1页
人是组织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资源。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有活力、能动性、创造性的要素。人是企业的资本,而不是成本和负担。通过对人力要素的加工、改造和利用使其变成对企业有效的财富,发挥最大潜能,这是企业具有... 人是组织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资源。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有活力、能动性、创造性的要素。人是企业的资本,而不是成本和负担。通过对人力要素的加工、改造和利用使其变成对企业有效的财富,发挥最大潜能,这是企业具有竞争力的根本,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以人为本 企业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加工处理对Mg-3Li-1Y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贺秋恒 沙桂英 +2 位作者 董庚益 刘方策 王浩玉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8-71,共4页
控制不同的工件进给速度与搅拌头旋转速度对Mg-3Li-1Y合金进行搅拌摩擦加工处理。结合合金显微组织分析与拉伸试验,研究搅拌摩擦加工工艺对Mg-3Li-1Y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搅拌摩擦加工处理,Mg-3Li-1Y合金的显微组织... 控制不同的工件进给速度与搅拌头旋转速度对Mg-3Li-1Y合金进行搅拌摩擦加工处理。结合合金显微组织分析与拉伸试验,研究搅拌摩擦加工工艺对Mg-3Li-1Y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搅拌摩擦加工处理,Mg-3Li-1Y合金的显微组织明显细化并且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在工件进给速度相同时,搅拌头旋转速度越低,晶粒越细小;在搅拌头旋转速度相同时,工件进给速度越快,晶粒越细小。当搅拌头旋转速度U=400 r/min,进给速度V=150 mm/min时,Mg-3Li-1Y合金有最好的力学性能和晶粒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3Li-1Y合金 搅拌摩擦加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E高效节能素的节能效果研究
10
作者 易文质 刘方策 《现代节能》 1989年第2期55-58,共4页
一、前言湖南衡阳市高效节能素厂生产的HPE高效节能素,是一种重油掺水燃烧的高效节油添加剂,能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玻璃、陶瓷、搪瓷及其它一切以重油为燃料的行业。该节能素新产品。
关键词 HPE节能素 节油添加剂 重油
原文传递
热带退火温度对含Sn铁素体不锈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杨 刘沿东 +2 位作者 贺彤 刘方策 邵方园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50-1259,共10页
以Cr-Ni资源节约型Sn微合金化铁素体不锈钢为实验材料,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室温拉伸实验、电化学腐蚀实验等手段,分析了不同热带退火温度下实验钢的组织演变和性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热带退火温度在900~1050℃范围内,适当升高热... 以Cr-Ni资源节约型Sn微合金化铁素体不锈钢为实验材料,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室温拉伸实验、电化学腐蚀实验等手段,分析了不同热带退火温度下实验钢的组织演变和性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热带退火温度在900~1050℃范围内,适当升高热带退火温度,可以使冷轧退火板得到均匀的再结晶组织和强度较高的γ纤维再结晶织构,有利于提高力学性能和耐点蚀性能。热带退火温度为950℃时,实验钢获得了最佳的力学及耐点蚀性能。此工艺条件下,抗拉强度为532 MPa,屈服强度为345 MPa,伸长率为42%,点蚀电位达到0.28 V。通过优化热带退火工艺,含Sn铁素体不锈钢的性能较430铁素体不锈钢显著提高,有望在某些领域成为SUS304奥氏体不锈钢的有力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耐点蚀性能 力学性能 热带退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