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体细胞瘤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方琨 刘志雄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4,共4页
垂体细胞瘤是一种定位于蝶鞍或者蝶鞍上区的极为少见的神经垂体肿瘤。患者症状主要有视力损害,头痛,尿崩症和月经紊乱等。主要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细胞对S-100和GFAP蛋白呈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呈阴性表达的方法来确诊。肿瘤全... 垂体细胞瘤是一种定位于蝶鞍或者蝶鞍上区的极为少见的神经垂体肿瘤。患者症状主要有视力损害,头痛,尿崩症和月经紊乱等。主要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细胞对S-100和GFAP蛋白呈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呈阴性表达的方法来确诊。肿瘤全切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否全切取决于肿瘤的生长方式及侵润范围以及血供情况,术后放疗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对2008~2014年医学英文文献报道的27例垂体细胞瘤患者作了一系统性的回顾分析,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以及预后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细胞瘤 临床表现 影像学评估 病理分析 治疗和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建筑物对既有隧道的变形响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方琨 丁云 朱崇钊 《工程建设》 2013年第5期25-28,共4页
青岛一新建住宅楼位于青岛市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四川路接线端西侧,为了研究新建建筑施工对既有隧道产生的变形影响,文章基于MIDAS-GTS有限元程序构建建筑与隧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从中揭示了隧道在建筑物不同施工阶段的变形响应。根据数... 青岛一新建住宅楼位于青岛市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四川路接线端西侧,为了研究新建建筑施工对既有隧道产生的变形影响,文章基于MIDAS-GTS有限元程序构建建筑与隧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从中揭示了隧道在建筑物不同施工阶段的变形响应。根据数值分析结果及相关工程经验,为以后建筑施工以及隧道维护,提供可靠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建筑 隧道 数值模拟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暗挖隧道穿越饱水砾砂层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丁云 刘帅 +1 位作者 刘方琨 高鑫 《工程建设》 2014年第3期1-6,20,共7页
对青岛地铁三号线河河区间隧道穿越饱水砾砂层工程进行研究,通过迈达斯GTS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在渗流-应力耦合效应影响下浅埋暗挖隧道的施工力学效应。结果显示,该隧道在开挖过程中较为安全,但应注意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通过注浆的方... 对青岛地铁三号线河河区间隧道穿越饱水砾砂层工程进行研究,通过迈达斯GTS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在渗流-应力耦合效应影响下浅埋暗挖隧道的施工力学效应。结果显示,该隧道在开挖过程中较为安全,但应注意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通过注浆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饱水砾砂层 渗流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类器官模型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现状及展望
4
作者 黄兢 刘方琨 +3 位作者 唐慧 伍海姗 李乐华 陈晋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38-441,共4页
精神疾病是常见的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多基因遗传疾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目前各种体内外模型已广泛用于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学机制和精神药物相关研究。然而,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如何选用合适的模型从结构、细胞和蛋... 精神疾病是常见的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多基因遗传疾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目前各种体内外模型已广泛用于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学机制和精神药物相关研究。然而,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如何选用合适的模型从结构、细胞和蛋白水平更好地研究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和药物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大脑类器官(cerebral organoids)是由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形成的大脑皮质结构,可一定程度上在体外模拟人类胚胎早期大脑的发育过程和结构特点,在研究精神疾病的起源和病理学、药物筛选和基因改造方面显示了很大潜力[2]。本综述对大脑类器官在精神医学的研究进展与局限性进行探讨,并对大脑类器官未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评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大脑类器官 诱导多能干细胞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胶质母细胞瘤类器官探究放化疗及缺氧诱导因子2α抑制剂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曾瑜 李成龙 +3 位作者 刘渊渊 程全 刘志雄 刘方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400,共7页
目的构建胶质母细胞瘤(GBM)类器官模型,使用该模型探讨放化疗、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抑制剂对GBM的抑制作用。方法脑胶质瘤及非脑胶质瘤患者的脑组织标本均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肿瘤细胞来源于GBM患者... 目的构建胶质母细胞瘤(GBM)类器官模型,使用该模型探讨放化疗、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抑制剂对GBM的抑制作用。方法脑胶质瘤及非脑胶质瘤患者的脑组织标本均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肿瘤细胞来源于GBM患者的脑组织标本和U-251细胞株。构建GBM类器官、GBM神经球体模型。细胞培养30 d,观察GBM类器官及GBM神经球体细胞的生长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脑胶质瘤标本及非胶质瘤脑组织标本、贴壁培养的GBM细胞、GBM类器官中HIF-2α的表达。细胞培养第30天,将GBM类器官分为未放疗组和放疗组,每组又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替莫唑胺(TMZ)组及HIF-2α抑制剂组;放疗组给予6 Gy的X射线照射,继续培养30 d,观察各组细胞的传代率和HIF-2α的表达。结果细胞培养30 d,GBM类器官的直径约为2 mm,外缘细胞密集,中央排列松散;而GBM神经球体直径约为200μm,中心与边缘细胞分布均匀。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GBM类器官外缘的SOX2、CD133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中心部位。GBM神经球体SOX2表达阳性,整个球体表达无分布差异;CD133和EGFR的表达均为阴性。非肿瘤脑组织不表达HIF-2α;高级别胶质瘤HIF-2α的表达强于低级别胶质瘤。GBM类器官中HIF-2α的表达主要分布在坏死细胞附近;贴壁培养的GBM细胞中,HIF-2α的表达分布较均匀。放疗组及未放疗组中,HIF-2α抑制剂组、TMZ组的细胞传代效率均比DMSO组降低(均P<0.05);与未放疗组中的DMSO组、TMZ组比较,放疗组中的DMSO组、TMZ组的细胞传代效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HIF-2α抑制剂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未放疗组和放疗组中,除HIF-2α抑制剂组HIF-2α的表达降低外,DMSO组、TMZ组HIF-2α的表达均未降低。结论与GBM神经球体模型比较,GBM类器官肿瘤异质性更接近于肿瘤组织;HIF-2α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放化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不是通过抑制HIF-2α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化放疗 缺氧诱导因子2α 胶质母细胞瘤类器官
原文传递
基于显微注射法构建胶质母细胞瘤融合大脑类器官模型的可行性及其对化疗敏感性研究
6
作者 黄兢 滕紫薇 +4 位作者 张李洋 曾瑜 李成龙 刘志雄 刘方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2-499,共8页
目的探索基于显微注射方法构建胶质母细胞瘤(GBM)融合大脑类器官模型的可行性,观察该模型肿瘤组织对替莫唑胺(TMZ)的敏感性。方法GBM组织和脑肿瘤旁组织标本(定义为正常脑组织)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绿... 目的探索基于显微注射方法构建胶质母细胞瘤(GBM)融合大脑类器官模型的可行性,观察该模型肿瘤组织对替莫唑胺(TMZ)的敏感性。方法GBM组织和脑肿瘤旁组织标本(定义为正常脑组织)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过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株(hiPSCs)培养24 d构建大脑类器官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蛋白标志物的表达,评估模型是否成功建立。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将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过的患者来源的GBM单细胞或U-251 MG细胞株注射到培养约30 d的大脑类器官中,构建GBM融合大脑类器官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HE染色等方法观察GBM细胞在大脑类器官中的增殖及浸润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GBM融合大脑类器官中肿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s)及BrdU的表达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形态及结构变化。将10μmol/L TMZ加入GBM融合大脑类器官模型及GBM肿瘤类组织中培养48 h,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两种模型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1)hiPSCs培养至第24天,形成具有明确芽和分层边缘的块状组织样结构;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该结构阳性表达前脑、脑室样结构、前额叶皮质及海马的标志蛋白FOXG1、N-cadherin、Auts2及Frizzled 9,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标志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标志蛋白TUJ1。(2)荧光显微镜下及HE染色均显示肿瘤细胞在大脑类器官内快速增殖,呈浸润性生长。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与大脑类器官比较,GBM融合大脑类器官的肿瘤细胞中,MMP2和MMP13的表达明显增加,Fibronectin、MMP3及MMP9的表达明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MP1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FAP和BrdU的表达水平均增高(均P<0.05)。(3)TMZ处理48 h后,免疫荧光染色显示,GBM类肿瘤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明显高于GBM融合大脑类器官。结论采用显微注射方法能够成功构建GBM融合大脑类器官模型。该模型中的肿瘤组织对TMZ的敏感性低于GBM肿瘤类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大脑类器官 共培养 体外研究 化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