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何成为“大先生”?--高校教书育人楷模生成机理的质性研究 |
刘斌志
宋之航
|
《阴山学刊》
|
2025 |
0 |
|
2
|
新世纪我国高校师德师风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
刘斌志
宋之航
|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
2024 |
1
|
|
3
|
社会工作服务中营会疗法的理论模式与核心技术 |
刘斌志
彭娜
|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
2024 |
0 |
|
4
|
“佛系”高校教师:生存样态、生成机理与活力再生 |
刘斌志
宋之航
|
《阴山学刊》
|
2024 |
0 |
|
5
|
青年群体何以遭受电信网络诈骗?——基于布迪厄的探究 |
刘斌志
孙晨旭
|
《秘书》
|
2024 |
0 |
|
6
|
希望社会工作:迈向美好生活的社会工作理论、模式与技术 |
刘斌志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7
|
返乡青年短视频创业中的身份呈现与主体重构 |
刘斌志
赵铭
|
《青少年学刊》
|
2024 |
0 |
|
8
|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 |
刘斌志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艾滋病医疗团队中社会工作服务的拓展 |
刘斌志
王丹丹
|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10
|
汶川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创伤的表现、评估及重建 |
刘斌志
沈黎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12
|
|
11
|
论社会工作在医院急诊服务中的运用 |
刘斌志
柯佳敏
|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2
|
社会工作督导反思:学习成为有效的社会工作督导老师 |
刘斌志
沈黎
|
《社会工作》
|
2006 |
20
|
|
13
|
论艾滋病防治的全球治理:基于全球基金的例证 |
刘斌志
邓晓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4
|
地震后灾区儿童心理应激障碍表现及疏导对策 |
刘斌志
|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8
|
|
15
|
工业社会工作:美国经验与本土探索 |
刘斌志
沈黎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0
|
|
16
|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
刘斌志
梁谨恋
|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2015 |
9
|
|
17
|
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 |
刘斌志
|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18
|
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的新动态与新趋势 |
刘斌志
何冰冰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15
|
|
19
|
论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施 |
刘斌志
|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0
|
|
20
|
医务社会工作在和谐医院构建中的专业使命及其策略 |
刘斌志
|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
2007 |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