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输入方案对径流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振男 周靖楠 +1 位作者 陆之洋 徐桂弘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44,共4页
径流预测对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至关重要。基于成因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PCA法)、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法)分别构建3种不同的模型输入方案,并采用自适应模糊推论系统(ANFIS模型)对河南省北汝河汝州水文站月径流量进行预测,依据均方根... 径流预测对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至关重要。基于成因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PCA法)、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法)分别构建3种不同的模型输入方案,并采用自适应模糊推论系统(ANFIS模型)对河南省北汝河汝州水文站月径流量进行预测,依据均方根误差与相关系数对预测精度进行评价,从而明晰不同变量选择方法在径流预测当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ANFIS模型适用于研究区的径流预测。PCA法、KPCA法分别构建的模型输入方案与成因分析法得到的方案相比,不但变量数目大幅减少,而且径流预测精度亦有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PCA法较KPCA法更适合重建研究区的径流预测变量方案。另外发现,模型运行时间与输入方案中的变量个数关系紧密,即变量个数越少,运行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 核主成分分析法 自适应模糊推论系统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序列-极限学习机的干旱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振男 周靖楠 《人民珠江》 2018年第8期84-87,共4页
极限学习机在干旱预测时,通常将作为预测因子的历史数据固化的导入到模型中进行训练,而忽略了不同阶段产生的数据在模型训练中的作用和效果。因此,基于在线更新理论构建了在线序列-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参数训练更新时,预测因子... 极限学习机在干旱预测时,通常将作为预测因子的历史数据固化的导入到模型中进行训练,而忽略了不同阶段产生的数据在模型训练中的作用和效果。因此,基于在线更新理论构建了在线序列-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参数训练更新时,预测因子数据是按不同批次逐步导入到模型进行训练,大大降低了计算机资源占用率,且选用标准降水指数作为干旱评价指标对研究区域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线序列-极限学习机较极限学习机的预测精度与稳定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学习机 在线序列 干旱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中满足LGC条件的Lagrange插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振男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1-12,共2页
1977年,文献[1]首次提出GC条件:一个选自单形k阶自然网格的点组满足GC条件,则该点组必能使得插值多项式唯一存在.本文在GC条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构造三维空间中满足LGC条件的多项式插值理论.
关键词 LAGRANGE插值 曲面 L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表异常温度与MPGA-BP模型的干旱预测
4
作者 刘振男 周靖楠 《贵州农机化》 2018年第1期26-31,共6页
针对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训练时,初始权值与阈值选取随机性大的不足,利用多种群遗传算法(Multiple-Populations Genetic Algorithm,MPGA)对其进行改进,构建了MP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选用海表异常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 针对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训练时,初始权值与阈值选取随机性大的不足,利用多种群遗传算法(Multiple-Populations Genetic Algorithm,MPGA)对其进行改进,构建了MP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选用海表异常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SSTA)作为该干旱预测模型的输入因子,对研究区域的干旱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以SSTA作为MPGA-BP神经网络的输入因子能够有效的预测干旱,该模型对干旱的预测精度高于BP神经网络与统计回归模型。测试期,MPGA-BP预测所得RMSE为2.165 8,CORR为0.916 1; BP预测所得RMSE为3.291 9,CORR为0.810 9;统计回归模型所得RMSE为3.699 0,CORR为0.724 3,因此,以SSTA作为预报因子的MPGA-BP神经网络模型性能指标符合当地实际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MPGA-BP神经网络 干旱 预报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干旱预测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周靖楠 刘振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共4页
针对极限学习机在实际应用时随机选取初始权值与阈值易导致其稳定性弱及泛化能力差的问题,利用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对其进行改进,构建了自适应差分进化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并选用海表异常温度作为该模型的输入因子,对研究区域的干旱进行... 针对极限学习机在实际应用时随机选取初始权值与阈值易导致其稳定性弱及泛化能力差的问题,利用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对其进行改进,构建了自适应差分进化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并选用海表异常温度作为该模型的输入因子,对研究区域的干旱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以海表异常温度作为模型的输入因子,应用极限学习机能有效地进行干旱预测,通过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应用于干旱预测,其精度与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学习机 适应差分进化算法 干旱 SSTA 预报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yd算法的北京公交线路查询系统的模型设计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文英 孙青波 +1 位作者 刘振男 张扬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3-24,共2页
根据奥运期间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需要,针对公共汽车线路,基于时间最短和出行费用最少两个优化目标,应用Floyd算法,得到了两套不同的城市公交线路出行选择模型,并给出了6对起始站→终到站之间的最佳路线.
关键词 最佳路径 FLOYD算法 邻接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二次曲线的拉格朗日插值问题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靖楠 刘振男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5-26,共2页
以插值理论中的GC条件为基础,借助代数几何中的相关理论,进一步研究二次曲线上的拉格朗日插值问题,介绍在二次曲线上构造插值适定结点组的方法.
关键词 GC条件 LAGRANGE插值 二次曲线 适定结点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体育课程改革下高校网球教学模式探析
8
作者 刘振男 《体育风尚》 2024年第6期68-70,共3页
体育强国视域下,体育学科独特育人价值不断彰显,网球是高雅体育运动项目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网球运动逐渐普及并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主要内容。新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校网球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网球教学质量... 体育强国视域下,体育学科独特育人价值不断彰显,网球是高雅体育运动项目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网球运动逐渐普及并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主要内容。新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校网球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网球教学质量,实现网球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本文将围绕新体育课程改革下高校网球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价值与主要原则、制约因素展开论述,针对网球教学模式创新实践路径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高校网球教学实现有效创新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体育课程改革 高校 网球运动 教学模式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途径探讨——以桥梁工程课程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安杰 武艺 +3 位作者 张志俊 刘振男 徐桂弘 何立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158-165,共8页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深入挖掘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当前教育教学最基础也是最紧迫的工作。由于工学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有较大差别,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专业课中的隐性思政元素,达到课...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深入挖掘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当前教育教学最基础也是最紧迫的工作。由于工学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有较大差别,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专业课中的隐性思政元素,达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效果,是目前专业课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工学类专业课程知识点往往立足于力学原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维和美学是易被忽视的重要思政“宝藏”。本文通过分析工学类专业课程特点,提出了专业课程的思政目标,从哲学思维、美学、工程伦理、大国工匠精神、科技报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方面挖掘了课程思政元素,并以桥梁工程课程为例,探索了有效融入途径,可为类似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工科 专业课程 力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认证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安杰 武艺 +3 位作者 张志俊 刘振男 徐桂弘 汪权明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4期91-95,100,共6页
课程思政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融合势在必行,目前尚缺乏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分析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认证的内涵、特点及联系,探索有效结合的途径,并从顶层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以工学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为案例对设计方案做诠... 课程思政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融合势在必行,目前尚缺乏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分析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认证的内涵、特点及联系,探索有效结合的途径,并从顶层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以工学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为案例对设计方案做诠释。该一体化设计可为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效途径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一体化设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黏土土质覆盖层水力参数随服役时间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焦卫国 季永新 +2 位作者 张玥 贺明卫 刘振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59-1068,共10页
红黏土具有高液(塑)限、低渗透、中—低压缩性和较高的力学强度,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广泛用于路基、土石坝、各类尾矿和垃圾填埋封顶覆盖等防渗工程。对红黏土开展了实验室和现场水力参数对比测试;在填埋场建设了红黏土覆盖层试验区并开展... 红黏土具有高液(塑)限、低渗透、中—低压缩性和较高的力学强度,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广泛用于路基、土石坝、各类尾矿和垃圾填埋封顶覆盖等防渗工程。对红黏土开展了实验室和现场水力参数对比测试;在填埋场建设了红黏土覆盖层试验区并开展了自然气候条件下的长期服役水力参数监测;分析对比了有、无植被红黏土水力参数的不同变化。结果表明:(1)红黏土饱和渗透系数在10^(-7)cm/s量级,渗透性低,防渗性能好;有效储水率约18.8%,与粉土—粉质黏土相当,储水能力好。(2)现场大体量大范围施工而实验室精细制样导致两者土样结构有显著差异。干密度相近时,现场土饱和入渗系数比室内重塑土大36.62%,防渗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实验室到现场间压实土防渗性能的"打折"现象。(3)在2.0年的长期服役中,无植被红黏土覆盖层在日照、降雨循环作用下因土层开裂导致渗透系数较建设之初最大增加2.9×10^(4)倍;有植被时渗透系数较建设之初或减小或增加,最大增加10倍,且与植被生长状态有关。有、无植被红黏土入渗系数和开裂情况对比表明:植被对土质覆盖层细粒土因日照-降雨气候作用导致防渗性能的劣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覆盖层 黏土 长期服役 水力参数 演变规律 植被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黏土覆盖层水力参数演变规律与防渗设计讨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卫国 刘振男 +3 位作者 季永新 张玥 贺明卫 廖化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2,共8页
以红黏土为对象,通过室内单元体并结合填埋场现场原位试验,从建设施工和建成后长期服役两个不同时间尺度对土质覆盖层水力参数开展了5 a的跟踪监测;分析对比了从实验室到现场、从建设施工到建成长期服役水力参数的劣化衰减规律。结果表... 以红黏土为对象,通过室内单元体并结合填埋场现场原位试验,从建设施工和建成后长期服役两个不同时间尺度对土质覆盖层水力参数开展了5 a的跟踪监测;分析对比了从实验室到现场、从建设施工到建成长期服役水力参数的劣化衰减规律。结果表明:(1)5 a长期服役中,无植被红黏土覆盖层入渗系数从10^(-7)cm/s增大到10^(-3)cm/s,增大4个数量级;有植被条件入渗系数从10^(-7)cm/s增大到10^(-6)cm/s,增大1个数量级。(2)自然气候长期服役覆盖层中大孔隙逐渐增多,降雨雨强过大(如暴雨)导致土质覆盖层防渗能力和储水能力下降。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当地降雨参数进行适当放大调整。(3)自然气候下经历反复吸、脱湿滞回循环,土质覆盖层的储水能力与降雨前土层吸湿起点(或初始吸力)和吸湿路径有关。采用室内吸湿起点初始吸力-1500 kPa的主吸湿曲线设计偏于保守,结果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堆场 填埋场 封场覆盖 植被土 长期服役 水力参数 植被根系 防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焦卫国 刘振男 贺明卫 《文教资料》 2023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我国高校开设非英语专业英语课程已有多年,但对于是开设通用英语(EGP)还是专业英语(ESP)一直存在争议。当前,我国多数高校为了兼顾学生的英语基础素养和专业领域英语使用能力,一些非英语专业同时开设了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门课程,然而... 我国高校开设非英语专业英语课程已有多年,但对于是开设通用英语(EGP)还是专业英语(ESP)一直存在争议。当前,我国多数高校为了兼顾学生的英语基础素养和专业领域英语使用能力,一些非英语专业同时开设了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门课程,然而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出现混淆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模糊倾向,导致了当前英语的学习成效未达到目标,甚至部分学生觉得学英语无用。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应及时纠正这种模糊的倾向,探索适合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育的教学方法与途径。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育为例,深入剖析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探索出多条应对相关问题的途径,以期为专业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英语 专业英语 土木工程专业 英语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湿润地区毛细阻滞覆盖层长期防渗性能评价与渗漏气象机制分析
14
作者 焦卫国 林长松 +3 位作者 庹斌 贺明卫 刘振男 张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8-126,共9页
为评价毛细阻滞覆盖层在我国西北半湿润地区的长期防渗性能,揭示该地易渗气候段及其渗漏引发气象机制;收集分析西北半湿润地区(西安)50年的气候特征,基于数值模拟耦合地区气候条件开展土质覆盖层长期防渗性能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半... 为评价毛细阻滞覆盖层在我国西北半湿润地区的长期防渗性能,揭示该地易渗气候段及其渗漏引发气象机制;收集分析西北半湿润地区(西安)50年的气候特征,基于数值模拟耦合地区气候条件开展土质覆盖层长期防渗性能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半湿润地区(西安)4-11月降雨多气温高,12月-次年4月降雨少气温低;雨热同期有利于土质覆盖层水分腾发释放。(2)降雨量在7、9月达峰值,蒸散量在6月达峰值。7-11月降雨量大、气温逐渐降低,植被逐渐凋零腾发作用减弱,水分释放强度缓慢,导致覆盖层含水量增加易引发渗漏。11月-次年3月降水稀少,防渗效果好。(3)在该地土质覆盖层防渗设计中,11月-次年3月为非控制性气候段。7-11月为易渗气候段,建议在防渗设计和既有填埋场运-管-维期水位控制、边坡稳定监测工作中作重点校核与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毛细阻滞覆盖层 半湿润气候区 防渗设计 易渗气候段 渗漏气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非湿润区毛细阻滞覆盖层防渗性能验证与长期服役高危易渗气象段分析
15
作者 焦卫国 庹斌 +3 位作者 张松 贺明卫 林长松 刘振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39-547,共9页
为研究西北非湿润区气候特征和毛细阻滞覆盖层高危易渗气象段,掌握该地自然气候条件下引发毛细阻滞覆盖层渗漏的气象机制,总结分析了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50年的降水、蒸腾蒸发和温度等气候特征。在西北某填埋场开展了毛细阻滞覆盖层... 为研究西北非湿润区气候特征和毛细阻滞覆盖层高危易渗气象段,掌握该地自然气候条件下引发毛细阻滞覆盖层渗漏的气象机制,总结分析了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50年的降水、蒸腾蒸发和温度等气候特征。在西北某填埋场开展了毛细阻滞覆盖层足尺极端降水试验,验证了覆盖层在极端偶然降水事件下的防渗储水性能。耦合气候条件开展了土质覆盖层长期防渗性能分析,鉴别筛选出了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诱发渗漏的高危气象段,揭示了高危易渗气候段引发渗漏的气象机制。结果表明:(1)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4-11月降水多,12月-次年4月降水少,冬干夏湿,雨-热同期,利于土质覆盖层水分的存储-释放。(2)西北非湿润区极端偶然连续强降水量阈值在56.1~118.5 mm之间,现场覆盖层极端降水试验累计降水量194.85 mm,土层存储量148.22 mm。在该区极端偶然连续强降水条件下毛细阻滞覆盖层能满足防渗标准。(3)长期服役中西北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8-11月是毛细阻滞覆盖层的高危易渗气象段,11-12月次之,1-7月渗漏可能最低。该气候区土质覆盖层防渗设计和填埋场运营-管理-维护工作中,8-11月为关键气象段,建议进行重点校核与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毛细阻滞覆盖层 长期服役 极端降水 防渗设计 易渗气象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行业新常态下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出路
16
作者 吴安杰 张玥 +4 位作者 张志俊 刘振男 徐桂弘 何立 武艺 《贵州农机化》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在建筑行业发展增速放缓,体量减小,市场饱和以及产业升级改造等新常态下,西部山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发展面临生源危机,经费吃紧,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短缺,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和就业压力大等具体问题,提出应从正确的宣传引导,教学质... 在建筑行业发展增速放缓,体量减小,市场饱和以及产业升级改造等新常态下,西部山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发展面临生源危机,经费吃紧,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短缺,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和就业压力大等具体问题,提出应从正确的宣传引导,教学质量提升,专业特色创新,学生素质引领等多措并举谋思路、找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行业 地方性院校 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模型的干旱预测——以云贵高原为例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振男 杜尧 +3 位作者 韩幸烨 和鹏飞 周正模 曾天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18,共6页
为准确预测干旱情势,提高防旱抗旱能力,构建了遗传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GA-ELM)模型进行干旱预测。以近年来干旱频发的云贵高原为研究区,利用该模型以关键致旱因子为输入变量实现了云贵高原中长期干旱预测,并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为准确预测干旱情势,提高防旱抗旱能力,构建了遗传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GA-ELM)模型进行干旱预测。以近年来干旱频发的云贵高原为研究区,利用该模型以关键致旱因子为输入变量实现了云贵高原中长期干旱预测,并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 Neural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模型、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A-ELM模型适用于云贵高原地区的干旱预测;与ELM模型相比,不同时间尺度下GA-ELM模型的干旱预测结果精度均有明显提升;在干旱强度和干旱历时方面,GA-ELM模型的预测精度总体上也优于ANFIS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预测 GA-ELM SPEI 云贵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探讨
18
作者 焦卫国 刘振男 贺明卫 《科教导刊》 2023年第17期58-60,共3页
土木工程是一门对实操性和实践性要求极高的专业。线下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就业背景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因此探索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土木工程教育的大势所趋。针对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OMO)的研究将成为新工科背... 土木工程是一门对实操性和实践性要求极高的专业。线下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就业背景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因此探索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土木工程教育的大势所趋。针对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OMO)的研究将成为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思考和探索的新方向。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为例,先分析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再对土木工程专业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的融合进行探讨,以期对同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Online-Merge-Offline 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网球微课开发与运用路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群 刘振男 王丽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8-82,共5页
在"互联网+"的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普及影响着网球教育理念的改变。文章通过列举传统网球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根据微课的内涵,开发了网球微课的制作步骤并提出注意事项,通过分析网球微课教学的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劣势以及... 在"互联网+"的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普及影响着网球教育理念的改变。文章通过列举传统网球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根据微课的内涵,开发了网球微课的制作步骤并提出注意事项,通过分析网球微课教学的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提高网球微课教学效果的路径。旨在通过微课助力网球课堂学习场景重构,促进教师教研和提升专业能力,不断提高网球教学质量,为微课在其他项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网球微课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的贵州省农业干旱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振男 焦卫国 +2 位作者 王笑宇 徐桂弘 吴安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12,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严重威胁了国家粮食安全、用水安全以及生态安全。基于中国气象局全球陆面再分析产品,提取了贵州省月尺度土壤含水量数据,计算了月尺度...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严重威胁了国家粮食安全、用水安全以及生态安全。基于中国气象局全球陆面再分析产品,提取了贵州省月尺度土壤含水量数据,计算了月尺度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评价了该指数对农业干旱识别的适用性、对历史典型干旱过程模拟的准确性,分析了干湿长期演变趋势,统计了干旱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结果表明:月尺度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对研究区干旱的表征结果与中国水旱灾害公报的记录情况基本相符,不仅干旱历时描述准确,而且干旱强度判别合理;月尺度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具备较好的干旱过程监测能力,不仅能准确地模拟干旱发生、发展直至消除的全过程,而且还能实时地反映旱情的时间与空间变化特征,尤其是对重旱以上旱情过程监测方面精度更高;贵州省干湿演变规律特征明显,即自西向东呈现出由湿变干的总格局,其中,变湿地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部,而东南部等地变干趋势显著;贵州省干旱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冬两季,其中,西北地区多发于1月份,东部及东南地区干旱多发于2月份,中部地区干旱多发于3月份与4月份,西南地区干旱多发于4月份。研究成果可为贵州省农业干旱评价与防旱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 土壤含水量 农业干旱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