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对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心洁 王玉珍 +2 位作者 胡瑞梅 刘华卫 郭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GM6001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脑保护作用。方法①短期治疗实验大鼠小脑延髓池穿刺注入1μl肺炎链球菌菌悬液,制备脑膜炎模型;头孢曲松组大鼠造模后24 h开始sc给予头孢曲松100 mg.kg-1,共2 d;头孢曲松+GM60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GM6001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脑保护作用。方法①短期治疗实验大鼠小脑延髓池穿刺注入1μl肺炎链球菌菌悬液,制备脑膜炎模型;头孢曲松组大鼠造模后24 h开始sc给予头孢曲松100 mg.kg-1,共2 d;头孢曲松+GM6001组大鼠制备模型后24 h sc给予头孢曲松100 mg.kg-1和ip给予GM6001 65 mg.kg-1共2 d;72 h后观察症状表现,检测脑含水量,测定脑脊液MMP酶活性,并进行脑组织病理学检查。②长期治疗实验分组给药和造模同短期治疗实验,给药共14 d;3周后行Morris水迷宫行为测试。结果①短期治疗实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膜炎模型组,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GM6001组大鼠症状评分明显增加,从0分别增加到(5.0±0.24)(,2.1±0.52)和(1.3±0.23)分(P<0.01);与模型组相比,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GM6001组相比症状明显减轻(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头孢曲松组和头孢曲松+GM6001组MMP-9酶活性也显著升高,从36±24分别升高到1264±98,602±48和405.8±59.8(P<0.01);与模型组相比,MMP-9酶活性头孢曲松组和头孢曲松+GM6001组显著降低(P<0.01)。病理检查发现,模型组大鼠蛛网膜下腔明显扩张,充满大量炎性细胞,血管高度扩张充血,海马和皮质神经元均出现损伤表现;与模型组相比,头孢曲松组和头孢曲松+GM6001组MMP-9酶活性,海马神经元数目97±23分别增加到112±5和125±18(P<0.01),皮质神经元数目由129±21分别增加到142±8和157±24(P<0.01);脑组织含水量分别由(49.2±1.2)%下降到(48.6±0.8)%和(47.2±1.3)%(P<0.01)。②长期治疗实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orris水迷宫行为测试大鼠到达平台时间由23±6延长到(49±9)s(P<0.01);与脑膜炎模型组相比,经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GM6001长期治疗14 d后,Morris水迷宫行为测试大鼠到达平台时间则从49±9明显缩短到33±8和(40±8)s(P<0.01)。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能减轻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脑组织的水肿,减少神经元死亡,提高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GM6001 脑膜炎 细菌性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止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心洁 孙若鹏 +1 位作者 马丽霞 赵飞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癫痫患儿止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例服用不同剂量VPA的癫痫患儿分别于服药前、服药3个月和6个月时检测其出血时间(BT)、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癫痫患儿止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例服用不同剂量VPA的癫痫患儿分别于服药前、服药3个月和6个月时检测其出血时间(BT)、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服用VPA3个月与服药前比较,BT显著延长(t=2.357,P<0.05),且与VPA剂量呈正相关;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t=2.824,P<0.001),与VPA剂量呈负相关;胶原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t=2.153和2.263,P均<0.05),与VPA剂量呈负相关;TXB2显著下降(t=2.373,P<0.05),与VPA剂量无相关;6-Keto-PGF1α无明显变化。服药6个月与3个月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PA能影响癫痫患儿的止血功能,影响的程度与VPA剂量相关,与用药时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丙戊酸钠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聚集 血栓烷B2 前列腺素F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心洁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26-728,共3页
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由化脓性致病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软脑膜炎性疾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脑脊液检查和培养是诊断化脑的必要手段。治疗的关键在于病原学的诊断和选择敏感抗生素。现将化脑的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由化脓性致病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软脑膜炎性疾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脑脊液检查和培养是诊断化脑的必要手段。治疗的关键在于病原学的诊断和选择敏感抗生素。现将化脑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报告如下,为儿科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化脑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以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心洁 刘之静 叶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236-1238,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癫痫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细胞因子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sIL 2R)水平的改变 ,以及各种不同抗癫痫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  97例原发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未治疗组、服用丙戊酸钠 (VPA)治疗组、服... 目的 探讨原发性癫痫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细胞因子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sIL 2R)水平的改变 ,以及各种不同抗癫痫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  97例原发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未治疗组、服用丙戊酸钠 (VPA)治疗组、服用卡马西平 (CBZ)治疗组和服用苯巴比妥 (PB)治疗组 ,采用ELISA法测定PBMC分泌细胞因子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的变化 ,分析癫痫及其发作类型以及各种不同抗癫痫药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癫痫患者未用药组和 3个用药组白细胞介素 6 (IL 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sIL 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3个用药组与未用药组相比 ,IL 6、TNF α、sIL 2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全身性癫痫发作和部分性癫痫发作两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癫痫患者服用CBZ组IL 2水平显著升高 ,其他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全身性癫痫发作和部分性癫痫发作两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癫痫患儿体内免疫功能异常 ,CBZ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免疫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抗癫痫药 细胞因子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心洁 《中国医药》 2013年第10期1449-1450,共2页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口服联合孟鲁司特钠佐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7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完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对2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和消...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口服联合孟鲁司特钠佐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7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完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对2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和晨、晚间最大呼气流量(PEF)值变化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5.6±1.7)和(7.8±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8±2.3)和(12.2±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明显改善[观察组:(89±9)L比(75±10)L,(84±5)%比(74±15)%,(90±9)L/s比(85±12)L/s;对照组:(82±11)L比(77±13)L,(81±5)%比(76±10)%,(87±4)L/s比(84±15)L/s;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均P〈0.05)。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氨溴特罗 孟鲁司特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冷胶与可得然胶复配在无麸质面条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心洁 于明玉 +1 位作者 李雪梅 陈辉 《食品工程》 2013年第3期33-35,64,共4页
研究了结冷胶与可得然胶复配在无麸质面条制品中的作用。分别添加结冷胶、可得然胶到面粉中制成面条,研究其对面条若干品质的影响。并以水、盐、结冷胶、可得然胶为试验因素,选用L9(34)正交试验,测定不同比例下的感官评价值。试验得出... 研究了结冷胶与可得然胶复配在无麸质面条制品中的作用。分别添加结冷胶、可得然胶到面粉中制成面条,研究其对面条若干品质的影响。并以水、盐、结冷胶、可得然胶为试验因素,选用L9(34)正交试验,测定不同比例下的感官评价值。试验得出面条的优质最佳配方为:结冷胶0.28 g/100g,可得然胶0.13 g/100g,食盐2.3 g/100g,水52 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冷胶 可得然胶 无麸质面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与止血异常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心洁 韩其政 孙若鹏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2年第1期51-52,共2页
丙戊酸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的抗癫痫药,对单纯失神发作及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疗效最好。丙戊酸钠的抗癫痫作用机制有提高γ-氨酪酸水平及抑制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等。丙戊酸钠能引起出血时间延长,这可能与影响 Von Willeban... 丙戊酸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的抗癫痫药,对单纯失神发作及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疗效最好。丙戊酸钠的抗癫痫作用机制有提高γ-氨酪酸水平及抑制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等。丙戊酸钠能引起出血时间延长,这可能与影响 Von Willeband因子、减少血小板数量、降低血小板聚集及释放功能有关。血小板的数量和聚集功能可能与丙戊酸钠的剂量呈负相关。丙戊酸钠对血小板的毒性机制可能在于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抑制血小板合成血栓素A2及减少血小板表面活化依赖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丙戊酸钠 止血异常 抗癫痫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脑组织明胶酶A、B mRNA的表达及活性分析
8
作者 刘心洁 孙若鹏 +3 位作者 王会梅 雷革非 李保敏 王纪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30,14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脑组织明胶酶A、明胶酶BmRNA的表达及活性的变化。方法:建立幼大鼠脑膜炎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脑组织明胶酶A、BmRNA表达;用SDS-PAGE明胶酶谱学测定脑脊液中明胶酶A、B的活性。结果:大鼠蛛... 目的:研究大鼠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脑组织明胶酶A、明胶酶BmRNA的表达及活性的变化。方法:建立幼大鼠脑膜炎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脑组织明胶酶A、BmRNA表达;用SDS-PAGE明胶酶谱学测定脑脊液中明胶酶A、B的活性。结果:大鼠蛛网膜下腔和软脑膜发生炎症反应,脑组织明胶酶BmRNA表达显著增强(1.04±0.34,P<0.01);脑脊液中明胶酶B活性也显著增高(1554.2±264.5,P<0.01)。而明胶酶AmRNA表达及酶活性无显著改变(P均>0.05)。结论:明胶酶B参与了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肺炎链球菌性 明胶酶A 明胶酶B 基因表达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癎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变及抗癫癎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心洁 刘之静 邵霞 《小儿急救医学》 2004年第6期384-386,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癫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细胞因子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的改变 ,以及各种不同抗癫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  97例原发性癫患者随机分为未治疗组、服用丙戊酸钠 (VPA)治疗组、... 目的 探讨原发性癫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细胞因子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的改变 ,以及各种不同抗癫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  97例原发性癫患者随机分为未治疗组、服用丙戊酸钠 (VPA)治疗组、服用卡马西平 (CBZ)治疗组和服用苯巴比妥(PB)治疗组 ,采用ELISA法测定PBMC分泌细胞因子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的变化。结果 癫患者未用药组和 3个用药组IL 6、TNF α、sIL 2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全身性癫发作和部分性癫发作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3个用药组与未用药组相比 ,IL 6、TNF α、sIL 2R水平亦无明显差异 ,而CBZ组IL 2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癫患儿体内免疫功能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癫痫 抗癫痫药 细胞因子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无麸质面条复合改良剂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辉 刘心洁 +2 位作者 胡朝辉 于明玉 李雪梅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14年第4期306-310,共5页
选取水溶性胶体结冷胶、可得然胶及黄原胶为自变量,无麸质面条的咀嚼性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的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无麸质面条的咀嚼性的影响,以增加无麸质食品的种类并对无麸质面条的加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确... 选取水溶性胶体结冷胶、可得然胶及黄原胶为自变量,无麸质面条的咀嚼性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的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无麸质面条的咀嚼性的影响,以增加无麸质食品的种类并对无麸质面条的加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确定无麸质面条复合改良剂的最佳添加量(每100g原料面粉干基总质量中的所含质量):结冷胶0.1g,可得然胶0.1g,黄原胶0.21g,在此条件下,面条咀嚼性为134.21m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冷胶 可得然胶 黄原胶 无麸质面条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妥泰加传统抗痫药治疗儿童癫痫1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保敏 孙若鹏 +4 位作者 刘心洁 胡瑞梅 雷革非 郭淑华 高祥慧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妥泰 抗痫药 儿童 癫痫 疗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心洁 《中国社区医师》 2008年第6期15-15,共1页
癫痫的研究者们从电生理、离子及离子通道、分子生物学、免疫等多个角度探索癫痫的发病机制,获得了丰富的资料。
关键词 发病机制 癫痫 离子通道 分子生物学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诱导肥胖与肥胖抵抗大鼠血糖、血脂、瘦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飞 王玉玮 +1 位作者 刘心洁 杨杰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 研究高脂诱导下的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血清血糖、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 ,TG )、瘦素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大鼠 8周 ,按体重分出肥胖与肥胖抵抗大鼠 ,检测各项指标。 【结果】 肥胖及肥胖抵抗大... 【目的】 研究高脂诱导下的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血清血糖、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 ,TG )、瘦素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大鼠 8周 ,按体重分出肥胖与肥胖抵抗大鼠 ,检测各项指标。 【结果】 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血糖、TG都升高 ,但只有肥胖大鼠出现瘦素、胰岛素抵抗。 【结论】 肥胖抵抗大鼠存在着能量代谢紊乱 ,但不易发生瘦素、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肥胖抵抗 瘦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电图QT离散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飞 王玉玮 +1 位作者 杨杰 刘心洁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 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是否存在心电图QT离散度 (QTD ,QTcD)的改变及其可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测量单纯性肥胖组和对照组儿童 12导联心电图RR间期、QT间期并计算QTc、QTD、QTcD ,彩色多普勒测量受试者左室射血分数 (L... 【目的】 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是否存在心电图QT离散度 (QTD ,QTcD)的改变及其可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测量单纯性肥胖组和对照组儿童 12导联心电图RR间期、QT间期并计算QTc、QTD、QTcD ,彩色多普勒测量受试者左室射血分数 (LEF)。 【结果】 肥胖组RR、LEF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0 1) ,QTcD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QTD虽然比对照组大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肥胖组QTD、QTcD与LEF成负相关关系 (r = 0 .485 ,P <0 .0 5 ;r = 0 .5 12 ,P <0 .0 5 ) ,与RR成正相关关系 (r =0 .5 2 0 ,P <0 .0 2 ;r =0 .613 ,P <0 .0 0 5 )。 【结论】 肥胖儿童LEF降低 ,心率增快 ,QTcD显著延长 ;QTD、QTcD的变化可能是肥胖儿童心室肥厚、心肌脂肪浸润等某一或某几项病理改变及心率变化的综合反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QT离散度 左心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间期离散度的测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飞 薛爱芝 +1 位作者 刘心洁 郝芳之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65-266,共2页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 (VM)发病早期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变化 ,为VM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测量 32例VM患儿、30例疑似心肌炎患儿及 30例正常儿童QTD ,7例VM患儿综合治疗 6 .86d后复查QTD。结果  1.VM组QT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 (VM)发病早期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变化 ,为VM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测量 32例VM患儿、30例疑似心肌炎患儿及 30例正常儿童QTD ,7例VM患儿综合治疗 6 .86d后复查QTD。结果  1.VM组QT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超过正常值者占 90 .6 % ,疑似心肌炎组QTD超过正常值者占 2 3.3 % ,对照组占10 % ;7例VM患儿的QTD经短期治疗后显著降低。 2 .疑似心肌炎组QTD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但QTmax、QTmin较对照组均显著延长 ,表明存在着心肌损害。结论 QT有助于VM的早期诊断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动态观察对病情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离散度 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mussen脑炎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若鹏 刘心洁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743-1744,共2页
Rasmussen脑炎(RE)临床少见,但症状严重。该病病因至今不明,目前资料提示是由免疫介导的脑功能障碍导致的单侧脑半球萎缩,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难治性癫。RE的诊断依据临床、脑电图和MRI,部分患者还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 Rasmussen脑炎(RE)临床少见,但症状严重。该病病因至今不明,目前资料提示是由免疫介导的脑功能障碍导致的单侧脑半球萎缩,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难治性癫。RE的诊断依据临床、脑电图和MRI,部分患者还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目的是减少癫发作和阻止进行性神经系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MUSSEN脑炎 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德朗热综合征患儿的NIPBL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瑞 张英懿 刘心洁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对1例疑诊德朗热综合征(Cd LS)患儿进行致病基因变异检测,明确其发病原因。方法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使用全血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法检测相关基因突变,使用GATK软件进行多态性位点检测,查找变异位点在各基因数... 目的对1例疑诊德朗热综合征(Cd LS)患儿进行致病基因变异检测,明确其发病原因。方法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使用全血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法检测相关基因突变,使用GATK软件进行多态性位点检测,查找变异位点在各基因数据库中的频率和致病性,筛选数据库中频率<0.05且预测结果均为致病性的位点作为与疾病相关的位点。采用Sanger测序法验证变异并进行致病基因的家系分析。结果患儿NIPBL基因第6外显子存在c461G> A(p.R154Q)杂合错义变异,该变异为新发变异,且为未报道过的新变异。经家系验证分析,患儿父亲该位点为杂合突变,患儿母亲该位点无变异。生物信息学蛋白功能综合性预测软件REVEL预测结果为潜在有害,SIFT、Poly Phen2、Mutation Taster、GERP预测结果均为有害。经Sanger测序验证,该变异存在于患儿及患儿父亲,c.461G> A可导致编码蛋白第154位精氨酸替代为谷氨酰胺(p.R154Q)。结论 NIPBL基因c461G> A(p.R154Q)错义变异可能是该例Cd LS患儿的发病原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NIPBL基因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朗热综合征 NIPBL基因 基因变异 高通量测序 Sanger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1914—2013年气候干湿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心洁 聂道洋 +1 位作者 黄紫洁 周瑜 《陕西气象》 2024年第2期38-44,共7页
利用淮河流域1914—2013年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研究流域的气候干湿变化、干旱的时空分布和周期特征,结果表明:流域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均呈湿润化趋势;四季中,除秋季外均通过了Mann-Kenddall趋势检验(0.05显著性水平),秋旱最易发生... 利用淮河流域1914—2013年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研究流域的气候干湿变化、干旱的时空分布和周期特征,结果表明:流域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均呈湿润化趋势;四季中,除秋季外均通过了Mann-Kenddall趋势检验(0.05显著性水平),秋旱最易发生。干旱空间分布非常不均匀,不同程度的干旱频率有较大的地区差异,中旱频率高值区位于流域西北以及东北部,重旱频率由北向南递增,极旱频率在流域内较小,高值区域位于流域的东南角。流域均呈湿润化趋势,但西部、东部和北部边界一带湿润化趋势不明显。淮河流域存在35~65 a、17~30 a、3~7 a的三类尺度的干旱周期,以55 a为第一主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淮河流域 干湿变化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燕 刘心洁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62-864,共3页
关键词 门静脉 儿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2005年中国极端温度空间型变化年代际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心洁 聂道洋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文章利用1956-2005年逐日气温资料,通过EOF等统计方法,对中国极端温度的时空特征和空间型的年代际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6-2005年中国极端温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特别是1986-2005年极端高温增温趋势加剧,其增温趋势约是1956-2005... 文章利用1956-2005年逐日气温资料,通过EOF等统计方法,对中国极端温度的时空特征和空间型的年代际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6-2005年中国极端温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特别是1986-2005年极端高温增温趋势加剧,其增温趋势约是1956-2005年的3倍;极端温度的增温趋势存在季节性差异,极端高温秋季增温趋势最强、夏季最弱,极端低温冬季增温趋势最强、夏季最弱;1986-2005年极端温度的增温趋势地域性差异更为突出;极端温度变化的空间模态随年代变化有一定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温度 增暖趋势 年代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