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发动机排气引射作用的综合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德彰 刘勇 +1 位作者 王锁芳 杨劲松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0-46,共7页
通过模型实验,研究利用发动机排气的引射作用,将外界部分冷空气引入发动机机舱,对后机身结构进行冷却的效果;研究被引射的冷气流在机尾罩后部与发动机排气混合后,向外排出时,对排气的红外辐射、噪声和推力的影响。
关键词 发动机 引射喷管 紊流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涡轮叶片液冷机理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德彰 袁保宁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本文是高温涡轮叶片液冷机理研究的第一部分。以水为冷却介质 ,在均匀受热的铅直圆管内流动产生汽液两相沸腾 ,测量其沿程流型、换热系数及其相互关系。在一定的加热条件下 ,改变进口流量 ,研究流动参数对流型变化的影响 ,得到环状流区... 本文是高温涡轮叶片液冷机理研究的第一部分。以水为冷却介质 ,在均匀受热的铅直圆管内流动产生汽液两相沸腾 ,测量其沿程流型、换热系数及其相互关系。在一定的加热条件下 ,改变进口流量 ,研究流动参数对流型变化的影响 ,得到环状流区最长又不出现“烧毁”的最佳流型分布和换热系数 ,并提出可供选用的经验公式。本文还进行了数值计算 ,所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涡轮机 液体 冷却介质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德彰 张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5-67,共3页
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让学生进入学术前沿 ,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挑战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两股气流在圆管内掺混的速度场、温度场与辐射通量场的数值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德彰 赵冬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6-53,共8页
用数值方法求解冷热两股轴对称平行射流在圆管内掺混的流场、温度场和辐射通量场。计算采用一种通用性的数值方法,其特点是强烈地以物理本质为基础,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推导。这样做,能方便地分析和解释计算结果,使之更真实地接近于实... 用数值方法求解冷热两股轴对称平行射流在圆管内掺混的流场、温度场和辐射通量场。计算采用一种通用性的数值方法,其特点是强烈地以物理本质为基础,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推导。这样做,能方便地分析和解释计算结果,使之更真实地接近于实际。 通过计算,分析了当引射系数改变时,掺混的流场,温度场和辐射通量场的变化规律,其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 速度场 温度分布 辐射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油结焦的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德彰 吴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6期767-771,共5页
在用航空煤油作为高温涡轮叶片冷却介质的研究中,关键的问题是煤油的“结焦”.本文研究抑制煤油沸腾时结焦问题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煤油在管内沸腾流动,当工作压力大于0.5MPa时,可以基本上消除“结焦”。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为将煤油... 在用航空煤油作为高温涡轮叶片冷却介质的研究中,关键的问题是煤油的“结焦”.本文研究抑制煤油沸腾时结焦问题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煤油在管内沸腾流动,当工作压力大于0.5MPa时,可以基本上消除“结焦”。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为将煤油作为高温涡轮叶片的冷却介质和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焦 工作压力 沸腾两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涡轮叶片用航空煤油冷却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德彰 刘明候 武卫东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1-265,共5页
本文用航空煤油为冷却介质 ,在均匀受热的铅直圆管内沸腾形成气液两相流动 ,研究其沿程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 ,并与用水为冷却介质相比较 ;研究在不同工况下 ,煤油沸腾气液两相流动时的不稳定性和结焦的情况。
关键词 航空 煤油 叶片 冷却 结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涡轮叶片液冷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德彰 欧阳宁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5-179,共5页
本文在文献 [1]的基础上 ,用水为冷却介质 ,用均匀受热的倾斜与水平管模拟涡轮叶片冷却通道 ,研究其沿程流型和换热系数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得出在各种倾斜角度、热流密度和进口冷液参数下 ,对饱和沸腾起始点 ZB与环状流起始点 ZN 的... 本文在文献 [1]的基础上 ,用水为冷却介质 ,用均匀受热的倾斜与水平管模拟涡轮叶片冷却通道 ,研究其沿程流型和换热系数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得出在各种倾斜角度、热流密度和进口冷液参数下 ,对饱和沸腾起始点 ZB与环状流起始点 ZN 的影响及对 ZB与 ZN 控制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 ,汽液两相沸腾环状流区的换热系数比单相液流区提高近两个数量级 ,而且倾斜与水平管轴的上半部分各流型区的转换点均比下半部分提前 ,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应以上半部分的“蒸干点”作为“烧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液冷机理 冷却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题报告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德彰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87年第2期15-17,共3页
我院动力工程系自1982年开始,实行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前先做开题报告的制度。几年来的实践说明开题报告对提高论文水平起了最要作用。它能够使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较为准确、适当,能够使论文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达到预定的水平;能够使系和教... 我院动力工程系自1982年开始,实行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前先做开题报告的制度。几年来的实践说明开题报告对提高论文水平起了最要作用。它能够使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较为准确、适当,能够使论文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达到预定的水平;能够使系和教研室有关人员对研究生的课题有较清楚的了解,以便有更多的人关心和帮助研究生论文工作的进展;能够使研究生较好地了解在自己课题中应注意处理和解决的各种问题;能够起到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相互交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 研究生论文 实验设备 交流 学位论文 论文质量 教师 论文选题 教研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纤维滤袋式电除尘器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德彰 苏明旭 《航空军转民技术与产品》 1999年第6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不锈钢纤维 电除尘器 滤袋式 除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与水平管内汽液两相流动沿程流型的研究
10
作者 刘德彰 欧阳宁 《南京航空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34-138,共5页
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考虑当角度变化时受重力的影响后,在同一截面上的汽液两相分布不对称的特点,采用在管内配置三根平行并可同步移动的电导探针,对沿程各截面的“流型”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且与计算结果相符合。... 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考虑当角度变化时受重力的影响后,在同一截面上的汽液两相分布不对称的特点,采用在管内配置三根平行并可同步移动的电导探针,对沿程各截面的“流型”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且与计算结果相符合。本文还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出饱和沸腾起始点Z_B与环状流起始点Z_N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对于高温涡轮叶片液冷和其他动力工程中有关汽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的设计与应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动 探针 倾斜试验 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工程型研究生是“四化”建设的需要
11
作者 刘德彰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88年第3期9-11,共3页
当前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所出现的毕业研究生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去工作和工厂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不迫切的问题,很值得重视。究其原因有: (一)在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培养方法上的问题。 1978年以来,我们在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上... 当前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所出现的毕业研究生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去工作和工厂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不迫切的问题,很值得重视。究其原因有: (一)在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培养方法上的问题。 1978年以来,我们在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上,较多地强调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要求研究生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研究生 培养工程 生产第一 培养目标 转化为生产力 培养方法 工厂企业 实际问题 创造性 指导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射碎流型蒸汽加热器研究
12
作者 刘德彰 曾元芳 戚荣良 《南京航空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8-25,共8页
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一种比射流碎流型更好的加热器结构——引射碎流型加热器。经现场使用证明,这种新型的蒸汽加热器能更有效地达到降噪,减振和提高热效率的效果。
关键词 加热器 蒸汽 引射器 换热器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噪声低污染的新型排气消声器
13
作者 刘德彰 赵文华 《航空军转民技术与产品》 1999年第8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排气消声器 新型 摩托车 汽车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电除尘器中粉尘颗粒运动轨迹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4
作者 苏明旭 朱芸 +2 位作者 袁保宁 罗涌 刘德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对管式电除尘器中的气固两相流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实质上是研究粉尘颗粒在有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计算中 ,将气相作为连续介质 ,采用 K- ε双方程湍流模型 ,并用 SIMPL E算法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将固相作为离散体系 ,采用颗粒轨... 对管式电除尘器中的气固两相流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实质上是研究粉尘颗粒在有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计算中 ,将气相作为连续介质 ,采用 K- ε双方程湍流模型 ,并用 SIMPL E算法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将固相作为离散体系 ,采用颗粒轨迹法计算其运动轨迹。计算时分别选取 4种电压、4种气流速度和 4种颗粒直径为计算工况 ,计算结果显示出颗粒运动特性和除尘效率 ,并指出其与电压、气流速度和颗粒粒径等 3个主要因素相关。计算结果与实验较为一致 ,表明文中提出的理论模型可用于管式电除尘器中颗粒运动的数值模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数值模拟 除尘效率 粉尘颗粒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映路谱对车辆制动性能影响的轮胎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左曙光 刘德彰 张靖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49-553,共5页
分析了不平路面上车辆制动时轮胎与路面相互作用时的变化特点,建立了一种能反映在接地印迹上路面不平度对车轮垂直力、制动力及地面制动力矩变化影响的非线性时变轮胎模型,阐述了非线性时变轮胎模型的主要特征。运用非线性轮胎模型仿... 分析了不平路面上车辆制动时轮胎与路面相互作用时的变化特点,建立了一种能反映在接地印迹上路面不平度对车轮垂直力、制动力及地面制动力矩变化影响的非线性时变轮胎模型,阐述了非线性时变轮胎模型的主要特征。运用非线性轮胎模型仿真计算了不平路面上汽车的制动过程,其仿真计算制动加速度变化与汽车实际制动过程中的变化有相同的规律性。通过仿真计算,说明本文所建立的非线性时变轮胎模型对不平路面上车辆的制动性能仿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性能 轮胎模型 路面不平度 车辆制动 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路面上制动附着系数变化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左曙光 程悦荪 +1 位作者 刘德彰 徐爱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3-56,共4页
文章采用一种非线性时变轮胎模型,仿真分析了当路面不平度幅值和频率改变时,附着系数的变化规律,并从理论上解释了车速提高时制动附着系数下降的原因,为进一步分析附着系数的影响因素提供依据。
关键词 路面不平度 制动 附着系数 轮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圆套状尾喷管流场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7
作者 夏春林 刘德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8-430,共3页
对某机型双收缩圆环套状尾喷管内,冷热气流相互掺混的流动传热过程,作了数值模拟。用SIMPLE思想在曲线系中进行程序设计。该程序可以对任意形状的两股流有(无)掺混时的流场、质量场、温度场、辐射通量场进行模拟,对二维流动... 对某机型双收缩圆环套状尾喷管内,冷热气流相互掺混的流动传热过程,作了数值模拟。用SIMPLE思想在曲线系中进行程序设计。该程序可以对任意形状的两股流有(无)掺混时的流场、质量场、温度场、辐射通量场进行模拟,对二维流动传热问题比SIMPLE程序更具有通用性。最后对某机型的实际情况(形状尺寸),用区域拼装法生成曲线网格作了模拟。结果说明,引射的冷空气与热主流在双收敛喷管内掺混,确实能降低尾喷管内气流温度、降低红外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发动机 数值模拟 尾喷管 对流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尾喷流流场的自动测试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旭 夏焕明 刘德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5-249,共5页
提出一套用于对超音速尾喷流流场进行全自动测试与控制的系统。在系统中采用软件模拟硬件的独特方法 ,自行设计的由步进电机驱动的三维坐标架 ,能平滑无停滞地在流场中作三维往复移动 ,精确定位并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实验结果表明 ,系统... 提出一套用于对超音速尾喷流流场进行全自动测试与控制的系统。在系统中采用软件模拟硬件的独特方法 ,自行设计的由步进电机驱动的三维坐标架 ,能平滑无停滞地在流场中作三维往复移动 ,精确定位并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实验结果表明 ,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数据传送率达 5 0 0 Kbit/ s,较常用的 A/ D板相比 ,其精度大大提高 ,并可有效地节省试验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流场控制 测试系统 尾喷流流场 自动测试系统 飞机 空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尾喷流红外抑制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旭 夏焕明 刘德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超音速发动机尾喷流的红外抑制是超音速飞行器隐身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两种超音速尾喷流的红外抑制方案二次旋流方案与组合波瓣方案 ,并对两种方案共 7组试验件在不同的结构和二次流速度情况下进行了大量重复试验。在旋流方案... 超音速发动机尾喷流的红外抑制是超音速飞行器隐身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两种超音速尾喷流的红外抑制方案二次旋流方案与组合波瓣方案 ,并对两种方案共 7组试验件在不同的结构和二次流速度情况下进行了大量重复试验。在旋流方案试验中 ,对二次流加旋诱发大尺度流向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得到旋流角度、二次流速度等对掺混效果的影响规律 ,试验结果表明 :对于本结构方案 ,当二次流速度为 49m/s,旋流角在 3 0°左右 ,掺混效果最好 ,且随二次流流速的增加而加强。在组合波瓣方案的试验中 ,对组合波瓣用于超音尾喷流红外抑制进行了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可对超音尾喷流的红外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流 红外抑制 尾喷流 二次旋流 组合波瓣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湍流度对平板边界层传的热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春林 潘新良 刘德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在雷诺数为106—107之间对0.1%—25%湍流度的自由来流流过平板边界层传热问题进行了实验与数值研究。实验是在吸入式风洞内进行,用自由来流冷却加热平板,自由来流的湍流度可高达30%。计算模型针对二维定常流,采用代... 在雷诺数为106—107之间对0.1%—25%湍流度的自由来流流过平板边界层传热问题进行了实验与数值研究。实验是在吸入式风洞内进行,用自由来流冷却加热平板,自由来流的湍流度可高达30%。计算模型针对二维定常流,采用代数应力(热流)湍流模型,用SIMPLE算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高湍流度自由来流可使平板的平均Stanton数增加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传热 边界层 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