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神经鞘瘤术后感觉运动障碍验案1则
1
作者 刘常栋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7期91-92,共2页
神经鞘瘤(schwannom)起源于神经髓鞘的施万细胞,又称为施万细胞瘤、神经鞘膜瘤,是颈部常见的神经源性肿瘤,其性质以良性多见。神经鞘瘤生长较缓慢,多无侵袭性,恶变概率较小,一般不超过整体发病率的5%,男女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1]。超声辅... 神经鞘瘤(schwannom)起源于神经髓鞘的施万细胞,又称为施万细胞瘤、神经鞘膜瘤,是颈部常见的神经源性肿瘤,其性质以良性多见。神经鞘瘤生长较缓慢,多无侵袭性,恶变概率较小,一般不超过整体发病率的5%,男女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1]。超声辅以MRI是颈部神经鞘瘤的首选检查方法,神经鞘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头颈部,颈部发病率占全身神经鞘瘤的10%,常受累迷走神经、臂丛神经、颈交感干[2],颈部神经鞘瘤患者临床常表现为颈部无痛性包块,部分患者无任何异常体征。肿块在生长变大后,可压迫神经,表现为上肢麻木、酸胀,严重者可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Tinel征(+)[3]。目前临床上针对神经鞘瘤常用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外科手术切除也是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唯一有效方法[3],手术部位多选择颈前、锁骨上入路,切除方法多采用囊外切除或囊内切除[4]。而颈部神经鞘瘤手术切除后,患者常出现患侧上肢运动、感觉及神经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患者行动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术后 感觉运动障碍 神经损伤 针刺 验案
原文传递
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临床观察
2
作者 王琴 韩尤斌 +4 位作者 杨虎勇 尚晓芸 刘常栋 安永东 魏学全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12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 目的探讨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12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动态脑电图(AEEG)异常情况,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AEEG异常率为5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Vs)、舒张期最大流速(Vd)、平均流速(Vm)水平均显著升高,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显著缩小,GO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能调节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缓解脑血管痉挛与昏迷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动态脑电图 脑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常栋 《甘肃医药》 2015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采用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以及对照组76例,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死亡... 目的:观察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采用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以及对照组76例,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死亡率及术后1年日常生活能力(ADL)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死亡率及术后1年ADL良好率分别为2.63%、81.58%,对照组分别为13.16%、67.11%,观察组及对照组死亡率及术后1年ADL良好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穿刺 置管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 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60例报告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成武 张建生 +3 位作者 孔令普 刘常栋 敏胜德 韩尤斌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5分)^[1]的患者伤情危重,发展迅速,残死率高,是神经外科治疗最棘手的问题。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的患者实验组60例行“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对照组60例行“大骨瓣减压...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5分)^[1]的患者伤情危重,发展迅速,残死率高,是神经外科治疗最棘手的问题。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的患者实验组60例行“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对照组60例行“大骨瓣减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 小脑幕切开 特重型颅脑损伤 颞叶钩回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切口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6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常栋 《甘肃医药》 2015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式Kelly切口用于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8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采用改良式Kelly切口进行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 目的:观察改良式Kelly切口用于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8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采用改良式Kelly切口进行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颅内高压发生率及死亡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近期颅内高压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Kelly切口用于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整体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 改良式Kelly切口 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及术中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成武 邓志强 +2 位作者 刘常栋 敏胜德 韩尤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及术中应用价值。方法经CTA检查发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P)和容积成像显示(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小动脉瘤的影像特征并与DSA或手术结果比...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及术中应用价值。方法经CTA检查发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P)和容积成像显示(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小动脉瘤的影像特征并与DSA或手术结果比较。部分病例术后行CTA或DSA复诊。结果 60例患者CTA所示的小动脉瘤的大小、形态、瘤顶指向、起源、与载瘤动脉及周围骨性结构的关系等方面均与DSA或手术所见相符。结论 64层CTA能准确检测颅内小动脉瘤及其特征,有助于选择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小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骨瓣减压腰池引流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成武 李小鹏 +2 位作者 刘常栋 马伟东 韩尤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5分)[1]合并脑疝的患者伤情重,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出血、脑水肿、脑肿胀形成脑疝、脑干受压、呼吸衰竭引起,尽快取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以降低颅内压,腰池引流,廓清血性脑脊液,解除脑血管痉...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5分)[1]合并脑疝的患者伤情重,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出血、脑水肿、脑肿胀形成脑疝、脑干受压、呼吸衰竭引起,尽快取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以降低颅内压,腰池引流,廓清血性脑脊液,解除脑血管痉挛,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腰池引流术,对照组60例行大骨瓣减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提高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 颞叶钩回疝 临床分析 引流治疗 腰池引流术 压腰 大骨瓣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与盐酸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成武 敏胜德 +3 位作者 窦洪元 拜锦星 刘常栋 王有秀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亚低温 盐酸纳络酮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手术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30例
9
作者 邓志强 周成武 +1 位作者 拜锦星 刘常栋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CT引导 手术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