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清理联合术后持续灌洗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元莉 蔡聪 +2 位作者 刘常宇 朱皓 肖骏 《骨科》 CAS 2017年第4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联合术后置管持续灌洗治疗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和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24例病例资料,病人均为单膝关节发病,左膝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联合术后置管持续灌洗治疗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和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24例病例资料,病人均为单膝关节发病,左膝14例,右膝10例;男22例,女2例。所有病人术后均行置管持续灌洗治疗约1周,常规抗感染、镇痛,并服用降血尿酸药物,于拔除引流管后早期行常规功能锻炼。比较病人术前、术后及不同随访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3~18个月的随访。病人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术前的(6.8±3.1)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病人术后各时间点随访Lysholm膝关节评分与术前的(42.7±26.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末次随访,共有3例病人出现症状复发,均与饮食控制不良相关,给予相应口服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后,症状明显好转。所有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对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诊断准确率高。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效果,配合术后置管持续灌洗治疗对加强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概率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 痛风性关节炎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严超 常花 +3 位作者 刘常宇 关邯峰 陈文坚 赵利波 《骨科》 CAS 2014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探讨分析膝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方式选择及对比分析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间行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髁间棘骨折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Orthocord缝线固定组21例、钢... 目的 探讨分析膝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方式选择及对比分析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间行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髁间棘骨折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Orthocord缝线固定组21例、钢丝固定组19例、螺钉固定组16例.术前与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均采用Lysholm评分.结果 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21个月.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平均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ysholm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膝关节X线片显示骨折完全愈合.其中3例出现前交叉韧带小部分断裂损伤,经关节镜治疗后取得满意恢复效果.结论 膝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固定方式,术后可早期活动,使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是值得肯定的有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内固定器 胫骨骨折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髋关节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曾义高 杜杏利 +7 位作者 王向东 郑守超 董学海 陈文坚 方忠 刘常宇 赵利波 肖骏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对比分析国产髋关节假体与国际品牌髋关节产品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近期疗效。方法以我科自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由同一组手术医生进行的国产髋关节假体全髋关节置换26例患者(26髋)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本手术组医生所...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对比分析国产髋关节假体与国际品牌髋关节产品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近期疗效。方法以我科自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由同一组手术医生进行的国产髋关节假体全髋关节置换26例患者(26髋)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本手术组医生所进行的国际品牌的26例髋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行Harris评分,实验组术前平均(37.6±4.32)分,对照组术前平均(38.7±4.16)分。所有患者进行平均17个月随访。结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统计术后1周、4周、3个月、半年Harris评分。实验组术后Harris平均分较术前明显提高(<0.05),两组间术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病例术后出现1例置换关节脱位,两组均无明显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感染、下肢不等长及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实验组在近期疗效上能达到与对照组同样的满意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明显解除患侧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能早期恢复活动;避免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使患者术后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置换 近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红在商业中的成长发展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常宇 曲中正 赵洪珊 《中国市场》 2017年第1期62-63,共2页
网红在中国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阶段为以网络写手也就是以文字为媒介的时期,如安妮宝贝、南派三叔等;2.0阶段为以团片为媒介的时期,如凤姐、芙蓉姐姐等;3.0阶段为以宽频为媒介的时期,如Papi酱、艾克里里等。每个时间点都与... 网红在中国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阶段为以网络写手也就是以文字为媒介的时期,如安妮宝贝、南派三叔等;2.0阶段为以团片为媒介的时期,如凤姐、芙蓉姐姐等;3.0阶段为以宽频为媒介的时期,如Papi酱、艾克里里等。每个时间点都与互联网的重大改革相结合,其蜕变改革依托于互联网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 网络营销 品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与服装电商行业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常宇 杨昕悦 陈桂玲 《中国市场》 2017年第36期123-123,125,共2页
文章运用资料查询法对虚拟现实的软件应用的领域进行探讨,以便更多的人使用虚拟现实,为服装行业创新出更优质的资源。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服装电商行业 V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髁上截骨术治疗外侧半月板损伤合并外翻膝骨关节炎
6
作者 方旋 曾一繁 +4 位作者 刘常宇 吕正涛 高成豪 吴华 杨勇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921-925,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股骨髁上截骨术(distal femoral osteotomy,DFO)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合并外翻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采用DFO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合并外翻... 目的探讨使用股骨髁上截骨术(distal femoral osteotomy,DFO)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合并外翻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采用DFO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合并外翻膝骨关节炎的15例患者。其中男2例,女13例;年龄39~63岁,平均(51.20±6.71)岁。膝关节外侧间室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K-L)分级,Ⅰ级2例,Ⅱ级11例,Ⅲ级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分别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Tegner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Lysholm评分及Kujal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随访12~18个月,平均(13.67±2.13)个月。手术时间65~115 min,术中出血量100~200 mL,住院时间5~8 d。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6个月股骨截骨处均基本愈合。术后无股骨外侧骨皮质骨折,股骨内侧无钢板刺激症状,无深静脉血栓、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无截骨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无关节不稳、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VAS评分、HSS评分、Lysholm评分及Kujal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01)。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Tegner评分明显优于术前(P<0.001)。结论DFO治疗外侧半月板损伤合并外翻膝骨关节炎,能有效改善下肢力线,缓解膝关节外侧疼痛,同时能获得较好的下肢力线矫正效果,截骨处愈合良好,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上截骨术 膝骨关节炎 半月板损伤 外翻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糜宝国 关邯峰 +8 位作者 刘常宇 雷琢玮 宋超 刘慧勇 邓杝 熊伟 廖晖 方忠 李锋 《骨科》 CAS 2016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梯度地西他滨对破骨细胞形成、活性及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地西他滨(0、0.1、0.25和0.5μmol/L)处理单核巨噬(RAW264.7)细胞。通过4’,6-联眯-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dihydrochloride,DAPI)...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梯度地西他滨对破骨细胞形成、活性及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地西他滨(0、0.1、0.25和0.5μmol/L)处理单核巨噬(RAW264.7)细胞。通过4’,6-联眯-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dihydrochloride,DAPI)染色和微丝绿色荧光探针(F-actin-Trakcer Green)染色后观察F-actin环的形成即破骨细胞轮廓;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骨板吸收实验检测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Q-PCR实验检测破骨细胞标志基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K)和脊髓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m 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地西他滨抑制核因子NF-κB配体激活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F-actin环,降低了破骨细胞的TRAP酶活性,抑制了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同时也下调了破骨细胞标志基因TRAP、CK和MMP-9的m RNA表达。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上述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地西他滨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活性和骨吸收能力,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细胞分化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珠宝企业打造高端奢侈品牌的路径研究——以应用VR技术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昕悦 刘常宇 陈桂玲 《中国市场》 2017年第34期111-111,113,共2页
文章对我国珠宝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珠宝行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提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更青睐于外国品牌的事实,为中国珠宝行业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品牌提出建议。
关键词 珠宝行业 奢侈品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输配电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及应用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常宇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第34期20-20,22,共2页
近年来我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直接提高了电力系统智能化的水平,并且也不断有新的技术投入到应用当中。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输配电系统的变化可以总结为复杂化和自动化这两个方面,虽然大大提高了系... 近年来我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直接提高了电力系统智能化的水平,并且也不断有新的技术投入到应用当中。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输配电系统的变化可以总结为复杂化和自动化这两个方面,虽然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效率,并且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是其对于线路的运行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本文首先探讨了输配电系统的运行要求,之后以此为基础,介绍输配电系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运行管理工作和具体操作一直以来都是输配电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保证,所以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让更多人明确配电技术的重要性,并给以后的配电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配电 发展趋势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国产膝关节假体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齐大虎 张伟凯 +11 位作者 杨勇 姚贤松 赵利波 刘常宇 朱皓 杨阳 张卫国 王俊文 廖全明 廉凯 龚泰芳 肖骏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57-62,共6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新型国产膝关节假体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平行对照设计,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全国6家医院共招募72例受试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使用新型国产...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新型国产膝关节假体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平行对照设计,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全国6家医院共招募72例受试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使用新型国产膝关节假体,对照组使用成熟的膝关节假体。所有受试者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随访评估,评价记录术后主要疗效指标HSS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确认试验产品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72例受试者均完成了2年的随访。试验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HSS评分分别为:(56.95±13.07)分、(76.85±9.88)分、(82.80±7.15)分、(88.22±5.95)分、(88.94±4.38)分,对照组HSS评分分别为:(55.25±9.47)分、(77.09±6.41)分、(83.77±6.04)分、(88.96±5.37)分、(89.23±5.06)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SS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但术后各随访时间点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新型国产膝关节假体在主要疗效指标HSS评分、安全性评价指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因此,试验组新型国产膝关节假体在术后早期可获得满意效果,远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膝关节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输电运检技术的主要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常宇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第35期41-41,43,共2页
为了保证输电体系运检操作的质量,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应认识到运检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并能结合实际的运检操作需,制定运检技术应用方案,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本文就电力系统当中输电体系运检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输电 运检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型与重/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CT影像对比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文彬 刘常宇 +3 位作者 蔡奕欣 曾志林 张霓 付向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0-375,共6页
目的比较普通型与重/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恢复期的CT影像,探讨COVID-19影像学转归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日至2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确诊并治愈出院的6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普... 目的比较普通型与重/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恢复期的CT影像,探讨COVID-19影像学转归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日至2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确诊并治愈出院的6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普通型组和重/危重型组,比较恢复期首次CT影像特点,统计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住院时间、性别、就诊症状、合并症、氧疗方式、CT至发病时间、CT特征、病灶分布、肺叶评分和累计CT评分。结果普通型组纳入37例,重/危重型组纳入26例。与普通型组相比,重/危重型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更大[(43±16)岁比(52±16)岁;t=2.10,P=0.040],平均住院时间更长[(15±6)d比(19±7)d;t=2.70,P=0.009],呼吸困难(5.41%比53.85%;χ^2=18.90,P<0.001)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比例(0比57.69%;χ^2=25.62,P<0.001)更高,经鼻导管吸氧比例更低(81.08%比19.23%;χ^2=23.66,P<0.001)。重/危重型组患者纳入CT影像距发病时间平均为(23±6)d,明显长于普通型组的(18±7)d(t=3.40,P<0.001)。普通型组磨玻璃样病变比例明显高于重/危重型组(67.57%比15.38%;χ^2=16.74,P<0.001),而重/危重型组铺路石样表现明显高于普通型组(46.15%比21.62%;χ^2=4.24,P=0.039);普通型组肺野外周带病灶比例明显高于重/危重型组(78.38%比34.61%;χ^2=13.43,P<0.001),重/危重型组弥散性分布病灶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型组(65.38%比10.81%;χ^2=20.47,P<0.001);重/危重型组中位CT评分为11(8,17)分,明显高于普通型组的7(4,9)分(Z=3.81,P<0.001)。结论不同临床分型COVID-19出院患者恢复期CT影像存在差异,重/危重型组双肺病灶浸润程度明显重于普通型组,需要更长时间随访以观察重/危重型患者胸部CT最终吸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恢复期 普通型 重/危重型 CT影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国产髋关节假体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齐大虎 张伟凯 +10 位作者 杨勇 姚贤松 赵利波 刘常宇 朱皓 杨阳 王俊文 廖全明 廉凯 龚泰芳 肖骏 《骨科》 CAS 2022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一种新型国产髋关节假体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平行对照设计,在全国5家医院共招募72例受试者,分别纳入试验组...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一种新型国产髋关节假体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平行对照设计,在全国5家医院共招募72例受试者,分别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使用新型国产髋关节假体,对照组使用成熟的髋关节假体。所有受试者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随访评估,评价记录髋关节Harris评分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评估产品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共有3例受试者退出研究,其中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各随访时间点的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国产髋关节假体用于THA,可显著改善病人髋关节功能,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成熟假体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随机对照试验 髋关节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同临床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雪 杨坚坚 +4 位作者 陶玉 刘常宇 张霓 付向宁 王永勇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愈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10日至2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13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转归分为治...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愈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10日至2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13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转归分为治愈组69例,死亡组44例。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结果等,分析组间差异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13例COVID-19患者平均年龄为(58.6±15.9)岁,男性68人,女性45人。死亡组患者较治愈组患者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合并症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方面,死亡组更多表现为双肺的弥漫病变(P<0.05)。在实验室检查中,死亡组患者较治愈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淋巴细胞计数降低(P<0.05)。在炎症相关指标中,死亡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D-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 2 receptor,IL-2R)、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高于治愈组患者(P<0.01)。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D-D二聚体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其他指标,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90.2%,是较好的预测指标。结论:高龄、男性、有合并症的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更大;CRP、D-D二聚体、IL-2R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均提示预后不良;D-D二聚体对于患者预后有着较高的预测价值,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更有助于判断患者转归,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炎症因子 预后分析 湖北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全面术前评估助力膝关节假体松动合并严重骨缺损翻修术1例报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凯 刘常宇 +1 位作者 夏仁云 肖骏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948-952,共5页
合并严重骨缺损的膝关节翻修是关节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涉及骨缺损修复、假体选择、软组织再平衡、膝关节功能重建、初期及远期稳定性获得等多个问题。精准全面的术前评估为手术策略制定,完善术前准备和精准手术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术前评估 假体松动 骨缺损 膝关节翻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与传统截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阳 杨勇 +6 位作者 刘常宇 朱皓 高成豪 曾一繁 叶劲 李亮宇 肖骏 《骨科》 CAS 2023年第6期523-529,共7页
目的对比国产和华瑞博(HURWA)机器人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robotic-assist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RATKA)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46例... 目的对比国产和华瑞博(HURWA)机器人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robotic-assist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RATKA)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46例行TKA治疗终末期KOA的病人。其中RATKA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为(67.54±12.32)岁;传统TKA组23例,男8例,女15例,年龄为(70.34±9.74)岁。记录围手术期的髋-膝-踝角(HKA)偏移、股骨机械轴远端外侧角(m LDFA)、胫骨机械轴近端内侧角(m MPTA)、膝关节线汇聚角(JLCA),作为评估力线对位及假体放置的影像学指标。采用术前与术后1天血红蛋白(HB)差值、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评估出血情况。随访并记录手术时间、膝前正中切口长度、术前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评估短期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病人力线及假体对位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在正常范围,RATKA组HKA偏移及术后JLCA优于传统T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m LDFA、m MP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TKA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略小于传统TK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TKA组的手术时间、膝前正中切口长度均长于传统TKA组,术后1天与术前的HB差值低于传统T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3个月活动度、术后1个月及1年的KSS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RATKA组和传统TKA组术后3个月的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KS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HURWA机器人辅助行TKA相较传统TKA具有对线及假体放置更精准、出血少、关节活动度恢复更佳的优势,传统TKA在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方面优于RATKA。RATKA短期疗效值得肯定,远期预后有待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安装 骨关节炎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常宇 张霓 付向宁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3-535,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进食后胸骨后疼痛半个月入院。患者无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既往无肺结核病史。外院胃镜检查结果示:
关键词 食管结核 鉴别诊断 内镜检查 病理学检查
原文传递
双侧同期小单孔VATS与传统VATS对MG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付圣灵 樊晓武 +9 位作者 平伟 吴骁伟 郝志鹏 李旸凯 王洁 张瑞杰 刘常宇 蔡奕欣 张霓 付向宁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 探讨双侧同期小单孔胸腔镜两侧胸腺及纵隔脂肪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31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患者资料,其中2009... 目的 探讨双侧同期小单孔胸腔镜两侧胸腺及纵隔脂肪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31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患者资料,其中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行传统的三孔VATS组76例,行单侧胸腺及纵隔脂肪切除;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行双侧同期小单孔VATS组55例,行双侧胸腺及纵隔脂肪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肌无力症状缓解率、肌无力危象发生率等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131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双侧同期小单孔胸腔镜双侧胸腺及纵隔脂肪切除组,较传统三孔胸腔镜单侧胸腺及纵隔脂肪切除组手术时间稍长,但术后疼痛更轻,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患者在出血量、胸管引流量和引流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2~ 90个月,131例患者中完成随访118例(90.08%),小单孔组症状缓解率94.5%(52/55),三孔组症状缓解率84.2%(64/76),且小单孔组肌无力危象较三孔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同期小单孔 VATS行双侧胸腺及纵隔脂肪切除,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三孔VATS单侧胸腺及纵隔脂肪切除相比,手术时间稍长,但胸腺及脂肪切除更加彻底,患者疼痛更轻,住院时间更短,肌无力缓解率更高,肌无力危象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单孔胸腔镜 三孔胸腔镜
原文传递
表现为磨玻璃影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早期肺肿瘤的CT影像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常宇 蔡奕欣 +4 位作者 郝志鹏 高轶 曾志林 张霓 付向宁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76-38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以磨玻璃影(GGO)为表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肺炎(COVID-19)与早期肺肿瘤的CT影像学特点,以指导抗疫防治工作。方法回顾性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20年1月17日至2月13日收治的CT表现为... 目的回顾性分析以磨玻璃影(GGO)为表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肺炎(COVID-19)与早期肺肿瘤的CT影像学特点,以指导抗疫防治工作。方法回顾性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20年1月17日至2月13日收治的CT表现为GGO的COVID-19临床诊断71例患者,作为COVID-19组;以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CT表现为GGO并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肺肿瘤患者80例作对照,为早期肺肿瘤组。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就诊症状(发热、咳嗽、乏力、肌痛、呼吸困难)、流行病学史、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肺肿瘤术后病理结果的临床特征及包括病灶数量、病灶位置、最大直径的CT影像特征。结果相比早期肺肿瘤组,COVID-19组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P<0.001),而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上多表现为2个以上病灶(61例,85.92%,P<0.001),主要分布在双肺的外周1/2带(69例,97.18%,P<0.001),病灶形态多为最大径>1 cm的较大片状(65例,91.55%,P<0.001)。COVID-19组在病程初期与早期肺肿瘤组形态相似,但随着病程进展则出现融合实变,可能出现GGO样的COVID-19和早期肺肿瘤共存的现象。结论以GGO为表现的COVID-19与早期肺肿瘤在CT影像上具有既相似又独立的特征。充分了解两者的影像特点并结合患者病史、实验室检验和确诊金标准、短期复查CT协助评估,有利于实现应收尽收、减少交叉感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影(GGO)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肺炎(COVID-19) 早期肺肿瘤 CT影像特征
原文传递
心肺运动试验联合心肌灌注显像预测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20
作者 郑树斌 平伟 +5 位作者 王麒 张瑞杰 孙启航 刘常宇 吴晓伟 张霓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和心肌灌注显像(MPI)联合应用于重大非心脏手术术前预测高危冠状动脉(冠脉)疾病患者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了61位接受重大非心脏手术的高危冠脉疾病患者,这些患者在...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和心肌灌注显像(MPI)联合应用于重大非心脏手术术前预测高危冠状动脉(冠脉)疾病患者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了61位接受重大非心脏手术的高危冠脉疾病患者,这些患者在手术前接受了CPET及MPI,观察他们在围术期MACE发生情况,包括新发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AMI)、狭窄冠脉的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脏骤停、心源性死亡。结果:在61位患者中,有25位患者术前行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至少有一支冠脉狭窄程度超过70%,36位患者冠脉的狭窄程度均不超过70%;而经CPET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定为高风险的患者有5位[峰值摄氧量≥15~<20 mL·min^(-1)·kg^(-1)且MPI提示心肌轻度缺血,或峰值摄氧量<15 mL·min^(-1)·kg^(-1)],其余56位患者均为低风险。两项检查评估结果与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一致性(P>0.05)。术后仅有3位患者至少发生了一次MACE,1位患者在围术期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并在术后接受了冠脉的血运重建,1位患者出现了充血性心力衰竭,1位患者出现了新发心律失常,没有死亡病例。其中高风险组中有1位患者被诊断为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了冠脉介入治疗;2位低风险组患者在围术期分别出现了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情况。结论:心肺运动试验和心肌灌注显像用于重大非心脏手术前评估高危冠脉疾病患者的心功能,预测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是可行的。但由于样本量较小,该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心肌灌注显像 非心脏手术 心肌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