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风电参与系统频率调整的技术展望 被引量:204
1
作者 刘巨 姚伟 +3 位作者 文劲宇 黄莹 刘源 马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8-646,共9页
要求风电主动参与系统频率调整是风电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系统为保证其自身安全做出的必然选择。世界多个国家的风电并网导则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传统的风电机组一般都没有提供频率调整功能,风电如何参与调频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从风... 要求风电主动参与系统频率调整是风电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系统为保证其自身安全做出的必然选择。世界多个国家的风电并网导则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传统的风电机组一般都没有提供频率调整功能,风电如何参与调频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从风电参与系统调频的控制策略和能力评估两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控制方面,对比研究了模拟惯量控制、下垂控制、转子转速控制、桨距角控制以及协调控制等不同控制策略。调频能力方面,分析了单台及多台风电机组的调频能力,归纳了风电区域互补性对调频能力的影响。并展望了需进一步重点研究的内容:风电场内部机组间及风电场与常规系统间的协调控制、风电场与储能等新技术的协调控制、风电场参与调频的能力评估与经济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风电 频率调整 控制策略 调频能力 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储能技术的风电场虚拟惯量补偿策略 被引量:107
2
作者 刘巨 姚伟 +3 位作者 文劲宇 艾小猛 罗卫华 黄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96-1605,共10页
变速恒频风电机组转子动能被变频器与电网"隔离",使得其对电网贡献的惯量几乎为零。随着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电网的频率稳定性问题也随之加大。因此各国风电并网导则均明确要求风电场需具有参与系统频率调整的能力。由于风电... 变速恒频风电机组转子动能被变频器与电网"隔离",使得其对电网贡献的惯量几乎为零。随着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电网的频率稳定性问题也随之加大。因此各国风电并网导则均明确要求风电场需具有参与系统频率调整的能力。由于风电场内部机组数量庞大,机组间运行工况不一致,风电场层面的控制仍具有很大难度。为此文中定义风电–储能系统的虚拟惯量,研究储能装置协助风电场进行惯量补偿的容量要求,并基于模糊逻辑控制提出一种利用储能装置补偿风电场惯量的控制策略。仿真研究表明:所提虚拟惯量补偿策略能够有效补偿风电场虚拟惯量、协调风电–储能系统和常规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使风电场迅速响应系统的频率变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储能 惯量补偿 频率稳定 模糊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PLL和接入电网强度影响的双馈风机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56
3
作者 刘巨 姚伟 文劲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62-3173,共12页
国内外风电事故表明:风电经远距离线路外送时,系统容易在发生扰动的过程中出现频率为几到几十Hz的功率振荡现象,且其振荡原因难以用传统同步发电机小扰动振荡的机理完全解释。考虑到风电机组主要通过锁相环与电网之间实现功率耦合,从而... 国内外风电事故表明:风电经远距离线路外送时,系统容易在发生扰动的过程中出现频率为几到几十Hz的功率振荡现象,且其振荡原因难以用传统同步发电机小扰动振荡的机理完全解释。考虑到风电机组主要通过锁相环与电网之间实现功率耦合,从而锁相环动态特性将会影响系统小干扰稳定水平。该文首先建立了含有锁相环动态特性的双馈风电机组–无穷大系统的动态模型;采用特征值分析研究了风机不同运行状态下其接入电网强度变化对风电系统中各个振荡模式的影响规律;然后通过复转矩分析理论解释了风电系统的失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锁相环振荡是导致风电系统并入弱电网系统发生小扰动失稳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一种基于相位补偿的风电机组阻尼控制器来抑制该振荡现象,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小干扰稳定 锁相环 功率振荡 电网强度 阻尼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反射镜组件的温度适应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巨 董得义 +3 位作者 辛宏伟 李志来 张学军 崔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69-3175,共7页
考虑温度适应性是大口径反射镜组件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温度影响空间相机大口径反射镜组件的机理,讨论了进行温度适应性分析与试验的必要性。结合其设计流程,总结了大口径反射镜组件温度适应性分析的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 考虑温度适应性是大口径反射镜组件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温度影响空间相机大口径反射镜组件的机理,讨论了进行温度适应性分析与试验的必要性。结合其设计流程,总结了大口径反射镜组件温度适应性分析的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研究对象的物理模型,进行了结构-热耦合的优化设计,确定了最终设计状态。对优化设计结果进行了在轨状态及地面检测状态的温度适应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轨工作状态下的温度适应范围为±4℃,温差适应范围为X向5℃、Y向4℃、Z向7℃;地面检测试验状态温度适应范围为±3℃,温差适应范围为X向4℃、Y向3℃、Z向4℃。在实验室进行了组件均匀温变的温度适应性试验,并与相应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5℃内PV值误差优于4%,RMS值误差优于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大口径反射镜 热弹理论 温度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储能改善低电压穿越期间风电场注入电流特性的致稳策略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巨 姚伟 +2 位作者 侯云鹤 文劲宇 陈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93-103,共11页
风电场根据并网导则在低电压穿越期间向系统注入无功电流可能引起风电系统失稳,导致风电场低电压穿越失败。针对该问题,建立了该运行工况下含有锁相环环节的风电系统状态空间模型,有效揭示了系统失稳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储能装置改善风电... 风电场根据并网导则在低电压穿越期间向系统注入无功电流可能引起风电系统失稳,导致风电场低电压穿越失败。针对该问题,建立了该运行工况下含有锁相环环节的风电系统状态空间模型,有效揭示了系统失稳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储能装置改善风电场注入电流特性进而维持系统稳定的措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风电系统低电压运行工况下的状态方程能够有效地描述系统的小扰动稳定特性;储能装置通过合理注入有功电流改善了风电场注入电流特性,有效提高了风电场低电压情况下的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穿越 储能 锁相环 注入电流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巨 薛军 任建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2-427,480,共7页
指出空间相机应进行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的必要性,介绍了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典型流程。结合空间相机的研制特点,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流程,阐明了集成分析的内容及优化设计的对象及具体内容,总结了集成设计分析需进行的... 指出空间相机应进行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的必要性,介绍了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典型流程。结合空间相机的研制特点,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流程,阐明了集成分析的内容及优化设计的对象及具体内容,总结了集成设计分析需进行的相关验证试验。指出空间相机集成分析的两个关键技术是温度场插值技术或边界单元技术和Zernike多项式拟合技术,前者是热弹性分析中温度场作为边界条件向有限元模型加载的解决方法,后者是光机热数据接口的主要解决方法。最后总结了集成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集成设计分析 热光学分析 光机热数据接口 ZERNIKE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互联电网中大扰动对联络线的冲击特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巨 孙海顺 +1 位作者 文劲宇 罗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7-22,共6页
针对在规模庞大的同步交流电网中,区域内大扰动不仅会对本区域电网稳定性造成冲击,而且将通过区域间联络线对其他区域电网的稳定性产生冲击,甚至会导致区域联络线功率振荡解列的现象,研究了故障后大扰动冲击各个区域电网的特性。基于联... 针对在规模庞大的同步交流电网中,区域内大扰动不仅会对本区域电网稳定性造成冲击,而且将通过区域间联络线对其他区域电网的稳定性产生冲击,甚至会导致区域联络线功率振荡解列的现象,研究了故障后大扰动冲击各个区域电网的特性。基于联络线暂态势能变化,定义了扰动起始冲击时间和扰动冲击时间,可以定量描述大扰动冲击区域交流联络线的过程,并根据首次扰动冲击时间联络线功率偏差与暂态势能间的关系,提出了联络线脆弱性指标作为系统是否在联络线处发生解列的判据,从而建立了基于能量函数的大扰动冲击特性定量描述方法。最后,在华中—华北交流互联电网中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大扰动冲击 能量函数法 联络线 解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阻尼和强迫功率振荡的特征分析与区分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巨 汪锦 +1 位作者 姚伟 文劲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76-84,共9页
电力系统中的功率振荡根据其产生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负阻尼振荡和强迫功率振荡。虽然这两种功率振荡形式比较接近,但对其采用的控制措施却完全不同。因此如何根据广域测量系统的实时数据来区分功率振荡的类型成为了采取合适措施抑制功... 电力系统中的功率振荡根据其产生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负阻尼振荡和强迫功率振荡。虽然这两种功率振荡形式比较接近,但对其采用的控制措施却完全不同。因此如何根据广域测量系统的实时数据来区分功率振荡的类型成为了采取合适措施抑制功率振荡的前提条件。基于此,以支持向量机方法作为工具,提出了一种通过辨识实时功率振荡曲线来区分其振荡性质的实用方法。针对2种功率振荡的起因与特点,该方法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求取振荡曲线主导模式的包络线,并在该包络线上等间距选取100个采样点作为样本对支持向量机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以16机68节点系统功率振荡仿真曲线为训练样本,训练得到了用于功率振荡类型区分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16机68节点系统和实际大规模区域电网的振荡类型区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地区分振荡类型,具有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振荡 负阻尼振荡 强迫功率振荡 支持向量机 振荡类型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子结构模态综合法求解光学反射镜组件结构动响应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巨 孙宝玉 +1 位作者 辛宏伟 任建岳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8-340,343,共4页
在航天光学成像仪器中光学反射镜组件结构复杂,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大,因此分析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引入子结构模态综合法作为光学反射镜组件结构动响应的求解方法。具体讨论了子结构模态综合法求解结构动响应的基本原理,说明了该法... 在航天光学成像仪器中光学反射镜组件结构复杂,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大,因此分析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引入子结构模态综合法作为光学反射镜组件结构动响应的求解方法。具体讨论了子结构模态综合法求解结构动响应的基本原理,说明了该法在工程上的实现方法。以某反射镜组件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子结构模态综合法与经典的整体FE分析法比较,求解的前10个固有频率误差小于7%,计算时间前者为后者的2/3;加速度响应曲线符合良好,计算时间前者为后者的2/5,子结构模态综合法的计算效率明显提高,工程适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结构模态综合法 动响应 固有频率
原文传递
华中-华北交流同步电网简化等值建模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巨 孙海顺 +2 位作者 刘子全 文劲宇 罗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2,90,共6页
为了深入地研究华中—华北交流互联同步电网的运行机理,将华中电网与华北电网简化等值成一个7机48节点系统,该等值系统较好地保留原型系统的联络线潮流静态特性、联络线功率动态特性、大扰动冲击特性和短路电流特性。通过对该等值系统... 为了深入地研究华中—华北交流互联同步电网的运行机理,将华中电网与华北电网简化等值成一个7机48节点系统,该等值系统较好地保留原型系统的联络线潮流静态特性、联络线功率动态特性、大扰动冲击特性和短路电流特性。通过对该等值系统仿真分析,初步证明了仿真中发现的四川区域电网个别母线严重故障导致华中电网与华北电网间交流联络线发生解列的现象属于功角失稳范畴,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可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络线 振荡解列 等值建模 功角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单元技术的航天遥感器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巨 辛宏伟 +3 位作者 孙宝玉 关英俊 赵贵军 任建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83-1486,共4页
为提高航天遥感器温度场的分析精度,解决轨道环境热传导与热辐射的综合处理问题,提出在航天遥感器温度场分析中采用边界元求解技术.经理论推导,建立了不同体单元的边界元间辐射热导率表达式和边界元与体单元间的热传导率表达式,解决了... 为提高航天遥感器温度场的分析精度,解决轨道环境热传导与热辐射的综合处理问题,提出在航天遥感器温度场分析中采用边界元求解技术.经理论推导,建立了不同体单元的边界元间辐射热导率表达式和边界元与体单元间的热传导率表达式,解决了轨道环境温度场分析中热传导与热辐射的综合处理问题.应用I-DEAS软件,以某航天遥感器为例进行了具体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边界元技术进行温度场分析能够有效解决热传导与热辐射的综合处理,求解精度较高,遥感器反射镜稳态分析温度分布和在轨瞬态分析温度曲线变化清楚,可以作为进一步精密热控设计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导 热辐射 边界元技术 奥本海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模型位移场与应力场收敛速度及分析精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巨 孙宝玉 +1 位作者 辛宏伟 任建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z2期143-148,共6页
对实体模型位移场与应力场的收敛速度及分析精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位移有限元法位移解与应力解的求解方法,得出了位移场、应力场收敛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不同阶次单元对分析精度影响的理论结论.针对具体实例,用六... 对实体模型位移场与应力场的收敛速度及分析精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位移有限元法位移解与应力解的求解方法,得出了位移场、应力场收敛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不同阶次单元对分析精度影响的理论结论.针对具体实例,用六面体一次、二次单元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及位移场、应力场的分析求解,得出了较为精确的结果,建立了网格密度与场函数解逼近精确解速度的关系,与理论分析结论相符合.确立了根据此理论进行实体模型分析单元选择和网格划分的相对普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场 应力场 收敛速度 分析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同步圆轨道空间相机瞬态外热流计算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巨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2期148-153,共6页
为了使空间相机热设计、热分析、热试验具备准确、可靠的热边界条件,对太阳同步圆轨道空间相机的瞬态外热流进行了计算。总结了卫星空间定位的6个轨道根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太阳同步圆轨道空间定位的必要参数。针对某给定太阳同步圆轨道... 为了使空间相机热设计、热分析、热试验具备准确、可靠的热边界条件,对太阳同步圆轨道空间相机的瞬态外热流进行了计算。总结了卫星空间定位的6个轨道根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太阳同步圆轨道空间定位的必要参数。针对某给定太阳同步圆轨道,采用STK软件进行了轨道面与太阳光矢量相对位置关系(β角)的计算,确定了该轨道的高、低温工况位置。归纳了空间外热流的理论计算方法,以外接于卫星平台的空间相机为例,建立了外热流计算模型,采用IDEAS/TMG模块对给定太阳同步圆轨道的高、低温工况轨道周期内瞬态外热流变化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太阳辐射热流、地球太阳反照热流、地球红外辐射热流在轨道周期内的详细变化曲线,得到的结果可以作为空间相机热设计、热分析及地面热试验外热流模拟的输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同步圆轨道 空间相机 β角 瞬态外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26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巨 吕世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3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病例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6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病例,探讨分析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要点。结果额颞部、颌面部遭受直接爆力的颅脑损伤损伤患者易合并视神经损伤。早... 目的分析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病例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6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病例,探讨分析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要点。结果额颞部、颌面部遭受直接爆力的颅脑损伤损伤患者易合并视神经损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挽救和保护患者视力的关键,但总体预后不佳。结论额颞部、颌面部遭受直接爆力的颅脑损伤损伤患者,特别是瞳孔有异常反应的要高度警惕合并视神经损伤,要尽早完善视神经管CT、视觉诱发电位(VEP)等相关检查,尽早明确诊断,把握最佳救治时机,保护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视神经损伤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TM-EKF算法实现储能集装箱电芯SOC的优化估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巨 任羽纶 +6 位作者 易柏年 董哲 余轶 熊志 余紫荻 王映祺 刘健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6,共9页
储能集装箱是锂电池储能电站的核心设备,每个集装箱由数千只电芯串并联构成。因此,对集装箱电芯锂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准确估计成为表征储能电站运行最核心最基础的参数,并且为辅助新能源高效并网,储能系统的工作状态... 储能集装箱是锂电池储能电站的核心设备,每个集装箱由数千只电芯串并联构成。因此,对集装箱电芯锂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准确估计成为表征储能电站运行最核心最基础的参数,并且为辅助新能源高效并网,储能系统的工作状态也会相应地呈现随机性、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这对电芯状态估计的准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首先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建立Thevenin电池模型,根据安时积分法列出系统的状态和观测方程,并且将其状态和观测方程作为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ing,EKF)算法的研究对象。然后利用EKF算法对估计值电池SOC更新迭代,再将EKF算法中得到的卡尔曼矩阵和状态变量更新误差值以及UDDS工况下的电池数据,作为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算法的训练数据集,由此完成LSTM-EKF联合算法,实现对储能集装箱电芯SOC的优化估计。该文所提LSTM-EKF算法可将电芯SOC的误差值降低到1%以下。最后对优化算法在储能电站安全运行与监控平台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集装箱 锂电池SOC 扩展卡尔曼滤波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优化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体会
16
作者 刘巨 张延夫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75-75,共1页
硬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颅盖部,特别是颞区,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绝大部分是急性血肿,传统以骨瓣或骨窗开颅血肿清除为主。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对26例小量硬膜外血肿采用钻孔引流并用尿激酶冲洗治... 硬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颅盖部,特别是颞区,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绝大部分是急性血肿,传统以骨瓣或骨窗开颅血肿清除为主。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对26例小量硬膜外血肿采用钻孔引流并用尿激酶冲洗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钻孔引流 引流治疗 尿激酶冲洗治疗 床体 开颅血肿清除 2009年 颅骨内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28例分析
17
作者 刘巨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2期52-53,共2页
目的 分析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依据GOS标准评估预后。结果 良好10例(35.72%),中残9例(32.14%),重残1例(3.57%),植物生... 目的 分析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依据GOS标准评估预后。结果 良好10例(35.72%),中残9例(32.14%),重残1例(3.57%),植物生存3例(10.71%),死亡5例(17.86%)。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因为骨窗范围大,显著增加颅腔代偿容积,减压充分,术野暴露好,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彻底,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82例手术治疗分析
18
作者 刘巨 张延夫 张建忠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年第S2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病例资料。方法:对我院3年来.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8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脑积水4例,硬膜下积液3例,大面积脑梗1例。出院时按GOS评分,恢复良好44例(53.7%)、中残19例(23.1%)、重残10例(...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病例资料。方法:对我院3年来.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8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脑积水4例,硬膜下积液3例,大面积脑梗1例。出院时按GOS评分,恢复良好44例(53.7%)、中残19例(23.1%)、重残10例(12.2%)、植物生存3例(3.7%)、死亡6例(7.3%)。结论:及时、科学、合理的手术以及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降低重度颅脑损伤致死、致残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主支撑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29
19
作者 关英俊 辛宏伟 +2 位作者 赵贵军 刘巨 任建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57-1163,共7页
针对目前空间相机主支撑结构设计中难于同时保证重量轻且刚度高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对空间相机光学系统主支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案,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两种空间相机主支撑结构优化设计的结果进行了检验。对卡塞格林光学... 针对目前空间相机主支撑结构设计中难于同时保证重量轻且刚度高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对空间相机光学系统主支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案,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两种空间相机主支撑结构优化设计的结果进行了检验。对卡塞格林光学系统和TMA光学系统主支撑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后做了比较,卡塞格林光学系统主支撑结构一阶固有频率从41 Hz提高到72 Hz,重量降低了15%;TMA光学系统主支撑结构在一阶固有频率不降低的情况下,重量降低了35%。结果表明,采用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空间相机主支撑结构的性能,有效降低了支撑结构重量,满足了系统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拓扑术 优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尼转矩分析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源定位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阳海 黄莹 +2 位作者 刘巨 姚伟 文劲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84-91,共8页
准确定位低频振荡参与机组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提高系统阻尼、快速平息系统振荡是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TLS-ESPRIT)和阻尼转矩分析(Damping Torque Analysis,... 准确定位低频振荡参与机组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提高系统阻尼、快速平息系统振荡是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TLS-ESPRIT)和阻尼转矩分析(Damping Torque Analysis,DTA)方法进行低频振荡发生源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利用TLS-ESPRIT对发电机组的有功出力、角速度、功角信号进行模式分解,提取发电机高度参与的振荡模式,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计算发电机高度参与振荡模式的阻尼转矩系数,然后根据阻尼转矩系数判定发电机是否为该振荡模式的振荡源。分别以4机2区和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振荡监测方法能够准确定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源,且通过振荡源对其自身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平息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转矩分析 TLS-ESPRIT 多机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