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良性肿物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常规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巧刿 刘晓岭 +2 位作者 韩燕妮 韦伟 崔军威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51-54,共4页
目的比较乳腺良性肿物患者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常规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8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均为单侧乳腺病灶的女性,肿块临床查体不可触及的患者均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临床查体可触及肿块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决定常规手术或... 目的比较乳腺良性肿物患者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常规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8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均为单侧乳腺病灶的女性,肿块临床查体不可触及的患者均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临床查体可触及肿块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决定常规手术或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其中行常规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的患者为微创组,每组各64例。2组均随访至术后半年,比较2组手术时间、治疗效果、术后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手术瘢痕小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肿物完整切除率、乳房外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术后术区血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内逐渐吸收消失;微创组术后发生7例(10.9%)一过性晕厥。结论乳腺良性肿物患者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加置引流治疗效果理想,但需注意防范术后一过性晕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乳腺良性肿物 并发症 乳房外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管内窥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与传统定位法在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巧刿 周成礼 +3 位作者 屈淑娥 孙德胜 于志强 韦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5期1142-1143,共2页
目的研究乳管内窥镜与高频超声在乳头状瘤术前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有母乳喂养需求的7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美蓝定位法或乳管扩张器定位法手术,研究组40例采用乳管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进行... 目的研究乳管内窥镜与高频超声在乳头状瘤术前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有母乳喂养需求的7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美蓝定位法或乳管扩张器定位法手术,研究组40例采用乳管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进行肿瘤手术,比较乳管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与传统定位法的误诊率,观察和比较患者产后乳汁分泌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比较,研究组误诊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4.24%),术后研究组10例、对照组8例正常哺乳,乳汁分泌正常率分别为90.00%和37.50%。结论乳管内窥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比传统的定位法在乳腺中小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更优势的效果,不仅能够减少手术损伤、获得准确定位,还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哺乳期妇女正常产奶的愿望,并保持乳房对称与完好曲线,适合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乳管内窥镜 高频超声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瘤病人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巧刿 敖丽君 +1 位作者 黄晓群 胡金定 《全科护理》 2013年第17期1562-1563,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乳头状瘤病人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100例乳腺乳头状瘤病人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入院时和术前分别采用自制乳腺疾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进行... [目的]探讨乳腺乳头状瘤病人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100例乳腺乳头状瘤病人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入院时和术前分别采用自制乳腺疾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进行心理测评,根据结果在入院时、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时对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出院时病人乳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入院时有大幅度提高,出院时焦虑、抑郁程度较术前得到明显缓解,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结论]护理干预可缓解和降低病人的焦虑、抑郁心理,增强病人乳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和病人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 乳腺乳头状瘤 焦虑 抑郁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管镜定位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巧刿 何劲松 李锋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12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评价乳管镜定位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乳头状瘤病变区段切除术,观察组... 目的评价乳管镜定位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乳头状瘤病变区段切除术,观察组予以乳管镜定位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评价两种手术方法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标本直径、标本重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病理确诊阳性率(75.00%)高于对照组(5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治疗费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乳房美观度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管镜定位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治疗,可在精准定位病变同时,提高肿瘤切除术的准确度,减少创伤,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镜定位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 乳房美观度 切口长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疗法结合中成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巧刿 邹虹 敖丽君 《现代护理》 2006年第14期1362-1363,共2页
目的 探讨物理疗法结合中成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乳腺小叶增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口服乳癖消片外加每日1次淋浴,同时用热水喷头对增生的乳房持续淋2~3min;对照A组60例单纯口服乳癖消片... 目的 探讨物理疗法结合中成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乳腺小叶增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口服乳癖消片外加每日1次淋浴,同时用热水喷头对增生的乳房持续淋2~3min;对照A组60例单纯口服乳癖消片;对照B组不用全身淋浴只是对增生的乳房局部热敷10min。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67%,痊愈率63.33%;对照A组有效率95%,痊愈率43.33%;对照B组有效率71.67%,痊愈率21、67%。结论 物理疗法结合中成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小叶增生 物理疗法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管内视镜检查前焦虑心理干预及效果
6
作者 刘巧刿 屈淑娥 苏华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6年第6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检查前护理干预对乳管内视镜检查乳头溢液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对前来乳腺导管镜检查室预约的病人,运用状态-焦虑问卷自评表和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对80例行乳管内视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测试,干预后在检查前0.5h运用自行设计调... 目的探讨检查前护理干预对乳管内视镜检查乳头溢液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对前来乳腺导管镜检查室预约的病人,运用状态-焦虑问卷自评表和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对80例行乳管内视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测试,干预后在检查前0.5h运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评价效果。结果80例患者均存在焦虑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后选择担心检查疼痛;担心医疗安全:感到紧张、恐惧;害羞4项的人数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查前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焦虑心理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内视镜 乳头溢液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保险病人办理住院登记投诉因素构成分析
7
作者 刘巧刿 王晋 张三娥 《南方护理学报》 2005年第12期74-75,共2页
笔者根据2003年1月-2005年1月住院登记处《病人意见本》上投诉登记统计表,对医疗保险病人投诉因素构成进行顺位比较和分类。投诉因素主要有操作技术,服务态度,病人误解,病人苛求。对投诉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办理住院登... 笔者根据2003年1月-2005年1月住院登记处《病人意见本》上投诉登记统计表,对医疗保险病人投诉因素构成进行顺位比较和分类。投诉因素主要有操作技术,服务态度,病人误解,病人苛求。对投诉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办理住院登记速度,减少医疗保险病人周转环节,熟悉医疗保险政策及使用范畴,维护社保中心、医院、病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减少医疗保险病人的投诉因素,有利于医院更好地开展医疗保险服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住院登记 投诉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联合乳管内镜检查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周成礼 刘巧刿 +3 位作者 屈淑娥 于志强 韦伟 孙德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乳管镜检查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61例乳头溢液并乳管扩张患者行乳管镜检查,于镜检术前、术中、术后分别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乳管扩张程度、乳管内膜及乳管形态、走向、乳管内有无肿块等。比较高...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乳管镜检查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61例乳头溢液并乳管扩张患者行乳管镜检查,于镜检术前、术中、术后分别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乳管扩张程度、乳管内膜及乳管形态、走向、乳管内有无肿块等。比较高频超声、超声乳管造影、乳管镜、高频超声联合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检出情况。结果 61例(63条乳管)中,乳管内乳头状瘤19条、乳管扩张症22条、乳头状瘤病4条、乳腺癌6条、乳管炎10条,正常乳管2条。高频超声联合乳管镜检查无一条漏误诊,其漏误诊率显著低于高频超声(41.27%,26/63)、超声乳管造影(15.87%,10/63)及乳管镜(9.52%,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6,P<0.01;χ2=10.86,P<0.01;χ2=4.38,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纤维乳管内镜检查能有效降低乳管内外病变的漏误诊率,诊断准确性较二者单独应用有很大提高,为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临床手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和定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溢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乳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管内窥镜对乳头溢液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于志强 韦伟 +2 位作者 刘巧刿 潘丽 于志刚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3435-3436,共2页
目的:评估超细乳管内窥镜(简称“乳管内窥镜”)对有乳头溢液症状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有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内窥镜检查,分析有乳头溢液症状患者的乳管内表现,并进一步治疗。结果:123例有乳头溢液的患者中,乳腺导管炎63例... 目的:评估超细乳管内窥镜(简称“乳管内窥镜”)对有乳头溢液症状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有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内窥镜检查,分析有乳头溢液症状患者的乳管内表现,并进一步治疗。结果:123例有乳头溢液的患者中,乳腺导管炎63例,乳腺导管扩张症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瘤病26例,导管内癌3例,乳头皮脂腺囊肿并感染1例。乳腺导管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给予乳管内药物(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灌注1次,随访1~18个月,78例(83.9%)停止溢液。2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瘤病患者和3例导管内癌患者给予手术治疗,病理结果与乳管镜检查诊断符合率达93.1%(27/29)。1例乳头皮脂腺囊肿并感染患者给予消炎后手术治疗。结论:乳腺导管镜是诊断有乳头溢液症状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有效手段。应用乳腺导管镜对炎性乳管进行冲洗灌注治疗,临床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内窥镜 乳头溢液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梦萍 刘巧刿 +1 位作者 陈小武 周学琴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1603-1605,共3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椎及骶髂关节,以及外周关节、关节周围的附属组织以及内脏器官[1],晚期可引起致畸致残,给患者及患者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损害和经济负担。目前对...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椎及骶髂关节,以及外周关节、关节周围的附属组织以及内脏器官[1],晚期可引起致畸致残,给患者及患者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损害和经济负担。目前对于AS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认为AS与环境因素、易感基因、性别、年龄、种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外周关节 SPONDYLITIS 慢性炎症性疾病 精神损害 临床疗效 骶髂关节 致畸 心理护理 易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我效能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晓群 胡会英 +2 位作者 刘巧刿 王玲 胡金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4期1850-1852,共3页
目的探讨住院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与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癌因性疲乏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对276例住院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总疲乏发生率为100%,躯体疲乏发生率... 目的探讨住院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与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癌因性疲乏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对276例住院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总疲乏发生率为100%,躯体疲乏发生率为94.77%,情感疲乏发生率均为95.10%,认知疲乏发生率为91.81%。乳腺癌患者CFS总分为(28.07±5.59)分。自我效能总得分为(53.55±12.40)分,48.6%的患者处于中等水平;住院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各个维度与癌因性疲乏均呈负相关(P<0.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应为患者制订个体化自我管理项目,减轻疲乏症状,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因性疲乏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表配合目标教学法在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皿 李粉玲 刘巧刿 《全科护理》 2013年第7期664-665,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配合目标教学法在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盐酸贝那普利药物治疗,对照组病人给予普通模式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采用健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配合目标教学法在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盐酸贝那普利药物治疗,对照组病人给予普通模式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配合目标教学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后血糖降至正常水平情况、对糖尿病的了解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2个月、3个月后血糖降至正常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的了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配合目标教学法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可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路径表 目标教学法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例颈部包块手术活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朋 韦伟 +1 位作者 刘巧刿 于志强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部分颈部包块手术活检结果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5例颈部包块病理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临床诊断与病例结果不符合的病例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 155例颈部包块活检结果中,非特异性炎症67例;特异性炎症... 目的探讨部分颈部包块手术活检结果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5例颈部包块病理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临床诊断与病例结果不符合的病例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 155例颈部包块活检结果中,非特异性炎症67例;特异性炎症(结核)21例;恶性肿瘤34例;甲状舌骨囊肿9例;血管瘤4例;淋巴水囊肿5例;神经鞘瘤8例;鳃裂囊肿3例;韧带纤维瘤1例;异位甲状腺2例;食管憩室1例。临床初步诊断与手术活检结果不符合者为47例。结论提高颈部包块的诊断率需要合理的诊疗流程、临床医生经验以及多学科合作,尽量减少因避免漏诊而导致更多的术前判断的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包块 活检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正常、癌周和癌组织中ER mRNA表达一致性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韦伟 叶静 +2 位作者 刘巧刿 韩彬 于志强 《罕少疾病杂志》 2008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同一患者乳腺正常、癌周和癌组织中,ERmRNA表达的一致性,以及对内分泌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⑴87例乳腺癌患者,分别于患侧乳房的正常、癌周和癌组织取材;⑵使用RNA原位核酸杂交技术检测各种组织的ERmRNA阳性表达率。结果⑴同一... 目的探讨同一患者乳腺正常、癌周和癌组织中,ERmRNA表达的一致性,以及对内分泌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⑴87例乳腺癌患者,分别于患侧乳房的正常、癌周和癌组织取材;⑵使用RNA原位核酸杂交技术检测各种组织的ERmRNA阳性表达率。结果⑴同一患者患侧的乳腺正常、癌周和癌组织,三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4%(36/87),59.8%(52/87)和56.3%(49/87)。三者同为阳性表达者为31.0%(27/87),其与上述三数值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⑵癌周和癌组织同为阳性表达者为52.9%(46/87);⑶正常和癌组织同为阳性表达、正常和癌周组织同为阳性表达分别为34.5%(30/87)为和37.9%(33/87),与⑵项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⑴乳腺正常、癌周和癌组织阳性表达的不一致性,可能是影响内分泌治疗效果的因素之一;⑵增加除癌组织以外的癌周组织,甚至乳腺正常组织的ER状态了解,可能会有助于内分泌治疗的正确实施及更客观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R mRNA阳性率 ER mRNA阳性表达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纤维导管镜检查乳头溢液的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丽芳 韦伟 +1 位作者 于志强 刘巧刿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9年第10期60-61,共2页
总结了乳腺纤维导管镜检查乳头溢液时的配合及护理,包括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中的配合,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检查结束后的护理指导和并发症的处理。认为恰当的配合与细致的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 乳头溢液 乳腺纤维导管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管内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在乳头状瘤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屈淑娥 刘巧刿 张华 《全科护理》 2013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总结乳管内窥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在乳头状瘤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乳管扩张器定位法或亚甲蓝定位法行乳头状瘤切除术,研究组采... [目的]总结乳管内窥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在乳头状瘤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乳管扩张器定位法或亚甲蓝定位法行乳头状瘤切除术,研究组采用乳管内窥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行乳头状瘤切除术,围术期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术后随访6个月~18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可正常哺乳者乳汁分泌正常率。[结果]100例病人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及无乳腺外形改变,均无复发,病人均对手术结果满意。研究组可正常哺乳者乳汁分泌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管内窥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行乳头状瘤手术具有手术损伤小、定位准确、能最大限度满足哺乳期妇女正常产奶的愿望,并能保持乳房对称与完好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内窥镜 高频超声定位 乳头状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梦平 刘巧刿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864-866,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9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与抗体组,每组30只。通过气管插管,在气管内注入铜绿假单胞菌建立小鼠肺部感染模型,抗体组手术前6h静脉内注入0.2mL/kgTNF-...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9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与抗体组,每组30只。通过气管插管,在气管内注入铜绿假单胞菌建立小鼠肺部感染模型,抗体组手术前6h静脉内注入0.2mL/kgTNF-α抗体,对照组注入相同剂量的PBS液,分别在0、3、6、12、24h不同时间点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用ELISA法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的含量,并观察小鼠1周后的死亡率。结果:模型组和抗体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含量在3h时已开始升高,6h达到高峰,12、24h逐渐降低,模型组明显高于抗体组(P<0.05~0.01),而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周后模型组小鼠死亡率(73.3%)明显高于抗体组(43.3%)(P<0.01),两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3%)(P<0.01)。结论:TNF-α在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抑制其过度释放可减缓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应用弹力袖套防治患肢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巧刿 全舒萍 +1 位作者 黄晓群 屈淑娥 《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应用弹力袖套对防治患肢水肿的效果。[方法]对照组69例,术后按常规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试验组72例,术后在进行常规患肢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应用弹力袖套束缚患肢。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水肿发生及患肢功...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应用弹力袖套对防治患肢水肿的效果。[方法]对照组69例,术后按常规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试验组72例,术后在进行常规患肢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应用弹力袖套束缚患肢。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水肿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个月后,试验组患肢水肿发生率(23.6%)显著低于对照组(43.5%)(P<0.05),随访2个月后两组患者在患肢功能恢复方面,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弹力袖套,对于防治患肢水肿效果显著,且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改良根治术 水肿 弹力袖套
原文传递
不同灭菌方法对乳管内窥镜消毒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刘巧刿 胡梦萍 +2 位作者 黄晓群 胡金定 袁少轩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年第7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方法的乳管内窥镜消毒效果。方法采用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法和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法灭菌使用过的乳管内窥镜,比较两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器械损耗率、使用检查的例数和医护满意度。结果两种消毒方法的生物监测合格...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方法的乳管内窥镜消毒效果。方法采用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法和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法灭菌使用过的乳管内窥镜,比较两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器械损耗率、使用检查的例数和医护满意度。结果两种消毒方法的生物监测合格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灭菌法的灭菌时间较短,灭菌后有效时间较长,毒性反应的发生少,使用检查例数多,与浸泡法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对低温灭菌法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浸泡法(P〈0.05)。结论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法均有快速、安全、质量好等特点,可作为乳管内窥镜消毒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法 戊二醛 乳管内窥镜 消毒效果
原文传递
深圳市高学历社区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敖丽君 黄晓群 +1 位作者 张贺真 刘巧刿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18期2109-2112,共4页
目的了解高学历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掌握现状,探讨社区的急救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定广东省深圳市华为社区进行干预,对其进行现场医学急救知识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的急救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后... 目的了解高学历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掌握现状,探讨社区的急救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定广东省深圳市华为社区进行干预,对其进行现场医学急救知识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的急救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后急救知识知晓率从原来的44.0%上升至培训后的96.5%(X2=338.07,P〈0.05),心肺复苏术的简单处置率从约10.0%上升到近9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72.17,P〈0.05);急救知识培训有明显效果。结论在社区居民中开展急救知识培训非常必要,适合在全社会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健康教育 效果评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