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潍坊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质控中心的工作实践与质控效果分析
1
作者 孙清海 王振华 +4 位作者 李效尧 李宁 刘宝生 王冠杰 陈焕蕾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3期153-159,共7页
目的 评价市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质量控制中心在全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与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2021年潍坊市49家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数,青霉素使用同比比例,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 目的 评价市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质量控制中心在全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与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2021年潍坊市49家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数,青霉素使用同比比例,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患者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情况,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评价市级抗菌药物质控中心多方式、多维度质控措施管理的成效。结果 截至2021年,抗菌药物品种数由2018年的34.08个降至33.45个;青霉素使用同比比例由2018年的86.25%升至102.19%;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8年的12.27%降至11.42%;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8年的22.06%降至15.8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8年的49.25%降至43.88%,用药频度由2018年的46.00%降至36.25%;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2018年的49.47%降至38.74%,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合理率、时机合理率及疗程≤24 h百分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分别由2018年的31.24%、42.83%、75.05%,升至45.99%、57.01%和86.39%;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占比、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使用率分别由2018年的4.35%、1.22%,降至1.66%、0.72%;点评抗菌药物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和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由2018年的17.48%、91.93%,升至25.28%、94.34%;三级综合医院的指标管理综合控制情况优于二级综合医院和各类专科医院。结论 通过4年的管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质量控制中心在全市抗菌药物管理中成效显著,促进了全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规范管理与合理应用,但部分指标仍未达到国家要求,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质控中心 抗菌药物管理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微胶囊技术分类及其在猪、牛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顾鑫淑 孙晋涛 +3 位作者 孙笑非 王金全 刘宝生 韩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47-151,共5页
为了阻隔外界不良环境对乳酸菌的影响,使乳酸菌顺利达到肠道进行定植和黏附,常对饲用的乳酸菌进行微胶囊包被处理。微胶囊包被技术可以增强乳酸菌活性,促进乳酸菌在动物胃肠道定植,从而使乳酸菌更好地发挥益生作用。乳酸菌微胶囊能够更... 为了阻隔外界不良环境对乳酸菌的影响,使乳酸菌顺利达到肠道进行定植和黏附,常对饲用的乳酸菌进行微胶囊包被处理。微胶囊包被技术可以增强乳酸菌活性,促进乳酸菌在动物胃肠道定植,从而使乳酸菌更好地发挥益生作用。乳酸菌微胶囊能够更好地提高动物抗应激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健康。文章阐述了微胶囊包被技术的分类及常用的壁材材料,并总结了乳酸菌微胶囊在猪、牛生产上的应用情况,为乳酸菌微胶囊技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微胶囊包被 壁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子宫内膜炎致病菌分析及益生乳杆菌筛选
3
作者 郑桂花 史奎 +5 位作者 李麟 杨贝莹 花慧颖 刘宝生 张锦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2-1562,共11页
【目的】旨在探究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群,筛选可用于抗生素替代的益生菌菌株,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细菌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健康母猪与患子宫内膜炎母猪产道深部、浅部菌群的差异及... 【目的】旨在探究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群,筛选可用于抗生素替代的益生菌菌株,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细菌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健康母猪与患子宫内膜炎母猪产道深部、浅部菌群的差异及公猪精液菌群组成,分析与母猪子宫内膜炎相关的菌群,探究公猪精液菌群对母猪产道菌群可能产生的影响;根据菌群分析结果,对患子宫内膜炎母猪产道分泌物中致病菌和健康母猪产道分泌物中益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检测其体外抑菌效果。【结果】(1)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母猪组产道深部菌群丰富度及覆盖度极显著高于患病母猪组;健康母猪产道优势菌群分别为未分类丙型变形菌纲(unclassified_c_Gammaproteobacteri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棒状杆菌属等;患病母猪产道深部拟杆菌属(19.21%)、卟啉菌属(21.30%)、结节真杆菌属(1.60%)菌群丰度显著高于健康母猪;(2)健康组与患子宫内膜炎组母猪产道浅部菌群丰度无显著性差异,卟啉菌属中ASV401、ASV413、ASV3670在患病母猪产道深部和浅部均检测到,在健康母猪产道中未发现;(3)沙门菌属中ASV5736仅在患病母猪产道深部被检测到,但患病母猪产道深部菌群与公猪精液菌群未有交集;(4)在患病母猪产道深部分泌物分离纯化得到奇异变形杆菌1株,在健康组母猪产道分泌物样品中分离到乳酸杆菌32株,经抑菌试验筛选出对上述奇异变形杆菌有较强抑菌作用的唾液乳杆菌1株。【结论】拟杆菌属、卟啉菌属可能是导致母猪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推测由母猪产道浅部菌(群)上升所致,与公猪精液菌群无关联;健康母猪产道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且成功筛选到一株具有较强体外抑菌活性的唾液乳杆菌2.1(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strain 2.1)。研究结果可为探析细菌性母猪子宫内膜炎生态病因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预防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子宫内膜炎 精液 16S rDNA高通量测序 乳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素调控家禽肠道屏障功能研究进展
4
作者 陶清清 欧阳经鑫 +3 位作者 黎观红 刘宝生 周华 李秋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4,共4页
水飞蓟素(Silymarin)是从紫花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的果实中分离出的黄酮类复合物,具有保肝护胆、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哺乳动物养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家禽养殖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水飞蓟... 水飞蓟素(Silymarin)是从紫花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的果实中分离出的黄酮类复合物,具有保肝护胆、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哺乳动物养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家禽养殖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水飞蓟素对家禽肠道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的影响,初步分析了水飞蓟素对家禽肠道屏障功能潜在的分子调控机制,以期为水飞蓟素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家禽 物理屏障 化学屏障 微生物屏障 免疫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加筋土工程性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79
5
作者 刘宝生 唐朝生 +3 位作者 李建 王德银 朱昆 唐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0-547,共8页
纤维加筋是一种新型的土体改良技术,是指将分散的纤维丝均匀掺入土体中,达到提高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能的目的。本文根据国内外近20a来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着重对纤维加筋材料、纤维加筋土的工程性质及加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纤维加筋是一种新型的土体改良技术,是指将分散的纤维丝均匀掺入土体中,达到提高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能的目的。本文根据国内外近20a来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着重对纤维加筋材料、纤维加筋土的工程性质及加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在纤维加筋材料方面,主要有人工合成纤维和自然纤维两种;在纤维加筋土工程性质方面,纤维加筋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抗压、抗拉强度和承载力,增加土体的破坏韧性和渗透性,降低膨胀土的胀缩性和裂隙发育程度;在纤维加筋机理方面,目前主要认为纤维的加筋效果主要取决于纤维-土界面的力学作用,即界面黏聚力和摩擦力。最后,针对目前纤维加筋土的研究不足,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主要包括:开发简单可行的纤维土施工器具和工艺、开发更专业的纤维产品和降低纤维成本、开展大尺度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纤维-土界面作用机理研究、纤维加筋土的破坏和失效机理研究、纤维加筋土的力学模型及计算理论研究、纤维加筋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加筋土 工程性质 强度 力学性质 机理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烯酮与氟苯尼考对雏鸡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杨昱暄 王廷梅 +5 位作者 吕世明 王忠 刘宝生 王旺 胡梦鑫 王立琦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27,共7页
玉米烯酮(zearalenone,ZEN)为常见的环境污染物,而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C)则是兽医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抗菌药,二者极有可能同时暴露,对动物产生毒副作用,但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为探究ZEN和FFC单独与共同暴露对雏鸡生长性能和... 玉米烯酮(zearalenone,ZEN)为常见的环境污染物,而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C)则是兽医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抗菌药,二者极有可能同时暴露,对动物产生毒副作用,但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为探究ZEN和FFC单独与共同暴露对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40只1日龄雏鸡适应性饲养2 d,于3日龄时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分别为对照组、ZEN组(按1 mg·kg^(-1)日粮剂量染毒ZEN 21 d)、FFC组(按100 mg·L^(-1)饮水给药FFC,连续5 d)和ZEN+FFC组(按1 mg·kg^(-1)日粮连续染毒ZEN 21 d的同时,前5 d连续按治疗剂量100 mg·L^(-1)饮水给药FFC),试验周期为21 d。测定雏鸡的平均日增重、脏器指数和料重比,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和新城疫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即使是低水平的ZEN也可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从而抑制雏鸡免疫功能,并可能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诱发炎症反应;早期使用治疗剂量的FFC不仅可抑制雏鸡的生长,还能使IL-2和IFN-γ分泌下调从而产生免疫抑制。二者共同暴露虽然可减轻其对IL-2和IFN-γ的抑制作用,并控制玉米烯酮诱导的炎症反应,但可抑制雏鸡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因此,应加强雏鸡饲料中ZEN污染的监控,慎重使用FFC作为开口药,尽量避免在二者同时存在时对雏鸡进行疫苗接种,以防免疫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烯酮 氟苯尼考 细胞因子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药剂环氧虫啶对稻飞虱的杀虫活性和田间效果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宝生 张志春 +2 位作者 谢霖 张谷丰 王利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5-158,共4页
为丰富稻飞虱控制药剂种类,延缓害虫对当前生产上常用药剂抗药性的产生,本文对由华东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进行了室内活性和田间控害效果研究。利用浸苗法比较了环氧虫啶与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等其它烟碱类... 为丰富稻飞虱控制药剂种类,延缓害虫对当前生产上常用药剂抗药性的产生,本文对由华东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进行了室内活性和田间控害效果研究。利用浸苗法比较了环氧虫啶与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等其它烟碱类杀虫剂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作用活性,并评价了上述药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4种烟碱类药剂中,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室内活性以环氧虫啶最高,其次分别为烯啶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其中25%环氧虫啶可湿粉对褐飞虱的作用活性显著高于烯啶虫胺,吡虫啉对褐飞虱的活性显著低于其它药剂;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活性表现与对褐飞虱不同,几种药剂中吡虫啉活性最高,其次为噻虫嗪、环氧虫啶和烯啶虫胺,其中吡虫啉的活性显著高于其它3种药剂,噻虫嗪的活性显著高于环氧虫啶和烯啶虫胺,后两者活性相当。在田间以白背飞虱发生为主时进行了控害效果评价,发现环氧虫啶对以白背飞虱为主的稻飞虱田间控害效果不突出,和吡虫啉、噻虫嗪和烯啶虫胺相当,其可作为一种防治褐飞虱的轮换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虫啶 烟碱类药剂 稻飞虱 作用活性 田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经典相似性度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刘宝生 闫莉萍 周东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共3页
以图像匹配概率和匹配精度为准则,对几种经典的相似性度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绝对差(AD)与平均绝对差(MAD)算法等价;平方差(SD)、平均平方差(MSD)、积相关(Prod)与归一化积相关(Nprod)算法等价的结论。当图像信噪比较低时,Prod/Nprod/... 以图像匹配概率和匹配精度为准则,对几种经典的相似性度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绝对差(AD)与平均绝对差(MAD)算法等价;平方差(SD)、平均平方差(MSD)、积相关(Prod)与归一化积相关(Nprod)算法等价的结论。当图像信噪比较低时,Prod/Nprod/SD/MSD算法优于AD/MAD算法;否则,后者优于前者。相似性度量的比较研究可为实际应用中图像配准或景象匹配问题中相似性度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性度量 匹配精度 捕获/匹配/虚警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Bb08-12菌株生物学研究及其对美国白蛾的致病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宝生 谷希树 +3 位作者 许静杨 胡霞 孙淑琴 白义川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6-149,共4页
对采自美国白蛾僵虫的虫生真菌Bb08-12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研究及致病性测定。根据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将其初步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室内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在26 ℃恒温、高湿度下对1龄中期美国白蛾幼虫具有较强的致... 对采自美国白蛾僵虫的虫生真菌Bb08-12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研究及致病性测定。根据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将其初步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室内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在26 ℃恒温、高湿度下对1龄中期美国白蛾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10^7孢子/mL剂量饲毒处理幼虫72~120 h,幼虫死亡率可达25.47%~79.32%,120 h的LC50 为1.169×10^6孢子/mL。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差异明显。沙氏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10 d产孢量可达到5.59×10^8孢子/cm^2,极显著高于PSA、查彼培养基和5%麸皮-蔗糖固体培养基上的产孢量。24 h光照和24 h黑暗两处理间的菌落生长量差异不明显,而在培养的最初48 h,24 h黑暗处理可显著促进分生孢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白僵菌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灰飞虱高效活性化合物和杀虫单剂及复配剂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宝生 王利华 +2 位作者 郭慧芳 钟万芳 方继朝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82-1286,共5页
采用浸苗法测定了2种新型烟碱类活性化合物和4种杀虫单剂对灰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并对其中3种杀虫单剂的复配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化合物中,活性化合物SXSN001对灰飞虱的毒力最高,其他化合物按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 采用浸苗法测定了2种新型烟碱类活性化合物和4种杀虫单剂对灰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并对其中3种杀虫单剂的复配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化合物中,活性化合物SXSN001对灰飞虱的毒力最高,其他化合物按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噻虫嗪>SXSS001>吡虫啉>毒死蜱>吡蚜酮。将毒死蜱分别与吡蚜酮和噻虫嗪按一定比例复配后发现二者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毒死蜱与吡蚜酮配比为9:20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其校正毒力比为1.28,共毒系数为238.77;毒死蜱与噻虫嗪配比为16:1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其校正毒力比为1.74,共毒系数为20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烟碱类化合物 灰飞虱 毒力 复配 共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杀菌剂对杨树锈病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宝生 白鹏华 +3 位作者 冯友仁 张立强 孟丽慧 张绍青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6,共3页
室内10种杀菌剂抑制杨树锈病病原菌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夏孢子萌发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控药剂筛选的结果表明:对抑制夏孢子萌发毒力强的4种药剂是85%三氯异氰尿酸SP、40%嘧菌酯SC、1.8%辛菌胺醋酸盐AS和40%福美胂WP,其L... 室内10种杀菌剂抑制杨树锈病病原菌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夏孢子萌发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控药剂筛选的结果表明:对抑制夏孢子萌发毒力强的4种药剂是85%三氯异氰尿酸SP、40%嘧菌酯SC、1.8%辛菌胺醋酸盐AS和40%福美胂WP,其LC50依次为0.396,0.953,2.557,4.299 mg/kg;在田间杨树锈病发病后,使用40%氟硅唑EC 6000倍液、43%戊唑醇SC 4000倍液、45%咪鲜胺EW 1500倍液、40%苯醚甲环唑SC 3000倍液、40%嘧菌酯SC 2500倍液喷雾处理,间隔10 d,用药2次,第2次药后12 d防效92%~96%,可以高效控制该病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锈病 松杨栅锈菌 杀菌剂 筛选 夏孢子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杀菌剂防治杨树白粉病田间药效及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宝生 谷希树 +3 位作者 孙淑琴 张素芬 康长华 王大晶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38,共3页
8种杀菌剂田间防治杨树白粉病小区试验和各药剂处理区杨树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溶液喷雾处理,喷药3次,间隔7~8 d,末次药后13 d效果可达72.25%,与500 g/L BAS 703 01F 3 500倍液处理相当,显著优于其它6种... 8种杀菌剂田间防治杨树白粉病小区试验和各药剂处理区杨树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溶液喷雾处理,喷药3次,间隔7~8 d,末次药后13 d效果可达72.25%,与500 g/L BAS 703 01F 3 500倍液处理相当,显著优于其它6种杀菌剂;同时对杨树黑斑病、锈病具有良好兼治作用,对试验杨树表现安全。各处理区叶绿素含量与防治效果呈正相关;8种药剂处理中,有6种其杨树叶绿素含量SPAD值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杨树白粉病 药效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最大圆度量的鲁棒模板匹配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宝生 闫莉萍 周东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8-623,共6页
为了解决强噪声干扰、部分遮挡等复杂环境下的图像匹配问题,给出了一种鲁棒的图像匹配算法。在引进圆约束的条件下,对点点间距离给出了一种新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对经典Hausdorff距离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度量,即最小最大圆度量。以... 为了解决强噪声干扰、部分遮挡等复杂环境下的图像匹配问题,给出了一种鲁棒的图像匹配算法。在引进圆约束的条件下,对点点间距离给出了一种新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对经典Hausdorff距离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度量,即最小最大圆度量。以此度量作为景象匹配的相似性度量,并在搜索的过程中采用圆形窗,获得了一种鲁棒的图像匹配方法,即基于最小最大圆度量的鲁棒模板匹配方法。多组实验与分析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存在旋转、灰度对比度变化、噪声干扰、部分遮挡与强光饱和等变换与干扰存在下的景象匹配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象匹配 模板 旋转 Hausdofff距离 最小最大圆度量 部分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各虫态发育历期试验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宝生 谷希树 +3 位作者 胡霞 许静杨 白义川 徐维红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1年第5期124-126,共3页
在恒温25℃、相对湿度75%,光照周期L∶D=16∶8条件下,观察美国白蛾各生态发育历期,结果显示,饲喂杨树叶片处理的各虫态平均历期为:幼虫期24.6~25.3d;蛹期12.3~19.0d;羽化-交尾1.8~2.5d;交尾-产卵期1.8~3.3d;产卵-孵化期8.0~8.5d。... 在恒温25℃、相对湿度75%,光照周期L∶D=16∶8条件下,观察美国白蛾各生态发育历期,结果显示,饲喂杨树叶片处理的各虫态平均历期为:幼虫期24.6~25.3d;蛹期12.3~19.0d;羽化-交尾1.8~2.5d;交尾-产卵期1.8~3.3d;产卵-孵化期8.0~8.5d。饲喂杨树叶片较饲喂家蚕饲料和924-1利于缩短美国白蛾发育周期和增加产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幼虫期 蛹期 产卵期 孵化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高硒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硒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宝生 凌素英 +1 位作者 欧阳建华 潘珂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5-578,共4页
选用30头经产2~4胎,产期相近,产奶量相似的中国黑白花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0头。分别在试验组日粮精料中添加1.0mg/kg和1.5mg/kg的微量元素硒。试验结果表明,高硒对奶牛产奶量和牛奶中乳脂、乳糖、乳蛋白、SNF均不产生显... 选用30头经产2~4胎,产期相近,产奶量相似的中国黑白花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0头。分别在试验组日粮精料中添加1.0mg/kg和1.5mg/kg的微量元素硒。试验结果表明,高硒对奶牛产奶量和牛奶中乳脂、乳糖、乳蛋白、SNF均不产生显著影响(P〉0.05);对血硒、乳硒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日粮加硒可以使血硒和乳硒得到相应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乳硒的变化与血硒的提高并不一致,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乳硒的变化和血硒的变化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牛奶 微量元素 高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林树木黄化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宝生 王勇 +1 位作者 春艳 孙淑琴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6期61-65,共5页
对果林树木黄化病的病因与症状、诊断技术、致病机理和防治技术等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根据黄化病研究中的现状,提出了几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果林树木 黄化病 诊断技术 致病机理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素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宝生 张锦华 罗军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3-128,共6页
细菌素是细菌自身生产的一类杀菌物质,由基因编码、核糖体合成,是自然界中细菌用于调节自身菌群结构的一类重要活性物质。细菌素的来源广泛、结构多样,对各种动物致病菌都具有高效抑杀作用,这些特点为细菌素开发成为一种新型抗菌药物提... 细菌素是细菌自身生产的一类杀菌物质,由基因编码、核糖体合成,是自然界中细菌用于调节自身菌群结构的一类重要活性物质。细菌素的来源广泛、结构多样,对各种动物致病菌都具有高效抑杀作用,这些特点为细菌素开发成为一种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可能。作者对近年来在细菌素生物学特征的发展、分类更新及其应用研究等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中国新型细菌素类动物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素 抗菌物质 动物药物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杀菌剂对杨树烂皮病、溃疡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宝生 谷希树 +3 位作者 孝林 张少青 康长华 张素芬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共3页
室内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Pers.)Fr.、溃疡病病原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的毒力。72 h含药平板对抑制金黄壳囊孢菌的菌丝生长毒力最强的有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250 g/L嘧菌... 室内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Pers.)Fr.、溃疡病病原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的毒力。72 h含药平板对抑制金黄壳囊孢菌的菌丝生长毒力最强的有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EC50值依次为0.000 6,0.020 2μg/mL;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EC50为0.195 8μg/mL;最弱的是树乐粉剂,EC50为319.658 0μg/mL。48 h对杨树溃疡病病原菌的毒力最强的有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EC50依次为0.072 2,0.090 4μg/mL;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EC50依次为2.5603,19.0454μg/mL;树乐最弱,EC50为366.415 7μg/mL。同一药剂对杨树烂皮病菌的毒力强于溃疡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金黄壳囊孢菌 杨树溃疡病菌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小波与增量符号相关的鲁棒图像匹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宝生 闫莉萍 周东华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9-62,共4页
结合小波变换和增量符号相关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鲁棒图像匹配方法。将实时图和基准图做小波分解以获得粗尺度的平滑图像;利用相邻像素间灰度的升降对所获得的平滑图像进行二值化重新编码;匹配二值化后的实时图和基准图,找出前者在后者中... 结合小波变换和增量符号相关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鲁棒图像匹配方法。将实时图和基准图做小波分解以获得粗尺度的平滑图像;利用相邻像素间灰度的升降对所获得的平滑图像进行二值化重新编码;匹配二值化后的实时图和基准图,找出前者在后者中的坐标,进而确定实时图在基准图中的位置,以完成匹配。小波分解能有效的去除噪声并能大大提高匹配算法的实时性。增量符号相关方法对图像灰度值的变化不敏感。因此,二者相结合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存在噪声干扰、阴影混入(块误差)和部分遮挡等影响下的图像匹配问题,且与传统匹配方法相比,匹配速度提高了约10倍以上。理论分析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多组实验显示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匹配 小波分解 增量符号相关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园林树种对美国白蛾的抗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宝生 谷希树 +2 位作者 白义川 许静杨 张增海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0年第3期127-129,共3页
通过对天津市南开区某居住区绿地园林树木遭受美国白蛾为害严重度的调查,发现了各树种对美国白蛾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该居住区24种园林树木中,对美国白蛾抗性强的树种有12种,分别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木槿(Hibiscus syriac... 通过对天津市南开区某居住区绿地园林树木遭受美国白蛾为害严重度的调查,发现了各树种对美国白蛾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该居住区24种园林树木中,对美国白蛾抗性强的树种有12种,分别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木槿(Hibiscus syriacus)、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金叶女贞(Ligustrum vicaryi)、石榴(Punica granatum)、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cv.Pendul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枣树(Ziziphus jujube)、柳树(Salix spp.)、碧桃(Prunus persica)、李子(Prunus salicina);另有12种被害指数在2.78%~63.75%。其中,抗性较强的树种有: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var.atropurpure)、杏树(Prunus armeniaca)、梨树(Pyrus spp.)、海棠(Chaenomeles cathayensis)、火炬(Rhus typhina);中等抗性的有:柿树(Diospyros kaki L.)、杜梨(Pyrus befulaefolia Bunge)、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 Loisel)、杨树(Populus spp.);抗性弱的树种有:白蜡(Fraxinus chinensis)、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 Max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种 抗虫性 美国白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