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场强MRI与MSCT在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对比
1
作者 刘守标 张功霖 +1 位作者 张红雷 范怀晋 《中国伤残医学》 2025年第7期28-32,共5页
目的:分析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4年4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接收的80例高度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场强... 目的:分析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4年4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接收的80例高度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场强MRI与MSCT检查。以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高场强MRI与MSCT检查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阳性诊断结果及病变信息诊断结果,计算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高场强MRI检查隐匿性骨折阳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5.31%、93.75%、95.00%、98.39%、83.33%,与MSCT的92.19%、93.75%、92.50%、98.33%、7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场强MRI与MSCT检查关节积液、韧带损伤、骨髓水肿、半月板损伤、肌腱断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MRI与MSCT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及其病变信息的诊断中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均能对关节积液、韧带损伤、骨髓水肿、半月板损伤、肌腱断裂等病变进行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骨折 膝关节 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学特征
原文传递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分级对小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效果分析
2
作者 司富雨 刘守标 刘迎春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72-74,81,共4页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分级对小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0月—2022...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分级对小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病灶≤3 cm的119例肝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Mp-MRI检查及LI-RADS分级评估,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p-MRI、LI-RADS分级单独及联合诊断对小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效果。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19例肝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84例为恶性小肝癌,35例为良性病变。Mp-MRI、LI-RADS分级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7.62%(82/84)、准确度97.48%(116/119)、阴性预测值94.44%(34/35),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9、10.337、8.590,P均<0.05)。结论Mp-MRI、LI-RADS分级均对小肝癌患者具有一定的早期筛查效果,且两者联合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CT定量参数联合血清骨硬化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孟伟 赵霞 +1 位作者 李澄云 刘守标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8-1142,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CT定量参数联合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O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77例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为OP组(92例)和非OP组(84例)。采用双源CT扫描研究对象的L1~L4腰椎,测量钙的C... 目的:探讨双能CT定量参数联合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O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77例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为OP组(92例)和非OP组(84例)。采用双源CT扫描研究对象的L1~L4腰椎,测量钙的CT值、钙浓度及脂肪分数。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对腰椎L1~L4的骨密度值(BMD)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的SOST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中Hcy的水平。结果:OP组与非OP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绝经年限和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组的BMD显著低于非OP组(P<0.05)。OP组钙的CT值及钙浓度显著低于非OP组(P<0.05),两组间的脂肪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组的血清SOST、Hcy水平显著高于非OP组(P<0.05)。钙的CT值、钙浓度与BMD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血清SOST、Hcy水平与BMD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钙的CT值、钙浓度及血清SOST、Hcy水平是OP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钙的CT值、钙浓度、血清SOST、Hcy水平独立诊断O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0%和71.4%、87.0%和72.6%、75.0%和76.2%,79.3%和73.8%,四者联合诊断O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和88.1%。结论:双能CT在绝经后女性OP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采用血清SOST、Hcy水平作为辅助手段与双能CT联合使用有助于提升绝经后女性OP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 双能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硬化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的MRI表现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祥房 刘守标 +2 位作者 孔刘生 柴善宾 胡伟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5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例R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女性8例,男性2例.均行MRMRV,T1WI.T2WIFlair及DWI;其中8例行CT扫描。结果 8例CT平扫呈低密度,10例MRV显示脑静脉通畅,均无血栓形成。MR7例顶枕叶异... 目的探讨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例R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女性8例,男性2例.均行MRMRV,T1WI.T2WIFlair及DWI;其中8例行CT扫描。结果 8例CT平扫呈低密度,10例MRV显示脑静脉通畅,均无血栓形成。MR7例顶枕叶异常信号。基底节区4例,额叶1例,DWI大部分呈略低信号。结论 RPLS好发于顶枕叶,少数见于额叶,基底节区。T2WI显示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RPLS 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守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6期43-43,共1页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传统的中药剂型基础上,利用现代制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制剂,在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大量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例数逐渐增多,应该引起注意。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传统的中药剂型基础上,利用现代制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制剂,在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大量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例数逐渐增多,应该引起注意。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各临床科室上报了65例中药注射剂ADR病例,现对这些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目前淮海戏音乐唱腔的几点想法
6
作者 刘守标 《北方音乐》 2014年第15期61-61,共1页
淮海戏起源于海州,是流行于江苏北部连云港市、淮安市、宿迁市及徐州、盐城两市部分地区和安徽东北部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它与柳琴戏、泗州戏同属拉魂腔系,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关键词 淮海戏 音乐唱腔 地方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的防护管理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磊 刘守标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6期55-58,共4页
近年来,放射科在不断进步的医疗技术作用下已经成为医院重要辅助科室,能够将准确、直观、可靠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以便准确、高效、快速地进行诊断。但放射科工作环境有一定的放射性存在,需要有效防护管理。本研究介绍了医院放射科,... 近年来,放射科在不断进步的医疗技术作用下已经成为医院重要辅助科室,能够将准确、直观、可靠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以便准确、高效、快速地进行诊断。但放射科工作环境有一定的放射性存在,需要有效防护管理。本研究介绍了医院放射科,分析了放射科工作人员的防护现状,探析了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的防护必要性、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的防护内容,从成立放射防护管理小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放射科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培训管理、重视各项放射防护档案管理5个方面探讨了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的防护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放射科 工作人员 职业防护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肺癌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功霖 赵康 刘守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分析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115例,均进行MS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的诊断效能。结果:115例患者经... 目的:分析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115例,均进行MS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的诊断效能。结果:115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后,最终确诊为阳性88例,其中中央型肺癌46例(52.27%),周围型肺癌42例(47.73%);阴性27例,其中肺部感染12例(44.44%),肺结核8例(29.63%),纵隔恶性淋巴瘤3例(11.11%),肺部纤维瘤4例(14.81%);MSCT的诊断灵敏度为95.45%(84/88),特异度为74.07%(20/27),准确率为90.43%(104/115),Kappa=0.723,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程度较高。结论:单一X线胸片检查易漏诊肺结节,MSCT有较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肺癌 诊断效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性假瘤及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征与鉴别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迎春 司富雨 刘守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7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及周围型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肺炎性假瘤及周围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开展CT扫描,比较两组影像特征(空泡征、支气管征...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及周围型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肺炎性假瘤及周围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开展CT扫描,比较两组影像特征(空泡征、支气管征、钙化、空洞、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平直征、胸膜凹陷征),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鉴别诊断肺炎性假瘤及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析肺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CT表现。结果:周围型肺癌患者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检出率高于肺炎性假瘤,平直征检出率低于肺炎性假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检出周围型肺癌40例,误诊2例,漏诊1例;CT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为97.44%(38/39),特异度为96.00%(48/50),准确率为96.63%(86/89),阳性预测值为95.00%(38/40),阴性预测值为97.96%(48/49);经Kappa检验显示CT鉴别诊断肺炎性假瘤及周围型肺癌与病理诊断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32);周围型肺癌CT表现:可见结节与小片状影,多为球形病灶或肿块,边缘存在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或血管集束征,增强后病灶可完全强化;肺炎性假瘤CT表现:以单发为主,多为边界清晰的结节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边界不清晰,病变周围胸膜反应性增厚变形。结论:肺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在CT影像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开展CT检查可准确鉴别诊断两种疾病,且与病理诊断一致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肺炎性假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学特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在急性胰腺炎分期及预后评估中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司富雨 刘迎春 刘守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2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增强CT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分期与预后评估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AP患者的病历有关资料,统计分析增强CT检查不同分期AP的准确性;另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结... 目的:分析增强CT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分期与预后评估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AP患者的病历有关资料,统计分析增强CT检查不同分期AP的准确性;另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结局(生存或死亡)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分析对比两组增强CT检查的坏死体积、平均衰减值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坏死体积、平均衰减值评估AP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63例患者中,急性反应期、全身感染期、残余感染期分别为21、18、24例;增强CT检查急性反应期、全身感染期、残余感染期准确率分别为90.48%(19/21)、100.00%(18/18)、95.83%(23/24);63例患者中死亡10例,生存53例;预后不良组增强CT检查的坏死体积、平均衰减值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ROC结果显示:坏死体积、平均衰减值联合评估AP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坏死体积、平均衰减值的单独评估。结论:增强CT检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出AP的分期,且辅以坏死体积、平均衰减值可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增强CT 分期 预后 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海戏锣鼓的特点及运用分析
11
作者 刘守标 《艺术教育》 2016年第12期104-105,共2页
淮海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戏种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和艺术魅力。其中锣鼓是淮海戏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淮海戏的演出离不开锣鼓的使用,在很多经典剧目中都可以看到锣鼓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淮海戏的历史发展、淮海戏锣鼓的... 淮海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戏种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和艺术魅力。其中锣鼓是淮海戏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淮海戏的演出离不开锣鼓的使用,在很多经典剧目中都可以看到锣鼓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淮海戏的历史发展、淮海戏锣鼓的特点、司鼓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究淮海戏锣鼓的实际运用,以加深对戏曲文化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海戏 锣鼓 司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