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硬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1
作者 徐家豪 张兆华 +6 位作者 刘宇昊 赵玮 李秀春 贾建波 黄光许 邢宝林 张传祥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4,共10页
钠离子电池(SIBs)作为储能器件备受人们关注,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煤化工副产物低灰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通过直接与酚醛树脂混合,加以高温炭化,成功制备出煤沥青基软硬炭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沥青/酚... 钠离子电池(SIBs)作为储能器件备受人们关注,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煤化工副产物低灰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通过直接与酚醛树脂混合,加以高温炭化,成功制备出煤沥青基软硬炭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沥青/酚醛树脂质量比对所制材料结构的影响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通过SEM、TEM、XRD、Raman、XPS、FTIR等测试表明,酚醛树脂可以有效地抑制沥青在高温过程的过度石墨化,沥青也可以修复酚醛树脂在炭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可逆缺陷,同时沥青与酚醛树脂二者可在炭化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有利于复合材料中伪石墨结构的形成,从而引入更多吸附和插层位点。随着沥青与酚醛树脂质量比的逐渐增加,复合材料的伪石墨结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质量比为1∶4所制复合材料(LF−1∶4)的伪石墨结构含量最高,为32.88%,优于纯沥青直接炭化所制材料(LQ)的21.28%和纯酚醛树脂直接炭化所制材料(FQ)的27.08%。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等电化学测试表明,沥青与酚醛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储钠性能,其中LF−1∶4的首圈库伦效率和可逆容量分别为80.87%和249.10 mAh/g,对比LQ的48.39%与90.39 mAh/g和FQ的73.46%与230.48 mAh/g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利用LF−1∶4所制备出的全电池表现出251.37 mAh/g的可逆容量,经过计算得出该全电池的能量密度为214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酚醛树脂 负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沥青基炭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
2
作者 李秀春 杨晋伟 +7 位作者 李凌澍 霍慕逸 陈林 杨自强 俞佳 张兆华 刘宇昊 张传祥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8,共12页
钠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优势,在低速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被看好,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负极材料对钠离子电池发展意义重大。煤沥青因具有碳含量高、芳化度高等特征,是硬炭负极材料的优质前驱体,但直接高温热解会... 钠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优势,在低速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被看好,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负极材料对钠离子电池发展意义重大。煤沥青因具有碳含量高、芳化度高等特征,是硬炭负极材料的优质前驱体,但直接高温热解会产生石墨化的倾向,表现为碳层间距小,活性位点少,储钠容量低。因此,以煤沥青为原料,利用兼具活化和催化作用的NaCl为模板剂,经800℃炭化制备沥青基硬炭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低温氮气吸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技术探究炭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借助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等探究煤沥青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储钠性能。结果表明:NaCl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引入更多的活性位点,同时促进局部石墨片层的形成,并使其封闭孔体积显著提高;当NaCl与煤沥青的质量比为10∶1时,制备的煤沥青基多孔炭PN2具有163 m^(2)/g的比表面积,具有高斜坡比容量和高平台比容量的电化学特征,在50 mA/g电流密度时可逆比容量为229.6 mAh/g,当电流密度增大到2 A/g时,仍能保持99 mAh/g的可逆比容量,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00圈循环后的比容量保持率为79.51%;机理分析表明,煤沥青基多孔炭的储钠机制可归因于扩散行为和电容行为的综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钠离子电池 多孔炭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宇昊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治组织和处于学生管理机构与广大学生群体之间的第三部门应当受到高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关注。高校应通过探求其应有的作用,改进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社团在高校学生管理领域发挥独特的优势,实现学校、学生社团、学...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治组织和处于学生管理机构与广大学生群体之间的第三部门应当受到高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关注。高校应通过探求其应有的作用,改进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社团在高校学生管理领域发挥独特的优势,实现学校、学生社团、学生群体在学生管理方面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治理理论 学生社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与台湾高校学生社团的对比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宇昊 刘桂荣 《高等农业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3-95,共3页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和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和载体。通过从四个方面对两岸高校的学生社团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揭示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下高校学生社团的异同,并为改进和完善高校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陆 台湾地区 学生社团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树脂料斗定量法计量验证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宇昊 陈先林 孙圣权 《科技视界》 2016年第27期8-10,81,共4页
功能仪表结合自然溢流的方法进行树脂的计量适用性较差,废树脂料斗定量法计量是利用树脂密度比水略大这一特性,将计量装置设置为上下联体结构,利用底部的计量槽进行废树脂的定容计量。采取小试装置分别进行计量槽定容试验、6组树脂沉降... 功能仪表结合自然溢流的方法进行树脂的计量适用性较差,废树脂料斗定量法计量是利用树脂密度比水略大这一特性,将计量装置设置为上下联体结构,利用底部的计量槽进行废树脂的定容计量。采取小试装置分别进行计量槽定容试验、6组树脂沉降试验和2组树脂下料试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在大气压和树脂自重的作用下,树脂自然沉降是完全可行的,若辅助压空反吹会有更好的效果;计量好的树脂通过水力输送可顺利下料。试验结果证明该技术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料斗定量 沉降 下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露条件下环氧超疏水涂层工频污闪特性研究
6
作者 胡琴 李超 +3 位作者 舒立春 蒋兴良 刘宇昊 丘梓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787-5796,I0030,共11页
超疏水材料因其具备优异的憎水性和自清洁性能,在电气设备的防凝露防污闪领域具有广大应用前景,但关于超疏水涂层工频污闪机理尚不明确。利用低表面能改性的纳米SiO_(2)掺杂到环氧树脂中,在基底表面固化成型,制备出环氧超疏水涂层。对... 超疏水材料因其具备优异的憎水性和自清洁性能,在电气设备的防凝露防污闪领域具有广大应用前景,但关于超疏水涂层工频污闪机理尚不明确。利用低表面能改性的纳米SiO_(2)掺杂到环氧树脂中,在基底表面固化成型,制备出环氧超疏水涂层。对超疏水涂层进行凝露条件下的工频污秽闪络试验,并结合闪络过程中涂层表面水滴的运动行为,对不同污秽等级下超疏水涂层污闪过程所表现出的差异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_(2)的质量分数为60%时,涂层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为160.4°和3.3°,兼具良好的超疏水性能和耐磨性能。超疏水涂层污闪过程中表面水滴粘附污秽形成液体弹珠,导致水滴运动所受摩擦力增大,大量粘污水滴的滞留是导致涂层闪络电压下降的主要原因。污闪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与RTV涂层和典型环氧树脂板相比,超疏水涂层具备更低的泄流电流以及更高的闪络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凝露 污闪 泄漏电流 液体弹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废树脂接收 转运技术改进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宇昊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第4期69-73,共5页
国内老旧核设施产生的废树脂大都暂存于容器中,这些容器在设计时只考虑了废树脂如何进去,没有考虑废树脂如何取出,导致这些核设施在放射性废树脂接收、转运环节存在接口功能不匹配、板结树脂难回取、转运工艺缺陷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 国内老旧核设施产生的废树脂大都暂存于容器中,这些容器在设计时只考虑了废树脂如何进去,没有考虑废树脂如何取出,导致这些核设施在放射性废树脂接收、转运环节存在接口功能不匹配、板结树脂难回取、转运工艺缺陷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措施,包括设施接口条件适应性改造,增加废树脂松动措施,废树脂转运设备、管道及动力和其他措施的技术改进等。通过相应的技术改进设计,可以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树脂 接收 转运 改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可压缩废物烘干工艺设计
8
作者 刘宇昊 孙圣权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23期68-70,共3页
潮湿的可压缩废物装入废物转运桶内,废物的烘干采用烘箱内热风循环整体干燥的方法,即将6个盛放废物的转运桶装入转运桶吊篮内,再将吊篮摆放在烘箱台车上,台车运载盛放6桶废物的吊篮自动进出烘箱。其中,各类废物烘干时间和温度在系统调... 潮湿的可压缩废物装入废物转运桶内,废物的烘干采用烘箱内热风循环整体干燥的方法,即将6个盛放废物的转运桶装入转运桶吊篮内,再将吊篮摆放在烘箱台车上,台车运载盛放6桶废物的吊篮自动进出烘箱。其中,各类废物烘干时间和温度在系统调试试验后,根据实际试验结果制定。烘箱对废物的烘干采用电加热管加热烘箱内空气,热空气经循环风机及热风循环通道吹入烘干室加热转运桶内废物的方法。热空气在烘干室内循环流动,多次加热废物同时也多次被加热管再加热,加热管与被烘干废物不直接接触,采取了隔离措施。烘箱内产生的湿热废气,定时由烘箱尾气冷凝处理系统抽出烘箱加热室进行处理。抽排湿热废气的同时,烘箱由进气口向烘箱加热室补充相应的热空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缩废物 废物转运桶 转运桶吊篮 台车式热风循环烘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轨用55Q钢的高温流变应力本构模型
9
作者 刘宇昊 朱国明 +2 位作者 平玉 邝霜 安会龙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9-229,共11页
通过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在应变速率为0.1~20 s^(-1)、变形温度为900~1200℃的条件下对轻轨用55Q钢进行轴向单道次压缩实验,得到55Q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并分析研究了不同热加工条件对55Q钢高温流变应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在应变速率为0.1~20 s^(-1)、变形温度为900~1200℃的条件下对轻轨用55Q钢进行轴向单道次压缩实验,得到55Q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并分析研究了不同热加工条件对55Q钢高温流变应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变形温度下,低应变速率时的流变应力较低,在相同应变速率下,高温时的流变应力较低,说明低应变速率和高温有利于动态软化。对流变应力、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线性拟合,建立了55Q钢的修正Johnson-Cook本构模型和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对比两种模型发现,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能够较好地揭示55Q钢的热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Q钢 流变应力 动态软化 本构模型 预测精度
原文传递
医用同位素生产现状及技术展望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峰 林力 +1 位作者 刘宇昊 马兴均 《同位素》 CAS 2016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本文概述同位素生产技术,介绍医用同位素生产现状,分析供求关系和面临的问题,提出医用同位素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展望。随着核医学迅速发展,医用同位素在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国内医用同位素主要... 本文概述同位素生产技术,介绍医用同位素生产现状,分析供求关系和面临的问题,提出医用同位素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展望。随着核医学迅速发展,医用同位素在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国内医用同位素主要依赖进口。建立产能高、安全性好的医用同位素生产堆有望突破核医学的发展瓶颈。传统反应堆同位素生产技术仍有优化空间,新型反应堆同位素生产技术亟待研究和推广,不依赖反应堆的同位素生产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同位素 反应堆 加速器 核素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结合不同树脂修复缺损乳磨牙的断裂载荷及边缘密闭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鑫荷 吕晶 +3 位作者 刘宇昊 吕学超 朱颐馨 金星爱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8期589-597,共9页
目的评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Ribbond纤维结合不同树脂修复离体缺损乳磨牙的断裂载荷及边缘密闭性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新鲜拔除、牙冠完整的乳磨牙72颗,随机选取66颗作为实验组用于断裂... 目的评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Ribbond纤维结合不同树脂修复离体缺损乳磨牙的断裂载荷及边缘密闭性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新鲜拔除、牙冠完整的乳磨牙72颗,随机选取66颗作为实验组用于断裂载荷实验和微渗漏实验,根据充填时是否添加Ribbond纤维及树脂类型随机分为6组(n=11),A1组:3M Z250树脂+Ribbond纤维、A2组:3M Z250树脂;B1组:BeautifilⅡLS树脂+Ribbond纤维、B2组:BeautifilⅡLS树脂;C1组:3M大块树脂+Ribbond纤维、C2组:3M大块树脂,A1、B1、C1组为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A2、B2、C2组为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空白对照组D组不作任何处理(n=6),用于断裂载荷实验。断裂载荷实验分为6个实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6颗,实验组乳磨牙行Ⅱ类洞制备、充填,所有样本热循环老化后检测断裂载荷,分析断裂模式。微渗漏实验分为6个实验组,每组5颗,每颗于面近中和远中边缘嵴内制备2个直径3 mm、深度2.5 mm的Ⅰ类洞、充填,热循环老化后进行微渗漏检测。结果断裂载荷实验结果显示,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各组断裂载荷均明显大于传统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A1组>A2组、B1组>B2组、C1组>C2组(P<0.05),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较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断裂载荷增加了37.08%~39.34%,断裂模式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A1、C1组较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A2、C2组牙体断裂占比明显减少,可修复模式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A1组断裂载荷明显大于B1、C1组(P<0.05)。微渗漏实验结果显示,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各组微渗漏深度均小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A1组<A2组、B1组<B2组、C1组<C2组(P<0.05),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较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微渗漏深度降低了53.90%~66.96%。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B1组微渗漏深度明显小于A1、C1组(P<0.05)。结论Ribbond纤维结合不同树脂材料均可增加离体缺损乳磨牙的断裂载荷,降低微渗漏深度,改善边缘密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磨牙 牙体缺损 纤维强化复合树脂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断裂载荷 边缘密闭性 微渗漏 仿生化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固化线辊道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辰龙 陈先林 +1 位作者 杨兰菊 刘宇昊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第3期124-126,共3页
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装置电气控制系统在水泥固化线辊道控制系统中存在着控制精度低、检修不便、故障率高、抗干扰能力差、不稳定、通用性和灵活性差、修改控制时需要重新设计布线等缺点。针对水泥固化线辊道控制系统的要求,选择了具有... 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装置电气控制系统在水泥固化线辊道控制系统中存在着控制精度低、检修不便、故障率高、抗干扰能力差、不稳定、通用性和灵活性差、修改控制时需要重新设计布线等缺点。针对水泥固化线辊道控制系统的要求,选择了具有一系列优点的PLC控制系统对水泥固化线辊道进行控制。该文简要分析了用西门子S7-300型PLC实现水泥固化线辊道控制的方法,设计了水泥固化线辊道控制系统。该系统提高了辊道的控制精度、节约了输入输出点数、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工控机良好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实践表明,该系统可以保证辊道的安全、可靠、准确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固化线 辊道控制 PLC 控制 S7-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和处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召虎 王为东 +3 位作者 刘宇昊 韩明哲 魏灵灵 焦桓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0期128-136,共9页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科技强国的大力投入,高校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和规范处置已成为关乎绿色平安校园建设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归纳了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类别与特点,从涉及范围广、人员流动...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科技强国的大力投入,高校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和规范处置已成为关乎绿色平安校园建设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归纳了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类别与特点,从涉及范围广、人员流动大、废弃物杂繁多、安全环保意识不足和管理不够健全五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废弃物管理和处置中的问题所在,结合学校、学院与当地企业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集结安全环保教育、教学科研实验规划、制度细则完善落实、信息化高效支撑于一体的闭环式管理与处置实践模式,以期为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 废弃物 安全管理 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树脂自沉降体积计量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先林 刘宇昊 陈莉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33期52-55,共4页
基于简约、可靠、检修少原则,设计了一种放射性废树脂水泥固化处理前的体积计量工艺,利用树脂与水的密度差,靠树脂自重在计量料槽内实现准确计量。建立试验装置,通过改变操作工艺条件,如沉降搅拌方式、连通管径、补水和排气环境等,试验... 基于简约、可靠、检修少原则,设计了一种放射性废树脂水泥固化处理前的体积计量工艺,利用树脂与水的密度差,靠树脂自重在计量料槽内实现准确计量。建立试验装置,通过改变操作工艺条件,如沉降搅拌方式、连通管径、补水和排气环境等,试验了树脂计量效果,满足放射性废物树脂计量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树脂 体积计量 验证试验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峰 李明 +3 位作者 林力 刘宇昊 马贞钦 祝杰 《科技与创新》 2018年第17期108-109,111,共3页
传统的放射性废水处理工艺主要是过滤、蒸发、离子交换或这几种工艺的组合。近年来,随着膜技术在水净化和常规废水处理领域的普及,核工业领域也在陆续开展膜技术处理放射性废水的工艺路线研究和试验研究。介绍了微滤、超滤、化学预处理... 传统的放射性废水处理工艺主要是过滤、蒸发、离子交换或这几种工艺的组合。近年来,随着膜技术在水净化和常规废水处理领域的普及,核工业领域也在陆续开展膜技术处理放射性废水的工艺路线研究和试验研究。介绍了微滤、超滤、化学预处理-膜过滤、反渗透、电渗析、连续电除盐、膜蒸馏等几种主流膜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概述了膜技术在国内放射性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展望了膜技术处理放射性废水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技术 放射性废水 处理技术 应用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监狱机关执法公信力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宇昊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50-53,共4页
阐述了监狱执法公信力的内涵、意义及其所面临挑战,探讨了当前我国监狱机关执法公信力存在的问题及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监狱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公信力 监狱 民警 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氦气检漏的蒸发器加热室制造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圣权 刘宇昊 +2 位作者 高峰 马贞钦 徐江 《科技视界》 2016年第14期17-17,23,共2页
氦气检漏技术广泛应用于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的检测,本文基于氦气检漏技术废液蒸发系统中核心设备蒸发器加热室进行无损检测,并采用液压试验的方式进行验证,确保加工制造的蒸发器加热室满足使用要求。为后续该技术在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设... 氦气检漏技术广泛应用于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的检测,本文基于氦气检漏技术废液蒸发系统中核心设备蒸发器加热室进行无损检测,并采用液压试验的方式进行验证,确保加工制造的蒸发器加热室满足使用要求。为后续该技术在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设备加工制造中的应用积累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器 氦气检漏 液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炭基硬炭的微观结构调控及储钠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艳宾 张兆华 +6 位作者 刘宇昊 屈笑笑 郝睿 黄光许 贾建波 邢宝林 张传祥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4,共12页
目前硬炭大规模生产主要受到制备工艺的限制。以兰炭为原料,经硫酸铵一步水热处理后进行1400℃高温炭化,制备兰炭基硬炭,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氮气吸附、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分析了兰炭基硬炭的微观结... 目前硬炭大规模生产主要受到制备工艺的限制。以兰炭为原料,经硫酸铵一步水热处理后进行1400℃高温炭化,制备兰炭基硬炭,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氮气吸附、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分析了兰炭基硬炭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官能团等在硫酸铵水热处理与高温炭化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并通过恒流充放电、恒电流间歇滴定以及循环伏安测试等方法研究不同兰炭基硬炭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探索微观结构对负极材料电化学储钠性能的影响机制及兰炭基硬炭的电化学储钠机理。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硫酸铵水热处理温度可以精准调控兰炭基硬炭中各碳相的相对含量,从而达到提高其储钠性能的目的;当水热处理温度为260℃时,得到的样品(NLC-260)具有较高含量的伪石墨结构(32.4%)以及适量的无序结构(36.4%),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20 mA/g的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可达294.0 mAh/g,首次库伦效率高达83.0%,经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可达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 硫酸铵 硬炭 微观结构调控 钠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液处理系统冷却器热工水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圣权 刘宇昊 +3 位作者 高峰 马贞钦 陈先林 徐江 《科技视界》 2016年第13期157-157,共1页
冷却器作为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直接决定了系统是否能够稳定运行,本文建立基于热工水力计算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与校核,确保系统关键设备冷却器能够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该方法为类似设备的设计和试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冷却器 数学模型 热工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级液滴传质模型与实验研究
20
作者 祝杰 彭芹 +3 位作者 刘振华 叶世超 刘宇昊 陈先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74-80,共7页
基于液滴运动特性分析,建立了单液滴吸收实验装置,测定了毫米级液滴传质系数。将液滴与气流间的相互作用和传质理论结合起来,揭示了液滴传质过程本质。通过对液滴内部化学平衡和传质机理进行分析讨论,理论推导出传质系数计算式,并以实... 基于液滴运动特性分析,建立了单液滴吸收实验装置,测定了毫米级液滴传质系数。将液滴与气流间的相互作用和传质理论结合起来,揭示了液滴传质过程本质。通过对液滴内部化学平衡和传质机理进行分析讨论,理论推导出传质系数计算式,并以实验值和文献数据对传质系数进行参数回归。结果表明:得到的气、液分传质系数半经验计算式对喷淋塔内平均直径为2~3 mm液滴适用性好,为喷淋塔吸收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吸收 传质系数 模型 喷淋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