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节日文化实践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云南澜沧拉祜族九皇会为例 |
贾淑凤
刘劲荣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4 |
1
|
|
2
|
云南拉祜族文字使用的历史与现状 |
刘劲荣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7
|
|
3
|
论拉祜族舞蹈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功能 |
刘劲荣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4
|
拉祜语与汉语四音格词的初步比较 |
刘劲荣
肖冬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5
|
泰国北部拉祜族文化与社会变迁研究——以清莱府迈保朗村为例 |
刘劲荣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3
|
|
6
|
拉祜语、傈僳语四音格词的比较研究 |
刘劲荣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7
|
美国加州维塞利亚镇拉祜族家庭的母语传承 |
刘劲荣
张琪
|
《语言战略研究》
|
2018 |
2
|
|
8
|
拉祜语与载瓦语的语音结构及词的构成 |
刘劲荣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1
|
|
9
|
澜沧县糯扎渡乡境内建设大型水电站给当地少数民族带来的影响 |
刘劲荣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0
|
少数民族儿童能念好书吗?——澜沧县民族教育的几个特殊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刘劲荣
|
《民族工作》
|
1999 |
0 |
|
11
|
拉祜语的元音格局 |
石锋
刘劲荣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2
|
拉祜族厄莎信仰与基督教的互动整合 |
苏翠薇
刘劲荣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3
|
美国学生汉语中介语元音系统建构次序的实验研究 |
李晶
刘劲荣
|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4
|
泰国拉祜族兼用泰语的状况及成因 |
蒋颖
刘劲荣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5
|
拉祜族葫芦笙的制作及其在民间的传承 |
刘劲荣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0 |
|
16
|
拉祜语四音格词的语义特点 |
刘劲荣
张琪
|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7
|
拉祜语的四音格词 |
刘劲荣
|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8
|
拉祜语的并列结构及并列标记的来源 |
刘劲荣
张琪
|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9
|
乌撒彝语松紧元音声门超声实验研究 |
刘劲荣
何根源
陈彧
|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20
|
高校民汉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
刘劲荣
张劲夫
何根源
|
《语言规划学研究》
|
201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