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A125 IRMA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功传 沙玉成 +2 位作者 周家德 周晓英 孙玉琴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26-228,共3页
关键词 血清 CA125 IRMA 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的放射免疫量化分析
2
作者 刘功传 邓跃华 +1 位作者 徐刚 韩涵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257-258,共2页
目的 :对Ⅳ型胶原 (CollagentypeⅣ ,CⅣ )、层粘蛋白 (Laminin ,L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量化分析。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测定 2 3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匀浆及外周静脉血CⅣ、LN含量 ,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 目的 :对Ⅳ型胶原 (CollagentypeⅣ ,CⅣ )、层粘蛋白 (Laminin ,L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量化分析。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测定 2 3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匀浆及外周静脉血CⅣ、LN含量 ,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组CⅣ含量高于正常胃组织组 (p <0 0 0 1) ,并且与外周血血清CⅣ含量呈正相关 (r=0 5 6 ,p <0 0 1)。结论 :胃癌患者的胃组织和血清CⅣ含量改变与胃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目的 :对Ⅳ型胶原 (CollagentypeⅣ ,CⅣ )、层粘蛋白 (Laminin ,L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量化分析。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测定 2 3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匀浆及外周静脉血CⅣ、LN含量 ,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组CⅣ含量高于正常胃组织组 (p <0 0 0 1) ,并且与外周血血清CⅣ含量呈正相关 (r=0 5 6 ,p <0 0 1)。结论 :胃癌患者的胃组织和血清CⅣ含量改变与胃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Ⅳ型胶原 层粘蛋白 放射免疫分析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3种细胞外间质含量与甲胎蛋白的关系
3
作者 刘功传 尹华发 +2 位作者 霍建玲 王齐富 胡乃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6期706-708,共3页
了解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外间质(ECM)成分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水平,探讨它们和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13例患者血清中HA、LN、ⅣC、AFP的含量。... 了解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外间质(ECM)成分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水平,探讨它们和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13例患者血清中HA、LN、ⅣC、AFP的含量。结果慢性肝炎患者HA、LN、ⅣC、AFP的血清含量均数(除轻度组LN外)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在慢性肝炎轻度组3种细胞外间质成分中ⅣC的阳性率最高,并且其含量与AFP的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ⅣC是反映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细胞外间质 甲胎蛋白 放射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活性物质影响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孔德润 胡乃中 +2 位作者 许建明 张磊 刘功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68,184,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活性物质的相关性影响。方法4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在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检测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同时检测了丹参治疗... 目的研究丹参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活性物质的相关性影响。方法4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在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检测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同时检测了丹参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一氧化氮、内皮素、前列腺素、心钠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变化。分析丹参对血管活性物质与门脉压力关系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丹参治疗后门、脾静脉内径及其血流量明显减小(P<0.05),但内毒素及血管活性物质水平降低不明显。结论丹参能有效地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但对内毒素及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血液动力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香甙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赵维中 王宇翎 +3 位作者 刘功传 李前进 江勤 戴俐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研究芸香甙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家兔一次静注芸香甙5mg·kg-1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应用3P87药动学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结果芸香甙的药时(C-T)方程为:C=85.... 目的研究芸香甙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家兔一次静注芸香甙5mg·kg-1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应用3P87药动学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结果芸香甙的药时(C-T)方程为:C=85.9789e-0.9044T+34.5105e-0.0587T+4.3838e-0.0046T。芸香甙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a:(0.7609±0.1066)min,T1/2b:(12.5667±3.7139)min,T1/2c:(162.5651±50.6035)min,K12:(0.5123±0.1316)min-1,K21:(0.3298±0.0737)min-1,K13:(0.0739±0.0182)min-1,K31:(0.0100±0.0037)min-1,K10:(0.0774±0.0160)min-1,Vc:(0.0404±0.0044)L·kg-1,AUC:(1679.7583±480.6045)mg·L-1·min-1,CL(s):(0.0031±0.0008)L·kg-1·min-1。结论芸香甙在兔体内的C-T变化符合三室开放模型;芸香甙在体内的分布、消除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香甙 药代动力学 开放三室模型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飞 陈红 +2 位作者 刘秀霞 徐璐 刘功传 《安徽医学》 2011年第8期1104-1107,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SPECT/CT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6例可疑肿瘤骨转移和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对发现的阳性病灶(或有不明原因骨疼痛部位)行断层及同机CT扫描,再行图像融合。对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SPECT/CT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6例可疑肿瘤骨转移和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对发现的阳性病灶(或有不明原因骨疼痛部位)行断层及同机CT扫描,再行图像融合。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平面显像和SPECT/CT显像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10例,与2种以上影像技术(MRI、CT、X线)诊断结果对照58例,与随访1年结果对照58例,计算平面显像和SPECT/CT与这些对照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对平面和SPECT/CT显像的诊断符合率行χ2检验。结果核素影像诊断和对照方法诊断比较,平面显像诊断符合率为43.65%(55/126)。SPECT/CT显像诊断符合率为80.16%(101/126)。平面显像和SPECT/CT对骨转移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0,P<0.01)。结论 SPECT/CT显像在全身骨显像的基础上增加了CT诊断信息,可以显示病变部位的细微解剖结构,明显提高了对骨病变诊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骨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 M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_(125)联合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家德 沙玉成 +1 位作者 陈建中 刘功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CA12 5联合EmAb测定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 14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 (EM组 )及 3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 (对照组 )患者 ,术前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A12 5水平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 目的 探讨血清CA12 5联合EmAb测定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 14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 (EM组 )及 3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 (对照组 )患者 ,术前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A12 5水平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 (EmAb) ,并对 75例EM患者术后 1周的血清CA12 5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EM组Ⅰ~Ⅳ期血清CA12 5水平 (U·ml-1, x±s)分别为 45 0 8±2 4 87、6 3 48± 19 32、10 9 43± 6 0 2 4、12 6 5 2± 86 74,对照组为 2 1 42± 8 31,EM组各期CA12 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将EM组各期CA12 5水平与AFS评分作相关分析 ,两者均呈直线正相关 (P <0 0 1)。EM组EmAb阳性率为 6 4 6 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 6 7% (P <0 0 5 ) ,且Ⅲ~Ⅳ期阳性率高于Ⅰ~Ⅱ期 (P <0 0 0 5 ) ;EM组血清CA12 5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 89 41%、92 5 3% ;EmAb的敏感性为 6 4 6 3% ,特异性为 73 5 1% ;以血清CA12 5和EmAb均阳性为标准 ,敏感性稍有下降为 70 2 5 % ,特异性增加 10 0 %。75例术后 1周的CA12 5水平低于术前 (P <0 0 1)。结论 血清CA12 5联合EmAb测定对EM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2 0 0 1 0 4 0 5收稿 ,2 0 0 1 0 5 16修回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妇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CA-125抗原 自身抗体 子宫内膜 免疫学 血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PSAD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家伦 刘功传 +2 位作者 徐慧琴 程光华 郝加虎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前列腺癌患者(48例)和前列腺增生患者(86例)血清PSA含量,同时利用B超测定每个病人的前列腺体...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前列腺癌患者(48例)和前列腺增生患者(86例)血清PSA含量,同时利用B超测定每个病人的前列腺体积,计算出PSAD,将病人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前列腺癌组PSA和PSAD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1)。前列腺癌组病人PSAD≥0.15比例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结论:PSA和PSAD可提高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O_4^-甲状腺显像及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转移灶显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红 韩丽 +1 位作者 李飞 刘功传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99TcmO-4甲状腺显像及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转移灶显影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行甲状腺显像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共69例,观察残余甲状腺及转移灶的显示情况。结果其中清除残余甲状... 目的探讨99TcmO-4甲状腺显像及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转移灶显影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行甲状腺显像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共69例,观察残余甲状腺及转移灶的显示情况。结果其中清除残余甲状腺治疗前34例显像者中,残余右叶显影9例(9/34),残余左叶显影5例(5/34),锥形叶显影6例(6/34),残余右叶及锥形叶显影3例(3/34),残余左叶及锥形叶显影3例(3/34),残余左叶、右叶显影5例(5/34),残余左叶、右叶及锥形叶显影3例(3/34)。颈部未见摄锝组织显影35例(35/69),且均为清甲治疗后患者。其中有1例患者可见右侧髂骨翼放射性分布增高,1例患者可见全身多发放射性摄取增高,结合融合CT影像上述病灶均可见较明显骨质破坏;另1例患者可见左侧下颈部软组织包块,放射性分布增高,后经病理证实上述病灶均为转移灶。结论 99TcmO4-甲状腺显像简单、方便,不仅可以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情况,同时可以判断清甲治疗效果,亦可以用来明确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分化型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采用放射性核素双标记掺入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华生 刘功传 高宗良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89年第2期72-74,共3页
本文应用~3H—TdR和^(14)C—UR双标记微量全血法研究4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给果表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H—TdR和^(14)C—UR淋巴细胞掺入的cpm(每分钟脉冲计数)较正常人明显减少(P<0.001)。48例中淋巴细胞对PHA刺激明显... 本文应用~3H—TdR和^(14)C—UR双标记微量全血法研究4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给果表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H—TdR和^(14)C—UR淋巴细胞掺入的cpm(每分钟脉冲计数)较正常人明显减少(P<0.001)。48例中淋巴细胞对PHA刺激明显抑制的,~3H—TdR掺入有23例,^(14)C—UR有2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掺入法 细胞免疫 放射性核素 双标记 脑梗 淋巴细胞转化 抑制率 中淋巴细胞 上海原子核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Ⅳ型胶原的表达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跃华 刘功传 +1 位作者 刘弋 韩涵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Ⅳ型胶原 (IV C )含量变化与胃癌患者血清含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 2 1例胃癌患者胃切除标本组织和血清中IV C的含量以及 2 0例健康者 (对照组 )血清IV C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IV ...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Ⅳ型胶原 (IV C )含量变化与胃癌患者血清含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 2 1例胃癌患者胃切除标本组织和血清中IV C的含量以及 2 0例健康者 (对照组 )血清IV C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IV 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胃癌组织中IV C含量明显高于 6cm以远的正常胃组织 (P <0 .0 5 ) ;胃癌组织与血清中IV C含量升高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胃癌组织中不同部位的IV C含量变化与胃癌患者血清中IV C含量及胃癌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密切相关 ,动态观察血清IV C含量对判断胃癌病情、预后及手术根治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Ⅳ型胶原 放射免疫法 临床意义 血清 肿瘤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型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方案中的作用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飞 陈红 +2 位作者 刘秀霞 徐璐 刘功传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0期1683-1685,共3页
目的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CT和经济型PET/CT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经济型PET/CT在NSCLC患者放疗方案制定中的价值。方法 24例拟进行3D适型放射治疗的NSCLC患者,平均年龄(47.5±11.0)岁,常规行18F-FDG经济型PET/CT扫描... 目的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CT和经济型PET/CT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经济型PET/CT在NSCLC患者放疗方案制定中的价值。方法 24例拟进行3D适型放射治疗的NSCLC患者,平均年龄(47.5±11.0)岁,常规行18F-FDG经济型PET/CT扫描。由2名影像学医师使用双盲法对患者检查结果进行图像分析,了解其病灶大小、形态、周围水肿、炎症及其他情况等,然后对24例NSCLC患者进行CT-GTV和18F-FDG经济型PET/CT-GTV勾画。2名医师的勾画时间、勾画区域、数目、窗宽及放大倍数等条件均保持一致。再由2名肿瘤科医师分别进行CT和18F-FDG经济型PET/CT指导的GTV勾画,并以此结果制定治疗方案。结果 4例由于18F-FDG经济型PET/CT发现了转移或肿块体积过大而改为姑息性放疗;15例PET/CT-GTV较CT-GTV变化幅度超过25%,其中9例增大(增幅27%~102%),6例减小(降幅36%~55%);仅有5例GTV变化幅度小于25%。18F-FDG经济型PET/CT显像使24例患者中19例改变了放疗方案(19/24,79.1%)。结论经济型PET/CT能够更准确勾画NSCLC放射治疗计划靶区,从而提高3DCRT靶区精度防止病灶遗漏。18F-FDG经济型PET/CT显像的应用对指导NSCLC患者放疗方案的合理制定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疗计划 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 CT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包液肿瘤标记物检测对癌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继雄 程自平 +5 位作者 许邦龙 陈斌 于芳 刘功传 霍建玲 王齐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 探讨心包液肿瘤标记物检测对癌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经临床确诊的17 例转移性癌性心包积液和15 例良性心包积液中CEA、CA199 、CA50含量,并予分析。结果 癌性心包液中CEA、CA... 目的 探讨心包液肿瘤标记物检测对癌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经临床确诊的17 例转移性癌性心包积液和15 例良性心包积液中CEA、CA199 、CA50含量,并予分析。结果 癌性心包液中CEA、CA199 、CA50 含量较良性心包液显著增高。各标记物在癌性心包液增高的阳性率均为76-47 % ,特异性为96-88 % 。CEA 加CA199 或CA50 联检,单项阳性率提高为88-24% ,但特异性降为93-75 % 。若上述联检中多项标记物均阳性,对癌性心包液诊断的特异性可达100% ,但敏感性降为64-71% 。结论 心包液CEA、CA199 、CA50 检测,可作为癌性心包积液诊断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液肿瘤 心包积液 癌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_(125)在卵巢上皮性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家德 沙玉成 刘功传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CA12 5测定在卵巢上皮性癌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82例卵巢上皮性癌术前血清CA12 5水平。结果 以血清CA12 5>35u .ml-1为异常值 ,卵巢上皮性癌检出的阳性率 ( 95 .12 % )与以>2 0 0~ 30... 目的 探讨血清CA12 5测定在卵巢上皮性癌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82例卵巢上皮性癌术前血清CA12 5水平。结果 以血清CA12 5>35u .ml-1为异常值 ,卵巢上皮性癌检出的阳性率 ( 95 .12 % )与以>2 0 0~ 30 0u .ml-1为异常值的阳性率 ( 92 .6 8%~ 90 .2 4% )无差异 (P >0 .0 5 ) ;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类型中 ,浆液性囊腺癌和未分化癌血清CA12 5水平高于其它类型 (P均 <0 .0 5 )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临床Ⅲ -Ⅳ期、病理Ⅱ -Ⅲ级血清CA12 5明显高于临床Ⅰ -Ⅱ期和病理Ⅰ级 (P <0 .0 0 5~ <0 .0 2 )。结论 血清CA12 5>2 0 0~ 30 0u .ml-1,卵巢上皮性癌的可能性极大 ;血清CA12 5的测定有助于卵巢上皮性癌组织类型的鉴别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A125 卵巢上皮性癌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乃中 刘功传 王刚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及溃疡并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3例胃溃疡、1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血浆ET水平,并与12例健康人对照。结果血浆ET水平(ng·L-1):十二指肠球部...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及溃疡并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3例胃溃疡、1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血浆ET水平,并与12例健康人对照。结果血浆ET水平(ng·L-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84106±63489)、胃溃疡组(73669±36614)较对照组(36175±8052)显著升高(P<001)。溃疡合并出血量>500ml组(93867±63919)与出血量<500ml组(65300±35921)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溃疡直径≤10cm组(76283±57412)与溃疡直径>10cm组(82800±3960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T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致溃疡因子,尤其在溃疡合并出血量大时,血浆ET进一步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血浆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以及血清学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晓峰 刘斌 +2 位作者 刘功传 刘可夫 吕维富 《安徽医学》 2008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HA、PⅢP、LN、Ⅳ-C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42只普通级家兔,建立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然后进行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查。同时取肝脏做病理学检查。数据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分析,P<...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HA、PⅢP、LN、Ⅳ-C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42只普通级家兔,建立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然后进行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查。同时取肝脏做病理学检查。数据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病理学检查分别获得轻、中、重度组肝纤维化模型,肝纤维化血清学分析结果为HA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血清学检查中,以HA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较高,PⅢP、LN、Ⅳ-C的诊断价值在本试验中未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分期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SA、CPS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家伦 徐慧琴 +1 位作者 刘功传 郝加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结合PSA(CPSA)含量及CPSA/PSA比值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前列腺癌患者(4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86例)和其他疾病患者(43例)血清PSA和CPSA含量,计算CPSA/PSA比值,将患...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结合PSA(CPSA)含量及CPSA/PSA比值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前列腺癌患者(4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86例)和其他疾病患者(43例)血清PSA和CPSA含量,计算CPSA/PSA比值,将患者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前列腺癌组PSA、CPSA和CPSA/PSA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和其他疾病组(P<0.01)。结论血清PSA、CPSA含量及CPSA/PSA比值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中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跃华 刘功传 刘弋 《华中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层粘连蛋白 (LN)和Ⅳ型胶原 (Ⅳ C)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 2 8例胃癌患者和 30例健康者 (对照组 )血清LN及Ⅳ C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LN和Ⅳ 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层粘连蛋白 (LN)和Ⅳ型胶原 (Ⅳ C)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 2 8例胃癌患者和 30例健康者 (对照组 )血清LN及Ⅳ C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LN和Ⅳ 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淋巴结转移组血清LN和Ⅳ C含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中LN和Ⅳ C含量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血清中LN和Ⅳ C含量变化与胃癌细胞的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动态观察对判断胃癌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层粘连蛋白 Ⅳ型胶原 外科手术 血清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与咪唑安定或丙泊酚联合应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期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19
作者 顾尔伟 赵庆 +2 位作者 刘功传 曾一平 张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588-590,共3页
目的 观察异氟醚与咪唑安定或丙泊酚联合应用对心肺转流 (CPB)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 /再灌注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的影响。方法  5 0例先心、房或室间隔缺损择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五组 ,每组 10例。Ⅰ组泵注咪唑... 目的 观察异氟醚与咪唑安定或丙泊酚联合应用对心肺转流 (CPB)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 /再灌注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的影响。方法  5 0例先心、房或室间隔缺损择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五组 ,每组 10例。Ⅰ组泵注咪唑安定 2 0~ 4 0mg·kg-1·h-1维持麻醉 ;Ⅱ组丙泊酚 0 2~ 0 4mg·kg-1·h-1;Ⅲ组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后持续吸入 0 8~ 1 3MAC异氟醚 ;Ⅳ组转流前吸入异氟醚同Ⅲ组 ,主动脉阻断后泵注咪唑安定同Ⅰ组 ;Ⅴ组转流前同Ⅲ组 ,主动脉阻断后微泵静注丙泊酚同Ⅱ组。分别在术前、停CPB后 30分钟、2小时和术后 2 4小时取中心静脉血 ,测定血清cTnⅠ水平 ,并观察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复跳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 ,五组患者停CPB后各时点cTnⅠ明显升高 (P <0 0 1)。各组术后 2 4小时值与停CPB 2小时值比较已显著下降 (P <0 0 1) ,Ⅰ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升高更为显著 (P <0 0 1)。异氟醚与咪唑安定或丙泊酚联合应用 ,与异氟醚组各时点值比较 ,血清cTnⅠ未见明显降低。Ⅳ组与Ⅴ组间相比也无显著差异。各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无差异。结论 丙泊酚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明显强于等效剂量的咪唑安定 ;异氟醚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异氟醚和丙泊酚或咪唑安定合用 ,cTnⅠ水平接近异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咪唑安定 丙泊酚 心肌缺血 心肌肌钙蛋白Ⅰ 再灌注损伤 心脏手术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醚与咪唑安定或异丙酚联合应用对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20
作者 顾尔伟 赵庆 +2 位作者 刘功传 曾一平 张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目的 观察地氟醚与咪唑安定或异丙酚联合应用对心肺转流 (CPB)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5 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择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 5组 :咪唑安定组 (Ⅰ组 )、异丙酚组 (Ⅱ组 )、地氟醚组 (Ⅲ... 目的 观察地氟醚与咪唑安定或异丙酚联合应用对心肺转流 (CPB)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5 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择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 5组 :咪唑安定组 (Ⅰ组 )、异丙酚组 (Ⅱ组 )、地氟醚组 (Ⅲ组 )、地氟醚加咪唑安定组 (Ⅳ组 )和地氟醚加异丙酚组 (Ⅴ组 ) ,每组 10例。Ⅰ组用微泵静注咪唑安定 0 2~ 0 4mg·kg-1·h-1;Ⅱ组微泵静注异丙酚 2 0~ 4 0mg·kg-1·h-1,Ⅲ组CPB前、主动脉开放后吸入 1 0MAC地氟醚 ;Ⅳ组CPB前吸入地氟醚同Ⅲ组 ,主动脉阻断后微泵静注咪唑安定同Ⅰ组 ;Ⅴ组CPB前吸入地氟醚同Ⅲ组 ,主动脉阻断后微泵静注异丙酚同Ⅱ组。分别在术前、停CPB后 30min、2h和 2 4h取中心静脉血 ,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cTnⅠ )水平 ,并观察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复跳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 ,5组患者停CPB后各时点cTnⅠ明显升高 (P <0 0 1)。Ⅰ组与其它各组比较升高更明显 (P <0 0 1) ;Ⅱ组在停CPB后 30min、2h升高 ,与Ⅲ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显著(P <0 0 5 ) ;Ⅳ组、Ⅴ组与Ⅲ组同时点值比较 ,血清cTnⅠ未见明显降低 ;Ⅳ组与Ⅴ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各组心脏自动复跳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异丙酚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明显强于等效剂量的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损伤 保护作用 二异丙酚 咪唑安定 心肺转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