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7与15在抗结核感染中的作用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冰靥 王德成 范小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白细胞介素(IL)-7与IL-15作为IL-2家族细胞因子,近年来由于其调控T细胞分化与增殖及其在免疫记忆形成与维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IL7和IL-15均具有与IL-2相似的异三聚体结构,共同参与两面神激酶(Januskinase,JAK;是一类... 白细胞介素(IL)-7与IL-15作为IL-2家族细胞因子,近年来由于其调控T细胞分化与增殖及其在免疫记忆形成与维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IL7和IL-15均具有与IL-2相似的异三聚体结构,共同参与两面神激酶(Januskinase,JAK;是一类非跨膜型的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并参与调节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相对于IL-2,IL-7和IL-15在维持机体T淋巴细胞抗结核感染中可持续发挥作用,且在结核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使其有望实现对结核病的鉴别诊断。此外,IL-7和IL-15能提高机体二次免疫应答的水平,因而在结核病预防或治疗性疫苗研究方面发挥的作用亦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7 白细胞介素15 免疫 细胞 结核 免疫系统过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ST23流行株皮肤脓肿感染及肥大细胞动态变化观察
2
作者 雷志强 刘冰靥 +3 位作者 张丁 鲁波勇 韩莉 王德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03-1008,共6页
为了解肺炎克雷伯菌(KP) ST23型流行株经小鼠皮肤脓肿感染后的脓肿形成过程及肥大细胞动态变化。本研究将60只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PBS对照组、KP常规感染组与免疫抑制KP感染组,同时取20只My D88KO小鼠接种KP作为免疫功能缺失... 为了解肺炎克雷伯菌(KP) ST23型流行株经小鼠皮肤脓肿感染后的脓肿形成过程及肥大细胞动态变化。本研究将60只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PBS对照组、KP常规感染组与免疫抑制KP感染组,同时取20只My D88KO小鼠接种KP作为免疫功能缺失感染组。除对照组外所有感染组小鼠均分别皮下接种50μL ST23型KP菌株悬液(5×10~8cfu/只),对各组小鼠皮肤变化进行时相性观察;同时取各组小鼠皮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比较肥大细胞在小鼠体内释放的主要介质的分布与变化。结果显示,所有接种KP的小鼠皮肤均有典型脓肿形成,并且随着感染时间延长,皮肤脓肿体积逐渐增大;接种KP的正常C57BL/6小鼠皮肤脓肿较快自愈,而My D88KO小鼠皮肤脓肿自愈延后;组织病理学显示感染KP后常规组与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小鼠真皮层胶原纤维消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脓肿区域有明显的肥大细胞及主要炎性介质的分布;同时显示My D88KO组小鼠皮肤有明显的组织病理损伤;而PBS对照组各方面均正常。本研究建立了KP小鼠皮肤脓肿感染模型,可为进一步研究KP皮肤感染的病原特性和发病机制等提供小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ST23 皮肤脓肿 肥大细胞 类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肉芽肿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佳 刘冰靥 王德成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3期3893-3896,共4页
结核病(TB)是结核分枝杆菌(M.tb)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机体感染M.tb后,感染的发展和转归是宿主的免疫系统和M.tb相互斗争的结果,这种斗争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是形成肉芽肿。因此,阐明肉芽肿的形态特点及参与... 结核病(TB)是结核分枝杆菌(M.tb)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机体感染M.tb后,感染的发展和转归是宿主的免疫系统和M.tb相互斗争的结果,这种斗争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是形成肉芽肿。因此,阐明肉芽肿的形态特点及参与肉芽肿形成的因素,揭示肉芽肿形成的动态过程,对研究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研发新的抗结核药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结核肉芽肿的特点、功能以及参与结核肉芽肿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肉芽肿 细胞因子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