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钨-铜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兵发 谭敦强 周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180-183,共4页
研究了几种制备纳米钨-铜复合材料的工艺,介绍了它们的工艺流程,详细讨论了每种工艺的优缺点,旨在为改进工艺、开拓应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钨-铜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机械合金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氮化钨粉体的制备研究
2
作者 刘兵发 谭敦强 周浪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6年第3期235-238,共4页
以偏钨酸氨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焙烧、球磨和纯氨氮化工艺进行了氮化钨粉体制备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仪分析了制备过程中各阶段产物的物相、形貌、粒度及团聚形成的二次粒度.结果表明:采用喷雾干燥工艺、焙烧和... 以偏钨酸氨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焙烧、球磨和纯氨氮化工艺进行了氮化钨粉体制备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仪分析了制备过程中各阶段产物的物相、形貌、粒度及团聚形成的二次粒度.结果表明:采用喷雾干燥工艺、焙烧和湿磨工艺可以制备出粒度约为100 nm的WO3粉体,它在团聚后形成的二次颗粒平均粒度为0.64μm;采用纯氨氮化工艺可以在650℃下将这种粉体完全转变为WN,其晶粒尺度为35 nm,在常温下团聚后的二次平均粒度为6.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钨 催化剂 喷雾干燥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添加物对CaCu_3Ti_4O_(12)陶瓷的微观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旺 巩会玲 +3 位作者 刘宇 刘兵发 刘桂华 杜国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65-1369,共5页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不同SiO2掺量的CaCu3Ti4O12(CCTO)陶瓷材料,并研究了SiO2含量对CCTO陶瓷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烧结时,SiO2不会与CCTO发生固相反应,而作为第二相物质存在于CCTO陶瓷的晶界,并对CCT...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不同SiO2掺量的CaCu3Ti4O12(CCTO)陶瓷材料,并研究了SiO2含量对CCTO陶瓷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烧结时,SiO2不会与CCTO发生固相反应,而作为第二相物质存在于CCTO陶瓷的晶界,并对CCTO陶瓷的微观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CCTO陶瓷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SiO2含量的增多而相应减小。阻抗分析表明,CCTO陶瓷的晶粒电阻随SiO2的掺入略有改变,而晶界电阻则随SiO2的掺入而显著增大。分析认为,晶界电阻的增大是导致CCTO陶瓷介电损耗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U3TI4O12 SiO2添加物 介电性能 微观结构 物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与聚乙烯醇磁性水凝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谢玮玮 杜国平 +2 位作者 章志斌 刘桂华 刘兵发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0,98,共5页
采用反复冷冻-融化技术(冻融)制备了Fe3O4/PVA/CS磁性水凝胶,并以相同方法制备了不交联、不掺磁的PVA/CS共混水凝胶和交联、不掺磁的PVA/CS交联水凝胶,研究对比了三类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再溶胀性能和力学性能随组分配比及冻融次数的变... 采用反复冷冻-融化技术(冻融)制备了Fe3O4/PVA/CS磁性水凝胶,并以相同方法制备了不交联、不掺磁的PVA/CS共混水凝胶和交联、不掺磁的PVA/CS交联水凝胶,研究对比了三类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再溶胀性能和力学性能随组分配比及冻融次数的变化行为,并研究了Fe3O4/PVA/CS磁性水凝胶的磁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和Fe3O4的加入和冻融次数的增加,水凝胶的溶胀率减小,再溶胀速率减缓,但力学性能却呈现出增大趋势。Fe3O4/PVA/CS磁性水凝胶各个样品的磁滞回线皆剩磁很少,矫顽力很小,且剩磁和矫顽力的大小取决于Fe3O4掺量的大小,与冻融次数基本无关,随着Fe3O4掺量的增加剩磁和矫顽力都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Fe3O4 聚乙烯醇(PVA) 壳聚糖(CS) 磁性水凝胶 冻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多晶硅锭中夹杂的物相与分布特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邓太平 毛文行 +3 位作者 尹传强 刘兵发 杜国平 周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9-452,共4页
多晶硅锭中经常出现硬质夹杂颗粒,严重影响线切割硅片的表面质量,严重时造成硅片切割生产中断线。我们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特征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定向凝固多晶硅锭中的夹杂进行了分析。采用溶解硅基体后沉淀萃取... 多晶硅锭中经常出现硬质夹杂颗粒,严重影响线切割硅片的表面质量,严重时造成硅片切割生产中断线。我们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特征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定向凝固多晶硅锭中的夹杂进行了分析。采用溶解硅基体后沉淀萃取的方法取得硅锭不同部位的夹杂。分析结果表明,硅锭中夹杂的物相主要有两种:β-SiC和β-Si3N4,SiC的数量较多;二者形貌有显著区别:前者呈不规则块状,而后者则呈平直杆状。硅锭的顶表面附近夹杂高度富集,但内部仍偶有大于100微米的较大的碳化硅夹杂颗粒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多晶硅 夹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3O_4/聚乙烯醇磁性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旺 刘兵发 +3 位作者 杜国平 刘宇 李颖毅 万军花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09年第2期174-176,共3页
利用化学方法制得了纳米Fe_3O_4粒子,然后将其与聚乙烯醇(PVA)的胶态溶液共混,通过冻融法制备了纳米Fe_3O_4/PVA磁性水凝胶。采用综合热分析仪、拉伸试验机及ppms-9综合物性检测系统对磁性水凝胶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纳米Fe_3O_... 利用化学方法制得了纳米Fe_3O_4粒子,然后将其与聚乙烯醇(PVA)的胶态溶液共混,通过冻融法制备了纳米Fe_3O_4/PVA磁性水凝胶。采用综合热分析仪、拉伸试验机及ppms-9综合物性检测系统对磁性水凝胶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纳米Fe_3O_4粒子的加入会降低磁性水凝胶的热稳定性;磁性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和磁学性能随纳米Fe_3O_4含量及冻融次数的改变而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聚乙烯醇 磁性水凝胶 冷冻-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钨铜复合粉末的压制成形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谭敦强 杨小霞 刘兵发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6,共6页
采用黄培云压制理论研究了纳米钨铜粉的压制行为,探讨了成形压力对坯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钨铜粉末比纳米钨粉容易压制,铜含量越多越容易压制;细粉末钨粉或钨铜粉末的压制成形能力较差,粗粉末成形能力较好;采用单向压制,W-20... 采用黄培云压制理论研究了纳米钨铜粉的压制行为,探讨了成形压力对坯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钨铜粉末比纳米钨粉容易压制,铜含量越多越容易压制;细粉末钨粉或钨铜粉末的压制成形能力较差,粗粉末成形能力较好;采用单向压制,W-20%Cu(质量分数)在成形压力为500~600MPa时出现明显的裂纹;在300MPa时可以获得组织均匀、致密度为99.5%的烧结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钨铜复合粉末 压制成形 烧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掺杂Mn-Zn铁氧体的制备及磁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广圣 姜贵文 +1 位作者 刘兵发 周正有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137,共5页
以FeSO4.7H2O、MnSO4.H2O、ZnSO4.7H2O、RE2O3(RE=Y、Nd、Gd、Dy)、HCl为原料,NaOH溶液为沉淀剂、H2O2为氧化剂,采用氧化共沉淀法制备出稀土元素掺杂(RE=Y、Nd、Gd、Dy)Mn-Zn铁氧体(Mn0.5Zn0.5RExFe1-xO4),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 以FeSO4.7H2O、MnSO4.H2O、ZnSO4.7H2O、RE2O3(RE=Y、Nd、Gd、Dy)、HCl为原料,NaOH溶液为沉淀剂、H2O2为氧化剂,采用氧化共沉淀法制备出稀土元素掺杂(RE=Y、Nd、Gd、Dy)Mn-Zn铁氧体(Mn0.5Zn0.5RExFe1-xO4),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进行表征,讨论了稀土元素掺杂的种类和量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要得到单相尖晶石结构Mn-Zn铁氧体,稀土元素掺杂量应控制在x≤0.02;Mn0.5Zn0.5RExFe1-xO4的晶粒度随掺杂含量x的增大单调减少;掺杂稀土元素Y、Nd对Mn-Zn铁氧体的磁性有削弱作用,不宜掺杂;而少量的稀土元素Gd、Dy掺杂有利于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的提高,x=0.02时,其饱和磁化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26.5和29.3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共沉淀法 稀土 掺杂 饱和磁化强度 MN-ZN铁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钨铜复合粉末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谭敦强 肖冬飞 +4 位作者 刘兵发 周浪 张全孝 杨润田 陈伟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5-439,共5页
采用偏钨酸铵、硝酸铜通过喷雾干燥、焙烧、球磨工艺制备纳米氧化钨铜复合粉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检测了复合粉末各个过程中的形貌、成分、组织。结果表明:采用喷雾干燥方法能制备出平均粒径20μm以下的中空结构的前驱体粉末... 采用偏钨酸铵、硝酸铜通过喷雾干燥、焙烧、球磨工艺制备纳米氧化钨铜复合粉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检测了复合粉末各个过程中的形貌、成分、组织。结果表明:采用喷雾干燥方法能制备出平均粒径20μm以下的中空结构的前驱体粉末,粉末为结晶体;经过焙烧、球磨破碎能获得平均粒径为80nm左右的复合氧化钨铜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法 前驱体粉末 纳米氧化钨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源温度对ZnO纳米线阵列定向性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赵勇 陈贤 +4 位作者 刘兵发 程国安 唐建成 方利广 盛广沪 《真空》 CAS 2012年第2期66-70,共5页
以Au薄膜为催化剂、ZnO与碳混合粉末为反应源,采用碳热还原法在单晶Si衬底上制备了ZnO纳米线阵列。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表征,研究了反应源温度对ZnO纳米线阵列的定向性和光致发光性能的... 以Au薄膜为催化剂、ZnO与碳混合粉末为反应源,采用碳热还原法在单晶Si衬底上制备了ZnO纳米线阵列。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表征,研究了反应源温度对ZnO纳米线阵列的定向性和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样品在源温度920℃条件下沿(002)方向择优生长,定向性最好,温度过低不利于ZnO纳米线阵列密集生长,而温度过高导致Zn原子二次蒸发,因而也不利于纳米线阵列的定向和择优生长;样品在源温度880℃有最强的近紫外带边发射,表明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ZnO晶体结构的优化;由于ZnO纳米线在缺氧氛围下生长,氧空位是缺陷存在的主要形式,因此所有样品都有较强的绿光发射。温度升高导致纳米线生长速度提高而增加了氧空位缺陷数量,从而使样品绿峰强度增强并在源温度920℃时达最大值,但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可导致ZnO纳米线表面Zn元素的蒸发而降低氧空位缺陷的数量,从而抑制绿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线阵列 温度 定向性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掺锆酸钡高温超导YBCO薄膜结构和超导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傅瑶 杜国平 +1 位作者 刘兵发 刘桂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8,共3页
高温超导氧化物YBCO外延薄膜在掺入少量锆酸钡(BaZrO3,BZO)后,其超导性能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研究了不同衬底温度对掺BZO的YBCO薄膜的外延特性及超导性能的影响。以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BCO及BZO原材料,利用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BZO含量为... 高温超导氧化物YBCO外延薄膜在掺入少量锆酸钡(BaZrO3,BZO)后,其超导性能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研究了不同衬底温度对掺BZO的YBCO薄膜的外延特性及超导性能的影响。以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BCO及BZO原材料,利用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BZO含量为2%(质量分数)的YBCO-BZO复合靶材,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LD)在LaAlO3(100)基片上外延生长YBCO薄膜。以不同的衬底温度制备了YBCO薄膜,用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所制备的YBCO薄膜的外延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比较了在不同衬底温度下制备的YBCO薄膜的超导性能,得到了最佳衬底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 YBCO 薄膜 脉冲激光沉积 BaZr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