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义S变换的低频瞬时能量谱油气检测技术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兰锋 刘全新 +1 位作者 雍学善 高建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38-241,共4页
讨论了S变换的优良性质,并对S变换作了进一步推广。将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地震子波代替S变换中的基本小波,实现了应用在地震资料中的广义S变换。通过对原始地震数据做广义S变换,得到了S域中单频率段的复地震道;由单频率段的复地震道进一... 讨论了S变换的优良性质,并对S变换作了进一步推广。将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地震子波代替S变换中的基本小波,实现了应用在地震资料中的广义S变换。通过对原始地震数据做广义S变换,得到了S域中单频率段的复地震道;由单频率段的复地震道进一步求取瞬时属性,得到了广义“三瞬”,即广义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也称单频段的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当储层中含有流体或气体时,会引起地震波能量和频率的变化,表现为高频段能量的衰减和低频段能量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S变换 瞬时能量谱 油气检测 地震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分析法对小波母函数的探讨及小波时频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兰锋 刘全新 +1 位作者 雍学善 高建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2-274,共3页
应用谱分析的方法,对小波母函数作了深入的探讨。针对Morlet小波,通过理论推导和数据试验,确定了衰减因子与主频的关系、衰减因子与尺度参数的关系、衰减因子与频率域滤波器品质因子(带宽)的关系。从时频分析原理出发,并用谱分析法确定... 应用谱分析的方法,对小波母函数作了深入的探讨。针对Morlet小波,通过理论推导和数据试验,确定了衰减因子与主频的关系、衰减因子与尺度参数的关系、衰减因子与频率域滤波器品质因子(带宽)的关系。从时频分析原理出发,并用谱分析法确定的小波函数,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实现了小波时频分析。通过对理论模型试验分析验证了其正确性,并在实际应用中与傅氏变换做了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分析法 小波母函数 小波时频 衰减因子 尺度参数 带宽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固结含气砂岩储层低频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兰锋 曹思远 +4 位作者 李绪宣 王鲁 姜绍辉 陈宝书 汪小将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3-878,共6页
针对浅层未固结砂岩储层,本文引入了White薄层状模型,并结合Biot孔隙弹性介质波动理论,对储层部分含气和完全含水两种情况下的低频地震反射特征进行了理论计算,并运用OASES波场数值模拟软件包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与完全含... 针对浅层未固结砂岩储层,本文引入了White薄层状模型,并结合Biot孔隙弹性介质波动理论,对储层部分含气和完全含水两种情况下的低频地震反射特征进行了理论计算,并运用OASES波场数值模拟软件包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与完全含水情形相比,储层部分含气时由于气泡的存在,岩石孔隙内的流体相对岩石骨架运动增强,波的传播速度随着地震波频率的降低而减小,砂岩储层与上、下围岩阻抗之差变大,从而引起地震低频反射能量相对增强,表现为明显的低频速度频散和低频反射异常。实际地震资料的低频能量分析结果表明,当未固结砂岩储层阻抗低于上下围岩阻抗时,低频地震能量异常现象可以作为识别储层含气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固结砂岩 含气储层 White模型 低频异常 速度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库的并行抽道集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兰锋 魏修成 +2 位作者 黄中玉 王鲁 李丽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5-568,8,共4页
针对目前地震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高效并行道集排序方法。利用地震数据按线和道多级关键字管理的特点,将数据分块,分发给多个节点同时进行初级关键字排序,利用数据库存储过程,控制并发进程之间的同步和异步,由最后一个进程... 针对目前地震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高效并行道集排序方法。利用地震数据按线和道多级关键字管理的特点,将数据分块,分发给多个节点同时进行初级关键字排序,利用数据库存储过程,控制并发进程之间的同步和异步,由最后一个进程将按初级关键字排序后的道集信息进行合并,继而再次分块进行下一级关键字的并行排序,实现了海量地震数据分块多级并行排序。实际地震数据排序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SQL数据库 存储过程 并行抽道集 进程间同步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参数宽带B样条子波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兰锋 曹思远 王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7-251,159-160,共5页
本文基于地震尖脉冲的小波分解及其重构原理,提出一种基于部分尺度下信号重构理论的宽带子波构成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地震子波。基于复B样条小波,具体讨论四参数宽带B样条地震子波的构成,推导出四参数宽带B样条子... 本文基于地震尖脉冲的小波分解及其重构原理,提出一种基于部分尺度下信号重构理论的宽带子波构成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地震子波。基于复B样条小波,具体讨论四参数宽带B样条地震子波的构成,推导出四参数宽带B样条子波的时间域和频率域的解析表达式。四参数宽带B样条地震子波不仅具有可直接调节旁瓣衰减的参数,而且还可以直接调节相位的个数,与相同主瓣等效频率的雷克子波和俞氏子波相比,四参数宽带B样条子波旁瓣小,非零时间点的延续时间短。楔形模型制作的合成地震记录表明,四参数宽带B样条子波的分辨率更高且参数选择更为灵活,可为地震资料处理提供一个更方便、更灵活的地震理论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重构 B样条复小波 旁瓣 瞬时频率 宽带B样条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图像变形的纵横波自动时间匹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兰锋 魏修成 +2 位作者 黄中玉 王鲁 李丽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632,2-3,共7页
基于全局最优化理论研究了动态图像变形算法,将其应用于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中,提出了"三步"法逐步求取纵横波时移量的实用流程。首先对纵横波剖面进行旅行时和能量预处理,使之满足动态图像变形算法的计算条件;然后应用图像变... 基于全局最优化理论研究了动态图像变形算法,将其应用于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中,提出了"三步"法逐步求取纵横波时移量的实用流程。首先对纵横波剖面进行旅行时和能量预处理,使之满足动态图像变形算法的计算条件;然后应用图像变形算法求取时移量的低频趋势并对转换横波剖面进行变形;最后应用多维的图像变形算法求取时移量的高频成份并变形。实际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匹配结果表明,该方法思路可行,效果较好。由匹配后的时移场可得到纵横波速度比,为转换波的偏移速度建模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图像变形 时间匹配 全局最优 纵横波速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带B样条子波的匹配追踪时频分解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兰锋 李丽华 +1 位作者 魏修成 黄忠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7-422,506+329,共6页
本文利用四参数宽带B样条子波的高分辨性和子波参数调节的灵活性,结合常规匹配追踪算法,实现了高精度的地震道自适应时频分解。应用理论模型,讨论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与真实谱和Morlet小波匹配追踪做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 本文利用四参数宽带B样条子波的高分辨性和子波参数调节的灵活性,结合常规匹配追踪算法,实现了高精度的地震道自适应时频分解。应用理论模型,讨论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与真实谱和Morlet小波匹配追踪做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的时频谱分辨率较高、时频定位性好。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低频瞬时能量谱剖面可以较好地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能够显现储层内部的细节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时频分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B样条子波 匹配追踪 时频分解 瞬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奇异性检测及其在地震相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兰锋 曹思远 +2 位作者 熊伟 焦迎水 王鲁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0-2225,共6页
本文从地震道的奇异属性出发,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求取地震道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曲线,并沿此曲线提取地震道的小渡变换系数,称之为小波变换模极大值连线振幅。此属性不仅可以代表信号本身,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区别于相邻道,并且具有地震道... 本文从地震道的奇异属性出发,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求取地震道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曲线,并沿此曲线提取地震道的小渡变换系数,称之为小波变换模极大值连线振幅。此属性不仅可以代表信号本身,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区别于相邻道,并且具有地震道多尺度的特征,即兼具时频域的特征,由此结合自组织神经网络,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相分析方法,通过模型合成地震记录实验分析,证明此方法是可行的,且对地质层位的解释误差具有一定的容许度,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了实际资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模极大值曲线 奇异属性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岩石物理建模的横波预测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兰锋 尹龙 +2 位作者 黄捍东 周振亚 董金超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82-1487,共6页
横波速度在地震正演模拟、流体预测和AVO分析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横波测井费用较高等原因,一些工区并没有横波速度测井资料。基于岩石物理建模的方法预测横波具有针对性,预测精度较高。本文采用了由Sabrina提出的计算有效弹... 横波速度在地震正演模拟、流体预测和AVO分析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横波测井费用较高等原因,一些工区并没有横波速度测井资料。基于岩石物理建模的方法预测横波具有针对性,预测精度较高。本文采用了由Sabrina提出的计算有效弹性模量方法,扩展了Cao等在该方法进行横波预测的假设条件,进行岩石物理建模,利用实测的纵波速度计算孔隙弱度从而进一步预测横波。最后结合实际资料,利用已知测井横波速度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预测 岩石物理建模 有效弹性模量 孔隙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S变换及其在储集层频谱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兰锋 曹思远 +1 位作者 夏竹 熊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9-632,共4页
将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地震子波代替S变换中的基本小波,实现了应用在地震资料中的广义S变换。通过对理论薄层模型的试验得出,基于广义S变换的频谱可将大于λ/8的薄层检测出来,证明了广义S变换具有高定位的时频谱,而且广义S变换具有自适... 将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地震子波代替S变换中的基本小波,实现了应用在地震资料中的广义S变换。通过对理论薄层模型的试验得出,基于广义S变换的频谱可将大于λ/8的薄层检测出来,证明了广义S变换具有高定位的时频谱,而且广义S变换具有自适应时频窗,输入长度不受时窗的限制等优点,克服了离散傅立叶变换时窗的局限性,因此在傅氏变换频谱分解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广义S变换的储集层频谱成像技术,并与傅氏变换频谱分解结果作了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功地应用在了印尼、塔里木、准噶尔等多个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变换 广义S变换 频谱分解 储集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向匹配追踪提高地震分辨率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兰锋 王鲁 李丽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9-773,6,共5页
在常规时间域匹配追踪子波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时频谱匹配追踪子波合成的思路,类似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正、反过程,基于Gabor反褶积的理论框架,利用双向匹配追踪算法,在时频域实现了一种非平稳的提高地震分辨率方法,其流程为:(1)将地震道... 在常规时间域匹配追踪子波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时频谱匹配追踪子波合成的思路,类似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正、反过程,基于Gabor反褶积的理论框架,利用双向匹配追踪算法,在时频域实现了一种非平稳的提高地震分辨率方法,其流程为:(1)将地震道数据进行正向匹配追踪子波分解,将每个子波的时频谱进行叠加得到地震道的时频谱;(2)通过匹配追踪时频谱平滑和数学运算,得到近似反射系数时频谱;(3)对反射系数时频谱进行反向匹配追踪,得到一系列高分辨率的地震子波,进而合成高分辨率地震道。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法有效拓宽了地震资料的相对频带,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追踪 反褶积 相对频带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谱反演压缩感知算法实现及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夏红敏 刘兰锋 +1 位作者 张显辉 陈双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5-301,I0010,共8页
地震数据谱反演是将地层反射系数分解为奇分量和偶分量,再利用部分谱信息进行反演的方法。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谱反演,通过梯度投影稀疏重构实现地震谱反演,能够很好地实现谱反演目标函数求解。同时,利用地震数据的二次谱估算地震子波谱... 地震数据谱反演是将地层反射系数分解为奇分量和偶分量,再利用部分谱信息进行反演的方法。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谱反演,通过梯度投影稀疏重构实现地震谱反演,能够很好地实现谱反演目标函数求解。同时,利用地震数据的二次谱估算地震子波谱用于谱反演。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试算结果表明,联合地震数据二次谱算法和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谱反演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实际数据谱反演中的稳定性问题,反演结果地震信噪比高、横向连续性好,在实际数据处理中参数影响因素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反演 压缩感知 稀疏重构 地震子波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资料的小断裂检测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思远 刘兰锋 陈为琳 《中国煤炭地质》 2010年第8期5-8,28,共5页
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查明煤层的构造发育情况,特别是小断层及微断裂的发育情况,是目前煤炭工业迫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根据煤田中小断层和断面波的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小断层高分辨率时频谱处理识别技术和基于断面波特征的微... 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查明煤层的构造发育情况,特别是小断层及微断裂的发育情况,是目前煤炭工业迫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根据煤田中小断层和断面波的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小断层高分辨率时频谱处理识别技术和基于断面波特征的微断裂识别方法,模型试验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挖掘地震资料的有效信息,较好的识别出煤田中的小断层和微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时频谱处理技术 微断裂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性反演协同约束的叠后随机地震反演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丰麒 刘俊州 +2 位作者 刘兰锋 时磊 韩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7-1149,I0014,I0015,共15页
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确定性反演协同约束的叠后随机地震反演方法。以序贯Gibbs扰动模拟、扩展Metropolises—Hastings(M-H)算法为核心,引入层序地层网格,自适应融入地质统计学、构造以及沉积模式等信息,整个反演过程无需计算地层... 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确定性反演协同约束的叠后随机地震反演方法。以序贯Gibbs扰动模拟、扩展Metropolises—Hastings(M-H)算法为核心,引入层序地层网格,自适应融入地质统计学、构造以及沉积模式等信息,整个反演过程无需计算地层的局部倾角或进行复杂的坐标转换。针对随机地震反演结果的高频成分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造成不同实现展示的储层特征差异较大,结合序贯Gibbs扰动模拟与同位协同克里金,通过引入确定性反演结果的协同约束,进一步限定随机反演候选解空间,从而降低随机地震反演高频成分的不确定性。获得以下认识:①相比确定性反演,随机地震反演可以产生高分辨率的反演结果,其中垂向变差影响随机反演的垂向分辨率,横向变差影响随机反演的横向连续性。②与均匀地震网格相比,由于层序地层网格融入了构造和沉积模式等信息,因此更适合变差函数横向约束随机反演;借助重采样矩阵,在层序地层网格进行抽样模拟,在均匀地震网格进行褶积正演,整个反演过程既满足构造和沉积模式的约束,同时又符合地球物理原理。③通过引入确定性反演的协同约束,可进一步限定候选解的解空间,增强波阻抗随机反演结果与确定性反演结果的相关性,进而降低随机反演高频成分不确定性。实际数据试算表明,通过对比随机反演的四个不同实现,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随机地震反演 序贯Gibbs扰动模拟 扩展M-H算法 层序地层网格 同位协同克里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分类中半自动确定分类数的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熊伟 万忠宏 +2 位作者 刘兰锋 陈茂山 张中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5-271,共7页
波形分类方法是现今比较成熟的地震相分析方法,此法已在岩性预测、砂体预测、裂缝性油气藏和隐蔽性油气藏预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以往实际应用中采用输入层为二维Kohonen网络进行地震相分类数的选择都是靠经验或试验方法确定的,... 波形分类方法是现今比较成熟的地震相分析方法,此法已在岩性预测、砂体预测、裂缝性油气藏和隐蔽性油气藏预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以往实际应用中采用输入层为二维Kohonen网络进行地震相分类数的选择都是靠经验或试验方法确定的,增加了分类的不确定性和相应的工作量。本文提出了用改进的输出层为一维的自组织神经网络,半自动地估计地震相分类数。理论模型验证和实例应用表明,改进的Kohonen网络能很好地估计地震相分类数,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地划分地震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神经网络 波形分类 地震相 分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植物粗提物对金鱼诱食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吉红 李海梅 +1 位作者 周继术 刘兰锋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70,共4页
选用4~7g金鱼60尾,以触球法进行4种植物(大蒜、陈皮、松针、丁香)粗提物诱食效果的试验。通过记录金鱼进入集鱼区及其触碰试剂球次数,结合统计学检验,比较和评价了4种植物粗提物对金鱼的诱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陈皮、大蒜、松... 选用4~7g金鱼60尾,以触球法进行4种植物(大蒜、陈皮、松针、丁香)粗提物诱食效果的试验。通过记录金鱼进入集鱼区及其触碰试剂球次数,结合统计学检验,比较和评价了4种植物粗提物对金鱼的诱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陈皮、大蒜、松针具有诱食效果,其强弱依次为:陈皮〉大蒜〉松针;丁香无诱食效果,且具有抑制其摄食的趋势。陈皮、大蒜和松针是金鱼天然植物诱食剂的优良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陈皮 松针 丁香 粗提物 金鱼 诱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道时频分析的地层结构解析原理和方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夏竹 刘兰锋 +3 位作者 任敦占 魏文博 张振生 宋建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5,69,共10页
地震时频分析是通过对地震信号采用多种数学变换,实现从时频域角度对信号的局部特征进行分解,剖析信号细微特征所对应的地层结构。在应用地震时频分析技术过程中,人们对于这项技术能否真正有效地解决实际地质问题存在许多争论。本文从... 地震时频分析是通过对地震信号采用多种数学变换,实现从时频域角度对信号的局部特征进行分解,剖析信号细微特征所对应的地层结构。在应用地震时频分析技术过程中,人们对于这项技术能否真正有效地解决实际地质问题存在许多争论。本文从时频原理综合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地震道时频谱中各种频率特性参数和时频旋回直接转化成对地层结构逐级、分步的解析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研究认为时频分析原理不仅是对地震数据进行特殊数学变换,实现对信号的分解,而且充分利用了地层厚度的调谐效应及岩性调谐效应;时频谱与地质结构特征之间的良好响应关系为地震地质精细解释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调谐效应 傅里叶变换 三角递归滤波 时频谱特征 地层结构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有机质泥页岩岩石物理横波速度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秉铭 刘致水 +4 位作者 刘俊州 包乾宗 折向毅 夏红敏 刘兰锋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8-667,共10页
许多实际测井资料中缺失横波速度数据,给叠前地震资料反演、脆性因子计算、应力分析和储层预测等带来不利影响。关于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已日趋成熟,而关于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Keys-X... 许多实际测井资料中缺失横波速度数据,给叠前地震资料反演、脆性因子计算、应力分析和储层预测等带来不利影响。关于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已日趋成熟,而关于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Keys-Xu干岩石模型,引入Gassmann方程和Brown-Korringa固体替代等岩石物理理论,构建了一种包含多矿物、复杂孔隙和有机质含量的富有机质泥页岩岩石物理横波速度预测方法。该方法将富有机质泥页岩等效为由岩石基质矿物、有机质和含流体孔隙组成的混合物,将岩石中复杂的孔隙结构等效为球形孔隙与裂缝状孔隙组合的结构;利用纵波速度计算球形孔隙与裂缝状孔隙的体积分数,进而预测横波速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验室测试数据和建南构造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实际测井资料,预测的横波速度与实测的横波速度吻合度较高,表明该方法在预测富有机质泥页岩横波速度时适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ys-Xu模型 富有机质泥页岩 复杂孔隙结构 复杂岩性 横波速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复杂碳酸盐岩横波速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秉铭 刘致水 +4 位作者 刘俊州 夏红敏 折向毅 王箭波 刘兰锋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D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发育了岩性和孔隙结构均复杂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为白云岩、灰岩中夹杂硬石膏、石英,部分层段黏土含量较高,采用工业界常用的经典碳酸盐岩岩石物理模型Xu-Payne模型不能有效求取该储层的横波...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D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发育了岩性和孔隙结构均复杂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为白云岩、灰岩中夹杂硬石膏、石英,部分层段黏土含量较高,采用工业界常用的经典碳酸盐岩岩石物理模型Xu-Payne模型不能有效求取该储层的横波速度。针对这一问题,将储层岩石等效为由白云石、方解石、黏土、石英、硬石膏及孔隙流体组成的混合物,将岩石中的孔隙简化等效为刚性孔隙与柔性裂缝,综合利用多孔隙类型微分Kuster-Toks9z(简称DKT)岩石物理模型、Gassmann方程、Wood方程、VRH平均公式构建岩石物理模型,在纵波速度的约束下求出刚性孔隙与柔性裂缝的体积分数,进而求取横波速度。研究区实际测井资料应用上述方法求取的横波速度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要明显优于用多矿物扩展的Xu-Payne模型及原始XuPayne模型的预测结果,验证了方法对于求取复杂岩性、复杂孔隙结构碳酸盐岩储层横波速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u-Payne模型 碳酸盐岩 复杂孔隙结构 复杂岩性 横波速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集层特征的多尺度差异分析
20
作者 曹思远 刘兰锋 韩德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1-505,共5页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真、假亮点识别是决定勘探成败的关键。AVO理论,为利用地震资料的叠前信息进行储集层识别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频率随偏移距而变化(FVO)这一事实,使得利用地震记录的叠后信息进行储集层预测成为可能,尽管其物理机制目...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真、假亮点识别是决定勘探成败的关键。AVO理论,为利用地震资料的叠前信息进行储集层识别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频率随偏移距而变化(FVO)这一事实,使得利用地震记录的叠后信息进行储集层预测成为可能,尽管其物理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晰。数值实验表明,叠加地震记录不同尺度地震波同相轴走向的差异与反射能量的差异分别反映了地层岩性的空间变化和区分了地震波调谐产生的强振幅与储集层AVO产生的强振幅,从而为叠后剖面真、假亮点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判别方法。MarmousiⅡ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较好地识别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多尺度 亮点 调谐 Marmousi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