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刺阳陵泉穴对胆道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光亭 王淑敏 王力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阳陵泉穴对胆道系统运动的效果与机理。方法:将60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左阳陵泉(左穴组)、右阳陵泉(右穴组)和双阳陵泉组(双穴组),每组各20例,在B超下观察3组对胆囊收缩和胆总管扩张的影响。结果:左穴组、右穴组和双穴... 目的:探讨针刺阳陵泉穴对胆道系统运动的效果与机理。方法:将60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左阳陵泉(左穴组)、右阳陵泉(右穴组)和双阳陵泉组(双穴组),每组各20例,在B超下观察3组对胆囊收缩和胆总管扩张的影响。结果:左穴组、右穴组和双穴组对胆囊收缩和胆总管扩张均有明显作用(P<0.05),但3组间的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左阳陵泉与右阳陵泉对胆道系统有同样的效应,故临床不宜只取右穴,而忽略左穴,也不必左右双穴同时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刺 阳陵泉穴 胆道系统 针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针巨刺治疗缺血性中风12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光亭 高旭让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23-825,共3页
目的 :观察巨针巨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缺血性中风患者 2 35例随机分为巨针巨刺治疗组 12 2例与毫针巨刺对照组 6 2例、毫针患侧对照组 5 1例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 :治疗组与 2个对照组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但治疗组又... 目的 :观察巨针巨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缺血性中风患者 2 35例随机分为巨针巨刺治疗组 12 2例与毫针巨刺对照组 6 2例、毫针患侧对照组 5 1例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 :治疗组与 2个对照组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但治疗组又明显好于 2个对照组 (P <0 0 0 1)。 结论 :巨针巨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 ,具有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临床观察 针灸疗法 巨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巨刺对中风偏瘫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光亭 肖永俭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0-43,共4页
《灵枢·官针篇》说:“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巨刺治疗中风偏瘫早在元代就有记载。《济生拔粹·针经摘英集》曰:“治中风手足不遂,针百会、听会、肩髃、曲池、三里、悬钟、风市,其七穴左治右,右治左”。巨刺历来受到各家重视... 《灵枢·官针篇》说:“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巨刺治疗中风偏瘫早在元代就有记载。《济生拔粹·针经摘英集》曰:“治中风手足不遂,针百会、听会、肩髃、曲池、三里、悬钟、风市,其七穴左治右,右治左”。巨刺历来受到各家重视,但其依据何在?与针刺瘫痪侧肢体(下称瘫刺)是否有差异?作者试用电针巨刺对中风偏瘫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影响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巨刺 中风 偏瘫 甲皱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针巨刺法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光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01-703,共3页
目的 :观察巨针巨刺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 4 4例与毫针巨刺组 34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均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多项指标参... 目的 :观察巨针巨刺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 4 4例与毫针巨刺组 34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均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多项指标参数 ,但巨针组优于毫针组 (P <0 0 5 )。结论 :两种刺法均有效 ,巨针法优于毫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脑血流图 血脂 血液流变学 巨刺法 毫针法 对比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针巨刺法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光亭 马元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09-610,共2页
目的 :观察巨针巨刺对脑梗死患者脑部血液循环的效果与机制。方法 :将 6 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和毫针巨刺组对比观察。结果 :巨针组与毫针组均能改善脑动脉的弹性 ,使其紧张度下降、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但巨针组明显好于... 目的 :观察巨针巨刺对脑梗死患者脑部血液循环的效果与机制。方法 :将 6 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和毫针巨刺组对比观察。结果 :巨针组与毫针组均能改善脑动脉的弹性 ,使其紧张度下降、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但巨针组明显好于毫针组 (P <0 .0 5或 0 .0 1)。结论 :两种针法均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血流图 巨针疗法 巨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刺内关穴对冠心病病人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光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7期594-595,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对冠心病病人左心功能的影响与机制。方法将6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左内关(左穴组)、右内关(右穴组)和双内关(双穴组)组,每组各20例,针刺后观察3组病人左心功能各项参数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左穴组、右穴组和双穴...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对冠心病病人左心功能的影响与机制。方法将6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左内关(左穴组)、右内关(右穴组)和双内关(双穴组)组,每组各20例,针刺后观察3组病人左心功能各项参数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左穴组、右穴组和双穴组对冠心病病人左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但3组间的作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内关与右内关穴对冠心病病人左心功能改善同样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刺 内关穴 左心功能 针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针巨刺治疗脑梗死20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光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 观察巨针巨刺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病人 3 5 9例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 (治疗组 ) 2 0 6例与毫针巨刺组 (对照 1组 ) 78例、毫针患侧组 (对照 2组 ) 75例进行对照观察。所有病人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 目的 观察巨针巨刺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病人 3 5 9例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 (治疗组 ) 2 0 6例与毫针巨刺组 (对照 1组 ) 78例、毫针患侧组 (对照 2组 ) 75例进行对照观察。所有病人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病残程度评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2 % ,愈显率为 78.7% ;对照 1组总有效率为 89.8% ,愈显率为 5 7.7% ;对照 2组总有效率为81.3 % ,愈显率为 41.3 % ,治疗组与对照 1组、对照 2组均有较好的疗效 ,但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 1组、对照 2组 (P <0 .0 1)。结论 巨针巨刺法治疗脑梗死 ,具有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针 脑梗死 临床观察 针剌疗法 巨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针通督补肾针刺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能力和疼痛症状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光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1期4247-4247,共1页
目的观察巨针通督补肾针刺为主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对患者运动能力及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48例患者按门诊就诊或住院顺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用巨针通督补肾针刺;对照组50例,服用吲哚美辛(消炎痛)。结果腰骶、髋、膝关节部位及... 目的观察巨针通督补肾针刺为主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对患者运动能力及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48例患者按门诊就诊或住院顺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用巨针通督补肾针刺;对照组50例,服用吲哚美辛(消炎痛)。结果腰骶、髋、膝关节部位及压痛指数的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8.2416~5.2998,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0m步行时间、整体功能、体温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574~17.8717,P<0.05或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体液免疫诸项指标及血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049~5.7595,P<0.05或P<0.01)。治疗组总显效率为49%,对照组总显效率为2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013,P<0.05)。结论巨针通督补肾针刺法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主要体征积分、疼痛积分、运动能力及体液免疫指标及血沉有确切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针针刺 通督补肾 活动期 强直性脊柱炎 运动能力 疼痛症状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针巨刺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光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6期538-539,共2页
目的 探讨巨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3 0例与毫针常规针刺组3 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及血液流变学均有改善作用,但巨针组明显优于... 目的 探讨巨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3 0例与毫针常规针刺组3 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及血液流变学均有改善作用,但巨针组明显优于毫针组(P <0 .0 5 )。结论 两组针刺法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均有效,巨针法优于毫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针巨剖 中风 肇痛 针灸疗法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脑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226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光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6期361-362,共2页
目的 观察补肾益脑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3 8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2 2 6例和对照组 160例 ,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肾益脑通络胶囊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 目的 观察补肾益脑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3 8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2 2 6例和对照组 160例 ,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肾益脑通络胶囊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测定 ,并做血液流变学、血脂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8% ,愈显率为 76.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3 % ,愈显率为 41.3 % ,两组疗效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血脂各项指标治疗后均有改善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P <0 .0 1)。结论 补肾益脑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确切 ,与西药配合应用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益脑通络胶囊 缺血性脑卒中 中医药疗法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患者智力状态、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变化及补肾益脑胶囊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光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益脑胶囊干预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智力,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变化。方法:血管性痴呆患者188例为1997-05/2001-1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随机分为2组(患者均知情同意):补肾益脑组130例和对照组58例。补肾益脑组口服补... 目的:观察补肾益脑胶囊干预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智力,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变化。方法:血管性痴呆患者188例为1997-05/2001-1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随机分为2组(患者均知情同意):补肾益脑组130例和对照组58例。补肾益脑组口服补肾益脑胶囊,6粒/次,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15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5d,连用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应用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判患者智力状态(评分越高,智力恢复越好),同时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共142例,其中补肾益脑组98例,对照组44例。①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补肾益脑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5.16±4.95,17.66±6.84,t=8.82,P<0.001),对照组治疗后也较治疗前升高(22.05±3.02,18.35±5.98,t=3.66,P<0.01),但其效果没有补肾益脑组显著(t=3.85,P<0.01)。②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胆固醇、三酰甘油指标虽均有改善,但补肾益脑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06~8.91,P<0.001)。结论:补肾益脑胶囊确能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智力,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中药疗法 智力 血液流变学 血管性痴呆患者 补肾益脑胶囊 智力状态 血脂变化 干预作用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 山东中医药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脑通络胶囊对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光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益脑通络胶囊配合西药对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并与单纯应用西药者比较。方法:脑卒中患者452例为1999-06/2002-1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随机分为补肾益脑通络组270例和对照组182例,对照组应用...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益脑通络胶囊配合西药对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并与单纯应用西药者比较。方法:脑卒中患者452例为1999-06/2002-1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随机分为补肾益脑通络组270例和对照组182例,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钠和复方丹参等药物治疗,补肾益脑通络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补肾益脑通络胶囊(人参、何首乌、菖蒲、水蛭、川芎等组成,每粒0.5g)6粒/次,3次/d,15d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做血液流变学、血脂检查,均获参与者知情同意。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386例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补肾益脑通络组治疗后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②血脂结果:补肾益脑通络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犤(4.88±0.45),(5.25±0.67)mmol/L,t=6.49;(1.52±0.32),(1.86±0.50)mmol/L,t=8.14,P均<0.001犦。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但补肾益脑通络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9.01±8.16,16.10±9.86,t=7.71,P<0.001)。结论:补肾益脑通络胶囊与西药配合应用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多项指标,可以显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中药疗法 功能恢复 血液流变学 脑卒中 补肾益脑通络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巨刺与瘫刺对中风偏瘫的实验对比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光亭 肖永俭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5期47-48,72,共2页
巨刺偏瘫是指左瘫刺右、右瘫刺左。针刺前后脑阻抗血流图的比较结果表明:引刺瘫侧肢体后脑阻抗血流图诸项指标的改善,健侧脑好于病灶侧脑;而针刺健侧肢体后其改善情况,病灶侧脑优于健侧脑。就病灶侧脑血流图的改善情况看,巨刺好于瘫剌。
关键词 巨刺 瘫刺 中风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脑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126例
14
作者 刘光亭 王淑敏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281-282,共2页
目的 :观察补肾益脑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4 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12 6例和对照组 12 0例 ,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补肾益脑通络胶囊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 目的 :观察补肾益脑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4 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12 6例和对照组 12 0例 ,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补肾益脑通络胶囊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并做血液流变学、血脂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4 % ,愈显率7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0 % ,愈显率 4 0 % ,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血脂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改善 ,治疗组较对照组尤为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或 P<0 .0 1)。结论 :补肾益脑通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补肾益脑通络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针灸专业本科生临床教学的规划与管理
15
作者 刘光亭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年第12期1121-1122,共2页
文章从带教教师、医德教育、入科出科考试、病历书写、操作技能、讲座等方面,阐述了对针灸专业本科生临床教学的规划与管理。
关键词 针灸学 临床教学 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压法护理失眠症71例
16
作者 王淑敏 刘光亭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4-34,共1页
许多慢性疾病都伴有失眠症,临床多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服镇静剂,疗效多不满意,且有嗜睡眩晕、乏力纳差、口干和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近年来,我们在护理失眠患者中开展了耳压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系住院... 许多慢性疾病都伴有失眠症,临床多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服镇静剂,疗效多不满意,且有嗜睡眩晕、乏力纳差、口干和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近年来,我们在护理失眠患者中开展了耳压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系住院患者。病例选择条件:每日(中午和夜间)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并有难入睡、易醒、醒后不易入睡等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压法 失眠症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刺阳陵泉穴治疗肩周炎115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光亭 王淑敏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6期393-394,共2页
巨刺阳陵泉穴治疗肩周炎115例刘光亭,王淑敏(附属医院250011)关键词巨刺;阳陵泉穴;肩周炎;针灸治疗巨刺为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一种针刺方法,源于《内经》。我们自1984年至1992年用巨刺阳陵泉穴的方法治疗肩周... 巨刺阳陵泉穴治疗肩周炎115例刘光亭,王淑敏(附属医院250011)关键词巨刺;阳陵泉穴;肩周炎;针灸治疗巨刺为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一种针刺方法,源于《内经》。我们自1984年至1992年用巨刺阳陵泉穴的方法治疗肩周炎11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刺 阳陵泉穴 肩周炎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探讨巨刺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18
作者 徐呈超 李金玲 刘光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82-4384,共3页
“巨刺”源于《黄帝内经》,是古代刺法“九刺”中的一种,经言“八曰巨刺,左取右,右取左”。针刺经脉,左右交叉取穴为其独特之处。沿古至今,巨刺在针灸临床中疗效显著,尤其是沉疴痼疾。但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巨刺虽临床应用广泛,但缺乏对... “巨刺”源于《黄帝内经》,是古代刺法“九刺”中的一种,经言“八曰巨刺,左取右,右取左”。针刺经脉,左右交叉取穴为其独特之处。沿古至今,巨刺在针灸临床中疗效显著,尤其是沉疴痼疾。但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巨刺虽临床应用广泛,但缺乏对其理论的系统探讨,且常易与缪刺相混。因此,文章基于《黄帝内经》,从巨刺的渊源、理论依据、操作特点以及临床应用等不同角度,对巨刺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为医者提供思路和灵感,为其临床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巨刺 理论探讨 缪刺 经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