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单向调压塔防止长输水管道水柱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刘光临 梅清 +1 位作者 冯卫民 志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4-48,共5页
通过水锤防护的计算分析 ,提出了用单向调压塔防止“水柱分离”的技术方案 ,研制了经济实用的调压塔结构并组织了技术实施 ,取得了良好的水锤防护效果。现场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非常吻合 。
关键词 单向调压塔 防止 长输水管道 水柱分离 泵站 水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调压塔水锤防护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光临 志勇 +1 位作者 王听权 胡青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2-85,共4页
单向调压塔是一种用于防止管道系统中产生负压 ,导致水柱分离再弥合的水锤防护措施。结合九江第三水厂水源泵站长输水管道系统的实例 ,进行了水锤防护措施的分析 ,研究了单向调压塔水锤防护的特性。结合工程实际 ,提出了采用单向调压塔... 单向调压塔是一种用于防止管道系统中产生负压 ,导致水柱分离再弥合的水锤防护措施。结合九江第三水厂水源泵站长输水管道系统的实例 ,进行了水锤防护措施的分析 ,研究了单向调压塔水锤防护的特性。结合工程实际 ,提出了采用单向调压塔进行水锤防护的技术方案 ,组织了技术实施 ,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调压塔 泵站 水锤 水柱分离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控缸速度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光临 沈全成 陈奎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41,共4页
针对某厂步进加热炉液压系统的改造工程,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泵控缸速度控制系统,建立了该泵控缸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精度较高,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较好地实现模型跟踪控制。
关键词 电液比例控制 动态特性 系统建模 仿真研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轮机组故障诊断的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光临 程宏举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6-92,共7页
本文针对大型水轮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对采用神经网络进行故障模式识别的方法进行研究 ,为克服单一神经网络模型诊断方法的局限性 ,对现有的网络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提出并探讨了多种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故障诊断的诊断方法... 本文针对大型水轮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对采用神经网络进行故障模式识别的方法进行研究 ,为克服单一神经网络模型诊断方法的局限性 ,对现有的网络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提出并探讨了多种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故障诊断的诊断方法。该方法综合了多层感知模型和自适应谐振网络各自的优势 ,建立了适用于水轮机组故障诊断的混合网络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轮机组 故障诊断 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室三维非定常流动与传热数值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光临 王玺堂 +1 位作者 李俊 诸葛伟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48-150,165,共4页
蓄热室是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系统实现余热回收和获得高温空气的关键部件。应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蓄热体,采用当量连续法建立蓄热室非定常流动和传热的三维模型,对采用蜂窝陶瓷蓄热体的蓄热室在蓄热过程和放热过程中流速和温度的动态分布... 蓄热室是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系统实现余热回收和获得高温空气的关键部件。应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蓄热体,采用当量连续法建立蓄热室非定常流动和传热的三维模型,对采用蜂窝陶瓷蓄热体的蓄热室在蓄热过程和放热过程中流速和温度的动态分布情况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 蓄热室 蓄热体 流动 传热 非定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泵并串联复杂泵系统水锤分析及其控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光临 梅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9-64,共6页
针对万家寨引黄工程长管道、高扬程、多级泵站串联、各泵站多台机组并联的复杂泵系统结构,采用特征线法,建立了边界条件的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全部及部分机组事故停泵水锤过程,研究了采用两阶段关闭阀与调压塔配合进行水锤控制的可... 针对万家寨引黄工程长管道、高扬程、多级泵站串联、各泵站多台机组并联的复杂泵系统结构,采用特征线法,建立了边界条件的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全部及部分机组事故停泵水锤过程,研究了采用两阶段关闭阀与调压塔配合进行水锤控制的可靠性问题,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为系统优化设计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系统 水锤 引黄工程 泵站 引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光临 符向前 +1 位作者 蒋劲 陈启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0,共4页
介绍了一个CMFD-2000系统的研究思路及其主要的研究成果,对系统使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和构架作了详细的介绍.系统由两个数据采集工作站、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和一个WWW服务器组成,构建了实时数据采集、信号分析、状态监测、状态分析、状态评... 介绍了一个CMFD-2000系统的研究思路及其主要的研究成果,对系统使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和构架作了详细的介绍.系统由两个数据采集工作站、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和一个WWW服务器组成,构建了实时数据采集、信号分析、状态监测、状态分析、状态评价与预测、故障诊断、实用计算等功能模块.该系统已经成功地应用在电厂中,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充实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数字滤波算法及其在风机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光临 易建钢 严开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48,共2页
针对干扰噪声的特点,采用中值滤波、均值滤波和移动平均滤波组合而成的复合数字滤波算法,可以有效滤除风机监测系统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各种噪声干扰信号。算法运算效率高,适合在在线系统中实现。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复合数字滤波 在线监测 旋转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供水系统水泵启动水锤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光临 蒋劲 沈正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4-26,共3页
针对九江电厂供水系统水锤事故,利用水锤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护对策,为火电厂供水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 火电厂 供水系统 水锤 计算机仿真 水泵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武汉科技大学历史沿革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光临 何明昌 +3 位作者 陈泽华 黎宇宁 朱孟强 王小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1-108,共8页
本文以大量史料为基础,全面概述了武汉科技大学105年的校史沿革,重点查证学校前身是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是湖北地区最早的专业学堂之一。
关键词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工艺学堂 张之洞 校史沿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系统中调压塔水锤防护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光临 梅清 贾琦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1,共11页
本文针对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总干一、二级泵站采用的级间串联、站内多台机组并联的复杂泵系统,应用水锤理论和带插值的特征线法,建立了多条进出水管道交汇的水泵并联和调压塔边界条件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在各种不同运行组合情况下事故... 本文针对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总干一、二级泵站采用的级间串联、站内多台机组并联的复杂泵系统,应用水锤理论和带插值的特征线法,建立了多条进出水管道交汇的水泵并联和调压塔边界条件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在各种不同运行组合情况下事故停泵水力过渡过程中调压塔的水锤防护特性,研究了水泵出口间关闭程序对管道系统压力和调压塔水位变化的影响,提出了确定调压塔经济断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调压塔 水锤 防护 数学模型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系统水锤最优阀调节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光临 蒋劲 易钢敏 《流体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5,共5页
提出了泵系统水锤控制与防护的最优阀调节数学模型,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两阶段关闭蝶阀的最优关阀程序的计算分析与模型实验研究;讨论了阀调节的水锤防护特性,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水锤 阀调节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式燃烧系统动态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光临 诸葛伟林 +1 位作者 王玺堂 李俊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45-147,159,共4页
蓄热式燃烧系统具有大幅度节省燃料和减少NOx排放的双重优势,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燃烧系统之一。本文提出蓄热式燃烧系统的蓄热体和燃烧室等关键部件的动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并提出通道分离和预估 修正的迭代求... 蓄热式燃烧系统具有大幅度节省燃料和减少NOx排放的双重优势,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燃烧系统之一。本文提出蓄热式燃烧系统的蓄热体和燃烧室等关键部件的动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并提出通道分离和预估 修正的迭代求解方法。对蓄热式钢包烘烤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换向阀换向时间和蓄热体长度对系统动态运行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燃烧 蓄热体 动态数学模型 动态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轴流泵站肘形进水流道CAD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光临 贵友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3-37,共5页
肘形进水流道是大型轴流泵站的主要过流部件,其结构形式与尺寸对水泵机组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进水流道模型试验成果和已建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型轴流泵站肘形进水流道设计的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可由... 肘形进水流道是大型轴流泵站的主要过流部件,其结构形式与尺寸对水泵机组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进水流道模型试验成果和已建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型轴流泵站肘形进水流道设计的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可由计算机直接进行进水流道的设计和绘图。应用本文研究的CAD系统具有速度快,精度高、通用性能好,便于人机交互,根据水泵型式和泵站基础地质条件优化进水流道设计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进水流道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轴流泵站停泵水锤的调压塔防护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光临 蒋劲 +1 位作者 骆辛磊 徐建求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0-36,共7页
本文结合湖南省官塘泵站的工程实践,对大型轴流泵站停泵水锤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官塘泵站采用64ZLB—50型轴流系,二台机组并联后经压力水箱再汇流至一干管的输水方式.由于拍门在停泵的水力过程中迅速关闭,致使水锤压力骤然升高,... 本文结合湖南省官塘泵站的工程实践,对大型轴流泵站停泵水锤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官塘泵站采用64ZLB—50型轴流系,二台机组并联后经压力水箱再汇流至一干管的输水方式.由于拍门在停泵的水力过程中迅速关闭,致使水锤压力骤然升高,压力水箱和出水管出现裂缝而影响了泵站的正常运行.为此提出了采用调压塔进行水锤防护的技术措施,研究表明,在大型轴流泵站中,调压塔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水锤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轴流泵 水锤 调压塔 防护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光临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0-22,共3页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简而言之,大学理念是指大学校长用什么指导思想办大学,以及人们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办学首先是理...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简而言之,大学理念是指大学校长用什么指导思想办大学,以及人们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办学首先是理念办学,没有理念的大学教育,等于失去了灵魂;没有科学的大学教育理念,其教育的行为是短暂的,目标是片面的,发展是被动的.大学理念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定向作用,即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必然有什么样的办学结果.大学校长是大学办学方向的主要掌握者,其选择方向的依据即是他持有的大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现代 大学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伴随液柱分离的泵系统水锤计算与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光临 邓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17-23,共7页
研究了泵系统水锤过程中产生的液柱分离现象.建立了伴随液柱分离的管道水锤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试验研究,讨论了影响液柱分离的因素及其他工程技术问题.
关键词 泵系统 水锤 液柱 分离 计算机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长引水明渠的泵站控制闸门最优调节计算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光临 士和 齐鄂荣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22,共7页
本文对带长引水明渠的泵站控制闸门最优调节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万家寨引黄工程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为尽可能减少弃水,所采用的闸门优化调节方式应使长无压输水隧洞中因闸门动作与水泵开、停机而产生的非恒定波动相... 本文对带长引水明渠的泵站控制闸门最优调节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万家寨引黄工程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为尽可能减少弃水,所采用的闸门优化调节方式应使长无压输水隧洞中因闸门动作与水泵开、停机而产生的非恒定波动相互抵消,以尽快在无压隧洞中建立起明渠恒定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闸门 调节 控制 最优化 引水明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泵全性能曲线的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光临 郭满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7,共7页
以可靠的实测水泵Suter全性能曲线为基础,利用矩形域正交多项式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以相对流动角x和比转速ns为自变量的分区域的曲面方程来描述任意比速水泵通用全性能曲线。
关键词 水泵 全性能曲线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进钱出与明代货币流通体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光临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共9页
中国货币史研究中一向有白银进步论一说,主张白银能够而且必然取代铜钱,是因为贵金属如金、银的规范性特质更适合较发达的商品经济。该说认定明代中后期银进钱退是唐宋以来中国货币经济史划时代之发展,即所谓从铜钱经济向白银经济的过... 中国货币史研究中一向有白银进步论一说,主张白银能够而且必然取代铜钱,是因为贵金属如金、银的规范性特质更适合较发达的商品经济。该说认定明代中后期银进钱退是唐宋以来中国货币经济史划时代之发展,即所谓从铜钱经济向白银经济的过渡。明代的钱退其实和白银丰沛与否无直接关系,直接原因是明代基层市场交易对铜钱的庞大需求推动私铸钱的盛行。铜钱因为币面价值低廉,便于作伪,所以私铸就成为弥补铜钱不足的重要渠道。但是其解决之道是劣币驱逐良币,频繁的货币更新和投机导致钱币信用不高、流通范围狭窄,不同市场之间也因交易媒介不同而出现隔离,这无形中都大大加大了交易成本,严重制约了明代全国市场的发展。白银进步论不仅在逻辑上有重大瑕疵,在实证上也颇成问题。明代白银的流通,实际上是伴随货币供应的大幅滑落。盗铸钱对规范铜钱的排挤才是白银"取代"铜钱的真正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进步论 白银经济 私铸钱 劣币驱逐良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