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
作者 刘俐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7-154,共8页
The research of the tone evolvement in 20 th is concentrated on three aspects: the origin, the diachronic evolvement, the synchronic evolvement. There are two theories, the theory of final ending and the theory of ini... The research of the tone evolvement in 20 th is concentrated on three aspects: the origin, the diachronic evolvement, the synchronic evolvement. There are two theories, the theory of final ending and the theory of initial, about the origin of Chinese tone. Theory of diachronic evolvement is fastened ontoneme research, the research in mediaeval commenced with tonal quality research. There are not so many research works about synchronic research, most of these research viewpoints are about evolvement types and conditions explore. The problems about those viewpoints are diachronic but not linearization, synchronic but incomprehens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 演变 起源 历时 共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焉耆方言的变调类型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俐李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89,共9页
关键词 焉耆方言 变调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焉耆话的语法重叠与变调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俐李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焉耆话的语法重叠与变调刘俐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重叠是焉耆话常用语法手段之一。焉耆话的重叠有构词和构形的双重作用,以构形为多。重叠构词主要是名词以及带叠音后缀的形容词。而重叠构形则涉及名词、量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此... 焉耆话的语法重叠与变调刘俐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重叠是焉耆话常用语法手段之一。焉耆话的重叠有构词和构形的双重作用,以构形为多。重叠构词主要是名词以及带叠音后缀的形容词。而重叠构形则涉及名词、量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此外,重叠与变调有一定关系。比如,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话 单音节形容词 语法重叠 形容词重叠式 叠音后缀 调式 语法形态 词的重叠 连读调 变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汉语连读变调研究回望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俐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76-182,共7页
详细的数据统计显示 ,2 0世纪汉语连读变调的研究有长足进展。这可以从描写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方面来考察 ,尤其关于变调规律和变调类型的描写研究更为深入。但也存在不足。
关键词 解释性研究 汉语 连续变调 变调类型 描写性研究 语义变调 语法变调 变调规律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异境三方言声调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俐李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本文通过比较同源异境之中的西安话、焉耆话和东干语声调的异同,揭示了焉耆话和东干语的阴平调由共时的调值变异演变为历时的调类合并的原因、条件和过程。并论证了变异速度和程度与语言环境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同源异境 声调 变异 东干语 焉耆话 关中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与乔姆斯基语言学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俐李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7,共2页
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理论所以引起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重关注是因为:一、乔氏研究成果惠及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二、乔氏形式语言理论得到了计算机科学的三重验证。语言研究是计算机智能化研究的制高点。[作者简介]刘俐李,女,汉族,南... 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理论所以引起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重关注是因为:一、乔氏研究成果惠及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二、乔氏形式语言理论得到了计算机科学的三重验证。语言研究是计算机智能化研究的制高点。[作者简介]刘俐李,女,汉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乔姆斯基 语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是现代汉语教材之魂——简评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俐李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4-46,共3页
语言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系统,语言的教科书应该体现语言的系统性。抓住了语言各结构层面相互关联的各个系统,就摄住了语言之魂,教材的编排就有了根基和条理,就会纲举目张,便于教学以简驭繁。反之,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就会打折扣。本文以... 语言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系统,语言的教科书应该体现语言的系统性。抓住了语言各结构层面相互关联的各个系统,就摄住了语言之魂,教材的编排就有了根基和条理,就会纲举目张,便于教学以简驭繁。反之,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就会打折扣。本文以系统性为探测点,谈谈邵敬敏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 汉语教材 《通论》 邵敬敏 语法 语用 习题编排 教材 中文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吴语声调的EGG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俐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1期157-165,共9页
EGG信号的各项参数证明:1)温州吴语今仍为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八调;2)阳上在向阴上、阳平并拢,阳平自身也不稳定;阴入阳入在合并;3)入声单字调已舒化,双字组中前字入声短、后字入声长;4)时长短、音高低导致温州吴语阳平尾部、阴去尾部和... EGG信号的各项参数证明:1)温州吴语今仍为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八调;2)阳上在向阴上、阳平并拢,阳平自身也不稳定;阴入阳入在合并;3)入声单字调已舒化,双字组中前字入声短、后字入声长;4)时长短、音高低导致温州吴语阳平尾部、阴去尾部和阳上前部出现紧喉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实验 EGG信号 温州吴语 发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调中的折度打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俐李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7,共5页
折度是计量声调曲拱的基本单位。“折度打磨”是声调连读时语音层面的曲拱调节规则,其目标是减少折度。打磨折度有两个途径,一是将折度为1的凹凸拱变成折度为0的平升降拱;二是合理配置曲拱,化解声调衔接所产生的折度,有两种方式:其一,... 折度是计量声调曲拱的基本单位。“折度打磨”是声调连读时语音层面的曲拱调节规则,其目标是减少折度。打磨折度有两个途径,一是将折度为1的凹凸拱变成折度为0的平升降拱;二是合理配置曲拱,化解声调衔接所产生的折度,有两种方式:其一,用高平拱或高降拱与低凹拱匹配;其二,启用平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连读 折度 折度打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调折度打磨说的实验论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俐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49-159,共11页
对北京话单字调和双字调的语音实验证明,折度打磨说提供了对声调曲拱特征量化研究的一种简捷易行的方法。折度打磨说的基础概念是调型折度、调式折度和折度打磨。调式衔接折度是折度打磨说的重要支柱,有隐性和显性两类。调型折度决定声... 对北京话单字调和双字调的语音实验证明,折度打磨说提供了对声调曲拱特征量化研究的一种简捷易行的方法。折度打磨说的基础概念是调型折度、调式折度和折度打磨。调式衔接折度是折度打磨说的重要支柱,有隐性和显性两类。调型折度决定声调是否变调,调式衔接折度决定调式是否打磨折度以及如何打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 调型折度 调式折度 折度打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宁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俐李 《青海师专学报》 2004年第6期29-33,共5页
新疆焉耆县永宁乡的汉语方言源自 10 0年前的青海西宁和湟中。今永宁话虽然基本保留西宁、湟中的音系格局 。
关键词 永宁话 西宁话 湟中话 焉耆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f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俐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71-72,共2页
本文剖析轻唇音f的形成音理和过程,并引用方言材料加以印证。同时解释了今f声母不拼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的道理。
关键词 轻唇音 双唇音 合口三等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杠杆
13
作者 刘俐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0-107,共8页
半个世纪以来 ,计算机科学和现代语言学携手同行。语言学在与电脑的互动中不仅诞生了其与数学交叉的分支——数理语言学 ,而且语言学自身各种流派的发展更加形式化、精密化和具操作性 ,即更贴近电脑的性能。电脑成为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杠... 半个世纪以来 ,计算机科学和现代语言学携手同行。语言学在与电脑的互动中不仅诞生了其与数学交叉的分支——数理语言学 ,而且语言学自身各种流派的发展更加形式化、精密化和具操作性 ,即更贴近电脑的性能。电脑成为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杠杆。另一方面 ,语言学又是电脑智能化发展的前提。目前的情况是 ,语言学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电脑智能化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语言学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个人认为……”
14
作者 刘俐李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个人见解 汉语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的单字调连读调和调类的共时演变——兼论声调层次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俐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5-91,共7页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以下简称乌回话)是乌鲁木齐回族居民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乌回话有四个单字调,调类大致同北京话,只是阴平、阳平的分布范围与北京话有较大差别。连读调多与单字调相同,与单字调不同的有两类,一类属于语汇连读调,类似...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以下简称乌回话)是乌鲁木齐回族居民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乌回话有四个单字调,调类大致同北京话,只是阴平、阳平的分布范围与北京话有较大差别。连读调多与单字调相同,与单字调不同的有两类,一类属于语汇连读调,类似北京话的轻声;一类非通常所说语流音变连读调,而是“连读本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读调 回民汉语 阴平 北京话 两字组 字调 去声字 古入声字 汉语方言 全浊声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汉语方言语音特点的扩散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俐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0-86,共7页
新疆普通话融合了新疆乡土汉语的突出语音特点,从而形成了有别于标准普通话的重要语音特征。而这些语音特点也程度不同地渗入了新疆少数民族所说的汉语。分布区域广的语音特点是一个方言话语音特点中渗透力强的特点,各地的“地方普通... 新疆普通话融合了新疆乡土汉语的突出语音特点,从而形成了有别于标准普通话的重要语音特征。而这些语音特点也程度不同地渗入了新疆少数民族所说的汉语。分布区域广的语音特点是一个方言话语音特点中渗透力强的特点,各地的“地方普通话”实际上是吸收了当地汉语方言渗透力强的语音特点的普通话的地方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汉语方言 语音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声母与《广韵》声母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俐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9-116,共8页
本文将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声母与《广韵》声母比较,寻找出了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声母演变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乌鲁木齐回民汉语与古汉语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本文提供了《广韵》声母和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声母对应的材料。
关键词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 声母 广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中的双焦点辅音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俐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11-112,共2页
本文介绍两类乌鲁木齐回民汉语中出现的、汉语方言中少见的双焦点辅音,并简述这两类双焦点辅音的发音特点、分布状况和成因。
关键词 双焦点辅音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乌鲁木齐汉族话和回族话的形成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俐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112-117,共6页
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正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斯大林说过:“要了解某种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只有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密切联系创造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去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方言学家詹伯慧教授说:“语言的研究,包括方言的研究,如... 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正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斯大林说过:“要了解某种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只有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密切联系创造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去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方言学家詹伯慧教授说:“语言的研究,包括方言的研究,如果跟民族的研究,跟使用这一语言或方言的人民历史的研究配合起来,一定可以互相印证,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所以,研究新疆汉语方言,也应该研究新疆汉语方言使用者的历史。根据方言研究的这一原则,本文试就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两支汉语方言——乌鲁木齐汉族话和回族话的历史作初步勾勒并沿此探讨二者的形成,以期有益于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回族 汉族 陕西回族 回民起义 甘肃 杨增新 新疆汉语方言 民族 陕西关中 回族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课堂教学的非智力因素效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俐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4-29,共6页
本文从课堂教学的主体结构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素质几方面论述了师生双方的非智力因素参与高校课堂教学的必然性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深刻影响。文章认为非智力因素共生效应对高校课堂教学有一定的作用,并论证了高校课堂生成非智力因素共生... 本文从课堂教学的主体结构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素质几方面论述了师生双方的非智力因素参与高校课堂教学的必然性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深刻影响。文章认为非智力因素共生效应对高校课堂教学有一定的作用,并论证了高校课堂生成非智力因素共生效应的可行性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堂教学 非智力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