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的配比筛选及在油莎豆田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义生 刘佳遥 +4 位作者 黄淑敏 白雪 贾娇 牟忠生 苏前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0-355,共6页
为探索和论证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三者复配的合理性及三者复配制剂对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var.sativus田杂草的防效和对油莎豆的安全性,本试验依据除草剂室内活性测定标准并借鉴除草剂防治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 为探索和论证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三者复配的合理性及三者复配制剂对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var.sativus田杂草的防效和对油莎豆的安全性,本试验依据除草剂室内活性测定标准并借鉴除草剂防治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三者联合作用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藜Chenopodium album 3种杂草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当三者混配比例为30∶30∶1时联合作用为增效,为最佳比例。此比例下的36.6%二甲戊·扑·丙炔SC对油莎豆田一年生杂草有较好的防效,试验有效剂量在1647.0~1921.0 g/hm^(2)范围内,对油莎豆出苗、生长较安全;施药后40 d对一年生杂草的防效为91.3%~97.7%。由此可见,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三者联合研制新药剂具有可行性,能扩大杀草谱和应用范围,可用于油莎豆田杂草防控,适宜用量1647.0~1921.0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除 油莎豆 二甲戊灵 扑草净 丙炔氟草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设施草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
作者 曹嘉芮 李艳军 +4 位作者 闫海洋 王娜 霍云龙 刘佳遥 金荣德 《中国果菜》 2024年第11期88-92,共5页
草莓是一种色泽艳丽、风味浓郁的蔷薇科经济类植物,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吉林省的自然条件适宜草莓生长,近年来,草莓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稳步增长,但仍存在种苗质量差、病虫害发病率高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吉林省... 草莓是一种色泽艳丽、风味浓郁的蔷薇科经济类植物,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吉林省的自然条件适宜草莓生长,近年来,草莓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稳步增长,但仍存在种苗质量差、病虫害发病率高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吉林省设施草莓产业的发展现状,梳理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种子选育、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品牌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吉林省设施草莓产业的高效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技术创新 品种选育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胁迫下油莎豆幼苗生理代谢和转录组分析
3
作者 王靓 龙威 +6 位作者 金羽琨 孙代娣 智燕凤 魏尊苗 刘佳遥 程艳 牟忠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是一种草本油料作物,也是粮、油、饲、肥应用型经济作物,综合利用价值很高,而且油莎豆具有抗旱和耐盐碱特性,明确其耐盐碱分子调控机制可为其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本研究对油莎豆幼苗进行100 mmol/L混合碱(N...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是一种草本油料作物,也是粮、油、饲、肥应用型经济作物,综合利用价值很高,而且油莎豆具有抗旱和耐盐碱特性,明确其耐盐碱分子调控机制可为其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本研究对油莎豆幼苗进行100 mmol/L混合碱(NaHCO_(3)+Na_(2)CO_(3),摩尔比2∶1)胁迫处理,并分别于处理0、3、6、9、12 d取样,进行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SOD和CAT活性在处理前6 d迅速上升,之后平缓下降;POD活性先迅速上升,胁迫6 d后迅速下降;MDA含量在碱胁迫下表现为先逐渐上升,6 d后上升迅速;Pro和SP含量在碱胁迫时均表现出逐渐增大趋势,前者上升迅速,后者上升相对平缓。转录组分析发现,在碱胁迫6 d时,共鉴定出584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3136个,下调2706个。GO和KEGG聚类分析显示,DEGs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等过程中显著富集。此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结果与转录组分析结果大致相同,这证实了RNA-seq数据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油莎豆幼苗对碱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碱胁迫 生理特性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作豆角对油莎豆生长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佳遥 魏尊苗 +3 位作者 程艳 许方达 王占海 牟忠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4,共8页
[目的]近年来,被誉为“油料作物之王”的油莎豆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但逐年连作已成为制约油莎豆产量及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探究轮作对连作油莎豆生长及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海南省油莎豆种植基地油莎... [目的]近年来,被誉为“油料作物之王”的油莎豆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但逐年连作已成为制约油莎豆产量及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探究轮作对连作油莎豆生长及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海南省油莎豆种植基地油莎豆轮作及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连作和轮作模式下油莎豆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结果]与连作处理相比,轮作豆角增加了油莎豆植株分蘖数,单株产量提高了10.11%,土壤pH平均增加了8.33%。播种后30 d,轮作豆角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达到最高,较连作上升了24%。此外,轮作豆角后土壤中的有机质、氨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连作处理。相关性分析显示,油莎豆单株产量与有机质含量、微生物群落丰度和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结论]轮作豆角提高了土壤养分循环和酶活性土,并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真菌群落多样性增加,适当轮作倒茬有助于维持良好土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连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干旱胁迫下油莎豆生长、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佳遥 程艳 +3 位作者 魏尊苗 龙威 王靓 牟忠生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49,共8页
为明确干旱胁迫下外源激素在油莎豆上的最佳喷施浓度,以吉莎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15%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研究不同浓度(质量浓度)赤霉素(GA3,0.1、0.2、0.3、0.4、0.5μg/L)、褪黑素(MT,20、40、60、80、100μmol/L)、水杨酸(SA,0... 为明确干旱胁迫下外源激素在油莎豆上的最佳喷施浓度,以吉莎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15%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研究不同浓度(质量浓度)赤霉素(GA3,0.1、0.2、0.3、0.4、0.5μg/L)、褪黑素(MT,20、40、60、80、100μmol/L)、水杨酸(SA,0.25、0.50、0.75、1.00、1.25 mmol/L)对油莎豆幼苗生长、产量及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喷施3种外源激素对油莎豆幼苗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并提高产量,分别以G3(0.3μg/L)、M3(60μmol/L)、S2(0.50 mmol/L)处理效果最好,分别较不喷施激素的干旱胁迫处理(CK2)显著提高38.32%、31.73%、35.90%。干旱胁迫下,喷施3种外源激素总体上均能降低油莎豆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SOD和POD活性,缓解干旱胁迫对油莎豆幼苗造成的伤害,分别以G3、M3、S2处理效果最好。其中,与CK2相比,G3、M3、S2处理相对电导率分别显著下降54.92%、34.44%、27.86%,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33.83%、19.03%、15.84%,脯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78.88%、627.62%、412.87%,丙二醛含量分别显著下降53.51%、53.43%、54.75%,SOD活性分别提高0.95%、13.51%、16.25%,POD活性分别提高1.80%、10.36%、12.84%。综上,干旱胁迫下,喷施适宜浓度的GA3、MT、SA均能促进油莎豆生长,缓解干旱胁迫对油莎豆造成的伤害,进而提高产量,总体上分别以0.3μg/L、60μmol/L、0.50 mmol/L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外源激素 干旱胁迫 幼苗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佳遥 曹嘉芮 +5 位作者 程艳 吕佳颖 魏尊苗 金羽琨 李玉环 牟忠生 《农业科技管理》 2023年第6期52-55,共4页
油莎豆属莎草科莎草属植物,原产于非洲,是一种优质高产,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开发利用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文章重点介绍了吉林省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吉林省油莎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建立完善的油莎豆新品种育... 油莎豆属莎草科莎草属植物,原产于非洲,是一种优质高产,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开发利用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文章重点介绍了吉林省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吉林省油莎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建立完善的油莎豆新品种育繁推体系、给予农民种植补贴和油莎豆专用农机设备采购补贴、开展科普宣传、建立油莎豆产业园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推进吉林省油莎豆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吉林省 产业发展 品种选育 种植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流法提取分蘖洋葱总黄酮工艺研究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佳遥 李明强 +1 位作者 周晓静 吴凤芝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25-134,共10页
以分蘖洋葱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来优化回流法提取分蘖洋葱总黄酮的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中的总黄酮含量,计算出总黄酮得率,并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进而研究回流法对分蘖洋葱总黄酮提取能力的影响,以期为... 以分蘖洋葱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来优化回流法提取分蘖洋葱总黄酮的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中的总黄酮含量,计算出总黄酮得率,并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进而研究回流法对分蘖洋葱总黄酮提取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分蘖洋葱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提供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在70℃时,选用浓度为65%乙醇、液料比为30 mL·g-1,提取90 min,此时回流法提取分蘖洋葱的总黄酮得率为2.323%,为最优提取工艺;在359nm波长下,用芦丁标准溶液作为对照,此时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最佳。该试验选出了最佳提取分蘖洋葱总黄酮工艺条件及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便于推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洋葱 总黄酮 回流法 响应面分析
原文传递
秋水仙素诱变对油莎豆出苗率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魏尊苗 刘佳遥 +4 位作者 程艳 王占海 许方达 陈欣 牟忠生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0-55,共6页
为确定油莎豆块茎秋水仙素诱变半致死剂量,获得高品质变异种质资源,分别以萌发前和萌发后油莎豆块茎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素(0、1、2、3、4 g/L)进行诱变处理,1个月后计算出苗率,成熟收获后采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进行品质... 为确定油莎豆块茎秋水仙素诱变半致死剂量,获得高品质变异种质资源,分别以萌发前和萌发后油莎豆块茎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素(0、1、2、3、4 g/L)进行诱变处理,1个月后计算出苗率,成熟收获后采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进行品质检测。结果表明,无论是萌发前还是萌发后诱变处理油莎豆出苗率总体上均随着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和诱变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对萌发前和萌发后诱变处理出苗率均有极显著影响,诱变时间对萌发前和萌发后诱变处理出苗率均有显著影响;萌发前油莎豆块茎对秋水仙素更敏感,其半致死剂量低于萌发后诱变处理,且萌发前诱变可致油莎豆芽畸形,萌发后诱变处理芽无明显变化。以诱变质量浓度低且诱变时间短达到半致死剂量为原则,秋水仙素质量浓度1 g/L、诱变萌发前油莎豆块茎24 h为其最适诱变半致死剂量。对块茎品质进行检测,获得淀粉含量高于32%的高品质变异材料1份,总糖含量高于36%的高品质变异材料6份,为油莎豆高品质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秋水仙素诱变 半致死剂量 出苗率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油莎豆品质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魏尊苗 陈欣 +4 位作者 程艳 刘佳遥 王占海 许方达 牟忠生 《特产研究》 2023年第3期120-124,共5页
为了获得品质优异的油莎豆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1726份随机选择油莎豆材料进行了品质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粗脂肪、蛋白质、淀粉和总糖,4项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23.5%、3.34%、21.39%和18.82%,变异系数分别为13.18%、27.19%、14.3%和9.... 为了获得品质优异的油莎豆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1726份随机选择油莎豆材料进行了品质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粗脂肪、蛋白质、淀粉和总糖,4项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23.5%、3.34%、21.39%和18.82%,变异系数分别为13.18%、27.19%、14.3%和9.88%。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了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3项相互呈正相关,3项与总糖含量均呈负相关。共筛选出高品质油莎豆材料48份,其中高脂肪材料25份,高淀粉材料23份,638号材料既是高脂肪材料也是高淀粉材料,为油莎豆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油莎豆 品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补光强度对冬季温室茄子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由泉 董然 +3 位作者 于锡宏 蒋欣梅 吴凤芝 刘佳遥 《长江蔬菜》 2015年第10期21-23,共3页
研究了HMZ40型植物补光灯不同补光强度对冬季温室茄子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冬季温室补光促进了茄子的光合作用,茄子体内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增加了茄子植株的长势,促... 研究了HMZ40型植物补光灯不同补光强度对冬季温室茄子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冬季温室补光促进了茄子的光合作用,茄子体内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增加了茄子植株的长势,促进了果实的发育,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株高、茎粗、叶面积的相对生长量显著增加,坐果率、果实纵径与横径的生长速度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新型植物补光灯 补光强度 冬季温室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付彦祥 李乃荟 +1 位作者 刘佳遥 吴凤芝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57,共9页
以分蘖洋葱和番茄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研究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番茄单作相比,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改变了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 以分蘖洋葱和番茄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研究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番茄单作相比,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改变了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真菌门;在纲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提高了具有有益潜力的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的相对丰度;在目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提高了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和丙酸杆菌目(Propionibacteriales)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小囊菌目(Microascales)、散囊菌目(Onygenales)和炭角菌目(Xylariales)的相对丰度;在科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类诺卡氏菌科(Nocardioidaceae)、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Blrii41和毛球壳科(Lasiospha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小囊菌科(Microascaceae)和爪甲团囊菌科(Onygenaceae)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降低了具有致病潜力的假霉样真菌属(Pseudallescheria)、Kernia和Wardomyces的相对丰度;但是对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分蘖洋葱 单作 伴生 根际土壤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需水规律及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研究
12
作者 程艳 魏尊苗 +4 位作者 刘佳遥 金羽琨 王靓 龙威 钱雪艳 《东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8-42,共5页
为研究油莎豆需水规律及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以“吉莎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高、中、低3种土壤湿度,开展棚内桶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播种至分蘖期需水量小,分蘖期至块茎形成期需水量大,成熟期需水量小;油莎豆植株干物质... 为研究油莎豆需水规律及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以“吉莎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高、中、低3种土壤湿度,开展棚内桶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播种至分蘖期需水量小,分蘖期至块茎形成期需水量大,成熟期需水量小;油莎豆植株干物质积累表现为苗期至分蘖期呈缓慢增长趋势,分蘖期至块茎形成期呈线性增长趋势,块茎形成期至块茎成熟期呈缓慢增长趋势;综合产量及植株生产情况分析,以中土壤湿度处理(苗期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55%~70%,分蘖期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5%,块茎形成期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5%,块茎成熟期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55%~70%)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需水规律 干物质积累 土壤湿度
原文传递
基于Logistic方程的油莎豆生长指标拟合与分析
13
作者 程艳 魏尊苗 +4 位作者 刘佳遥 许方达 王占海 陈婷婷 牟忠生 《东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47-51,共5页
为研究油莎豆植株生长规律,以圆粒型油莎豆“吉莎2号”为试验材料,在公主岭市范家屯镇试验区对油莎豆生长过程进行观测,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分蘖数、植株干重、块茎数量、块茎干重的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得到Logistic生长模型以及物候期... 为研究油莎豆植株生长规律,以圆粒型油莎豆“吉莎2号”为试验材料,在公主岭市范家屯镇试验区对油莎豆生长过程进行观测,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分蘖数、植株干重、块茎数量、块茎干重的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得到Logistic生长模型以及物候期参数。结果表明,油莎豆植株不同生长指标的生长动态规律基本一致,呈“S”形生长曲线,拟合决定系数均在0.9877以上;播种后25 d生长指标线性增长,85 d缓慢增长,线性生长期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5%以上。采用Logistic方程可准确拟合油莎豆的生长规律,为油莎豆生产营养精准调控和水分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LOGISTIC方程 生长模型
原文传递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土壤质量及油莎豆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佳遥 王占海 +5 位作者 魏尊苗 程艳 闫吉 王靓 龙威 牟忠生 《东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72-77,共6页
为研究不同秸秆生物炭对海南农田土壤酸度、养分及油莎豆生长指标及产量的综合动态影响,试验设置6个处理:空白(CK)、水稻秸秆生物炭(RN1)、玉米秸秆生物炭(RN2)、小麦秸秆生物炭(RN3)、油莎豆秸秆生物炭(RN4)、竹炭(RN5)。生物炭按5%的... 为研究不同秸秆生物炭对海南农田土壤酸度、养分及油莎豆生长指标及产量的综合动态影响,试验设置6个处理:空白(CK)、水稻秸秆生物炭(RN1)、玉米秸秆生物炭(RN2)、小麦秸秆生物炭(RN3)、油莎豆秸秆生物炭(RN4)、竹炭(RN5)。生物炭按5%的浓度施入,测定施用前后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群落丰度及油莎豆生长指标及产量。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生物炭显著提高土壤pH、有机质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速效钾含量、速效磷含量,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显著提高油莎豆分蘖数目以及产量,其中水稻秸秆生物炭和油莎豆秸秆生物炭在改良土壤和提高油莎豆产量方面效果显著。总之,添加生物炭可有效缓解土壤酸化,调节土壤养分循环,改变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油莎豆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不同秸秆生物炭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原文传递
秸秆灰混合型基质对茄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15
作者 程艳 刘佳遥 +3 位作者 王占海 魏尊苗 许方达 牟忠生 《东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106-108,160,共4页
本研究将未处理的秸秆灰和草炭混配为不同配比的育苗基质,研究其在茄子穴盘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秸秆灰混合型基质的理化性质在幼苗适宜生长的范围内,其中以秸秆灰和草炭等体积混配时,育苗效果最好。
关键词 秸秆灰 基质 茄子
原文传递
油莎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魏尊苗 王占海 +4 位作者 杨向东 牛陆 程艳 刘佳遥 牟忠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5428-5434,共7页
本研究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9份油莎豆资源和1份香附子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96个引物中筛选出24个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引物,扩增得到134个位点,其中94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率为70.15%。NTSYS聚类分析显示,供试油莎豆与香附... 本研究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9份油莎豆资源和1份香附子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96个引物中筛选出24个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引物,扩增得到134个位点,其中94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率为70.15%。NTSYS聚类分析显示,供试油莎豆与香附子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幅度0.41~0.46,供试油莎豆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幅度为0.92~1.00,以遗传相似系数0.40为阈值,可将供试油莎豆与香附子聚成两大类。结果表明,供试油莎豆材料之间相似性较高,遗传基础相近,且油莎豆材料地域性不明显;莎草属种间遗传多样性丰富。RAPD分析结果为后续研究莎草族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种质资源 RAPD分析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