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侧梨状隐窝表皮囊肿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佳怿 张俊 杨亚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76-1976,共1页
患者男,58岁,主因“咽喉部异物感2年、伴声嘶3月余”就诊。患者曾于2009年10月接受“会厌囊肿切除术”,否认外伤及异物史。鼻内镜于右侧梨状隐窝内侧壁见黄豆大小新生物。纤维喉镜:右梨状隐窝饱满,见淡黄色囊肿样新生物,表面光滑... 患者男,58岁,主因“咽喉部异物感2年、伴声嘶3月余”就诊。患者曾于2009年10月接受“会厌囊肿切除术”,否认外伤及异物史。鼻内镜于右侧梨状隐窝内侧壁见黄豆大小新生物。纤维喉镜:右梨状隐窝饱满,见淡黄色囊肿样新生物,表面光滑。存杓状会厌皱襞黏膜条索状增厚。咽喉部CT:右侧梨状隐窝内后壁稍低密度影,最大约0.57cm×0.80cm,增强后病灶呈环形强化,边界清楚(图1A、B)。CT仿真内镜示右侧梨状隐窝结节,表面光滑(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囊肿 梨状隐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小肠成像结合粪钙卫蛋白在评估克罗恩病内镜缓解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佳怿 胡千裕 +1 位作者 张俊 梁志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5期22-24,共3页
目的:评估CT小肠成像结合粪钙卫蛋白在克罗恩病内镜缓解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初诊和治疗后均接受内镜、CTE检查及测定FC水平的CD患者,评估内镜、CTE表现和FC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9例患者纳入研究,CTE表现与内镜检查结果... 目的:评估CT小肠成像结合粪钙卫蛋白在克罗恩病内镜缓解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初诊和治疗后均接受内镜、CTE检查及测定FC水平的CD患者,评估内镜、CTE表现和FC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9例患者纳入研究,CTE表现与内镜检查结果显著相关,治疗后内镜缓解与CTE表现的增厚肠壁强化、肠系膜脂肪增生、木梳征和肠腔狭窄的改善显著相关。无内镜缓解患者中,CTE表现均没有改善。FC水平与SES-CD评分及CTE表现相关,FC水平预测内镜缓解临界值为100μg/g,灵敏性92%,特异性65%。结论:CTE检查和FC水平测定作为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替代内镜检查用于监测CD患者的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粪钙卫蛋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长后处理技术在支气管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刘佳怿 张俊 梁志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采用区域生长图像后处理技术评估CTA图像上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形态及走行等,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收集35例行支气管动脉CTA的患者,所有CTA原始图像均采用传统方法(A组)和传统方法+区域生长法(B组)进行后处理,对2组的支... 目的:采用区域生长图像后处理技术评估CTA图像上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形态及走行等,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收集35例行支气管动脉CTA的患者,所有CTA原始图像均采用传统方法(A组)和传统方法+区域生长法(B组)进行后处理,对2组的支气管动脉起源及大体解剖形态的显示情况、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平均CT值、图像噪声、SNR、CN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支气管动脉起源及大体解剖形态的显示情况均优于A组(均P<0.05)。主观评分A组(3.02±0.21)分,B组(3.62±0.31)分,B组优于A组(P<0.05),2名评价者之间的评分一致性较好(K=0.887,P<0.05)。2组图像支气管动脉的平均CT值,以及2组图像的SD值、CNR、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传统方法+区域生长法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快速、准确显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及形态解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气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俊 刘佳怿 梁志鹏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0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探讨80 kV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拟行下肢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扫描及注射参数为80 kVp,对照组为100 k Vp。对比两组辐射剂量、对比剂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80 kV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拟行下肢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扫描及注射参数为80 kVp,对照组为100 k Vp。对比两组辐射剂量、对比剂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对照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对比剂剂量(95 mL)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血管强化CT值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结论:80 kV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的CT扫描技术应用于下肢动脉CTA成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剂量,具有重要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CT血管成像 低管电压 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浆细胞肉芽肿伴局部被覆上皮中度典型增生1例
5
作者 张馨予 刘佳怿 杨亚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71-2271,共1页
患者男,70岁,无明显诱因声嘶1余年,否认外伤及手术史。查体:舌腭弓、咽腭弓稍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喉镜:双侧声带见白色肿物,表面糜烂,可见似膜,活动可。
关键词 肉芽肿 浆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俊 肖平喜 +1 位作者 刘佳怿 梁志鹏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7期843-846,共4页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75岁以上临床怀疑CAD低中风险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分析导致其诊断效能降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00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年龄>75岁),评估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和...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75岁以上临床怀疑CAD低中风险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分析导致其诊断效能降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00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年龄>75岁),评估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和管腔狭窄程度,分析导致图像不清晰和/或发生任一节段的管腔狭窄程度不确定的相关因素。结果:68例患者纳入可评估组(A组),平均likert评分为(3.1±0.6)分,图像质量优良。32例患者纳入不可评估组(B组),冠状动脉钙化(25例)是最常见的病因,运动伪影5例,另外心脏起搏器伪影1例和造影剂充填不均1例。糖尿病、男性、年龄和心率>60次/min是B组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是一种可行的评估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无创检查,但临床医生在推荐老年患者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时仍应谨慎,糖尿病、男性、78岁以上和心率>60次/min的老年患者的诊断效能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造影术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联合CTA在烟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张同旺 刘佳怿 +1 位作者 张俊 朱明霞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5期942-943,共2页
【摘要】目的评价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烟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CTA成像确诊11例烟雾病患者的CT平扫、CTP及CTA资料。以111NCTP正常患者的灌注值作为参考值。将10例烟雾病患者分为... 【摘要】目的评价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烟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CTA成像确诊11例烟雾病患者的CT平扫、CTP及CTA资料。以111NCTP正常患者的灌注值作为参考值。将10例烟雾病患者分为无临床症状组和脑卒中组,分析其临床症状、灌注参数值及侧支循环情况。结果无临床症状组:前、后交通动脉,双侧眼动脉、颞浅动脉、枕动脉增粗血管明显增多,增粗的血管支数占正常支数的百分比分别为35%、80%、80%、50%、65%。双侧脑组织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接近正常,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正常或稍有延长。脑卒中组:增粗血管较少,前、后交通动脉,双侧眼动脉、颞浅动脉、枕动脉增粗的血管支数占正常支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5%、35%、35%、40%、40%,病变例CBF、CBV显著降低,TTP、MTT延长。结论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联合CTA可用于评价烟雾病患者的脑部血管形态、血容量变化及侧支循环情况,其临床症状与侧支循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电力企业综合业绩评价——基于47家上市公司的因子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家冰 刘佳怿 石欣 《中国市场》 2023年第16期119-122,共4页
文章在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基础上,结合碳中和背景,以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融财务、环境、社会和创新四个维度14个指标为一体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并收集2020年47家电力企业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探索。结果表明:不同维度... 文章在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基础上,结合碳中和背景,以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融财务、环境、社会和创新四个维度14个指标为一体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并收集2020年47家电力企业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探索。结果表明:不同维度下的指标是有差异的,大量的指标可被降维压缩至四个维度,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必要性与合理性。该体系有助于对电力行业的综合绩效进行更科学更合理的评价,满足了不同需求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要,同时也为电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电力企业 业绩评价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评价剖宫产瘢痕缺损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俊 刘佳怿 梁志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87-589,共3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瘢痕缺损(CSD)的MRI表现及特征,探讨MRI对CS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盆腔MRI平扫的121例女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评价CSD的特征.结果:121例中,瘢痕缺损10例(8.3%),瘢痕中位数宽度为6.45 mm,中位数深度为4.60 ... 目的:分析剖宫产瘢痕缺损(CSD)的MRI表现及特征,探讨MRI对CS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盆腔MRI平扫的121例女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评价CSD的特征.结果:121例中,瘢痕缺损10例(8.3%),瘢痕中位数宽度为6.45 mm,中位数深度为4.60 mm,瘢痕肌层厚度为4.29 mm,瘢痕附近总子宫肌层厚度中位数为12.11 mm.CSD的形状为裂隙状(30%,3/10)、三角状(60%,6/10)、凹陷状(10%,1/10).结论:MRI能准确定义CSD,减少或避免误诊和漏诊,为制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瘢痕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俊 刘佳怿 卜新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结肠成像技术(CTC)结合增强扫描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间于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临床疑似结直肠肿瘤的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接...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结肠成像技术(CTC)结合增强扫描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间于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临床疑似结直肠肿瘤的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接受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C及增强扫描,以肠镜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两种CTC技术诊断结直肠肿瘤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指数,以及判断结直肠癌TNM分期的准确性,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辐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C诊断结直肠肿瘤(包括癌和腺瘤)的敏感性均为100%(45/45和44/44),特异性分别为93.3%(14/15)和87.5%(14/16),约登指数分别为0.93和0.88;两种CTC扫描方法对结直肠癌术前T、N和M分期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CTC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15.9±4.3) mSv比(21.4±5.5) mSv,P<0.01]。结论低剂量CTC技术与增强扫描相结合,既降低了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又能在结直肠肿瘤早期诊断和结直肠癌术前分期方面获得与常规剂量相当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术前分期 CT结肠成像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双源CT双能量碘图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佳怿 窦晓峰 +1 位作者 张俊 田为中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成像中碘图对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量30例(40个结节)患者平扫时甲状腺结节实性部分及病变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碘含量,采用SPSS软件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选取最佳灵敏度及特异度...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成像中碘图对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量30例(40个结节)患者平扫时甲状腺结节实性部分及病变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碘含量,采用SPSS软件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选取最佳灵敏度及特异度的临界值,比较其与传统形态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良性结节的含碘量明显高于恶性结节,恶性结节(17个)与良性结节(23个)碘值范围分别为-2.4~0.9 mg/ml(中位数-0.5 mg/ml)、-0.9~2.2 mg/ml(中位数0.7 mg/ml)(Z=-3.23,P=0.21),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碘值范围分别为1.5~4.4 mg/ml(中位数2.4 mg/ml)、1.5~4.3 mg/ml(中位数2.6 mg/ml) (Z=-0.21,P=2.16)。临界值为0.15 mg/ml时,灵敏度为82.40%,特异度为81.00%。且与传统形态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值=0.456)。结论 双源CT双能量成像中的碘图通过测定甲状腺正常组织以及病变的含碘量,成为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碘图
原文传递
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对胰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佳怿 张俊 +2 位作者 陆琳 赵卫 杨亚英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双能量扫描经后处理得到多种衍生序列,如线性融合图像、非线性融合图像、碘图、单能谱图像等.多种衍生序列可提供各种不同的诊断信息及进行多方面定性及定量评估,而采取何种图像融合方式及不同融合权重的... 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双能量扫描经后处理得到多种衍生序列,如线性融合图像、非线性融合图像、碘图、单能谱图像等.多种衍生序列可提供各种不同的诊断信息及进行多方面定性及定量评估,而采取何种图像融合方式及不同融合权重的选择常常因人而异、因组织而异.低千伏扫描图像噪声相应增加,但图像对比度高;而高千伏扫描图像噪声相对较小,信号相对均匀,但对比度低.为结合两者优势,双能量扫描成像多采用两组图像融合的方式.为此,本研究比较各衍生序列对胰腺肿瘤病灶显示的差异,评价其对胰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成像 胰腺肿瘤 诊断价值 双源CT 双能量 图像噪声 图像对比度 定量评估
原文传递
脾动脉假性动脉瘤并腹腔干夹层1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佳怿 张正华 +1 位作者 赵卫 杨亚英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79-1079,1081,共2页
病人 男性,44岁.主因“反复左上腹疼痈并逐渐加重5个月余”于2012年6月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脾动脉 腹腔干夹层
原文传递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佳怿 张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术前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行全腹部DSCT双能量增强扫描且术后或肠镜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的4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术前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行全腹部DSCT双能量增强扫描且术后或肠镜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的4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同时性肝转移患者11例(共计52枚转移性病灶),分析双能量扫描模式下得到的Sn 140 kVp、100 kVp、线性融合图像、碘图及最高对比噪声比(CNR)图像,比较5组图像对同时性肝转移灶的检出情况。结果5组图像的同时性肝转移灶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的图像噪声、同时性肝转移灶CT差值及CN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图像检出面积大于1 cm2同时性肝转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面积小于或等于1 cm2的同时性肝转移灶,各组图像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DSCT双能量成像经后处理得到多种衍生序列有利于结直肠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较小肝转移灶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同时性肝转移 双源CT 双能量成像
原文传递
翻转课堂结合病例读片在影像诊断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佳怿 张俊 梁志鹏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1年第12期1427-143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病例读片形式在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40名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试验组)和B组(对照组),分别进行"胸部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的翻转... 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病例读片形式在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40名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试验组)和B组(对照组),分别进行"胸部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的翻转课堂教学,A组学生在翻转课堂中进行病例读片。比较两组学生的笔试成绩和读片成绩,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主观感受差异。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A组笔试成绩(87.32±8.11)分及读片成绩(85.54±5.23)分均高于B组[(81.20±9.76)分、(79.03±6.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学生的7项主观评价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翻转课堂的病例读片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病例读片 医学影像学 影像诊断 实习教学
原文传递
透析相关性肩关节改变的MRI表现
16
作者 刘佳怿 张俊 梁志鹏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6-560,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肩关节MRI表现,探讨MRI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肩关节受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肩部疼痛透析患者(A组)、无症状透析患者(B组)、未透析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C组)及健康对照组(D组)进行β2微球蛋白水平检测和肩关节MRI检...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肩关节MRI表现,探讨MRI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肩关节受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肩部疼痛透析患者(A组)、无症状透析患者(B组)、未透析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C组)及健康对照组(D组)进行β2微球蛋白水平检测和肩关节MRI检查,测量肩袖厚度及观察滑囊积液情况。结果A、B两组的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各组之间的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D两组,C组也显著高于D组(P<0.001)。A组冈上肌肌腱明显增厚,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冈下肌肌腱明显增厚,与B、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C组所有肌腱均比D组稍厚,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滑囊与关节积液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B组和C组的积液部位均大于D组(P<0.05)。β2微球蛋白水平与肩胛下肌、冈下肌及积液部位显著正相关,肾小球滤过率与冈上、冈下肌厚度显著正相关。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肩关节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其中肌腱增厚及滑囊积液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肩关节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国人胸主动脉扩张的最佳阈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俊 肖平喜 +1 位作者 刘佳怿 梁志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12-2216,共5页
目的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标准,利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探讨胸主动脉扩张(TAD)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最佳阈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000例行CCTA的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测量主动脉窦、窦管交界及升主动脉三个平面,判断TAD的阈值... 目的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标准,利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探讨胸主动脉扩张(TAD)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最佳阈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000例行CCTA的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测量主动脉窦、窦管交界及升主动脉三个平面,判断TAD的阈值为40 mm。从研究对象中选取无相关危险因素患者作为亚组,分别计算主动脉直径、主动脉大小指数和主动脉高度指数。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2.9±9.8)岁,其中TAD张患病率为23.0%,亚组患者为15.1%。通过计算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病率及其与主动脉扩张的相关性,发现体表面积与胸主动脉直径正相关(P<0.001),男性、二叶主动脉瓣、高血压等均与TAD正相关(P<0.001)。结论根据ESC指南标准TAD的患病率较高,本研究发现体表面积调整的阈值对定义TAD更可靠。此外,男性、二叶主动脉瓣、高血压等是TA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扩张 患病率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客观结构化放射学考试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俊 刘佳怿 梁志鹏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3年第5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放射学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radiology examination,OSRE)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技能考核中应用价值,并对该评估工具进行可重复性评价。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医学影像科医学影像技术学专业实习生5...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放射学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radiology examination,OSRE)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技能考核中应用价值,并对该评估工具进行可重复性评价。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医学影像科医学影像技术学专业实习生55人,随机分为11组(每组5人);并设计9个不同的OSRE病例,每位学生均需完成3个OSRE病例;再由5位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对每个OSRE病例进行独立评分;实习结束后2个月,随机选择3个OSRE病例进行评分,以评估评分者之间的内部一致性和评估方式的可重复性。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学历与OSRE成绩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学生的OSRE平均成绩为(12.0±4.9)分。评估者间的ICC平均范围为0.36到0.80(P<0.001);6个病例一致性良好,病例3的一致性较差,病例6和7的一致性中等;2个月后,4个评分者ICC等于或大于0.8(一致性极佳),评分者3的ICC为0.68,平均原始分数差的范围是-1~0.8。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学历的OR值为0.90(95%置信区间0.30~1.50,P=0.01),学历与OSRE评分呈正相关。结论客观结构化放射学考试旨在通过使用预先设定的标准评分表,在标准化的临床环境中评估临床技能和知识,从而使临床知识能够以高水平和可重复的方式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放射学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