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6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传垠 彭民安 聂俊刚 《当代医学》 2013年第9期57-58,共2页
目的分析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诊断与治疗,提高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防治水平,降低心脏性猝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2000年12月~2010年12月67例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 目的分析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诊断与治疗,提高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防治水平,降低心脏性猝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2000年12月~2010年12月67例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结果 67例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39例生存,28例死亡;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以冠心病为最常见病因,占46.26%,最常见诱因为电解质紊乱,占43.28%;出现心室颤动34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15例",电风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24h内发作2次或超过2次)12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4例,持续单性室性心动过速11例,部分患者存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心律失常同时或先后出现。结论由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其高危诱发因素是心力衰竭、QT延长和低钾血症,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与器械治疗互为补充,各有治疗对象,应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猝死 预防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植入双腔起搏器治疗房室阻滞伴室速、室扑致晕劂一例
2
作者 刘传垠 何志华 +1 位作者 万风福 王雪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6-,共1页
关键词 室速 起搏器 浦肯野纤维 室性早搏 心动周期 起搏频率 脉冲频率 不应期 反拗期 室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初步总结
3
作者 刘传垠 万风福 +1 位作者 何志华 王雪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124-,共1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心血管病 心脏血管疾病 心脏起搏术 左房室瓣 经皮冠状动脉 PT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起搏治疗房室阻滞介导的室速、室扑致晕厥1例
4
作者 刘传垠 何志华 +3 位作者 万凤福 郭东 王雪樵 郭吉焙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3年第6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室性心动过速 起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糖尿病及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易志强 彭民安 +1 位作者 万凤福 刘传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76-1577,共2页
目的探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与糖尿病及冠心病(CHD)的致病相关性。方法分别对2型糖尿病患者6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8例(CHD组)和健康者60例(对照组)进行Hcy含量的检测;对Hhcy患者进行临床服药治疗,并进一步检测其Hcy的含... 目的探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与糖尿病及冠心病(CHD)的致病相关性。方法分别对2型糖尿病患者6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8例(CHD组)和健康者60例(对照组)进行Hcy含量的检测;对Hhcy患者进行临床服药治疗,并进一步检测其Hcy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和CHD组血浆Hcy含量明显升高(P<0.001),CHD组患者升高较糖尿病组更为明显(P<0.05),Hcy为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Hhcy血症患者在治疗后,Hcy含量明显降低,血糖含量降低,CHD临床症状减轻。结论降低血浆Hcy的含量可以减少高血糖的产生,继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病;同时血浆中的Hcy含量降低还可以增强血管内壁细胞的活性,减少因缺乏一些身体必需的酶而产生的身体代谢障碍,从众多方面综合减少冠心病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 糖尿病 冠心病 血管内壁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左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端甫 张秀娟 +2 位作者 刘传垠 万凤福 王雪樵 《当代医学》 2015年第9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左心衰患者72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鼻导管吸氧,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左心衰患者72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鼻导管吸氧,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比较2组治疗12 h后的有效率,以及2组患者体征与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80.5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6例患者应用12~36 h后低氧血症明显较前改善,心悸、气促、呼吸困难及发绀情况明显缓解,血压、心率与呼吸、PO2及PCO2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中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急性左心衰 无创呼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彭民安 刘传垠 +5 位作者 万凤福 王雪樵 易志强 刘端甫 匡林华 田泽洪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5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7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7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法,试验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方法。比较两组的国际标准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总评分。结果两组术前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3、6个月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3、6个月的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的SF-36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3、6个月的SF-36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术前,SF-36总评分高于术前(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 心理健康状况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志华 刘传垠 万凤福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选择15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入辛伐他汀组(10mgqn,n=52)、非诺贝特组(100mgtid,n=50)和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10mgqn+非诺贝特100mgtid,n=5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选择15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入辛伐他汀组(10mgqn,n=52)、非诺贝特组(100mgtid,n=50)和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10mgqn+非诺贝特100mgtid,n=54),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的变化率、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1)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32%、35%、58%,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22%,其变化率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P﹤0.01)。(2)联合治疗组TC、LDL-C、TG三项均达标者占52%,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1)。(3)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高脂血症 辛伐他汀 非诺贝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proBN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彭民安 刘传垠 +3 位作者 万凤福 王雪樵 易志强 黄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浆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3例,稳定性心绞痛62例,正常对照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血浆NT-proBNP水平进... 目的探讨外周血浆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3例,稳定性心绞痛62例,正常对照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进行分析,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与血清NT-pro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ACS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正常人(P<0.01);(2)三支病变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而双支病变组又高于单支病变组;(3)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0.796,P<0.01.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末端脑钠肽 冠状动脉病变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肾病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端甫 刘传垠 +1 位作者 万凤福 王雪樵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1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及PCI术的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水化治疗组为研究组,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测定患者于术前、术后第2、3天清晨空腹抽查患者血清肌酐... 目的探讨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及PCI术的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水化治疗组为研究组,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测定患者于术前、术后第2、3天清晨空腹抽查患者血清肌酐及监测患者尿量。术前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及合并症,术后记录患者并发症及详细的造影剂用量并观察尿量。结果患者应用造影剂前后血肌酐变化水化治疗组造影剂应用后2 d血肌酐与应用前比较有增高趋势,常规治疗组应用造影剂后第2天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积极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水化治疗,是临床上预防CIN的一种有效方法,且方法简单,使用安全,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治疗 造影剂肾病 水化疗法 预防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9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凤福 刘传垠 +8 位作者 谭新杰 王雪樵 何志华 刘建文 易志强 彭民安 聂俊刚 刘端甫 胡亮华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0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 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心房纤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亮 刘传垠 +3 位作者 万凤福 王雪樵 何志华 熊薇娜 《当代医学》 2015年第8期85-86,共2页
目的研究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相关性。方法 100例临床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将测得的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进行组内相关分析;将测得的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及行Bland-Altman图示法。结果采用two-way-mixed模型... 目的研究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相关性。方法 100例临床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将测得的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进行组内相关分析;将测得的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及行Bland-Altman图示法。结果采用two-way-mixed模型计算组内相关系数分析,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测量值的组内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单个F值为148.419,平均148.419,舒张压单个F值为39.314,平均39.314,P<0.01);测量结果中收缩压数值为:中心动脉压为(136±25)mm Hg,肱动脉压(135±4)mm Hg;舒张压数值为:中心动脉压(82±12)mm Hg,肱动脉压(81±12)mm Hg;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测量的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未出现动脉硬化的患者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中心动脉压 肱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万凤福 刘传垠 +5 位作者 王雪樵 何志 刘建文 易志强 刘端甫 肖亮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将初诊的高血压病患者96例经超声心动图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和非内-中膜增厚组,利用24h尿蛋白定量分析,分为微量蛋白尿&...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将初诊的高血压病患者96例经超声心动图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和非内-中膜增厚组,利用24h尿蛋白定量分析,分为微量蛋白尿>30mg组和<30mg组,经询问病史、体检、血脂、血糖、动态心电图各参数。结果:(1)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心率变异性RMSSD、HF、SDANN、LF、VL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与非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与非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心率变异性RMSSD、HF、SDANN、L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尿微量蛋白尿组与非微量蛋白尿组其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MSSD、SDANN、HF、L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RMSSD、HF高者,其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微量蛋白尿发生率少,而LF、SDANN、VLF高者,其靶器官损害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率变异性 心室肥大 颈动脉 尿微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雪樵 刘传垠 +1 位作者 郭东 何志华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5年第2期45-46,共2页
目的了解临床实践中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了近2年间205例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情况。组I:2003年125例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房颤患者;组II:2004年80例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房颤患者。结果临床实践中房颤... 目的了解临床实践中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了近2年间205例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情况。组I:2003年125例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房颤患者;组II:2004年80例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房颤患者。结果临床实践中房颤接受抗凝治疗达到标准的比例很低。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较多,但剂量偏少,接受华法令治疗者很少。结论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和房颤患者对房颤并发栓塞的危害性的认识及正确的抗凝治疗观念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志华 刘传垠 万凤福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3期65-,67,共2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ACS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加用替罗非班)和对照组(未用替罗非班),所有患者均正规使用低分子肝素、盐酸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ACS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加用替罗非班)和对照组(未用替罗非班),所有患者均正规使用低分子肝素、盐酸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2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共30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期间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而出血发生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在ACS常规治疗基础上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罗非班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导管在心包置管引流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雪樵 刘传垠 万风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7期141-141,共1页
目的:评价使用两种导管行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5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猪尾巴导管,治疗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术。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均100%,观察组穿刺口炎... 目的:评价使用两种导管行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5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猪尾巴导管,治疗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术。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均100%,观察组穿刺口炎症反应高于治疗组,而治疗组的导管价格低患者舒适度好。结论:心包置管引流术中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更优于猪尾巴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置管 猪尾巴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民安 刘传垠 +2 位作者 万凤福 王雪樵 易志强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7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尿酸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进行血尿酸水平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7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尿酸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进行血尿酸水平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女性患者临床特点与冠脉造影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民安 刘传垠 +2 位作者 万凤福 王雪樵 易志强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性别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31例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34例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女...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性别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31例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34例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互关系。结果: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冠脉多支病变者多见(81.64%),右冠状动脉受累较男性多见;糖尿病是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易患因素。结论: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一般较重,糖尿病是导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心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建文 刘传垠 万凤福 《中国民间疗法》 2009年第5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治疗组 扩心病 疗效观察 NYHA分级 临床应用 心功能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西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压的影响
20
作者 王雪樵 易志强 +3 位作者 刘传垠 万凤福 刘建文 彭民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拉西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 MT)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3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拉西地平治疗。同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137例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I MT及诊室血压[收缩压(SBP)、舒... 目的探讨拉西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 MT)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3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拉西地平治疗。同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137例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I MT及诊室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动态血压(清晨、白天、夜间,SBP、DBP)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137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I MT为(0.80±0.04)mm,治疗前为(1.12±0.06)m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诊室血压分别为SBP(148±10)mm Hg、DBP(100±9)mm Hg,SBP(118±12)mm Hg、DBP(80±6)mm Hg,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24 h动态血压清晨、白天、夜间分别为SBP(134±9)mm Hg、DBP(90±8)mm Hg,SBP(144±16)mm Hg、DBP(94±8)mm Hg,SBP(116±16)mm Hg、DBP(76±11)mm Hg和SBP(126±14)mm Hg、DBP(84±12)mm Hg,SBP(130±12)mm Hg、DBP(84±11)mm Hg,SBP(108±11)mm Hg、DBP(70±9)mm Hg,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仅可以有效地降压,而且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拉西地平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