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SA促进转基因猪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和外源基因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孔庆然 朱江 +6 位作者 黄波 郇延军 王峰 石永乾 刘仲凤 武美玲 刘忠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9-756,共8页
不完全的表观遗传重编程是造成转基因克隆动物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组蛋白修饰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直接影响克隆胚胎的发育和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TSA(Trichostatin A)作为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可以改变组蛋白的乙... 不完全的表观遗传重编程是造成转基因克隆动物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组蛋白修饰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直接影响克隆胚胎的发育和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TSA(Trichostatin A)作为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可以改变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促进表观遗传重编程,提高克隆动物的效率。同时TSA能改变染色质结构,使转录因子易于与DNA序列结合,促进外源基因的表达。文章确定了TSA处理转基因猪成纤维细胞和核移植胚胎的最佳条件,分别为250 nmol/L、24 h和40 nmol/L、24 h,通过进一步正交实验发现,TSA同时处理供体细胞和克隆胚胎可以显著的促进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发育。此外,无论TSA处理转基因猪成纤维细胞或核移植胚胎,都可以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A 体细胞核移植 胚胎发育 外源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植入前胚胎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媛 孙爽 +5 位作者 刘仲凤 吕明 王峰 郇延军 周佳勃 刘忠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9-93,共5页
探讨了更换胚胎培养液及添加FBS、高渗透压和不同浓度VE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IVF)和孤雌激活(PA)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猪植入前胚胎体外培养体系。试验一:在第2天、第4天更换新的培养液(换液组),在换液基础上第4天更换为添... 探讨了更换胚胎培养液及添加FBS、高渗透压和不同浓度VE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IVF)和孤雌激活(PA)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猪植入前胚胎体外培养体系。试验一:在第2天、第4天更换新的培养液(换液组),在换液基础上第4天更换为添加10%FBS的培养液(FBS组)。试验二:胚胎分别在0.05 mol/L蔗糖(蔗糖组)和138 mmol/L氯化钠(氯化钠组)的PZM-3(300~320 mOsmol)中培养2 d后移至PZM-3(288 mOsmol)中培养5 d。试验三: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50、100和200μmol/L VE。对照组均在PZM-3(288 mOsmol)中培养7 d。结果表明:试验一,IVF和PA胚胎FBS组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换液组(P<0.05);试验二,IVF胚胎氯化钠组卵裂率、囊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蔗糖组(P<0.05);试验三,IVF胚胎添加100μmol/L VE组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在换液的基础上添加FBS有利于猪IVF和PA胚胎的体外发育;氯化钠调节的高渗透压可以促进猪IVF胚胎的早期发育;添加100μmol/L VE可以改善猪IVF胚胎的体外发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液 FBS 渗透压 VE 体外受精 孤雌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不同直径卵泡内卵母细胞胞质成熟及体外发育潜力差异原因的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焦明霞 刘仲凤 +7 位作者 王峰 刘世超 格日乐其木格 周洋 孔庆然 尹智 郭诗萌 刘忠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5-171,共7页
试验根据直径将猪卵泡分为2组:G1组(4~7mm)和G2组(2~4mm),对2组卵泡内获取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和发育潜能进行了比较,利用相对定量PCR检测了卵丘细胞中卵丘扩展相关基因Has2、Ptgs2、Ptx31及Pgr的表达水平,应用绝对定量PCR检测了... 试验根据直径将猪卵泡分为2组:G1组(4~7mm)和G2组(2~4mm),对2组卵泡内获取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和发育潜能进行了比较,利用相对定量PCR检测了卵丘细胞中卵丘扩展相关基因Has2、Ptgs2、Ptx31及Pgr的表达水平,应用绝对定量PCR检测了成熟培养前后卵母细胞线粒体拷贝数,并利用5,5′-二巯基-2-硝基苯酸(DTNB)酶循环法检测了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卵母细胞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显示,G1组和G2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95.06%和68.19%,G1和G2组排出第一极体的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囊胚率分别为51.47%和29.44%,2组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率和孤雌发育率上均差异显著(P〈0.05)。G1组卵丘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的扩展程度明显高于G2组,G1组卵母细胞对应的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Has2、Ptgs2、Ptx31、Pgr的表达水平高于G2组(Has2基因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0、24h除外);G1组卵母细胞线粒体数、谷胱甘肽含量均高于G2组。以上结果表明,大卵泡来源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能力和发育潜力优于小卵泡来源的卵母细胞,这可能与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卵丘扩展程度、卵丘扩展相关基因表达激活情况、卵胞质内谷胱甘肽含量和线粒体拷贝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发育潜力 卵泡直径 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 谷胱甘肽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A浓度及处理时间对猪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波 郇延军 +7 位作者 石永乾 王峰 何文腾 张鑫淼 刘仲凤 朱江 吕明 刘忠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2-126,共5页
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有研究表明TSA处理可以提高核移植胚胎的发育率。为探讨TSA对猪核移植胚胎发育的作用,试验重点研究了TSA浓度及处理时间对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同时也探索了TSA对... 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有研究表明TSA处理可以提高核移植胚胎的发育率。为探讨TSA对猪核移植胚胎发育的作用,试验重点研究了TSA浓度及处理时间对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同时也探索了TSA对不同供核细胞构建的重构胚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0nmo·lL-1的TSA处理核移植胚胎可以显著提高其体外囊胚发育率;40nmo·lL-1TSA处理重构胚12和24h,两组重构胚的卵裂率与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40nmo·lL-1TSA处理12h对不同供核细胞构建的重构胚均具有提高囊胚发育率的效果,不同供核细胞所构建的重构胚发育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知,40nmo·lL-1TSA处理12或24h可以提高猪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抑菌素A 体细胞核移植 体外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oprost对猪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峰 刘仲凤 +5 位作者 史春荣 张朔 吕明 孔庆然 刘彪 刘忠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6,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PGI2类似物iloprost对猪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试验以IVF胚胎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时期(0、24、48、72h)将不同浓度(0、0.2、0.5、1.0、2.0、5.0、10.0μmol.L-1)iloprost加入到猪胚胎培养液中,于156h时记录囊胚发育率和... 本研究旨在探讨PGI2类似物iloprost对猪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试验以IVF胚胎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时期(0、24、48、72h)将不同浓度(0、0.2、0.5、1.0、2.0、5.0、10.0μmol.L-1)iloprost加入到猪胚胎培养液中,于156h时记录囊胚发育率和囊胚细胞数,筛选获得最佳添加方案,检测胚胎脂肪代谢速度和代谢相关基因(cox2、creb、pparδ、pdk、cpt2)的表达水平,分析iloprost影响胚胎发育的机制。结果显示,最佳的添加方案为,在受精后48h加入2.0μmol.L-1 iloprost,胚胎囊胚发育率(28%)和囊胚细胞数(49.42)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的囊胚发育率(16%)和囊胚细胞数(28.22);添加iloprost后,胚胎脂肪酸降解速度也显著加快(P<0.05),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cox2、creb、pparδ、cpt2的表达量上升,糖代谢相关基因pdk表达量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PGI2类似物iloprost可以促进胚胎降解脂肪酸,为胚胎发育提供能量,提高了胚胎体外发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I2 胚胎体外发育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活条件及半胱氨酸处理对猪ICSI胚胎发育影响研究
6
作者 孙爽 王媛 +3 位作者 刘仲凤 吕明 王峰 刘忠华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本试验探讨了不同辅助激活方法(Calciumionophore A23187激活、Calciumionophore A23187+6-DMAP联合激活和电激活)、不同精子预处理方法(液氮冻融处理和0.1%Triton X-100处理)和在添加半胱氨酸的胚胎培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0 h、4 h、12 ... 本试验探讨了不同辅助激活方法(Calciumionophore A23187激活、Calciumionophore A23187+6-DMAP联合激活和电激活)、不同精子预处理方法(液氮冻融处理和0.1%Triton X-100处理)和在添加半胱氨酸的胚胎培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0 h、4 h、12 h和168 h)对猪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CSI)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无辅助激活相比,A23187+6-DMAP联合激活和电激活均能显著提高ICSI卵母细胞的激活率、卵裂率和囊胚率(P<0.05),A23187+6-DMAP联合激活能显著提高ICSI卵母细胞的受精率(P<0.05)。液氮冻融精子组ICSI卵母细胞的雄原核形成率显著高于活精子组(P<0.05)。在添加半胱氨酸的胚胎培养液中培养4 h的ICSI卵母细胞受精率、雄原核形成率和囊胚率显著高于0 h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猪卵母细胞在ICSI后需要辅助激活来启动胚胎顺利发育,A23187+6-DMAP激活效果较好。液氮冻融精子可以促进ICSI后雄原核的形成。半胱氨酸处理4 h对猪ICSI卵母细胞受精和发育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激活 精子预处理 原核形成 IC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频道的节目排播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仲凤 《新闻传播》 2013年第7期120-120,共1页
通过对专业频道节目进行科学专业的编排,塑造频道的品牌形象,维护受众的收视利益,提升频道的盈利能力,促进频道良性发展。
关键词 专业频道 节目排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视全频道包装
8
作者 刘仲凤 《新闻传播》 2013年第5期46-46,49,共2页
在当今全媒体时代,传统电视要在竞争激烈的收视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品牌化和市场化道路,通过全频道包装塑造频道品牌形象,提高频道品牌价值,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 全频道包装 在播包装 离播包装 频道品牌 品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现代煤矿井下地质勘查——以新集三矿为例
9
作者 刘仲凤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第7期143-143,共1页
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能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众多能源之中,煤矿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为了进一步的促进煤矿资源的开采工作的推进,新集三矿对煤矿井下地质勘查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布置与安排,节... 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能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众多能源之中,煤矿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为了进一步的促进煤矿资源的开采工作的推进,新集三矿对煤矿井下地质勘查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布置与安排,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推进新集三矿的顺利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能源 地质勘查 煤炭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级脐带间充质细胞制备及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艳鹏 王淑艳 +3 位作者 唐玺和 刘仲凤 张愚 陈志国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65-70,共6页
目的在GLP实验室中制备并鉴定临床级脐带间充质细胞(UC-MSC)。方法新鲜获取的脐带去除血管并进行充分清洗,获得的华通胶(Wharton’s jelly)机械分离后分别进行直接贴壁法和不同的酶消化法,比较获取UC-MSC的数量差别;用不同的无血清培养... 目的在GLP实验室中制备并鉴定临床级脐带间充质细胞(UC-MSC)。方法新鲜获取的脐带去除血管并进行充分清洗,获得的华通胶(Wharton’s jelly)机械分离后分别进行直接贴壁法和不同的酶消化法,比较获取UC-MSC的数量差别;用不同的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比较细胞形态是否良好,得到最佳形态的UC-MSC。体外培养第3代后进行UCMSC质检,包括细胞活性,生长曲线,无菌检测,人类相关病毒、支原体、内毒素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FACS免疫表型检测及分化能力检测。不同消化方法获取细胞数之间比较采用两样本配对t检验。结果胶原酶Ⅱ消化获得的UC-MSC数(5.3×10~6±0.58个/ml)与胶原酶Ⅰ+0.25﹪胰酶消化法(2.53×10~5±0.03个/ml)及直接贴壁法(2.6×10~5±0.05个/ml)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胶原酶Ⅰ消化法获取细胞数(5.1×10~6±0.57个/m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但培养视野最干净;Mesen Cult-ACF Medium培养获得的UC-MSC形态最佳;UC-MSC质检细胞活性冻存前达99.8﹪,冻存复苏后达99﹪;无细菌、支原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毒、肺炎支原体、EB病毒、巨细胞病毒污染;内毒素检测结果均<1 EU;CD73/CD90/CD10~5阳性率达98﹪,CD34/CD45/HLA-DR呈阴性,阳性率<2﹪;染色体核型分析无突变或缺失;UC-MSC具有成脂、成骨或成软骨方向分化的能力。结论通过优化分离和培养条件,采用无血清及无动物来源的培养系统,在GLP实验室内可获得临床级UC-M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细胞 胶原酶类 培养基、无血清 细胞分化
原文传递
神经干细胞生物制剂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伟华 赵宇 +3 位作者 刘仲凤 吴焕童 张广吉 陈志国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期59-62,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一类由于神经元、胶质细胞及神经系统中其它相关细胞异常增殖及恶性转化引发的、具有侵袭性的神经系统疾病。由于发病部位常危及控制机体重要功能的中枢,传统治疗方法对原发性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效果不佳,导致该类疾...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一类由于神经元、胶质细胞及神经系统中其它相关细胞异常增殖及恶性转化引发的、具有侵袭性的神经系统疾病。由于发病部位常危及控制机体重要功能的中枢,传统治疗方法对原发性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效果不佳,导致该类疾病患者的临床受益有限。因此,开发更为有效的治疗性药物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神经干细胞(N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神经系统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已有大量研究报道,NSCs对神经系统来源的肿瘤具有特异的定向迁移及浸润能力,可以将具有肿瘤杀伤活性的药物定向传递到病灶部位。因此,这一特性使得NSCs成为一种具有良好临床转化潜力的生物治疗候选制剂,为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新型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原发性脑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 药物递送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