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裂在盐城朱家墩气藏成藏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东鹰 邬冬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28,共3页
朱家墩气藏位于苏北盆地盐城凹陷南洋次凹的深洼带 ,古新统和上白垩统的天然气来自古生界烃源岩。朱家墩构造是被盐 2、盐 3断层夹持的断鼻构造 ,根据天然气运移指标、流体包裹体分析及断层演化特征研究 ,盐 2断层是天然气向上运移的主... 朱家墩气藏位于苏北盆地盐城凹陷南洋次凹的深洼带 ,古新统和上白垩统的天然气来自古生界烃源岩。朱家墩构造是被盐 2、盐 3断层夹持的断鼻构造 ,根据天然气运移指标、流体包裹体分析及断层演化特征研究 ,盐 2断层是天然气向上运移的主要通道 ,储集层是侧向运移通道 ,运移方向总体是从下向上、从南向北 ,主要成藏期为盐城组沉积期 (中新世 )。气藏的形成与断层作用密切相关 ,得益于断层活动性减弱。图 4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盐城凹陷 朱家墩地区 油气运移 断层演化 天然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扬子句容地区油藏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东鹰 王军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49,共2页
下扬子句容地区中、古生界地层油气显示十分丰富,具有油气显示井数多,层位多,类型多的特点,并在容2、容3井三叠系获得工业油流。分析认为,该区油藏类型有逆冲推覆断裂带断片油藏、白垩系披覆层断块油藏和不整合面地层油藏等三种类型油藏... 下扬子句容地区中、古生界地层油气显示十分丰富,具有油气显示井数多,层位多,类型多的特点,并在容2、容3井三叠系获得工业油流。分析认为,该区油藏类型有逆冲推覆断裂带断片油藏、白垩系披覆层断块油藏和不整合面地层油藏等三种类型油藏,油源主要源自上古生界三叠系、二叠系烃源岩,成藏时间为晚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类型 油源分析 成藏期次 上古生界 句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东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31,共5页
通过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拉张率和沉降率等的分析认为,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K2t-E1f沉积时期是苏北-南黄海盆地发育的兴盛期,这一时期盆地的拉张率最大,沉积速率也最大,吴堡运动剥蚀强度具有东强西弱的特点。E2d-E2... 通过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拉张率和沉降率等的分析认为,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K2t-E1f沉积时期是苏北-南黄海盆地发育的兴盛期,这一时期盆地的拉张率最大,沉积速率也最大,吴堡运动剥蚀强度具有东强西弱的特点。E2d-E2s沉积时期为典型断陷盆地发育期,这一时期的盆地的拉张率和沉降率一般都小于前一时期。三垛运动使得凹陷保存地层较全,凸起、斜坡保存地层较少;南坳地层剥蚀少,北坳地层剥蚀多;三垛运动后,盆地由断陷转为拗陷,早期分割的断陷沉积转为统一的拗陷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张率分析 沉降率分析 构造演化 苏北-南黄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皖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东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46-47,6,共2页
对苏皖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晚期生烃、晚期成藏在苏皖下扬子区具有一定的条件,陆相中新生界覆盖区是今后勘探的重点地区,在“高形变、差保存” 的区域地质背景中寻找相对“弱形变、好保存” 的有利勘探区带是海相... 对苏皖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晚期生烃、晚期成藏在苏皖下扬子区具有一定的条件,陆相中新生界覆盖区是今后勘探的重点地区,在“高形变、差保存” 的区域地质背景中寻找相对“弱形变、好保存” 的有利勘探区带是海相评价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生成 油气藏形成 油气勘探 下扬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盖层突破压力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东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2-365,共4页
江苏下扬子区震旦系—第三系发育多套盖层,包括寒武系下统幕府山组、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白垩系上统浦口组区域性盖层等。泥岩盖层的突破压力主要受泥岩孔隙中微孔隙和小喉道分布的控制;统计表明,盖层的突破压力随埋深的增加先是由小变... 江苏下扬子区震旦系—第三系发育多套盖层,包括寒武系下统幕府山组、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白垩系上统浦口组区域性盖层等。泥岩盖层的突破压力主要受泥岩孔隙中微孔隙和小喉道分布的控制;统计表明,盖层的突破压力随埋深的增加先是由小变大,埋深继续增加又由大变小,说明突破压力受成岩演化控制。利用吸附法获得的吸附—脱附等温线来测定微孔结构的研究表明,盖层突破压力的变化与泥岩在不同演化阶段的微孔隙结构有关。在较低的演化阶段,泥岩具有孔隙型毛细孔结构特征,在压实作用下,孔隙度逐渐变小,突破压力不断增加。当到达较高演化阶段时,泥岩脆性增加,在地应力作用和抬升作用下,产生微裂隙,突破压力不断变小,封盖能力逐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压力 成岩作用 泥岩盖层 中—古生界 下扬子区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天然气藏地层水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东鹰 《复杂油气藏》 2010年第1期6-9,共4页
从苏北盆地地下水矿化度、各主要阴、阳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以及水型变化分析研究中,发现地下水矿化度的不断增高,与各主要阴、阳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关系,水型也由单一的NaHCO3型,变为多种水型。这些变化是地表淡水淋滤... 从苏北盆地地下水矿化度、各主要阴、阳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以及水型变化分析研究中,发现地下水矿化度的不断增高,与各主要阴、阳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关系,水型也由单一的NaHCO3型,变为多种水型。这些变化是地表淡水淋滤交替作用与深埋封存水的变质作用和脱硫作用的综合结果。通过对黄桥、刘庄和盐城等气藏地层水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天然气藏的地层水具有矿化度高,变质系数低,水型好的特点。总结其规律,对天然气藏成藏条件的评价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化学特征 天然气藏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句容-黄桥地区有机包裹体形成期次和捕获温度、压力的PVTsim模拟计算 被引量:36
7
作者 刘德汉 宫色 +5 位作者 刘东鹰 曾庆辉 肖贤明 田辉 申家贵 李贤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35-1448,共14页
据流体包裹体显微镜观测和石油包裹体群的气体色谱和全烃色谱、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句容和黄桥地区三叠系和下二叠系地层中的石油包裹体明显不同,句容地区三叠系灰岩储层中的石油包裹体的个体较大,在透光下为黄色-棕黄色,荧光显微镜下发... 据流体包裹体显微镜观测和石油包裹体群的气体色谱和全烃色谱、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句容和黄桥地区三叠系和下二叠系地层中的石油包裹体明显不同,句容地区三叠系灰岩储层中的石油包裹体的个体较大,在透光下为黄色-棕黄色,荧光显微镜下发亮黄色荧光,包裹体中气态烃的 C_1/C_(2-5)比值较低,液态烃中三环萜皖、五环三萜烷和规则甾烷系列的生物标志物化合物含量比较丰富,而句容和黄桥地区下二叠系石油包裹体比较细小,发黄色-黄绿色荧光,包裹体中气态烃的 C_1/C_(2-5)比值较高,液态烃中均难检测到甾萜烷系列的生物标志物。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等观测资料与捕获温度、捕获压力的 PVTsim的模拟计算结果:句容地区三叠系储层的石油包裹体捕获温度 Tr=107.9℃,捕获压力 Pr=289bar,约相当于白垩纪晚期(90~83Ma)充注成藏。句容地区下二叠深灰色灰岩中分布的油包裹体的捕获温度 Tr=123℃,捕获压力 Pr=305.95bar,反映白垩系晚期还有一期温度比较高的含烃流体充注的现象。黄桥地区在含 CO_2气藏的下二叠系存在有交切关系的,黄色和黄绿色两种荧光性质不同的石油包裹体,前者模拟计算的捕获温度 Tr=97.3℃,捕获压力 Pr=184.75bar,后者模拟计算的捕获温度 Tr=145.5℃,捕获压力 Pr=220.05bar,分别相当于白垩纪晚期(95~90Ma)和白垩纪末期(65~60Ma)有含烃流体运聚现象。但是,由于在白垩纪末-第三纪的抬升作用阶段,油气大量散失,因此在喜山期大量无机 CO_2充注成藏时期,储层中已不含烃类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显微荧光 均一温度 PVTsim 捕获温度 捕获压力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地区下寒武统幕府山组页岩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小平 潘继平 +5 位作者 刘东鹰 段宏亮 董清源 董谦 章亚 孙雪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8-205,共8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老井复查、分析测试及模拟实验等方法,研究苏北地区下寒武统幕府山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及含气性等,并探讨其页岩气勘探前景。幕府山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于该组下部,为陆棚-盆地...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老井复查、分析测试及模拟实验等方法,研究苏北地区下寒武统幕府山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及含气性等,并探讨其页岩气勘探前景。幕府山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于该组下部,为陆棚-盆地相沉积,厚度一般在50~200m之间,顶界埋深一般为2.5~4.0km,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1型;有机质丰度高,TOC平均值为3.32%,最高可达12.1%。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普遍较高,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0.73%~3.01%,平均为2.83%,多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矿物成分以黏土和石英为主,含有少量钾长石、石膏等,黏土矿物主要成分为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不含蒙脱石。泥页岩储层微孔隙及微裂缝发育,等温吸附模拟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吸附能力。推算苏北地区幕府山组页岩气(吸附气和游离气)的含气量平均为1.4m3/t,页岩气资源量可达0.18×109 m3/km2,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初步预测安徽省全椒县-江苏省六合县一带、江苏省扬州—高邮—兴化一带是幕府山组页岩气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等温吸附 资源潜力 幕府山组 苏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油气藏规模序列法预测金湖凹陷的油气资源 被引量:19
9
作者 宋宁 王铁冠 +1 位作者 刘东鹰 高德群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2-694,共3页
成熟探区未发现油气资源量的规模倍受关注。根据金湖凹陷的油气藏规模序列,应用Pareto定律估计该区的油气地质资源总量为10802×104t,分布于159个油藏中;未发现油气地质资源量为4038×104t,分布于58个油藏中。这反映了该区的油... 成熟探区未发现油气资源量的规模倍受关注。根据金湖凹陷的油气藏规模序列,应用Pareto定律估计该区的油气地质资源总量为10802×104t,分布于159个油藏中;未发现油气地质资源量为4038×104t,分布于58个油藏中。这反映了该区的油气勘探程度较高,但仍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大量中小油气藏是今后勘探的主攻目标。油气藏规模序列法预测油气资源,计算过程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凹陷 油气资源 评价 规模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烃源岩晚期生烃的论证与定量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陈安定 刘东鹰 刘子满 《海相油气地质》 2001年第4期27-33,共7页
江苏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烃源岩“晚期生烃”系指晚白垩世至第三纪时期构造活动相对减弱条件下新盆地叠加引起的增熟生烃。燕山早、中期,本区因遭受强烈挤压对原有油气藏破坏严重,而现今查明的圈闭其多数又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从这两... 江苏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烃源岩“晚期生烃”系指晚白垩世至第三纪时期构造活动相对减弱条件下新盆地叠加引起的增熟生烃。燕山早、中期,本区因遭受强烈挤压对原有油气藏破坏严重,而现今查明的圈闭其多数又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从这两点看,晚期生烃、晚期成藏对本区海相地层勘探显得十分重要。本区已发现“晚期生烃、晚期成藏”实例——盐城朱家墩气田。着重利用一些特殊地质、地球化学现象论证了“后期增熟生烃”现象,并通过恢复中、新生代盆地原形来准确再现地史、埋藏史和生烃史;同时指出,复合于中、古生界烃源岩之上的中、新生界圈闭也是海相油气勘探的组成部分。通过盆地模拟定量展示了“二次或晚期生烃”的时空分布,此分布对勘探目标区和目的层选择可起到指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生烃 晚期成藏 油气勘探 海相地层 中生代 古生代 下扬子区 江苏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方法在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石油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宋宁 王铁冠 +1 位作者 刘东鹰 高德群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8-585,共8页
成熟勘探区剩余资源量的多少倍受关注。根据金湖凹陷的油藏规模分布特征,应用分形方法估计该区的石油地质资源。石油地质资源总量为12284×104t,分布在507个油藏中;其中未发现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2740×104t,分布... 成熟勘探区剩余资源量的多少倍受关注。根据金湖凹陷的油藏规模分布特征,应用分形方法估计该区的石油地质资源。石油地质资源总量为12284×104t,分布在507个油藏中;其中未发现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2740×104t,分布在126个油藏中。这反映了该区的油气勘探程度较高,但仍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大量中-小油藏是今后勘探的主攻目标。分形方法作为油气资源评价的一种新途径,计算过程简便,结果可靠,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评价 资源预测 分形 金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南黄海盆地裂变径迹与中古生代烃源岩受热演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红 戴靖 +4 位作者 蔡乾忠 刘东鹰 孙和清 郭振轩 闫桂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65-668,共4页
通过研究苏北盆地滨海隆起、盐城/海安/白驹/高邮/洪泽/金湖等凹陷不同地质时代裂变径迹及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地震资料,进行中、古生代烃源岩受热演化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滨海隆起抬升于38~15Ma,具有“构造抬升模式”特征,其... 通过研究苏北盆地滨海隆起、盐城/海安/白驹/高邮/洪泽/金湖等凹陷不同地质时代裂变径迹及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地震资料,进行中、古生代烃源岩受热演化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滨海隆起抬升于38~15Ma,具有“构造抬升模式”特征,其中,古生界烃源岩与崂山隆起一样具有“不同层等熟、不同层同温”现象;各凹陷区具有“长时加温模式”特征;新生代沉积剥蚀2km。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沉积逾万米,构造演化可类比于滨海隆起;根据二次生烃模拟的成果,认为崂山隆起中、古生界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成烃-成藏潜力,有望成为海域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时温模式 古生界 二次生烃 苏北-南黄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地区句容凹陷油气充注史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宫色 彭平安 刘东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0-505,共6页
江苏地区句容凹陷是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勘探较早的地区,油气显示丰富。根据有机包裹体的荧光颜色将容2井储层方解石脉中的有机包裹体分为不同的期次;用离线压碎的方法对容2和容3井储层方解石脉中有机包裹体的烃类组成进行了分析,并... 江苏地区句容凹陷是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勘探较早的地区,油气显示丰富。根据有机包裹体的荧光颜色将容2井储层方解石脉中的有机包裹体分为不同的期次;用离线压碎的方法对容2和容3井储层方解石脉中有机包裹体的烃类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与储层中的轻质油进行了对比;结合句容地区的埋藏史对该区油气来源及充注史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容2井和容3井油藏存在多期油气的充注;包裹体油代表了早期充注的油气,而不同的正构烷烃分布特征证明容2井早期充注的烃类经历了生物降解过程;早期充注的烃类主要来源于二叠系源岩,而现今三叠系储层中的轻质油为后期充注的,其主要来源于晚白垩世末二叠系及部分三叠系烃源岩的急剧沉降而生成的大量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生物标志物 油气充注史 句容凹陷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扬子区中、古生界变形结构分区 被引量:2
14
作者 谈迎 邱旭明 +1 位作者 李亚辉 刘东鹰 《复杂油气藏》 2011年第1期14-18,共5页
根据滑脱层和变形结构的组合形式,提炼出苏北—南黄海北部基底滑脱冲断—反转型(Ⅰ)、南黄海中央隆起型(Ⅱ)、苏中南黄海中南部冲断—反转型(Ⅲ)、苏南—南黄海南部志留纪滑脱推覆型(Ⅳ)、皖南—浙西勿南沙基底滑脱冲断型(Ⅴ)、江南隆... 根据滑脱层和变形结构的组合形式,提炼出苏北—南黄海北部基底滑脱冲断—反转型(Ⅰ)、南黄海中央隆起型(Ⅱ)、苏中南黄海中南部冲断—反转型(Ⅲ)、苏南—南黄海南部志留纪滑脱推覆型(Ⅳ)、皖南—浙西勿南沙基底滑脱冲断型(Ⅴ)、江南隆起厚皮变形型(Ⅵ)、张八岭—千里岩厚皮变形型(Ⅶ)等7种一级变形结构组合类型;根据滑脱面上下构造层之间的变形组合特征,分出上下古一致型、上下古都简单型、上古简单下古复杂型、上古复杂下古简单型、上古复杂下古复杂型等5种二级变形结构组合类型。依据三级分区原则将下扬子地区分为一级区7个、二级区7个、三级区1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 中、古生界 变形结构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 被引量:40
15
作者 刘小平 潘继平 +4 位作者 董清源 刘东鹰 段宏亮 李华东 董谦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0-1108,共9页
根据岩心、钻井及露头等资料,以有机地球化学、储层岩石学等为重点,对苏北地区古生界下寒武统幕府山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二叠系(孤峰组、龙潭组、大隆组)等3套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的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进行初步分析,... 根据岩心、钻井及露头等资料,以有机地球化学、储层岩石学等为重点,对苏北地区古生界下寒武统幕府山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二叠系(孤峰组、龙潭组、大隆组)等3套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的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进行初步分析,指出苏北地区古生界3套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分布面积广、厚度较大、有机碳含量高和热演化程度较高。与美国典型含气页岩相比,苏北地区古生界3套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有机质丰度与之相当,部分地区的成熟度偏高。苏北地区具有形成页岩气的良好物质基础,古生界页岩气勘探潜力大。另一方面,苏北地区古生界富有机质泥页岩普遍埋藏深,下古生界富有机质泥页岩成熟度普遍偏高,后期多期构造运动及岩浆活动强烈,这些因素对页岩气形成、富集及保存等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地区 古生界 页岩气 富有机质泥页岩 地质条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