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防洪工程调度知识平台构建与实践
1
作者 刘业森 赵英虎 +5 位作者 张丽伟 李博达 李匡 郝苗 王晓岭 叶凯 《中国水利》 2025年第4期48-55,共8页
数字孪生水利是新质生产力在水利领域的一个具体表现,知识平台是数字孪生流域算法之一,可为数字孪生流域提供智能化支撑。面向天津市城市防洪调度应急指挥业务需求,基于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功能要求,提出了防洪工程调度知识平台构建思... 数字孪生水利是新质生产力在水利领域的一个具体表现,知识平台是数字孪生流域算法之一,可为数字孪生流域提供智能化支撑。面向天津市城市防洪调度应急指挥业务需求,基于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功能要求,提出了防洪工程调度知识平台构建思路以及核心由知识体系、知识引擎和知识服务组成的总体框架。研究了知识建模、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推理及知识存储的技术方法,构建了一套涵盖“知识库-主题知识图谱-知识网络”的多层次知识体系,开发了知识图谱管理引擎、大模型能力引擎和业务驱动知识引擎等多类别知识引擎,为天津市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提供知识推荐与反馈能力。探索了基于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的防洪业务知识智能检索与问答系统,以及防洪调度“四预”、应急水量调度、雨洪资源利用调度等业务应用。介绍的建设经验和成果可为水利知识平台相关系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平台 知识图谱 知识引擎 水利大模型 防洪调度 应急水量调度 雨洪资源利用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城市洪涝风险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2
作者 刘媛媛 李敏 +3 位作者 郝晓丽 刘业森 刘舒 俞茜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2期42-45,52,共5页
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保障,是当前城市洪涝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我国地形多样、气候复杂,不同类型城市洪涝风险成因各不相同。针对不同城市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对洪涝风险成因及工程和非工程应... 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保障,是当前城市洪涝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我国地形多样、气候复杂,不同类型城市洪涝风险成因各不相同。针对不同城市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对洪涝风险成因及工程和非工程应对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洪涝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平原城市 山地城市 洪涝风险 极端暴雨 成因分析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遥感监测系统设计开发与实践
3
作者 李小涛 兰瑞田 +9 位作者 钟剑飞 杨春 张民升 韩晓云 原世帆 张徐 李匡 刘业森 马建威 宋文龙 《中国水利》 2025年第4期56-64,72,共10页
遥感技术可为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鉴于天津市防洪调度实际业务工作中缺乏遥感技术支撑现状,进行了天津市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遥感监测系统设计开发,并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解译算法,实现了卫星遥感数据轨道预... 遥感技术可为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鉴于天津市防洪调度实际业务工作中缺乏遥感技术支撑现状,进行了天津市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遥感监测系统设计开发,并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解译算法,实现了卫星遥感数据轨道预报、数据下载预处理、常规监测、应急监测、应急调水、雨洪利用、成果制作、成果展示等遥感数据一体化智能化处理功能。基于该系统,2024年开展了天津市11座大中型水库月尺度水体面积-蓄水量监测,14条生态补水河道水体面积-有水河长监测,4个湿地水体面积日常监测和月度分析,2次应急调水前后补水水源、调水河道水体面积变化监测,以及4个补水水源地的水库水体面积等常规监测;同时在2024年7月台风“格美”所致强降雨过程中天津市境内重点水库水体面积变化,以及2024年8月10日杨庄水库泄洪前后的水体面积变化监测中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显著提高雷达、光学等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可为天津市防洪调度、应急水量调度、雨洪资源利用调度等相关业务提供高效可信的数据和信息支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调度 遥感 水利应急 人工智能解译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水库防洪优化调度应用研究
4
作者 苑希民 刘广 +5 位作者 王秀杰 彭芳 李匡 刘战友 张民升 刘业森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2期13-18,共6页
针对水库常规调度方法存在的非动态性、灵活性不足及对复杂环境变化适应性差等问题,考虑水库防洪调度任务的多目标需求和传统遗传算法在复杂约束条件下的局限性,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水库多目标防洪优化调度方法。即以最大削峰和最高... 针对水库常规调度方法存在的非动态性、灵活性不足及对复杂环境变化适应性差等问题,考虑水库防洪调度任务的多目标需求和传统遗传算法在复杂约束条件下的局限性,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水库多目标防洪优化调度方法。即以最大削峰和最高库水位最低为优化目标函数,引入动态变化的交叉和变异策略,将水库常规操作规则和水库泄流一般操作原则概化为启发式信息融入传统遗传算法中并求解。以海河流域杨庄水库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调度规则及传统遗传算法的水库防洪调度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能够显著提高水库的调度效率和防洪能力,为汛期水库的管理提供了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防洪调度 多目标 优化算法 改进遗传算法 启发式信息 海河流域 杨庄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实践
5
作者 李匡 刘战友 +2 位作者 刘业森 赵英虎 张旭辉 《中国水利》 2025年第4期34-39,47,共7页
针对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暴露出的天津市防汛调度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结合天津市防洪调度、应急水量调度、雨洪资源利用调度等工作实际需要,提出了提升天津市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项目建设方案。补充建设了重点... 针对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暴露出的天津市防汛调度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结合天津市防洪调度、应急水量调度、雨洪资源利用调度等工作实际需要,提出了提升天津市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项目建设方案。补充建设了重点区域监测感知体系,研究了防洪调度数据底板、知识库、模型库、数字孪生场景的构建方法与技术路线,开发了基于防洪调度“四预”、应急水量调度、雨洪资源利用调度系统及防洪移动应用,初步实现防洪调度与水资源调度相结合的应急指挥体系。综述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的应用实践:在应对台风“格美”期间,利用平台预测了蓟运河系、大清河系未来10天的洪水过程,以及城区局部低洼区域存在不同程度内涝积水风险,为天津市防汛工作提供了专业的洪水预报及调度建议;2024年杨庄水库面对建库以来最大洪水,采用平台水文预报模型对杨庄水库泄洪过程进行复盘分析,有力支撑水库运行调度;针对天津市“8·25”暴雨洪涝进行复盘分析,对23处最大水深大于0.15 m的积水监测站给出了相应积水缘由及建议解决途径,为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内涝预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洪水 信息化建设 数字孪生流域 防洪调度 水资源调度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区场次降雨时空展布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业森 刘媛媛 +1 位作者 刘舒 杜庆顺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6期18-25,共8页
受气候变化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等因素影响,城市地区降雨过程的时空动态性愈发明显,通常采用的点、面雨量等表达方式难以体现这种时空动态性。随着降雨观测技术的进步,大多城市积累了长序列降雨观测数据,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降雨时空过程信... 受气候变化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等因素影响,城市地区降雨过程的时空动态性愈发明显,通常采用的点、面雨量等表达方式难以体现这种时空动态性。随着降雨观测技术的进步,大多城市积累了长序列降雨观测数据,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降雨时空过程信息,为预报降雨或设计降雨的时空展布提供了可能。设计了一套降雨时空展布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标准化处理、降雨场次划分、时空模式提取、标准网格插值、时空展布等环节,并提出每个环节的处理步骤和关键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对该技术方法进行了验证,选择了12 h、24 h、72 h 3个历时的场次降雨,提取的时空模式和展布结果表达出了场次降雨的时空动态性,并与历史的降雨过程表现出很好的匹配性。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城市地区降雨典型模式提取,以及降雨过程的时空展布。该方法利用历史降雨数据提取降雨展布模板,输入场次降雨(或预报降雨)的总雨量,得到该场次降雨的时空分布过程,展布结果可为洪水预报提供更为准确的降雨输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过程 场次划分 时空模式 机器学习 时空展布 城市洪涝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淠河建设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胜 李京兵 +3 位作者 王玉丽 张锦堂 刘昌军 刘业森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3期50-56,共7页
数字孪生淠河根据淠河流域特征,以流域防洪需求为牵引,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在共享安徽省现有数据感知、网络传输、算力环境等基础上,建设内容包括流域数据底板、水利模型平台、水利知识平台等支撑平台,以及在上述支撑平台基础上建立防洪... 数字孪生淠河根据淠河流域特征,以流域防洪需求为牵引,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在共享安徽省现有数据感知、网络传输、算力环境等基础上,建设内容包括流域数据底板、水利模型平台、水利知识平台等支撑平台,以及在上述支撑平台基础上建立防洪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应用。防洪“四预”应用以精细化洪水预报为预警、调度提供基础,洪水预警为下游圩区等保护对象提供多阶段预警,情景化洪水预演以实景化方式分析洪水影响,智能化方案实现防洪预案的快速、自动化生成。通过总结数字孪生淠河建设内容,进一步探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为相关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淠河 数字孪生流域 圩区 流域数据底板 水利模型平台 水利知识图谱 “四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江城市降雨特性及雨洪关系分析——以四川泸州市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媛媛 刘业森 +1 位作者 刘方华 李梦阳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4期62-65,共4页
沿江城市气候多变,外洪和内涝之间关系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洪涝统筹是沿江城市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分析掌握沿江城市的暴雨、洪水特征,可提前预测不同降雨条件下河道洪水的特性及其对城区排涝的影响,对于城市防洪系统和排涝系统统... 沿江城市气候多变,外洪和内涝之间关系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洪涝统筹是沿江城市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分析掌握沿江城市的暴雨、洪水特征,可提前预测不同降雨条件下河道洪水的特性及其对城区排涝的影响,对于城市防洪系统和排涝系统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洪涝预报预警,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泸州市为例,对暴雨时空分布特征、洪水特征规律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新形势下沿江城市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城市 暴雨时空分布 雨洪特征 防洪排涝 四川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形学习算法的降雨数据时空分布特征提取及重构
9
作者 刘媛媛 刘业森 +4 位作者 刘方华 李梦阳 刘舒 李匡 任汉承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8,共14页
【目的】掌握精细化的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城市洪涝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近十几年降雨监测站网密集且数据精细程度高,但时间序列较短;历史降雨资料时间序列长,但是精细程度低。【方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历史降雨资... 【目的】掌握精细化的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城市洪涝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近十几年降雨监测站网密集且数据精细程度高,但时间序列较短;历史降雨资料时间序列长,但是精细程度低。【方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历史降雨资料,将流形学习算法引入到历史降雨资料重构中,从高分辨率降雨资料中,提取降雨的时空分别特征,基于该特征,将历史逐6 h的降雨空间数据重构为逐1 h的降雨数据,以满足城市洪涝风险分析的要求。【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重构数据高值区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在15%以内,低值区在20%以内,比传统插值处理的数据高值区误差降低了45%~85%,低值区降低了10%~40%。【结论】利用流形学习算法重构的历史空间降雨数据符合各地区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可提高降雨空间数据颗粒度,实现降雨时空分布精细化特征的有效、合理的提取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形学习 机器学习 暴雨时空分布 特征提取 低分辨率重构 泸州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降雨动态时空特征识别山丘区小流域洪水预报方法研究
10
作者 刘媛媛 刘业森 +3 位作者 刘洋 刘正风 杨伟韬 胡文才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9-1019,共11页
山丘区洪水产汇流速度快,破坏力强,预报难度大。如何进一步提高山丘区洪水预报的准确性和预见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洪水预报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识别与当前降雨动态时空... 山丘区洪水产汇流速度快,破坏力强,预报难度大。如何进一步提高山丘区洪水预报的准确性和预见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洪水预报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识别与当前降雨动态时空特征最相似的历史降雨洪水过程,“借古喻今”进行洪水预报。结果表明,在人为影响小、流域面积在600 km^(2)左右的山丘区小流域,该方法预报洪峰流量平均误差为8.33%,洪量平均误差为14.27%,峰现时间平均误差1 h,均达到了洪水预报精度要求。区别于传统的洪水预报方法,该方法从整场降雨发展趋势的角度上预报山洪,更有针对性,为山丘区小流域洪水预报提供了新思路,为“三道防线”数据深度挖掘,防洪“四预”智能化水平提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流形学习 降雨时空特征 山丘区小流域洪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不同流域典型降雨时空格局分析与应用
11
作者 石树兰 屈东东 +4 位作者 高强 刘媛媛 刘业森 李庭逸 白赟豪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7期42-49,共8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降水频率和空间分布不断变化,传统的基于单站或代表站推求的设计雨型难以体现降雨过程的时空综合特征,不能满足精确识别降雨时空分布的要求。以20年(1999—2018年)的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以北京市山丘区及平原区不同...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降水频率和空间分布不断变化,传统的基于单站或代表站推求的设计雨型难以体现降雨过程的时空综合特征,不能满足精确识别降雨时空分布的要求。以20年(1999—2018年)的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以北京市山丘区及平原区不同流域为研究范围,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提取各流域范围内的典型降雨特征,并对不同流域的降雨特征进行分析。总体来说,平原区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复杂,和山丘区降雨相比,平原区各历时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区别较大,降雨特征和下垫面地形相关。研究成果整合应用于北京市暴雨设计成果查询系统,可为北京市城市水资源合理配置规划和精细化管理及防洪规划提供基础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山丘区 平原区 机器学习 降雨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移动对河道洪峰影响研究——以深圳为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业森 刘舒 +5 位作者 刘媛媛 李敏 李匡 臧文斌 郑敬伟 刘金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6-314,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镇化加剧了城市降雨过程的不稳定性,进而影响城市河道洪水过程,加剧了城市洪涝防治难度。本文以深圳市河湾片区为研究区,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降雨移动方向对城市河道洪峰的影响。基于雨强和移动方向的不同组合... 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镇化加剧了城市降雨过程的不稳定性,进而影响城市河道洪水过程,加剧了城市洪涝防治难度。本文以深圳市河湾片区为研究区,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降雨移动方向对城市河道洪峰的影响。基于雨强和移动方向的不同组合构建了1300个降雨方案,并利用城市洪涝模型分别模拟了各降雨方案条件下的河道洪水过程,从模拟结果中提取河道断面的洪峰流量以构建评价指标,在全区、河道、断面等不同尺度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雨强增加,降雨移动方向对河道洪峰的影响会减小;河道下游断面受影响程度明显高于上游断面;单个断面的洪峰受影响程度与降雨过程的移动方向呈现出较强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洪涝防治和洪水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 降雨过程 移动方向 洪峰流量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防洪“四预”的数字孪生流域数据底板建设 被引量:48
13
作者 刘业森 刘昌军 +4 位作者 郝苗 宋文龙 曲伟 陈胜 吕娟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6期6-14,I0003,共10页
加快构建具有“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是国家智慧水利建设的明确要求,数据底板是“四预”功能的必要支撑。全国多个智慧水利和数字孪生流域先行先试成功案例,发挥各自数据和技术优势,建设完成相应层级的数... 加快构建具有“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是国家智慧水利建设的明确要求,数据底板是“四预”功能的必要支撑。全国多个智慧水利和数字孪生流域先行先试成功案例,发挥各自数据和技术优势,建设完成相应层级的数据底板,为数字孪生流域和防洪“四预”应用提供了支撑。在梳理数据底板相关技术基础上,结合试点工作经验,提出了面向防洪“四预”的数据底板建设框架和主要技术路线,从数据采集整编、多源异构数据汇聚、多维多尺度数据融合、业务信息资源库、底板专题图、专业模型数据标准化、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平台和可视化技术等方面阐述了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路线,探讨了数据底板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预期,以期为面向防洪“四预”的数字孪生流域数据底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 “四预” 数字孪生流域 数据底板 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时空不确定性对城市河道洪水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业森 刘媛媛 +1 位作者 李敏 李匡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7-326,共10页
针对降雨时空不确定性严重制约洪涝模型模拟精度的问题,在深圳市布吉河流域研究降雨中心、降雨移动方向等时空特征对洪水过程的影响。利用2018—2020年的降雨监测数据,划分并筛选出116个大雨以上的降雨场次,进而对每个场次通过空间平均... 针对降雨时空不确定性严重制约洪涝模型模拟精度的问题,在深圳市布吉河流域研究降雨中心、降雨移动方向等时空特征对洪水过程的影响。利用2018—2020年的降雨监测数据,划分并筛选出116个大雨以上的降雨场次,进而对每个场次通过空间平均化处理和时间同步处理,分别构建空间平均和雨峰同步降雨过程;利用城市洪涝模型模拟116个降雨场次在实际降雨、空间平均、雨峰同步3种时空分布下的洪水过程;分析降雨中心和降雨移动方向对洪峰流量、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空间平均化处理后,产生的洪峰流量较实际降雨模拟得到的洪峰流量变化范围为-43.9%~34.7%,而且当实际降雨中心位于流域几何中心下游时,模拟得到的洪峰倾向于偏高;经过雨峰同步处理的降雨较实际降雨模拟得到洪峰流量变化范围为-33.7%~20.0%,洪峰变化范围与降雨中心移动方向有较强的相关性;洪水过程与洪峰流量变化相对应,表现为洪峰增加、洪水持续时间缩短,或洪峰降低、洪峰持续时长增加。研究结论可为洪涝模型输入的降雨过程构建提供依据,为河道洪水风险评估、洪涝过程实时模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中心 降雨移动 城市河道 洪峰 洪水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防洪减灾三维数字流域应用综述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业森 周芹 +1 位作者 刘媛媛 穆杰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8期39-43,60,共6页
防洪减灾涉及的多专业、多尺度、多层面信息需要数字流域的支撑,随着倾斜摄影、虚拟仿真、BIM、数字孪生、智能感知等新技术的发展,数字流域的展现形式由二维地图升级到三维场景。首先回顾了主流三维基础平台在国内的应用发展历程,并结... 防洪减灾涉及的多专业、多尺度、多层面信息需要数字流域的支撑,随着倾斜摄影、虚拟仿真、BIM、数字孪生、智能感知等新技术的发展,数字流域的展现形式由二维地图升级到三维场景。首先回顾了主流三维基础平台在国内的应用发展历程,并结合文献检索结果对主流三维平台特点进行了对比和介绍;其次梳理了国内的防洪减灾三维数字流域相关实践应用,将其过程划分为发展期-平稳期-高峰期,指出目前尚存在标准规范不够、模型集成不足、仿真效果不佳等问题;最后,对防洪减灾三维数字流域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三维数字孪生流域、水运动过程仿真模拟、智慧化/智能化3个应用方向。分析方法和研究结论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平台 防洪减灾 数字流域 虚拟仿真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替代的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业森 杨小唤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54-58,共5页
首先将山东省各县市按级别分类,利用回归方法得到不同级别县市的城镇居住密度与农村居住密度,然后根据乡镇驻地位置,构造Voronoi图来替代乡镇边界。在此基础上利用各乡镇人口数据与居民点数据计算得到各 Voronoi图形的居住密度,并将该... 首先将山东省各县市按级别分类,利用回归方法得到不同级别县市的城镇居住密度与农村居住密度,然后根据乡镇驻地位置,构造Voronoi图来替代乡镇边界。在此基础上利用各乡镇人口数据与居民点数据计算得到各 Voronoi图形的居住密度,并将该密度赋予每个图形的发生点(即乡镇驻地位置),而后利用反距离插值算法,并结合窗口移动平均处理,得到全省的居住密度分布图。使用居住密度分布图和居民点分布数据,计算人口分布数据。并根据每个县市的图上汇总人口和统计人口,计算得到各县市的调整系数,使用该系数对每个栅格的人口数进行调整,保证了各县市总人口不会出现误差。最终得到山东省1km×1km栅格的人口分布数据。最后选取某些样本县, 在样本县内对比每个乡镇图上的人口与实际统计人口,结果表明该人口分布数据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VORONOI图 居住密度 空间化 栅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国内防洪减灾信息技术应用综述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业森 陈胜 +2 位作者 刘媛媛 郜银梁 曹大岭 《中国防汛抗旱》 2021年第1期48-57,66,共11页
在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快速迭代,梳理当前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将有助于补齐“防洪工程”和“信息化工程”两大短板。介绍了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然后重点梳理了近年来现代计算机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 在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快速迭代,梳理当前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将有助于补齐“防洪工程”和“信息化工程”两大短板。介绍了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然后重点梳理了近年来现代计算机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3类新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针对其中13个细分技术方向,结合具体案例从技术特点、应用进展、不足和应用前景3个方面进行归纳,最后,分析了技术与业务的多维耦合关系,认为未来防洪减灾信息技术应用将呈现智能化、聚合化、安全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减灾 现代计算机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南四湖防洪调度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业森 杜庆顺 +6 位作者 李匡 胡文才 赵艳红 喻海军 姚远 孙琳 常思源 《中国水利》 2023年第20期49-53,共5页
南四湖具有独特的水系特征,洪水预报调度难度大。为提升数字孪生流域智能化水平,设计开发了南四湖防洪调度模型集,实现了洪水预报、流场计算、工程调度等功能。介绍了南四湖防洪调度模型布局,以及概念性水文预报模型、水库调度模型、分... 南四湖具有独特的水系特征,洪水预报调度难度大。为提升数字孪生流域智能化水平,设计开发了南四湖防洪调度模型集,实现了洪水预报、流场计算、工程调度等功能。介绍了南四湖防洪调度模型布局,以及概念性水文预报模型、水库调度模型、分布式时空变源模型、河道演进模型、湖区洪水演进模型、洪水调度模型等主要内容的研发情况和成果,从防洪演练、洪水预报、流场仿真、工程调度典型应用等方面,介绍了模型集对防洪调度工作的支撑。相关成果为沂沭泗流域防洪调度模型提供了基础和标准框架,为数字孪生流域模型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数字孪生流域 专业模型 洪水预报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河流光污染指数月度数据集
19
作者 刘业森 陈胜 +2 位作者 刘媛媛 李敏 任汉承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2期339-349,共11页
本数据集以公开的HydroSHEDS数据集和NPP-VIIRS夜间灯光月度合成数据为基础,生成了2012年4月至2021年10月逐月的全国河流逐月光污染指数数据。首先,以HydroSHEDS中的河段数据为基础,提取了全国河段数据,并根据全国水系图修正了其中的不... 本数据集以公开的HydroSHEDS数据集和NPP-VIIRS夜间灯光月度合成数据为基础,生成了2012年4月至2021年10月逐月的全国河流逐月光污染指数数据。首先,以HydroSHEDS中的河段数据为基础,提取了全国河段数据,并根据全国水系图修正了其中的不合理的河段;其次,将水系数据与NPP-VIIRS栅格叠加,识别出水系流经的像元,从逐月数据中提取出每个像元的灰度值;然后,以10×10 km的格网为单元,综合考虑逐条河段的流量、夜光亮度值、网格内的河流长度,设计了河流光污染指数,并计算了每个格网的逐月的河流光污染指数;最后,形成了一套10×10 km分辨率的全国河流光污染月度数据集。本数h据集作为第一个全国河流光污染时空分布数据,反映了全国河流光污染的时空分布和演变格局,可为河流开发度和干扰度评价、光污染分析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河流 河流流量 河流长度 光污染 月度 NPP-VI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和数值模型相结合的城市内涝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5
20
作者 刘媛媛 刘业森 +3 位作者 郑敬伟 柴福鑫 李敏 穆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4-295,共12页
洪涝数值模型是当前城市内涝风险分析和预报预警的主要技术手段,然而数值模型的计算速度较慢,难以满足日常防汛应急的需求。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训练样本及标注数据较少的城市积水内涝快速预测中,是个重点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洪涝数值模型是当前城市内涝风险分析和预报预警的主要技术手段,然而数值模型的计算速度较慢,难以满足日常防汛应急的需求。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训练样本及标注数据较少的城市积水内涝快速预测中,是个重点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具有良好计算精度数值模型与具有较高计算效率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快速预测城市内涝风险的新方法。本方法以城市洪涝模型的模拟结果作为数据驱动,构建各积水点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高,计算速度快,可以满足日常防汛应急的需要,为人工智能技术在防洪减灾方向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BP神经网络 洪涝模型 城市内涝 快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