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肚菌酶解工艺优化及酶解液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1
作者 曾小峰 颜蜜 +5 位作者 盖智星 高伦江 尹旭敏 刁源 商桑 曾顺德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4,共8页
为优化羊肚菌酶解工艺,探究酶解液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酶解工艺,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为优化羊肚菌酶解工艺,探究酶解液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酶解工艺,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鉴定关键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加酶量5000 U/g、pH6.7、酶解温度44℃、酶解时间2 h为最佳酶解工艺,此条件下水解度达34.11%;GC-MS分析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物质23种,其中空白组17种,酶解组21种,酶解后风味物质含量增加了203.71%,醛类是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占整个风味物质的78.50%。进一步分析OAV≥1的化合物,空白组7种,酶解组9种,并确定异戊醛、苯乙醛、正己醛、苯甲醛、壬醛、芳樟醇、2-戊基呋喃、柠檬烯、萘为羊肚菌酶解液的关键风味化合物。该研究表明酶解可促进风味物质的释放,为羊肚菌的风味利用、调味料深加工开发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酶解工艺 响应面法 风味 香气活性值(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中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及精深加工研究进展
2
作者 商桑 尹旭敏 +4 位作者 曾小峰 颜蜜 刁源 曾顺德 高伦江 《南方农业》 2025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并含有多糖、多酚和维生素等多种功能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糖、血脂和抗疲劳等功能。为给羊肚菌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的开发提供参考,综述了羊肚菌中...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并含有多糖、多酚和维生素等多种功能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糖、血脂和抗疲劳等功能。为给羊肚菌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的开发提供参考,综述了羊肚菌中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及精深加工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功能活性物质 加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C不同处理时间对生鲜羊肚菌贮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曾顺德 曾小峰 +4 位作者 颜蜜 刁源 商桑 尹旭敏 高伦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56,共8页
以重庆黔江主栽羊肚菌品种“七妹”为试材,研究紫外(UVC)不同处理时间对生鲜羊肚菌感官品质、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相关抗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次生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 以重庆黔江主栽羊肚菌品种“七妹”为试材,研究紫外(UVC)不同处理时间对生鲜羊肚菌感官品质、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相关抗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次生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in UVC处理4℃贮运2 d, 4 d, 6 d, 8 d, 10 d,感官品质评分分别比对照提高10.15%, 14.29%, 15.38%, 40.05%和57.14%;褐变度分别比对照减少15.21%, 25.33%, 37.86%, 35.17%和44.46%;可溶性蛋白分别比对照增加10.29%, 2.87%, 13.96%, 12.26%和12.51%;SOD酶活性保持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4.54%, 24.46%, 23.72%, 5.54%和7.49%;CAT酶活性保持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45%, 23.69%, 5.64%, 15.24%和41.16%;MDA累积程度分别比对照减少6.31%, 11.36%, 10.02%, 5.61%和13.80%.另外,20 min和40 min UVC处理与对照相比上述指标效果均不如30 min UVC处理效果显著. 30 min UVC处理可作为生鲜羊肚菌主栽品种“七妹”贮运配送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羊肚菌 UVC处理 贮运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火棘鲜果采后生理及功效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一龙 商桑 +4 位作者 曾顺德 曾小峰 刁源 尹旭敏 高伦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8期91-96,103,共7页
以重庆彭水野生火棘鲜果为试材,研究贮藏温度对火棘功效活性成分原花青素、黄酮、总酚和VC含量的影响,分析相关抗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苯丙氨酸解氨酶(s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和次生代谢产物... 以重庆彭水野生火棘鲜果为试材,研究贮藏温度对火棘功效活性成分原花青素、黄酮、总酚和VC含量的影响,分析相关抗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苯丙氨酸解氨酶(s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和次生代谢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腐损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5、-3、-1、1、3、5℃贮藏60 d原花青素保持率分别是初始含量的72.97%、65.43%、48.12%、29.76%、21.33%和19.22%;黄酮保持率分别为77.25%、76.27%、72.01%、60.39%、56.96%和35.19%;总酚保持率分别为83.66%、82.61%、62.80%、55.69%、48.51%和43.11%;VC保持率分别为87.17%、86.43%、75.46%、54.83%、36.06%和24.35%;SOD活性保持率分别为81.56%、79.78%、66.32%、27.86%、15.83%和11.25%;PAL活性保持率分别为57.43%、50.05%、42.00%、19.69%、15.62%和14.12%;MDA累积程度与初始含量相比,分别为2.19、2.59、4.51、6.52、7.52倍和8.54倍;腐损率与5℃贮藏60 d相比,分别低88.10%、87.94%、81.09%、54.25%和12.53%。-5、-3℃贮藏与5、3、1、-1℃贮藏相比均可有效保持原有功效成分、降低腐损率、减少MDA累积程度、保持较高SOD和PAL活性,但-5℃和-3℃贮藏差异不显著,-3℃可作为优选贮藏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温度 火棘鲜果 采后生理 功效活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皮果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及果胶应用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商桑 尹旭敏 +4 位作者 曾顺德 曾小峰 高伦江 颜蜜 刁源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09,共6页
柑桔类水果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水果,柑桔皮等不可食用部分每年产生量大。柑桔皮中含有果胶、类黄酮、类胡萝卜素、香精油等多种功能性成分,直接废弃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利用柑桔皮提取果胶是柑桔废弃物资源化... 柑桔类水果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水果,柑桔皮等不可食用部分每年产生量大。柑桔皮中含有果胶、类黄酮、类胡萝卜素、香精油等多种功能性成分,直接废弃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利用柑桔皮提取果胶是柑桔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促进柑桔皮资源绿色环保和高效开发利用,对国内外柑桔皮果胶提取研究现状及果胶应用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皮 果胶 提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泡菜护绿保脆方案和调味配方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刁源 高伦江 +1 位作者 尹旭敏 曾顺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11-2616,共6页
解决黄秋葵泡菜褐变、软烂和口味欠佳等加工品质问题,是开发黄秋葵泡菜休闲食品的关键。本文以黄秋葵嫩荚为试验材料,采用烫漂温度、乳酸锌、异抗坏血酸钠和乳酸钙进行单因子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研究泡制过程中最佳护绿保脆方案解决... 解决黄秋葵泡菜褐变、软烂和口味欠佳等加工品质问题,是开发黄秋葵泡菜休闲食品的关键。本文以黄秋葵嫩荚为试验材料,采用烫漂温度、乳酸锌、异抗坏血酸钠和乳酸钙进行单因子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研究泡制过程中最佳护绿保脆方案解决褐变、软烂等问题,以提升黄秋葵泡菜加工品质;采用香油、食盐、蔗糖、I+G(呈味核苷酸)和乳酸进行L20(45)正交试验,研究泡制后添加最优调味配方解决口味欠佳的问题,以满足消费者嗜好及保健需求。结果表明:影响黄秋葵护绿保脆因子主次为乳酸锌>异抗坏血酸钠>乳酸钙>90℃烫漂时间,护绿保脆最优方案为乳酸锌0.06%、异抗坏血酸钠0.2%、乳酸钙0.08%和90℃烫漂时间4 min,验证试验也发现采用此护绿保脆方案综合评分达98.2,可有效保持黄秋葵嫩荚泡制过程中颜色和脆度。影响泡菜风味因子主次为香油>I+G>食盐>蔗糖>乳酸,调味最佳配方添加量为香油6.0%、I+G 0.15%、食盐0.5%、蔗糖2.0%和乳酸0.5%,验证试验也发现采用此调味配方加工的产品综合评分达94.7,可生产出色泽鲜绿、香辣风味浓郁的黄秋葵泡菜休闲食品。本试验所获得的黄秋葵嫩荚泡菜最佳护绿保脆方案和最优调味配方,这对开发黄秋葵泡菜特色休闲食品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泡菜 护绿保脆方案 调味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他霉素复配制剂在锦橙采后保鲜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刁源 张超 +2 位作者 唐偲雨 张迎君 曾顺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18-1621,共4页
通过平板抑制试验及贮藏保鲜试验对纳他霉素及复配制剂抑杀柑橘采后常见真菌性病害及锦橙贮藏保鲜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0.02%纳他霉素+0.01%咪鲜胺可有效抑杀锦橙采后常见青霉、绿霉病害,该配方处理锦橙,通风库常温贮藏3个月,... 通过平板抑制试验及贮藏保鲜试验对纳他霉素及复配制剂抑杀柑橘采后常见真菌性病害及锦橙贮藏保鲜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0.02%纳他霉素+0.01%咪鲜胺可有效抑杀锦橙采后常见青霉、绿霉病害,该配方处理锦橙,通风库常温贮藏3个月,腐果率仅为3.1%,比常用化学保鲜剂低2.1%,而空白对照腐果率高达1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复配制剂 锦橙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窗气调包装对青脆李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刁源 曾顺德 +3 位作者 高伦江 曾小峰 程杨 商桑 《南方农业》 2019年第34期76-80,共5页
以硅窗结合PE包装袋处理采后青脆李,通过分析不同硅窗面积、不同贮藏温度、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青脆李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腐烂率的影响,探讨不同规格的硅窗包装袋处理对青脆李的保鲜效果。结... 以硅窗结合PE包装袋处理采后青脆李,通过分析不同硅窗面积、不同贮藏温度、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青脆李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腐烂率的影响,探讨不同规格的硅窗包装袋处理对青脆李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硅窗气调包装在适当的贮藏温度条件下,结合1-MCP处理对采后青脆李有较好的保鲜作用,能有效地减慢青脆李软化的速度,抑制可溶性固形物的升高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降低腐烂率。试验得到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硅窗面积为1 cm^2、贮藏温度为1℃、1-MCP的含量为每千克青脆李27.5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脆李 硅窗气调 1-MCP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照射对仔姜贮藏保鲜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刁源 曾顺德 +2 位作者 高伦江 曾小峰 冯兰云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期101-103,106,共4页
以新鲜仔姜为试验对象,通过研究不同短波紫外线处理时间对仔姜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筛选确定短波紫外线照射的适宜时间,探索适宜的辅助保鲜措施,旨在为短波紫外线处理在仔姜保鲜上的应用提... 以新鲜仔姜为试验对象,通过研究不同短波紫外线处理时间对仔姜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筛选确定短波紫外线照射的适宜时间,探索适宜的辅助保鲜措施,旨在为短波紫外线处理在仔姜保鲜上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短波紫外线照射对仔姜具有较好的保鲜作用,能诱导仔姜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上升,有效抑制仔姜中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生成。筛选出最佳短波紫外线照射时间为30 min,再结合微孔膜保鲜袋包装能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紫外线 仔姜 贮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衣甘蓝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刁源 程杨 张超 《南方农业》 2008年第6期16-19,共4页
本试验结果表明:羽衣甘蓝提取液对羟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当25%浓度的提取液的添加量为5mL时,其表现出对羟自由基最高的清除率;Vc和葡萄糖对羽衣甘蓝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有促进作用,而CuSO4和CaCl2对羽衣甘蓝对羟自由基的清... 本试验结果表明:羽衣甘蓝提取液对羟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当25%浓度的提取液的添加量为5mL时,其表现出对羟自由基最高的清除率;Vc和葡萄糖对羽衣甘蓝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有促进作用,而CuSO4和CaCl2对羽衣甘蓝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有抑制作用;且加热、冷藏、加活性炭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不大,但加硅藻土对其抗氧化活性有略微的抑制作用。在猪油自氧化实验中,其表现出对猪油自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提取液的添加量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性是呈正相关,同时还研究了羽衣蓝提取液与Vc和柠檬酸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羽衣甘蓝提取液与二者都有较好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抗氧化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生鲜仔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刁源 曾顺德 +3 位作者 程杨 高伦江 曾小峰 商桑 《南方农业》 2023年第5期190-193,共4页
通过分析不同电子束辐照剂量对生鲜仔姜采后贮藏过程中腐烂率、硬度、失重率、丙二醛(MDA)、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影响,探讨电子束辐照对生鲜仔姜的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贮藏温度下,将... 通过分析不同电子束辐照剂量对生鲜仔姜采后贮藏过程中腐烂率、硬度、失重率、丙二醛(MDA)、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影响,探讨电子束辐照对生鲜仔姜的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贮藏温度下,将生鲜仔姜放在一定的电子束剂量下进行辐照,能有效地减慢仔姜软化、褐变的速度,抑制MDA、PPO含量的升高和POD含量的下降,并促进PAL的生成,降低腐烂率。试验得到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生鲜仔姜在贮藏温度为8℃时,电子束辐照剂量为1kGy的条件下,可以贮藏2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姜 电子束辐照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结合1-MCP在茎瘤芥物流保鲜上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刁源 曾顺德 +1 位作者 张雪梅 冯兰云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8期105-107,共3页
以生鲜茎瘤芥为试验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对生鲜茎瘤芥物流保鲜过程中呼吸强度、蒸腾失水、软烂、VC的变化趋势研究了壳聚糖结合1-MCP(1-甲基环丙烯)用于生鲜茎瘤芥保鲜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壳聚糖结合1-MCP对茎瘤芥具有... 以生鲜茎瘤芥为试验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对生鲜茎瘤芥物流保鲜过程中呼吸强度、蒸腾失水、软烂、VC的变化趋势研究了壳聚糖结合1-MCP(1-甲基环丙烯)用于生鲜茎瘤芥保鲜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壳聚糖结合1-MCP对茎瘤芥具有较好的保鲜作用,能有效地抑制采后茎瘤芥贮藏呼吸强度的上升,降低腐烂率,并且还可以保持较高的VC含量。其中,最佳处理浓度为:2μL·L-11-MCP+0.8%壳聚糖,最佳处理时间为9~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保鲜 壳聚糖 1-M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微波联合干制对香菇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高伦江 曾顺德 +3 位作者 李晶 刁源 尹旭敏 程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80-83,240,共5页
分析比较热风干燥、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对香菇干燥速率、复水比、色泽及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其微波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明显高于热风干燥后期干燥速率,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香菇复水比好于热风干燥,热风微波联合干燥... 分析比较热风干燥、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对香菇干燥速率、复水比、色泽及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其微波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明显高于热风干燥后期干燥速率,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香菇复水比好于热风干燥,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和热风干燥L*、b*值差异显著,而a*不显著。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发现两种干制方式的香菇风味组成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含硫化合物、醇类、酯类和烃类。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和热风干燥的香菇中含硫化合物分别为10.07%和5.60%;醇类分别为5.08%和12.09%;酯类分别为4.15%和10.16%;烃类分别为3.17%和0.68%。且热风微波联合干燥产生了干香菇重要风味化合物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四硫醚及香菇素。因此,综合以上实验结果,热风微波联合干燥香菇品质优于热风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热风微波联合干燥 干燥速率 复水比 色泽 风味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清洗方式对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唐偲雨 周金源 +3 位作者 张玲 张雪梅 刁源 曾顺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68-1272,共5页
如何延长货架期、减缓品质下降是鲜切蔬菜贮藏保鲜的关键,清洗是鲜切蔬菜加工中重要的环节。为探明不同清洗方式对鲜切马铃薯冷藏期间食用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本文以鲜切马铃薯为试验材料,以纯水浸泡清洗为对照,以次氯酸钠水溶液和二氧... 如何延长货架期、减缓品质下降是鲜切蔬菜贮藏保鲜的关键,清洗是鲜切蔬菜加工中重要的环节。为探明不同清洗方式对鲜切马铃薯冷藏期间食用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本文以鲜切马铃薯为试验材料,以纯水浸泡清洗为对照,以次氯酸钠水溶液和二氧化氯水溶液50、100和150 mg/L等3种浓度为清洗处理方式,所有处理在4℃下冷藏0、1、2、5、8和12 d后,对鲜切马铃薯各处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和三氯甲烷残留量进行检测,并对其感官进行评定。结果表明:100 mg/L次氯酸钠清洗鲜切马铃薯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清洗后三氯甲烷残留量为0.3μg/L,低于国家饮用水安全标准三氯甲烷限值0.06mg/L,对人体无毒理危害。本研究结果为探明不同清洗方式对鲜切马铃薯品质影响提供了重要试验数据,同时还对清洗后鲜切马铃薯化学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可为鲜切马铃薯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延长货架期、减缓品质下降是鲜切蔬菜贮藏保鲜的关键,清洗是鲜切蔬菜加工中重要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马铃薯 清洗方式 细菌数量 三氯甲烷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脆李果酒发酵及澄清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曾顺德 商桑 +4 位作者 高伦江 曾小峰 尹旭敏 刁源 曾志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38,共5页
采用青脆李为试材,研究青脆李果酒发酵及澄清工艺。结果表明果酒酵母RV818对青脆李果酒的发酵性能最佳,其最适发酵温度为25℃、添加量为0.05%、发酵时间12 d;壳聚糖、硅藻土、明胶3种常用澄清剂对青脆李果酒透光率和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青脆李为试材,研究青脆李果酒发酵及澄清工艺。结果表明果酒酵母RV818对青脆李果酒的发酵性能最佳,其最适发酵温度为25℃、添加量为0.05%、发酵时间12 d;壳聚糖、硅藻土、明胶3种常用澄清剂对青脆李果酒透光率和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0 g/L壳聚糖(酸溶解)澄清透光率为96.8%,色度为0.046;3.0 g/L壳聚糖(沸水溶解)澄清透光率为93.0%,色度为0.069;壳聚糖可作为青脆李果酒优选澄清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脆李果酒 发酵 澄清 工艺参数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干燥方法对茶树菇干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尹旭敏 张超 +4 位作者 马强 敬廷桃 刁源 曾顺德 姚永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18-1222,共5页
干制茶树菇是延长其保质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适宜的干燥方法是提高其干制品质的重要保障。本试验以市售干制茶树菇为对照,应用热风干燥(60℃)、真空干燥(70℃)和远红外干燥(70℃)等3种方法干制茶树菇,研究这3种干燥方法对茶树菇复水比... 干制茶树菇是延长其保质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适宜的干燥方法是提高其干制品质的重要保障。本试验以市售干制茶树菇为对照,应用热风干燥(60℃)、真空干燥(70℃)和远红外干燥(70℃)等3种方法干制茶树菇,研究这3种干燥方法对茶树菇复水比、外观品质和游离氨基酸等干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干燥方法对茶树菇干制样品的复水比、外观品质、色泽和游离氨基酸等干制品质影响较大。其中,茶树菇干制样品复水比(Rf)大小依次来源于远红外干燥(70℃)、热风干燥(60℃)、对照1#、对照2#和真空干燥(70℃);干制样品及其复水后的外观品质优劣依次来源于远红外干燥(70℃)、热风干燥(60℃)、真空干燥(70℃)、对照1#和对照2#;远红外干燥(70℃)、热风干燥(60℃)干制样品色泽明显优于真空干燥(70℃)、对照1#和对照2#,不同干燥方法所得茶树菇干制样品之间的色差、亮度和黄色差异极显著,红色差异显著;干制样品中的17种游离氨基酸总量(AA)、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EAA/AA比值、呈鲜味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总量大小依次来源于真空干燥(70℃)、热风干燥(60℃)、远红外干燥(70℃)、对照1#和对照2#。因此,以上3种干燥方法对茶树菇样品的复水比、外观品质、色泽和游离氨基酸等干制品质的影响差异明显,可为茶树菇干制食品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干燥方法 干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果酒澄清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超 王玉霞 +3 位作者 尹旭敏 曾顺德 刁源 高伦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9-33,共5页
为了提高柑橘果酒的澄清效果及稳定性,实验通过常温自然澄清、加热处理及不同澄清剂处理的方式,探索了不同处理方式对柑橘果酒的澄清效果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澄清及加热处理对柑橘果酒澄清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澄清效果及稳... 为了提高柑橘果酒的澄清效果及稳定性,实验通过常温自然澄清、加热处理及不同澄清剂处理的方式,探索了不同处理方式对柑橘果酒的澄清效果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澄清及加热处理对柑橘果酒澄清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澄清效果及稳定性较差;四种澄清剂中,壳聚糖、硅藻土、PVPP对柑橘果酒具有很好的澄清效果。综合考虑柑橘果酒的澄清效果、滤过性、酒体的稳定性,0.4%的硅藻土、0.04%的PVPP对柑橘果酒具有很好的澄清效果,而且澄清后过滤速度快,酒体的稳定性好,是柑橘果酒澄清的良好澄清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果酒 澄清工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收期对渝糯系列鲜食糯玉米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高伦江 赵国华 +3 位作者 赵小皖 尹旭敏 刁源 曾顺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8-151,共4页
以渝糯系列鲜食糯玉米为实验材料,分析不同采收期糯玉米呼吸强度及营养成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同一糯玉米鲜食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如可溶性糖、水分、淀粉(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随采收期的延长呈显著(p<0.05)... 以渝糯系列鲜食糯玉米为实验材料,分析不同采收期糯玉米呼吸强度及营养成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同一糯玉米鲜食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如可溶性糖、水分、淀粉(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随采收期的延长呈显著(p<0.05)变化趋势;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同一采收期各营养成分变化趋势一致。以渝甜糯为例分析采收期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表明: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等可以作为判断鲜食糯玉米成熟度的特征指标。研究蒸煮后品质发现以授粉后25d采收的糯玉米更适合鲜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收期 鲜食糯玉米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保鲜剂对“白凤”桃和“巨峰”葡萄采后贮藏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曾顺德 张超 +1 位作者 尹旭敏 刁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57-460,共4页
利用微生物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开展果蔬采后保鲜可有效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本实验以自行研究开发的生物保鲜剂为试材,研究该生物保鲜剂对"白凤"桃和"巨峰"葡萄采后贮藏生理的影响,以期为该生物保鲜剂的应用提... 利用微生物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开展果蔬采后保鲜可有效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本实验以自行研究开发的生物保鲜剂为试材,研究该生物保鲜剂对"白凤"桃和"巨峰"葡萄采后贮藏生理的影响,以期为该生物保鲜剂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该生物保鲜剂处理可有效降低"白凤"桃和"巨峰"葡萄乙醇及MDA累积速率,增加POD、PAL酶活性,减轻腐烂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保鲜剂 “白凤”桃 “巨峰”葡萄 贮藏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方式对血橙汁贮藏过程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曾小峰 商桑 +4 位作者 陈爽 曾顺德 高伦江 尹旭敏 刁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61-166,共6页
为探究适合血橙汁的杀菌方式,采用热处理(80℃、15 min)和微波(800 W、90 s)2种杀菌方法,研究其对血橙汁贮藏过程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杀菌方式对血橙汁贮藏过程pH、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的影响无显著性... 为探究适合血橙汁的杀菌方式,采用热处理(80℃、15 min)和微波(800 W、90 s)2种杀菌方法,研究其对血橙汁贮藏过程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杀菌方式对血橙汁贮藏过程pH、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抗氧化成分维生素C、花色苷、总酚、总黄酮随贮藏时间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微波杀菌能更好的保留营养成分,效果优于热处理;DPPH+、ABTS+抗氧化能力也不断降低,其中花色苷和维生素C的含量均与DPPH+、ABTS+抗氧化能力呈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介于0.910~0.965之间;通经分析微波杀菌处理组表明,血橙汁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花色苷直接正效应表现,其对血橙汁抗氧化能力贡献最大。因此,微波杀菌更利于血橙汁品质保证,为今后血橙汁杀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橙汁 杀菌 抗氧化活性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