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纸用阴离子垃圾捕捉剂 被引量:27
1
作者 冯群策 杨淑蕙 郝晓秀 《造纸化学品》 CAS 2003年第2期2-4,11,共4页
介绍了几种应用在造纸中的阴离子垃圾捕捉剂 ,例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聚乙烯亚胺等。
关键词 造纸用 阴离子垃圾捕捉剂 硫酸铝 聚合氯化铝 聚乙烯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助留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冯群策 杨淑蕙 郝晓秀 《国际造纸》 2003年第2期9-11,16,共4页
简要地介绍了近几年来微粒助留技术的发展,如镶嵌系统、阳离子微粒技术、硅超微化学技术等。
关键词 微粒助留技术 镶嵌系统 阳离子微粒技术 硅超微化学技术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纸板的挺度和环压强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3
作者 冯群策 《湖北造纸》 2002年第3期12-15,17,共5页
简要的介绍了纸板的挺度和环压强度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纸板 挺度 环压强度 影响因素 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酶在非接触印刷废纸脱墨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冯群策 《黑龙江造纸》 2002年第4期18-20,共3页
简要地介绍了纤维素酶。
关键词 纤维素酶 Α-淀粉酶 非接触印刷废纸 酶促脱墨 造纸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酶法脱墨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冯群策 《西南造纸》 2002年第6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酶法脱墨技术 废纸利用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致变色防伪纸及其防伪机理 被引量:6
6
作者 郝晓秀 杨淑蕙 +2 位作者 冯群策 徐清华 周玉如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4,共4页
对紫外光致变色特种功能材料(颗粒状)在普通浆料体系中的留着机理和成形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光谱角度,对紫外光致变色功能材料与植物纤维混合抄造防伪纸的防伪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防伪纸 防伪机理 紫外光致变色特种功能材料 留着机理 成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涂布防伪纸及防伪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淑蕙 郝晓秀 +1 位作者 冯群策 宋诗莹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对光致变色功能材料(稀土铕配合物)在纸张涂料体系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最佳涂料配方,研制开发了光致变色涂布防伪纸,并对其防伪性能从荧光发射光谱角度和相对荧光强度值方面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光致变色 涂布防伪纸 防伪性能 涂料配方 荧光发射光谱 表征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一体机用版纸—热敏蜡纸 被引量:2
8
作者 郝晓秀 杨淑蕙 +1 位作者 冯群策 徐清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3-55,共3页
介绍了热敏蜡纸的制版原理及传统型热敏蜡纸和新型热敏蜡纸的结构与制造技术,并对新型热敏蜡纸的研究背景以及多孔树脂涂料层的涂料制备作了介绍,对不同多孔树脂层所生产的新型热敏蜡纸的性能指标及印刷质量作了比较。
关键词 热敏蜡纸 制版原理 印刷 版纸 多孔树脂涂料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纸张的开发 被引量:7
9
作者 郝晓秀 冯群策 杨淑蕙 《纸和造纸》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44-45,共2页
本文主要概述了磁性纸张的特征、制造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关键词 磁性 纸张 防伪 磁性纸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伪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郝晓秀 杨淑蕙 +1 位作者 冯群策 徐清华 《黑龙江造纸》 2003年第3期12-14,共3页
概述了防伪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并对水印防伪技术、安全线防伪技术、磁性材料防伪技术、荧光纤维与纸张纤维混合抄造防伪技术、油墨防伪技术。
关键词 防伪技术 造纸工业 应用 水印防伪技术 安全线防伪技术 磁性材料防伪技术 荧光纤维 油墨防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线防伪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郝晓秀 杨淑蕙 +1 位作者 冯群策 徐清华 《天津造纸》 2002年第4期21-23,共3页
概述了安全线防伪纸的防伪特征、制造方法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安全线防伪纸 防伪特征 制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脱墨污泥蚯蚓生物处理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恒 龙柱 冯群策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58-360,共3页
探讨采用大平2号蚯蚓生物处理废纸脱墨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污泥重金属和肥效等变化,以及蚯蚓对污泥重金属的吸收或富集作用,结果表明,在脱墨污泥∶大豆秸秆∶稻壳(大豆秸秆、稻壳为辅料)质量比为100∶1∶1条件下,蚯蚓生物处理脱墨污泥... 探讨采用大平2号蚯蚓生物处理废纸脱墨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污泥重金属和肥效等变化,以及蚯蚓对污泥重金属的吸收或富集作用,结果表明,在脱墨污泥∶大豆秸秆∶稻壳(大豆秸秆、稻壳为辅料)质量比为100∶1∶1条件下,蚯蚓生物处理脱墨污泥的最佳培养时间为30 d,最佳蚯蚓投放量为20 g/500 g污泥;最佳工艺条件下,蚯蚓生物处理污泥Cu、A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3%、57%,污泥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分别上升25%、75%、10%;蚯蚓对于污泥中Cu的吸收系数K=0.47,对As的富集系数K=1.73,蚯蚓对脱墨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能力As>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墨污泥 蚯蚓 重金属 肥效 富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脱墨污泥的主要毒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恒 龙柱 冯群策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108,133,共4页
通过对废纸脱墨污泥进行重金属含量及化学形态分析、有机污染物种类及含量等分析,研究其所含主要毒性物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污泥中Cu和As的含量分别是269.0,113.7 mg/kg,会导致环境污染;Cu和As均以残渣态为主,分别为94.76%和100%,稳定... 通过对废纸脱墨污泥进行重金属含量及化学形态分析、有机污染物种类及含量等分析,研究其所含主要毒性物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污泥中Cu和As的含量分别是269.0,113.7 mg/kg,会导致环境污染;Cu和As均以残渣态为主,分别为94.76%和100%,稳定性较高;污泥主要含有2,2’,5,5’-四甲基-1,1’-联二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含量分别为0.223%、0.165%,其生物毒性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纸脱墨污泥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