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A2基因c.1441G>A(p.Ala481Thr)位点变异的生育遗传咨询探讨
1
作者 冯晓琴 袁彩霞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对OCA2基因c.1441G>A(p.Ala481Thr)位点变异白化病家系的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方法丈夫,26岁,轻度白化病表现,毛发偏黄,皮肤白皙,视力正常,无白化病相关系统受累表现。妻子,27岁,G_(0)P_(0),身体良好。夫妇属非近亲婚配。现备孕... 目的对OCA2基因c.1441G>A(p.Ala481Thr)位点变异白化病家系的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方法丈夫,26岁,轻度白化病表现,毛发偏黄,皮肤白皙,视力正常,无白化病相关系统受累表现。妻子,27岁,G_(0)P_(0),身体良好。夫妇属非近亲婚配。现备孕咨询,评估生育白化病患儿风险。遗传咨询后,建议其进行遗传性白化病相关基因的测序检测。以“OCA2基因,c.1441G>A位点”为检索词,检索Pubmed、OMIM、Clinvar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0月),选取OCA2基因c.1441G>A(p.Ala481Thr)变异相关的白化病病例相关资料文献。结果结果显示,丈夫OCA2基因存在2个变异,分别为NM_000275.3:c.182G>A(p.Trp61*)和NM_000275.3:c.1426A>G(p.Asn476Asp),妻子OCA2基因有1个杂合变异,为NM_000275.3:c.1441G>A(p.Ala481Thr)。Sanger溯源验证,丈夫所携无义变异c.182G>A(p.Trp61*)来源其母亲,所携错义变异c.1426A>G(p.Asn476Asp)变异来源其父亲。妻子所携错义变异c.1441G>A(p.Ala481Thr)并非来源其父亲,其母亲信息不详。使用数据库搜索c.1441G>A变异的表型效应,得知c.1441G>A(p.Ala481Thr)属于一种亚等效变异,Ala481Thr在黑色素形成中有70%的野生型功能,纯合子无表现,表型正常。据c.1441G>A的亚等效作用,遗传咨询后,夫妇知情同意选择自然怀孕方式。随访这对夫妇怀孕并分娩1表型正常女儿。经测序验证,女儿遗传了父亲c.1426A>G(p.Asn476Asp)变异和母亲正常OCA2基因。结论报道一例白化病OCA2基因c.1441G>A变异相关的生育遗传咨询案例,复习文献,总结c.1441G>A(p.Ala481Thr)白化病的亚等效作用所产生的表型特异性,帮助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合理运用恰当的遗传学检测手段和深刻理解临床决策前充分遗传咨询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对该类变异的遗传咨询能力,有效地避免了过度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病 OCA2基因 c.1441G>A位点变异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314树脂的β-Ala改性及其对镓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馥瑶 王雪莲 +2 位作者 石敏感 冯晓琴 安富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174,178,共6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镓在半导体、医疗、催化等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在自然界中无独立矿床可提取,使对镓的回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吸附剂的研究方法,利用β-Ala中的羧基可与Ga(Ⅲ)之间形成配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镓在半导体、医疗、催化等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在自然界中无独立矿床可提取,使对镓的回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吸附剂的研究方法,利用β-Ala中的羧基可与Ga(Ⅲ)之间形成配位作用,首先在D314树脂表面接枝聚合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再用β-丙氨酸进行改性,制得新型吸附剂β-AlaD314。研究了改性条件对吸附量的影响,并考察了改性树脂对Ga(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β-AlaD314最佳适宜的改性条件为β-丙氨酸用量2g,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h;在25℃,pH为2的环境下,β-AlaD314对Ga(Ⅲ)的饱和吸附量为321.07mg/g,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此外,β-AlaD314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D314树脂 Β-丙氨酸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硼酸钡Ba_(3)B_(6)O_(9)(OH)_(6)热力学性质研究
3
作者 岑方龙 冯晓琴 +3 位作者 王万钟 陈南洋 武文韬 黄宏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六硼酸钡Ba_(3)B_(6)O_(9)(OH)_(6),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综合热分析法(TG-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微量热仪测定了Ba_(3)B_(6)O_(9)(OH)_(6)在0.9995 mol·dm^(-3)HC... 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六硼酸钡Ba_(3)B_(6)O_(9)(OH)_(6),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综合热分析法(TG-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微量热仪测定了Ba_(3)B_(6)O_(9)(OH)_(6)在0.9995 mol·dm^(-3)HCl(aq)的摩尔溶解焓为(32.34±0.58)kJ·mol^(-1),并计算了其标准摩尔生成焓为-(7130.664±4.2)kJ·mol^(-1).此外,通过基团贡献法估算了[B6O9(OH6)]^(6-)的摩尔生成焓为-5517.744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硼酸钡 标准摩尔生成焓 热力学性质 量热法 基团贡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和干扰素γ与复发性流产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冯晓琴 曹莹丽 +3 位作者 郭尧 徐瑞琴 王治平 李经纬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338-1343,共6页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和干扰素γ(IFN-γ)与复发性流产(RP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和妇产科诊治的70例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流产发生的起因分组,分为RPL不孕症患者的RPL组(n=29)和正...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和干扰素γ(IFN-γ)与复发性流产(RP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和妇产科诊治的70例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流产发生的起因分组,分为RPL不孕症患者的RPL组(n=29)和正常终止妊娠的早孕女性的对照组(n=41)。采用酶联免疫反应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LA-G和IFN-γ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和流产绒毛组织中HLA-G和IFN-γ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RPL组患者在胎停7~8周的血清HCG和孕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酶联免疫反应结果显示,RPL组血清HLA-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qRT-PCR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外周血和流产绒毛中均有HLA-G mRNA和IFN-γmRNA表达,RPL组患者外周血和流产绒毛中的HLA-G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FN-γmRNA表达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初期HLA-G和IFN-γ的表达失衡与RPL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 复发性流产 干扰素-Γ 妊娠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的耐热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冯晓琴 刘渊 罗军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共3页
酚醛树脂(PF)作为重要的摩擦材料用胶粘剂,其热稳定性对摩擦制动材料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为改善传统PF耐热性欠佳的缺点,以腰果壳油、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制备了改性PF预聚体,并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腰果壳油、... 酚醛树脂(PF)作为重要的摩擦材料用胶粘剂,其热稳定性对摩擦制动材料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为改善传统PF耐热性欠佳的缺点,以腰果壳油、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制备了改性PF预聚体,并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腰果壳油、苯酚和甲醛三者之间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腰果壳油改性PF;腰果壳油改性PF的失重过程主要发生在400℃以上,其耐热性明显优于未改性PF;腰果壳油改性PF可用作高温摩擦制动材料的胶粘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胶粘剂 腰果壳油 耐热性 制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ussian量子化学模拟对芳烃硝化机理的探索 被引量:6
6
作者 冯晓琴 任福德 曹端林 《大学化学》 CAS 2008年第1期37-39,共3页
芳烃硝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亲电取代反应。本文综述了运用Gaussian量子化学模拟方法对芳烃硝化机理探索的进展,提倡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引入Gaussian,以提高大学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GAUSSIAN 量子化学模拟 硝化机理 芳烃 大学化学教学 亲电取代反应 硝化反应 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能化合物3,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晓琴 崔建兰 +2 位作者 曹端林 李永祥 王建龙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3,共4页
以4-氯吡唑(4-CP)为原料,经过硝硫混酸硝化制得4-氯-3,5-二硝基吡唑(4-CDNP),再以硝酸银为亲核试剂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含能化合物3,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DNPN),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以4-氯吡唑(4-CP)为原料,经过硝硫混酸硝化制得4-氯-3,5-二硝基吡唑(4-CDNP),再以硝酸银为亲核试剂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含能化合物3,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DNPN),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计算了其爆轰性能,考察了硝硫混酸组成、硝化温度对硝化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佳的合成条件:硝硫混酸组成为V(98%硝酸):V(98%硫酸)=1∶4,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5 h,产率为65.1%。4-CDNP与硝酸银的反应很快,在40℃下反应1h产率就可达到35.6%。DNPN的爆速为8.78 km·s^(-1),爆压35.12 GPa,优于T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氯吡唑(4-CP) 3 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DNPN)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对宰后牦牛肉ATP、calpain活力和细胞骨架蛋白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晓琴 党欣 余群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4-158,163,共6页
为了研究低压电刺对牦牛肉 ATP、Calpain活力和细胞骨架蛋白降解的影响及其嫩化机理,将24头甘南牦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屠宰,按试验设计对宰后牦牛胴体进行电刺激(ES)(输出电压21 V、功率50 W、时间90 s)和常规冷却排酸 NES(0-... 为了研究低压电刺对牦牛肉 ATP、Calpain活力和细胞骨架蛋白降解的影响及其嫩化机理,将24头甘南牦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屠宰,按试验设计对宰后牦牛胴体进行电刺激(ES)(输出电压21 V、功率50 W、时间90 s)和常规冷却排酸 NES(0-4℃、风速0.5 m/s)处理,并于0、24、72 h测定牦牛背最长肌的 ATP、calpain活力、糖原、剪切力值和细胞骨架蛋白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宰后72 h ATP 下降了14.97%,较 NES 组下降幅度达6.59%,ES显著提高了ATP的下降速率;宰后0 h,ES组糖原较NES组低12.46%,加快了糖酵解速率;ES组在宰后0 h m-calpain和μ-calpain较 NES组活力分别提高了0.318 U/mL 和0.31 U/mL,同时提高了 m-calpain和μ-calpain活力,过早激活了μ-calpain;ATP与m-calpain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而μ-calpain与糖原含量、剪切力三者相互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低压电刺激极显著提高牦牛肉最终嫩度(P〈0.01);电刺激在速度和数量上显著加速了Desmin和Troponin-T的降解,加快了牦牛肉成熟,缩短了成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ATP 低压电刺激 CALPAIN 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的合成及热分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晓琴 曹端林 +1 位作者 崔建兰 安富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6期185-187,192,共4页
以4-氯吡唑为原料,经过硝硫混酸硝化制得4-氯-3,5-二硝基吡唑,再以硝酸根为亲核试剂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含能化合物3,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计算了爆轰性能并与... 以4-氯吡唑为原料,经过硝硫混酸硝化制得4-氯-3,5-二硝基吡唑,再以硝酸根为亲核试剂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含能化合物3,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计算了爆轰性能并与常规含能化合物进行了比较。采用TG-DSC-MS联用方法对其热分解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的爆轰性能接近于黑索金与奥克托金而优于梯恩梯。DNPN的热分解机理可能是,首先O—NO_2键断裂,接着硝基吡唑发生硝基自由基或者亚硝基自由基断裂,最后吡唑环开环生成N_2、NO、N_2O以及CO_2等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 合成 热分解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结合冷却排酸对牦牛细胞骨架蛋白(Desmin、Troponin-C、Integrin)降解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晓琴 韩玲 余群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9-375,共7页
本文旨在介绍电刺激在牦牛肉类工业中的应用与研究及其机理。根据电刺激对骨架蛋白Desmin、Troponin-C、Integrin降解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讨论电刺激结合冷却排酸对骨架蛋白降解的机理。
关键词 电刺激 嫩化 牦牛 骨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丁基溴化铵催化对氰基苯酚醚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晓琴 程原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9年第5期17-19,29,共4页
以对氰基苯酚和1,3-二溴丙烷为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制备1,3-二(对氰基苯氧基)丙烷。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原料配比、温度和时间对收率的影响。优化条件为:n(对氰基苯酚)∶n(1,3-二溴丙烷)=2.3∶1.0,n(四丁基溴化铵)∶n(对氰基苯... 以对氰基苯酚和1,3-二溴丙烷为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制备1,3-二(对氰基苯氧基)丙烷。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原料配比、温度和时间对收率的影响。优化条件为:n(对氰基苯酚)∶n(1,3-二溴丙烷)=2.3∶1.0,n(四丁基溴化铵)∶n(对氰基苯酚)=1∶12.5,醚化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8h,1,3-二(对氰基苯氧基)丙烷收率达到71%。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及后序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丁基溴化铵 醚化反应 对氰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能化合物1-甲基-3,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12
作者 冯晓琴 崔建兰 曹端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12-2016,共5页
为了寻求性能优良的含能化合物,以4-氯吡唑为原料,经硝硫混酸硝化、硝酸根亲核取代、碘甲烷甲基化,获得一种新型的含能化合物1-甲基-3,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考察了甲基... 为了寻求性能优良的含能化合物,以4-氯吡唑为原料,经硝硫混酸硝化、硝酸根亲核取代、碘甲烷甲基化,获得一种新型的含能化合物1-甲基-3,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考察了甲基化过程中反应时间及碘甲烷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得到较佳的合成条件:反应时间为10 h,碘甲烷用量为3,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用量的2倍,在此条件下产率为55.2%.计算了1-甲基-3,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爆轰性能,并与其他常用含能化合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其爆轰性能略低于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而优于TNT.撞击实验表明,1-甲基-3,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的撞击感度高于TNT及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与黑索今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1-甲基-3 5-二硝基吡唑-4-硝酸酯 含能化合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窃电分析及防窃电技术措施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晓琴 《四川电力技术》 2005年第5期24-25,共2页
分析电能计量装置常见的几种窃电方式,并针对这几种窃电方式,探讨了进行电能计量改造中防窃电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窃电 计量装置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0例生殖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14
作者 冯晓琴 王毅民 +2 位作者 王怀秀 刘建荣 李弘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2期3040-3042,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少、弱、无精症以及胎停育、畸胎、反复性流产等生殖异常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原因。方法:针对我院720例生殖异常患者,做常规技术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采用G显带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720例生殖异常患者中,检出异常核... 目的:探讨男性少、弱、无精症以及胎停育、畸胎、反复性流产等生殖异常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原因。方法:针对我院720例生殖异常患者,做常规技术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采用G显带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720例生殖异常患者中,检出异常核型69例。其中,多态性核型为49例,包括9qh+3例,inv(9)1例,Ds+/Gs+10例,Yqh+35例。Turner综合征3例,Klinefelter综合征12例,平衡易位等5例。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与生殖异常存在密切的关系,异常核型会导致男性少、弱、无精症以及畸胎孕产史和妊娠的反复失败,且染色体多态性与生殖异常关系尤为密切,建议临床应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分析 生殖异常 染色体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肉宰后成熟嫩化与细胞凋亡酶活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孙志昶 冯晓琴 +2 位作者 韩玲 赵会平 余群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1-196,202,共7页
为研究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前驱肱三头肌(TB)、中部背最长肌(ML)、后驱半膜肌(SM)的剪切力、肌原小片化指数及细胞凋亡酶(caspase)的变化趋势,选取24头甘南黑牦牛进行屠宰,于0~4℃、风速0.5m/s条件下成熟,在宰后成熟过... 为研究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前驱肱三头肌(TB)、中部背最长肌(ML)、后驱半膜肌(SM)的剪切力、肌原小片化指数及细胞凋亡酶(caspase)的变化趋势,选取24头甘南黑牦牛进行屠宰,于0~4℃、风速0.5m/s条件下成熟,在宰后成熟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点(0.5h、2h、5h、10h、1d、2d、3d、4d、5d、6d、7d)进行剪切力、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和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力测定。宰后7d,TB、ML和SM3个不同部位肉的剪切力值分别下降了35.6%、27.4%、33.5%;肌原小片化指数值分别升高了69.7%、65.7%、63.0%。TB和SM在宰后1dcaspase一3活力达到最高值(P〈0.001),ML则在宰后10h后达到活力最高值。TB和ML在宰后5h达到caspase-8活力最高值(P〈0.001),比ML提前达到caspases-8活力最高值。宰后5h后caspase一9活力显著高于宰后0.5h(P〈0.001),且ML和SM的caspase一9活力达到最高值,而TB的caspase一9在宰后10h后达到最高值,是其初始值的2.39倍;3个不同部位肉的caspase一3与caspase.8活力分别与剪切力和肌原小片化指数呈显著相关性(P〈0.01),caspase-3活力与caspase一8和caspase.9活力相互之间都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果表明:宰后成熟过程使牦牛肉的剪切力降低、肌原小片化指数提高,率先激发caspase_8、caspase-9活力,同时活化了caspase-3,破坏肌原纤维结构,降解细胞骨架蛋白,从而提高牦牛肉的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成熟 剪切力 肌原小片化指数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暴露诱导卵巢氧化应激及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研究
16
作者 冯晓琴 罗锦洪 黄紫微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12期846-850,I0001,共6页
目的 探讨臭氧暴露诱导卵巢氧化应激及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毒理影响。方法 48只6周龄的无特异性病原体C57BL/6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臭氧暴露组,臭氧暴露组(1.2 mg/m^(3),10 h)连续暴露30d,对照组于每天的同一时段被放置于同一类型装置中... 目的 探讨臭氧暴露诱导卵巢氧化应激及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毒理影响。方法 48只6周龄的无特异性病原体C57BL/6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臭氧暴露组,臭氧暴露组(1.2 mg/m^(3),10 h)连续暴露30d,对照组于每天的同一时段被放置于同一类型装置中,不发生暴露。实验完成后采集卵巢组织及卵泡颗粒细胞。采用活性氧水平检测方法分析2组小鼠卵巢组织的活性氧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q RT-PCR)测定2组小鼠卵巢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 IL-8、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组小鼠卵巢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Caspase3)、切割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臭氧暴露组中小鼠卵巢组织的活性氧水平升高(t=16.99,P<0.01);臭氧暴露组中小鼠卵巢组织的炎性因子IL-6(t=10.18,P<0.01)、IL-8(t=19.06,P<0.01)、IL-1β(t=6.39,P<0.01)、TNF-α(t=19.11,P<0.0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0.16±0.05)相比,臭氧暴露组中小鼠卵巢组织的Bax表达(0.25±0.06)升高(P<0.01);与对照组Bcl-2表达(0.212±0.041)相比,暴露组的Bcl-2表达(0.131±0.022)降低(P<0.01);与对照组Cleaved-Cas-pase3表达(0.120±0.021)相比,暴露组的Cleaved-Caspase3表达(0.192±0.023)升高(P<0.01)。对照组相比,臭氧暴露组中小鼠的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升高。结论 臭氧暴露引起卵巢组织活性氧水平升高,炎性因子IL-6、 IL-8、IL-1β、TNF-α表达降低,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暴露 卵巢 卵泡 颗粒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400催化对氰基苯酚的醚化反应研究
17
作者 冯晓琴 程原 《山西化工》 2009年第6期12-15,共4页
以对氰基苯酚和1,3-二溴丙烷为原料,聚乙二醇400为催化剂,制备1,3-二对氰基苯氧基丙烷。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温度和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氰基苯酚与1,3-二溴丙烷物质的量之比为2.3∶1.0,醚化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 以对氰基苯酚和1,3-二溴丙烷为原料,聚乙二醇400为催化剂,制备1,3-二对氰基苯氧基丙烷。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温度和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氰基苯酚与1,3-二溴丙烷物质的量之比为2.3∶1.0,醚化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 h,催化剂用量10 mL,其最大产率达到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400 醚化反应 对氰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对免疫共沉淀技术的优化验证蛋白质弱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晓琴 徐峰 +1 位作者 王嵬 刘利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3,共6页
采用单因子法对影响免疫共沉淀结果的各因素进行优化.以hCLP46(humanCAP10-like protein46)蛋白和内质网分子伴侣calnexin为例,对相互作用开展研究.通过对细胞裂解液各组分浓度、抗体用量、hCLP46的蛋白量和交联剂DSP因素的优化,验证了h... 采用单因子法对影响免疫共沉淀结果的各因素进行优化.以hCLP46(humanCAP10-like protein46)蛋白和内质网分子伴侣calnexin为例,对相互作用开展研究.通过对细胞裂解液各组分浓度、抗体用量、hCLP46的蛋白量和交联剂DSP因素的优化,验证了hCLP46(human CAP10-like protein46)蛋白和内质网分子伴侣calnexin间的弱相互作用.研究结果为探讨蛋白质之间弱相互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共沉淀 hCLP46 CALNEXIN 影响因素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暴露与育龄妇女月经周期长度的关联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晓琴 罗锦洪 +2 位作者 谢卧龙 王娜 秦国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382,共9页
招募343名山西常住的育龄妇女,开展大气污染暴露与育龄妇女月经周期长度的横断面研究.基于妇女月经周期生理特点,设置大气污染暴露的时间窗口期.采集妇女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点大气SO2、NO2、PM2.5和O3的日报浓度,分别计算不同暴露... 招募343名山西常住的育龄妇女,开展大气污染暴露与育龄妇女月经周期长度的横断面研究.基于妇女月经周期生理特点,设置大气污染暴露的时间窗口期.采集妇女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点大气SO2、NO2、PM2.5和O3的日报浓度,分别计算不同暴露时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大气污染暴露与育龄妇女月经周期长度的关联效应,阐明大气污染暴露对妇女生育力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当控制混杂因素后,妇女在SO2暴露窗第1期(0.053,95%CI:0.022,0.083)、第2期(0.049,95%CI:0.02,0.078)和第3期(0.045;95%CI:0.017、0.073),Q4组SO2的暴露水平与月经周期总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且,SO2与月经周期总长度的正相关主要表现在卵泡期长度的延长上.在NO2暴露窗第1期(0.060,95CI:0.035,0.085)、第2期(0.056,95CI:0.030,0.083)和第3期(0.050,95CI:0.025,0.075),Q3组NO2的暴露水平与卵泡期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在PM2.5暴露窗的第1期(0.043;95%CI:0.012,0.074)和第2期(0.049;95%CI:0.020,0.079),Q3组PM2.5的暴露水平与月经周期总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此外,妇女在暴露窗第1期(-0.043,95%CI:-0.079,-0.003)、第2期(-0.047,95%CI:-0.072,-0.022)和第3期(-0.046,95%CI:-0.081,-0.011),Q4组O3的暴露水平与卵泡期长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总体而言,妇女的月经卵泡期可能是大气污染暴露的敏感阶段.而且,结果表明,在低于现行的国家标准限值时,仍然可以观察到大气污染暴露与妇女卵泡期长度显著的关联效应.本研究结果可为精准制定我国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推动出台区域性健康风险防范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妇女月经周期 妇女生育力 健康风险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细胞复合体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惠董娜 任文娟 +4 位作者 冯晓琴 雷鑫 王治平 刘建荣 李弘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颗粒细胞复合体应用于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CSI-ET治疗的156例不育患者促排卵周期中废弃的未成熟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共收集MⅠ期和GV期未成熟卵母细... 目的探讨颗粒细胞复合体应用于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CSI-ET治疗的156例不育患者促排卵周期中废弃的未成熟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共收集MⅠ期和GV期未成熟卵母细胞305枚,以随机方式入组到对照组(C组,培养时不添加颗粒细胞复合体)和实验组(T组,培养时添加颗粒细胞复合体)进行培养,并按照MⅠ期和GV期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不同分为4个亚组:MⅠ-C组、MⅠ-T组和GV-C组、GV-T组。观察各组的体外成熟及受精后胚胎发育情况等。结果 MⅠ-T组体外培养48h后的总成熟率显著高于MⅠ-C组(88.42%vs.73.62%,P<0.01),体外培养24h的成熟率(80.00%vs.65.93%)、正常受精率(69.74%vs.53.33%)、受精率(75.00%vs.55.00%)及优质胚胎率(35.56%vs.12.00%)均显著高于MⅠ-C组(P<0.05),且MⅠ-T组的卵母细胞利用率亦显著高于MⅠ-C组(21.05%vs.5.00%,P<0.01);MⅠ-T组获得4个囊胚,多于MⅠ-C组(1个囊胚)。GV-T组体外培养48h的总成熟率显著高于GV-C组(65.00%vs.35.59%,P<0.01);GV-T组培养24h的各项指标与GV-C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V-T和GV-C两组均未获得囊胚。结论含有颗粒细胞复合体的共培养体系可以提高促排卵周期中不同来源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改善MⅠ期成熟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但是否能改善GV期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复合体 体外成熟培养 未成熟卵母细胞 共培养 发育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