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像麦子一样辉煌
1
作者 冯敏生 《初中生辅导》 2024年第21期40-41,共2页
当枝头的山杏渐渐泛黄,红玛瑙似的山樱桃格外晃眼,风吹着金色的麦浪,就在芬芳的五月,故乡的麦子成熟了,淡淡的清香,糅合着山野清新的风,直在天底下飞翔。每到麦子成熟丰收在望的时候,我的老父亲舒眉展颜,每天都要到我家的麦田边,驻足伫... 当枝头的山杏渐渐泛黄,红玛瑙似的山樱桃格外晃眼,风吹着金色的麦浪,就在芬芳的五月,故乡的麦子成熟了,淡淡的清香,糅合着山野清新的风,直在天底下飞翔。每到麦子成熟丰收在望的时候,我的老父亲舒眉展颜,每天都要到我家的麦田边,驻足伫立,手搭凉棚,极目远眺。一地金色的麦穗,棵棵坚挺饱满,整整齐齐地昂首站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子 成熟 金色
原文传递
一路芬芳
2
作者 冯敏生 《甘肃教育》 2016年第21期126-126,共1页
洁白的雪人,涌动着玫瑰的暗香。“玫瑰雪人”,多么富有诗意呀,这是来自灵宝城区一位青年女支教老师的微信名字。
关键词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子去武汉
3
作者 冯敏生 《青春期健康》 2022年第9期41-41,共1页
春节过后,儿子去武汉了。我没有去过武汉,但我知道那是一座英雄城市,因为那里曾发生过历史上著名的“武昌起义”。我从唐代诗人崔颢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初次认识武汉。后来,我参加武汉大学中文系在河南省开封市... 春节过后,儿子去武汉了。我没有去过武汉,但我知道那是一座英雄城市,因为那里曾发生过历史上著名的“武昌起义”。我从唐代诗人崔颢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初次认识武汉。后来,我参加武汉大学中文系在河南省开封市举办的文学研修班,进一步了解了武汉厚重的文化底蕴。再后来,东湖景区、汉正街、热干面、武昌鱼等关于武汉的名片,也不断进入我的视野,使我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无穷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颢 河南省开封市 汉正街 无穷魅力 芳草萋萋 武昌鱼 汉阳树 武昌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达黄河
4
作者 冯敏生 《人大建设》 2021年第11期64-64,共1页
弘农涧河是黄河的游子。黄河是弘农涧河的母亲。弘农涧河从源头灵宝市朱阳镇鱼仙河村出发,穿越山岭,千曲百折,最终在该市函谷关镇北寨村抵达母亲黄河那宽广的怀抱中。这种抵达充满着大自然的美感。于是,我从弘农涧河源头出发,沿着河岸... 弘农涧河是黄河的游子。黄河是弘农涧河的母亲。弘农涧河从源头灵宝市朱阳镇鱼仙河村出发,穿越山岭,千曲百折,最终在该市函谷关镇北寨村抵达母亲黄河那宽广的怀抱中。这种抵达充满着大自然的美感。于是,我从弘农涧河源头出发,沿着河岸边的道路,到达奔腾不息的母亲黄河,充分体验了这种抵达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农 奔腾不息 涧河 灵宝市 函谷关 北寨村 抵达 游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弘农涧河源头
5
作者 冯敏生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第4期60-61,共2页
当我眺望着奔流的弘农涧河水,就想念弘农涧河的源头。家乡高山古镇灵宝朱阳镇,位于弘农涧河源头区域。翻阅《朱阳镇志》,书中记载:有鸿胪涧、鸿关水、鸿胪水、洪溜涧河、弘农河之称。战国时期称为门水河。清代《读史方舆纪要》中说:&qu... 当我眺望着奔流的弘农涧河水,就想念弘农涧河的源头。家乡高山古镇灵宝朱阳镇,位于弘农涧河源头区域。翻阅《朱阳镇志》,书中记载:有鸿胪涧、鸿关水、鸿胪水、洪溜涧河、弘农河之称。战国时期称为门水河。清代《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弘农涧,在县治西。会崤、渑诸水,北入于河。"弘农涧河,是灵宝市人的母亲河,全长88公里,发源于朱阳镇两岔河,穿越南河峡谷,一路奔流不息,在镇区东头的营里村,化作碧波荡漾的龙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史方舆纪要》 弘农 鸿胪 战国时期 两岔河 涧河 灵宝市 母亲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复式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6
作者 冯敏生 《教育论坛》 2004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前,我市的农村学校和边远山区,分布的复式班和教学点还很多,就我们朱阳镇而言,复式班有8个,教学点82个。复式教学这种特殊的班级授课制形式,在我镇乃至全灵宝市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迎接我市对... 目前,我市的农村学校和边远山区,分布的复式班和教学点还很多,就我们朱阳镇而言,复式班有8个,教学点82个。复式教学这种特殊的班级授课制形式,在我镇乃至全灵宝市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迎接我市对农村学校布局新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教学 教学改革 班级授课制 课程标准 农村小学 人文素养 课程编排 座位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韵朱阳
7
作者 冯敏生 《城乡建设》 2020年第23期80-81,共2页
朱阳人以水为美。奔流的弘农涧河,发源于河南灵宝朱阳镇,川流不息,穿越全镇。明净的弘农涧河之水,犹如一位貌若天仙的姑娘,温柔清纯,那一双动人的大眼睛,清澈妩媚,摄人魂魄。朱阳的山,因绿水的滋润而青翠。朱阳的水,因青山的涵养而秀美... 朱阳人以水为美。奔流的弘农涧河,发源于河南灵宝朱阳镇,川流不息,穿越全镇。明净的弘农涧河之水,犹如一位貌若天仙的姑娘,温柔清纯,那一双动人的大眼睛,清澈妩媚,摄人魂魄。朱阳的山,因绿水的滋润而青翠。朱阳的水,因青山的涵养而秀美;山恋着水,水绕着山,绿水青山,山高水长,谱写了一曲奔流不息优美的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人魂魄 弘农 河南灵宝 涧河 绿水青山 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朱阳赶花海
8
作者 冯敏生 《林业与生态》 2023年第6期38-38,共1页
高山古镇朱阳镇,是河南灵宝的后花园。那里漫山遍野,山花烂漫,繁花似锦,到处是五彩缤纷醉人的花海。只因那里海拔高、气温低,山坡上的花朵,常常要比别的地方晚一个多月盛开。如若此时去朱阳赶花海,可以弥补你“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 高山古镇朱阳镇,是河南灵宝的后花园。那里漫山遍野,山花烂漫,繁花似锦,到处是五彩缤纷醉人的花海。只因那里海拔高、气温低,山坡上的花朵,常常要比别的地方晚一个多月盛开。如若此时去朱阳赶花海,可以弥补你“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那份遗憾和惆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灵宝 长恨 后花园 惆怅 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的性情
9
作者 冯敏生 《青海农技推广》 2016年第2期53-53,共1页
在春天,山野里先后走来两株植物香气四溢,最惹人喜爱一株是率先走来的青青小蒜,从田野上采回家,摊煎饼,包饺子,沁人心脾,浓香可口,正如村里人常说:"三月小蒜,香死老汉"。另一株就是在谷雨前后,姗姗走来的香椿,红嫩的椿芽,紫气凝枝头... 在春天,山野里先后走来两株植物香气四溢,最惹人喜爱一株是率先走来的青青小蒜,从田野上采回家,摊煎饼,包饺子,沁人心脾,浓香可口,正如村里人常说:"三月小蒜,香死老汉"。另一株就是在谷雨前后,姗姗走来的香椿,红嫩的椿芽,紫气凝枝头,香味缭绕整个春天。香椿,乡村。这两样事物在春天不约而同地走在一起,彼此融合在一起了:香椿使乡村的春天到处飘溢着清香。在故乡的原野,一条清澈明亮的南弘农涧河,把河两岸边的小山村,分割得七零八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乡村 谷雨 椿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山
10
作者 冯敏生 《林业与生态》 2023年第9期46-47,共2页
“嗨吆,嗨吆,那个奔山坡,去采药,唤来大哥和二哥……”山很大,连绵起伏,重重叠叠,一眼望不到尽头。看不见采药人奔走于大山深处的影子,只听见山谷飘荡着采药人奔山坡那悠扬的山歌声。山是有情怀的,山哺育了万物,涵养了水源,呈现给人类... “嗨吆,嗨吆,那个奔山坡,去采药,唤来大哥和二哥……”山很大,连绵起伏,重重叠叠,一眼望不到尽头。看不见采药人奔走于大山深处的影子,只听见山谷飘荡着采药人奔山坡那悠扬的山歌声。山是有情怀的,山哺育了万物,涵养了水源,呈现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绿水青山。放眼望去,到处山花烂漫,峰峦叠翠,溪流淙淙,鸟语花香;满眼绿意盎然,勃勃生机,到处是怡人的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绵起伏 采药 绿水青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日之惬意与优雅
11
作者 冯敏生 《养生月刊》 2024年第1期92-93,共2页
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耀着。青砖黛瓦的村庄,满眼是寂然的烟火味,一缕缕裊袅炊烟,在寒风中摇曳;碧绿的冬小麦,郁郁葱葱地环绕着村庄;白亮亮的小河,偎依在村庄旁静静流淌,一畦畦葱绿的冬白菜,绿油油地招惹行人的眼睛;地头一棵沧桑的老柿子... 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耀着。青砖黛瓦的村庄,满眼是寂然的烟火味,一缕缕裊袅炊烟,在寒风中摇曳;碧绿的冬小麦,郁郁葱葱地环绕着村庄;白亮亮的小河,偎依在村庄旁静静流淌,一畦畦葱绿的冬白菜,绿油油地招惹行人的眼睛;地头一棵沧桑的老柿子树,那虬枝苍杆,稀稀疏疏地高挂着火红的柿子,那是村里人特意留给鸟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子树 冬日 冬小麦
原文传递
家乡的端午
12
作者 冯敏生 《山西老年》 2024年第6期52-52,共1页
年少时,当村前村后的麦穗即将黄梢、山杏即将泛黄的时候,故乡的端午节也就到了。端午节前几天,包粽子是村里人的首要工作。在包粽子前,村里人先要去山上采集叶。每到采叶的日子,我便一大早和父亲步行到三四公里外的外婆家,和表兄弟们一... 年少时,当村前村后的麦穗即将黄梢、山杏即将泛黄的时候,故乡的端午节也就到了。端午节前几天,包粽子是村里人的首要工作。在包粽子前,村里人先要去山上采集叶。每到采叶的日子,我便一大早和父亲步行到三四公里外的外婆家,和表兄弟们一起拿着镰刀,到屋后一座名叫叶梁的大山上去采集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午节 外婆家 包粽子
原文传递
走进红色秦池村
13
作者 冯敏生 《中国老区建设》 2022年第8期35-35,共1页
一个初夏的雨后,迎着山间清新的风,穿越朱阳红色小镇笔直的崇阳路,漫步于碧波荡漾的朱雀湖,登临风光旖旎的芙蓉坡,来到海拔1000米的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红军村——秦池村。三面青山将秦池这个小山村,围成了一个坦荡如砥的小盆地。宁静的... 一个初夏的雨后,迎着山间清新的风,穿越朱阳红色小镇笔直的崇阳路,漫步于碧波荡漾的朱雀湖,登临风光旖旎的芙蓉坡,来到海拔1000米的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红军村——秦池村。三面青山将秦池这个小山村,围成了一个坦荡如砥的小盆地。宁静的索峪河,在村子中间缓缓地流淌着。秦池村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立夏后,村子周边山野的花朵,都像赶集似的盛开得很热闹。在湛蓝的天空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池 河南省灵宝市 红色 赶集
原文传递
冬储记忆
14
作者 冯敏生 《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 2017年第4期64-67,共4页
时间迈着轻盈的步履,悄悄走进了冬日的视野。 偌大的旷野里,空荡荡的,格外静寂。炊烟袅袅的村庄旁,偎依着一两畦葱绿的冬白菜,在温润阳光的映照下,郁郁葱葱地招惹人的眼睛。
关键词 人的眼睛 柿子树 问刘十九 香气四溢 新醅 绿蚁 春花秋实 目青 令人 炊火
原文传递
母亲的“至理名言”
15
作者 冯敏生 《大江南北》 2016年第10期36-36,共1页
我的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72岁了。她虽然文化不高,但一生勤劳朴实、乐观向上、待人热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她有几句朴实的话,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至今念念不忘。"要夹着尾巴做人"。
关键词 小学作文 乐观向上 五年级 对我说 理得 三十里 村道 山外有山 开荒种地 学习成绩
原文传递
朱阳弘农源 清新且绮丽
16
作者 冯敏生 《养生月刊》 2021年第4期368-370,共3页
当我眺望着奔流的弘农涧河水,就想念弘农涧河的源头。家乡高山古镇灵宝朱阳镇,位于河南省弘农涧河源头区域。翻阅《朱阳镇志》,书中记载:有鸿胪涧、鸿关水、鸿胪水、洪溜涧河、弘农河之称。战国时期称为门水河。
关键词 弘农 战国时期 鸿胪 涧河 绮丽 源头
原文传递
把大地种出花来
17
作者 冯敏生 《农家致富顾问》 2022年第4期47-47,共1页
我的发小山子,他是山村里走出的第一位大 学生,不仅和城里一位漂亮的大学教师燕子结了 婚,现在居然和燕子一起辞掉了城里的高薪工作 回到乡下,把家乡人都不想耕种的、那些撂荒的 土地,种出了五彩缤纷的花朵来。
关键词 家乡人 小山子 燕子 第一位
原文传递
门神
18
作者 冯敏生 《考试与招生》 2020年第4期60-61,共2页
在老家豫西灵宝,过年时,家家户户都有贴门神画的传统习俗。门神画中的唐代秦琼、尉迟恭两位武将,曾给少年时的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令我一生敬畏。且看那门神画,左面的秦琼手持瓦面金锏,右面的尉迟恭手拿钢鞭,两位武将头戴金盔,身披龙鳞铠... 在老家豫西灵宝,过年时,家家户户都有贴门神画的传统习俗。门神画中的唐代秦琼、尉迟恭两位武将,曾给少年时的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令我一生敬畏。且看那门神画,左面的秦琼手持瓦面金锏,右面的尉迟恭手拿钢鞭,两位武将头戴金盔,身披龙鳞铠甲,怒目圆睁地站立着,为乡亲们看家护院。我的老父亲总在除夕贴门神画时给我们讲,这两位门神为百姓祈福纳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家河 门神画 疫情防控 弘农涧
原文传递
三十里芍药谷
19
作者 冯敏生 《老人世界》 2018年第4期36-36,共1页
谷雨看牡丹,立夏赏芍药。而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南弘农涧河源头河谷的三十里芍药花,要比别的地方迟开一个多月。
关键词 芍药 灵宝市 河南省 牡丹
原文传递
憨娃归乡小记
20
作者 冯敏生 《乡镇论坛》 2016年第32期42-42,共1页
“憨娃子回家了!”一清早,村里的婶婶嫂子们,聚在村东头的桥头上,叽叽喳喳地淡论个不休。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