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国家公园煤矿修复对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怡琳 杨竟艺 +4 位作者 王永珍 赵文智 辛未冬 袁虹 刘继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5-1587,共13页
高寒山区煤矿覆土回填和种植草本植物能够快速改善环境,强烈影响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地表节肢动物对煤矿修复的响应还会因海拔及放牧扰动强度的变化而异。选择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中部西营河和东大河保护站煤矿修复区和... 高寒山区煤矿覆土回填和种植草本植物能够快速改善环境,强烈影响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地表节肢动物对煤矿修复的响应还会因海拔及放牧扰动强度的变化而异。选择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中部西营河和东大河保护站煤矿修复区和毗邻草地(对照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陷阱法调查煤矿修复区及对照区地表节肢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解析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及关键类群对煤矿修复的响应模式,确定影响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变化的关键要素。结果表明,煤矿修复缩小了修复区和对照区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差异,但煤矿修复区和对照区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明显不同并存在地域差异。西营河煤矿修复显著提高了地表节肢动物活动密度,而东大河保护站煤矿修复导致地表节肢动物活动密度略有降低,地表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变化与活动密度相反。主要地表节肢动物科对煤矿矿区修复的响应模式不同并存在区域差异,西营河保护站煤矿修复显著提高了平腹蛛科、微蛛亚科和隐翅虫科的活动密度,但显著降低了硬体盲蛛科和象甲科的活动密度;东大河保护站煤矿修复显著提高了步甲科活动密度,但降低了蚁科和狼蛛科的活动密度。pRDA排序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和全氮含量解释了西营河保护站煤矿修复区和对照区20.8%的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变异;草本地上生物量和海拔高度解释了东大河保护站煤矿修复区和对照区24.3%的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变异。总之,高寒山区人工覆土和植被建设引起的植被和土壤环境变化强烈影响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地表节肢动物对煤矿修复的响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可以指示和评估煤矿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国家公园 煤矿矿区 生态修复 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 指示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真红树群落土壤理化性状对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2
作者 冯怡琳 贺炬成 +2 位作者 许培容 唐婧 张晖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4年第4期266-273,共8页
[目的]探讨真红树群落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及影响碳储量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提高红树林湿地固碳增汇能力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方法]对广东台山烽火角人工林中的无瓣海桑、秋茄和拉关木3种真红树开展植物群落调查与林下土壤取样,比较了0~15 c... [目的]探讨真红树群落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及影响碳储量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提高红树林湿地固碳增汇能力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方法]对广东台山烽火角人工林中的无瓣海桑、秋茄和拉关木3种真红树开展植物群落调查与林下土壤取样,比较了0~15 cm、15~30 cm、30~50 cm、50~70 cm、70~10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的差异,并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与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以及pH、电导率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1)3种真红树群落土壤碳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无瓣海桑(10.94 kg·m^(-3))>拉关木(9.45 kg·m^(-3))>秋茄(6.32 kg·m^(-3))。(2)真红树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与电导率和TN呈负相关,与pH和TP呈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TK呈负相关,碳密度与TK呈正相关。其中,pH是影响真红树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3)环境因子特征分析表明,无瓣海桑和拉关木群落0~100 cm土层平均pH值显著高于秋茄群落。拉关木0~100 cm土层的平均TN和TK含量分别显著高于无瓣海桑的TN和秋茄的TK含量,3个树种的土壤平均TP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3种真红树林下沉积物存在差异,直接影响了群落碳密度。无瓣海桑群落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深层土壤,3种真红树群落均以0~15 cm土层的土壤碳密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红树 土壤有机碳 环境因子 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人口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微观家庭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盛来运 方晓丹 +1 位作者 冯怡琳 刘洪波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46,共12页
居民消费与家庭人口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2018年和2019年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构建基于微观家庭的平衡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合我国人口未来变动趋势,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属性、受教育水平三个维度着手,就家庭... 居民消费与家庭人口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2018年和2019年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构建基于微观家庭的平衡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合我国人口未来变动趋势,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属性、受教育水平三个维度着手,就家庭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具有负面效应,更为积极的生育政策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本文建议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挖掘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推动建设高水平国内消费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家庭人口结构 平均消费率 消费收入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粤古驿道文旅资源活化利用研究--以汕头樟林古港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怡琳 张河清 王蕾蕾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43-46,共4页
广东省高度重视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研究南粤古驿道8个示范段之一汕头樟林古港的文旅资源活化利用情况,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汕头樟林古港及文旅资源状况,从... 广东省高度重视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研究南粤古驿道8个示范段之一汕头樟林古港的文旅资源活化利用情况,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汕头樟林古港及文旅资源状况,从文化、市场、主体和物质四个层面梳理出汕头樟林古港文旅资源活化利用中存在着文化宣传力度、游客互动性产品、村民参与度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并对应提出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增加游客体验元素、倡导村民积极参与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粤古驿道 汕头樟林古港 文旅资源 活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多维贫困状况的初步测算--基于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 被引量:44
5
作者 冯怡琳 邸建亮 《调研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7,52,共6页
世界各国公认贫困是一个多维度社会现象,并采用各种方法测算比较多维贫困状况。本文首次利用全国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使用国际上运用较广泛的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初步测算了我国多维贫困状况。测算结果与我国已发布的贫困... 世界各国公认贫困是一个多维度社会现象,并采用各种方法测算比较多维贫困状况。本文首次利用全国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使用国际上运用较广泛的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初步测算了我国多维贫困状况。测算结果与我国已发布的贫困人口数据大体相当,较客观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的减贫实践,可供下一步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和相关国际比较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指数 贫困人口 贫困发生率 全国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多维贫困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冯怡琳 《调研世界》 CSSCI 2019年第4期3-10,共8页
城镇的多维贫困现象虽已得到关注,但对我国城镇地区整体多维贫困现状、人群特征的探讨仍显不足。本文基于全国性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使用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构建中国的多维贫困指数体系,测量了2014年和2016年中国城镇地区... 城镇的多维贫困现象虽已得到关注,但对我国城镇地区整体多维贫困现状、人群特征的探讨仍显不足。本文基于全国性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使用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构建中国的多维贫困指数体系,测量了2014年和2016年中国城镇地区的多维贫困现状,并使用Logit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中国城镇多维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1%,但东北地区、城乡结合区多维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城镇多维贫困人群呈现"低就业、高负担"特点,以老年户为主。Log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提高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有养老保险、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均能显著减少多维贫困发生风险。建议构建城镇多维贫困的统筹治理模式,重点关注老年贫困户和外来户,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并改进多维贫困的统计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指数 老年贫困 贫困发生率 住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解说视频从“万众追捧”到“低能元凶”——基于新卢德主义人文维度批判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冯怡琳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15期54-57,63,共5页
Web2.0时代,互联网、短视频等新技术和新媒介对人产生的负面影响一直是相关领域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伴随着短视频浪潮而来的,还有观众们对影视解说视频从“追捧”到“批判”的态度变化。为解释和评价部分互联网观众对影视解说视频的态... Web2.0时代,互联网、短视频等新技术和新媒介对人产生的负面影响一直是相关领域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伴随着短视频浪潮而来的,还有观众们对影视解说视频从“追捧”到“批判”的态度变化。为解释和评价部分互联网观众对影视解说视频的态度转变,借用新卢德主义的部分观点,对该现象进行思辨性讨论。思辨结果表明:第一,人的主观因素在接收信息方面或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媒介批评有其合理性,但要综合考虑社会和人文的因素。未来,人与技术的关系将会更加复杂,人与技术的伦理关系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影视解说视频 新卢德主义 技术批判 社会加速理论 媒介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努南综合征早产儿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怡琳 《全科护理》 2021年第15期2101-2103,共3页
目的:探讨3例努南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给予努南综合征患儿以呼吸及循环系统为主的病情监测、合理喂养及用药护理、加强出血和感染预防,同时给予患儿及家属心理抚慰。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患儿临床症状好转,病情平稳出院。结论:... 目的:探讨3例努南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给予努南综合征患儿以呼吸及循环系统为主的病情监测、合理喂养及用药护理、加强出血和感染预防,同时给予患儿及家属心理抚慰。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患儿临床症状好转,病情平稳出院。结论:全面、对症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努南综合征早产儿的疾病监护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南综合征 早产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牧和放牧对祁连山高寒草原秋季大型和中型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继亮 赵文智 +3 位作者 王永珍 冯怡琳 祁进贤 李永元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4-221,共8页
过度放牧及气候变化引起祁连山高寒草原退化,而禁牧可以恢复退化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但长期禁牧会影响高寒草原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功能。本研究以祁连山西段葫芦沟流域典型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2021年秋季利用陷阱法和干漏斗法收... 过度放牧及气候变化引起祁连山高寒草原退化,而禁牧可以恢复退化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但长期禁牧会影响高寒草原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功能。本研究以祁连山西段葫芦沟流域典型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2021年秋季利用陷阱法和干漏斗法收集了长期围封禁牧和自由放牧区大型和中型土壤节肢动物样品,确定禁牧对高寒草原大型和中型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禁牧与放牧高寒草原秋季大型和中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明显不同。禁牧与放牧高寒草原相比提高了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的密度、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其中大型土壤动物活动密度在禁牧高寒草原显著高于放牧高寒草原生境;禁牧与放牧高寒草原相比显著降低了高寒草原中型土壤节肢动物的密度、类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及螨类和跳虫密度比值(A/C)。不同土壤节肢动物类群对禁牧和放牧的响应模式不同,禁牧与放牧高寒草原相比显著提高了高寒草原蜈蚣、蜘蛛和甲虫的活动密度,降低了蚂蚁的活动密度和跳虫的密度。总之,高寒草原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及主要类群对禁牧和放牧管理的响应十分敏感,其数量及多样性变化可以用于指示高寒草原的放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高寒草原 禁牧和放牧 土壤节肢动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勒河源区高寒草甸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继亮 赵文智 +3 位作者 王永珍 冯怡琳 林永一 陈生云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11-1922,共12页
高寒草甸退化会引起土壤水分含量下降,这会强烈影响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然而,我们对高寒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的认识十分有限,还不清楚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水分变化对土壤动物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本文以祁连山西段的疏勒河源... 高寒草甸退化会引起土壤水分含量下降,这会强烈影响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然而,我们对高寒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的认识十分有限,还不清楚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水分变化对土壤动物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本文以祁连山西段的疏勒河源区为研究区,于2021年6月和10月系统调查了沼泽化草甸、草甸、草原化草甸和沙化草甸4种草甸生境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解析高寒草甸中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对高寒草甸退化的响应规律,确定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水分变化对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泽化草甸、草甸、草原化草甸和沙化草甸的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明显不同,6月和10月草原化草甸生境中型土壤动物密度、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高寒草甸生境,10月沼泽化草甸中型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丰富度显著高于草甸和沙化草甸。中型土壤动物QBS-ar指数变化与中型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一致,螨类和跳虫密度比值(A/C)变化与中型土壤动物QBS-ar指数相反。螨类对高寒草甸退化的响应模式不同并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异,6月和10月革螨亚目的密度在草原草甸均显著高于其他生境;6月和10月甲螨亚目的密度在草原草甸均显著高于草甸和沙化草甸;6月辐螨亚目的密度在草原化草甸的密度显著高于沼泽化草甸,10月它在草原化草甸的密度显著高于草甸和沙化草甸。跳虫对高寒草甸退化的响应模式相近,6月和10月跳虫中的长角跳科和等节跳科在草原化草甸的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高寒草甸生境。土壤水分与中型土壤动物密度、类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QBS-ar指数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它们均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先增后降。总之,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草原化草甸中型土壤动物密度、多样性和QBS-ar指数均较高,表明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水分含量的适度降低可以提升中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勒河源区 高寒草甸退化 中型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QBS-ar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说收入
11
作者 冯怡琳 《调研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58,共2页
每个月,我们都会有一些“收入”。单位发工资,老板发劳务费,经营杂货铺每天会有进账,种植庄稼会有收成,卖掉自己的房子会得到一大笔款项,买卖股票会有收益,就算是买彩票也可能会带来意外之财,可是这些都是收入吗?都能供我们自... 每个月,我们都会有一些“收入”。单位发工资,老板发劳务费,经营杂货铺每天会有进账,种植庄稼会有收成,卖掉自己的房子会得到一大笔款项,买卖股票会有收益,就算是买彩票也可能会带来意外之财,可是这些都是收入吗?都能供我们自由支配和随意消费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 劳务费 杂货铺 工资 老板 房子 股票 买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魏贵祥 陈小龙 冯怡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共5页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深入研究,总结了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而提出了刺激消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住户 消费需求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围封对疏勒河源区高寒草甸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永珍 冯怡琳 +4 位作者 林永一 赵文智 陈生云 邓艳芳 刘继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495-7506,共12页
围封会促进退化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环境恢复,长期围封也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下降,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但这种影响会随着季节和生境条件变化而异。为了探究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变化对围封禁牧的响应,利用... 围封会促进退化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环境恢复,长期围封也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下降,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但这种影响会随着季节和生境条件变化而异。为了探究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变化对围封禁牧的响应,利用陷阱法调查了疏勒河源区沼泽化草甸、草甸和草原化草甸3种不同退化梯度高寒草甸围封禁牧和自由放牧处理下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围封禁牧对高寒草甸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随生境条件不同而异。禁牧降低了沼泽化草甸地表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而提高了草甸和草原化草甸地表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围封禁牧对沼泽化草甸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小,显著降低了草甸生境地表节肢动物活动密度、提高了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和均匀度,相反,禁牧显著提高了草原化草甸生境地表节肢动物活动密度、降低其多样性和均匀度;豹蛛属1种是高寒草甸主要的地表节肢动物类群(相对多度为67.0%),高寒草甸土壤水分有效性等生境条件不同影响了豹蛛属1种对围封禁牧的响应模式,进而影响了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变化。总之,高寒草甸退化程度影响了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对禁牧和放牧的响应模式,沼泽化草甸适度放牧有利于提高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及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勒河源区 高寒草甸 围封禁牧 自由放牧 地表节肢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农田玉米和牧草种植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永珍 冯怡琳 +2 位作者 赵文智 杨荣 刘继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21-1732,I0001,共13页
绿洲农田集约化经营强烈影响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功能,地表节肢动物是绿洲农田生态系统重要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其群落组成及功能性状对农田植物覆盖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本文以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绿洲为研究区,利用陷阱法系统调查了玉... 绿洲农田集约化经营强烈影响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功能,地表节肢动物是绿洲农田生态系统重要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其群落组成及功能性状对农田植物覆盖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本文以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绿洲为研究区,利用陷阱法系统调查了玉米和牧草(箭筈豌豆和紫花苜蓿)种植小区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地表节肢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化,确定农田作物和牧草覆盖变化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玉米、箭筈豌豆和紫花苜蓿3种农田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明显不同并存在季节变异,生长季紫花苜蓿田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玉米田及豌豆田之间差异较大,非生长季3种农田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差异变小;2)生长季紫花苜蓿田地表节肢动物活动密度、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玉米田和箭筈豌豆田,非生长季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田地表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玉米田;3)生长季紫花苜蓿田捕食性地表节肢动物活动密度显著高于箭筈豌豆田和玉米田,紫花苜蓿田植食性节肢动物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也都显著高于箭筈豌豆田和玉米田,玉米田和箭筈豌豆田的捕食性和植食性地表节肢动物活动密度的比值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都高于紫花苜蓿田;4)蝗科、蓟马科、叶蝉科和蚜科等植食性地表节肢动物在紫花苜蓿田的活动密度显著高于箭筈豌豆田和玉米田,平腹蛛科、狼蛛科和步甲科等捕食性地表节肢动物在紫花苜蓿田的活动密度也显著高于箭筈豌豆田和玉米田。总之,干旱区多年生牧草种植会通过增加植食性地表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提升绿洲农田地表节肢动物群落中有益种群的数量及多样性,进而提升农田害虫的生物防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农田 玉米 牧草 地表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营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学习活动研究
15
作者 冯怡琳 《乡镇企业导报》 2019年第1期35-37,共3页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重视乡村振兴,丰富乡村居民文化生活,乡村居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对民族地区的乡村居民进行教育培训、丰富学习活动是乡村振兴的一大关键点。本研究以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的乡村居民生活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重视乡村振兴,丰富乡村居民文化生活,乡村居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对民族地区的乡村居民进行教育培训、丰富学习活动是乡村振兴的一大关键点。本研究以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的乡村居民生活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当地乡村居民进行访谈,以期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了解当地乡村居民的学习活动和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居民学习活动丰富多样;少数民族乡村对于居民学习活动不够重视以及少数民族乡村居民对学习活动认识不深入,专业素养有待提升,以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丰富乡村居民学习活动的倡议,如加强对乡村居民学习活动的重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强少数民族乡村居民对学习活动的认识,凸显民族特色以及提升少数民族乡村居民的专业素养,推动技艺创新,促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居民文化水平与生活品质,丰富乡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缩小与文明乡村的差距,从而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少数民族地区 乡村居民学习活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EIASR整本书阅读模式,探究The Great Gatsby
16
作者 冯怡琳 高倩霖 《全视界》 2022年第4期86-89,共4页
在英语整本书阅读中,小说人物往往和故事情节以及时代背景相互交织,并共同服务于小说的主题意义。因此,在分析阅读阶段,读者的核心任务就是要通过对人物和故事背景,以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从而建构起该作品的主题意义,挖掘作品内在的文... 在英语整本书阅读中,小说人物往往和故事情节以及时代背景相互交织,并共同服务于小说的主题意义。因此,在分析阅读阶段,读者的核心任务就是要通过对人物和故事背景,以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从而建构起该作品的主题意义,挖掘作品内在的文学艺术价值。本文基EIASR整本书阅读模式,并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黑布林系列的The Great Gatsby小说阅读课为例,重点呈现如何基于小说时代背景进行人物分析,帮助学生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和建构作品的主题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粤古驿道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河清 冯怡琳 王蕾蕾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6期58-60,共3页
自2016年南粤古驿道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开展以来,南粤古驿道研究备受重视,兼具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2016~2020年南粤古驿道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发现5年间南粤古驿道的文献数量具有波动上升的特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文... 自2016年南粤古驿道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开展以来,南粤古驿道研究备受重视,兼具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2016~2020年南粤古驿道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发现5年间南粤古驿道的文献数量具有波动上升的特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文化传承、体育赛事举办成效与不足、农产品营销与设计、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沿线古村落联动发展、古驿道时空演变过程等方面,总体而言实践研究居多,理论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粤古驿道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障对流动沙丘区地表节肢动物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永珍 林永一 +3 位作者 冯怡琳 赵文智 董六文 刘继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768-6777,共10页
沙障作为人工固沙植被恢复与保护绿洲和道路安全的一种手段,可以有效阻止沙丘移动,改变流动沙丘地表生态水文过程,进而影响节肢动物多样性及营养结构及功能变化。鉴于此,选取临泽县中部沙带为研究区,利用陷阱法系统调查了生物、物理沙... 沙障作为人工固沙植被恢复与保护绿洲和道路安全的一种手段,可以有效阻止沙丘移动,改变流动沙丘地表生态水文过程,进而影响节肢动物多样性及营养结构及功能变化。鉴于此,选取临泽县中部沙带为研究区,利用陷阱法系统调查了生物、物理沙障和流动沙丘区沙丘不同部位地表节肢动物分布及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沙障营建强烈影响了流动沙丘区地表节肢动物组成,生物和物理沙障区地表节肢动物的活动密度、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均显著高于流动沙丘区,捕食性和其它食性节肢动物较植食性节肢动物对沙障营建的响应更为敏感。沙障还改变了沙丘地表节肢动物的分布规律,生物和物理沙障区地表节肢动物的活动密度从沙丘底部到顶部依次增加,而流动沙丘区地表节肢动物主要分布在沙丘中下部。谢氏宽漠王和尖尾东鳖甲在流动沙丘区主要分布沙丘的中下部,沙障营建导致沙丘顶部谢氏宽漠王和尖尾东鳖甲的活动密度大幅提高。此外,研究还发现生物和物理沙障对地表节肢动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沙障区地表节肢动物活动密度显著高于物理沙障区,捕食性和东鳖甲属等其它食性节肢动物的活动密度在生物沙障区均高于物理沙障区。总之,沙障营建及类型差异强烈影响地表节肢动物的分布及多样性,它通过资源上行效应和土壤物理环境的改变提高了地表节肢动物的多样性及营养结构,从而影响了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沙障 物理沙障 地表节肢动物 多样性 营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壁荒漠地表节肢动物聚集对降水及温度的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嘉隆 刘继亮 +5 位作者 王永珍 方静 冯怡琳 高安岭 宋嫒霞 辛未冬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9,共13页
地表节肢动物是荒漠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主要类群,降水脉动引发的资源变化会影响地表节肢动物聚集,从而影响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本文于2018—2020年1—12月在中国科学院临泽内陆河流域荒漠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场内利用陷阱法对72个... 地表节肢动物是荒漠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主要类群,降水脉动引发的资源变化会影响地表节肢动物聚集,从而影响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本文于2018—2020年1—12月在中国科学院临泽内陆河流域荒漠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场内利用陷阱法对72个样点进行地表节肢动物样品采集并对小气候进行连续观测,系统探讨了降水及温度年和月波动影响下戈壁荒漠地表节肢动物及主要科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 2018—2020年共捕获地表节肢动物24 834头45科,优势科由拟步甲科、象甲科、叶甲科、平腹蛛科、粪金龟科和蚁科组成。(2) Moran’s I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戈壁荒漠地表节肢动物个体数在16 m的空间尺度上多为显著正相关,而在56~96 m的空间尺度上为显著的负相关性;半方差函数和普通克里格插值表明在特定的空间尺度内地表节肢动物科会形成集群,在不同时间尺度上表现为强空间异质性特征。(3)象甲科、粪金龟科、平腹蛛科和蚁科空间分异多由结构性因素控制,拟步甲科和叶甲科空间分异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调控。(4)年降水量增加对拟步甲科、象甲科、叶甲科和粪金龟科的空间群落聚集具有正相关影响,而对平腹蛛科和蚁科的群落聚集则有负相关影响,温度与地表节肢动物空间聚集和扩展存在正相关关系。总之,降水变化改变了戈壁荒漠地表节肢动物对灌木及蚁穴塑造的微生境的响应模式及依赖程度,进而影响了不同年份地表节肢动物在空间上的聚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荒漠 降水变化 地表节肢动物聚集 群落动态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基于陷阱法采集的河西走廊戈壁荒漠甲虫数据集
20
作者 任嘉隆 王永珍 +6 位作者 冯怡琳 赵文智 严祺涵 秦畅 方静 辛未冬 刘继亮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戈壁荒漠甲虫多样性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十分敏感,甲虫数量、多样性及其功能性状可用于评估戈壁荒漠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戈壁荒漠甲虫分布及多样性月动态变化数据积累可为荒漠生态系统动物多样性保护与维持机制研究提供... 戈壁荒漠甲虫多样性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十分敏感,甲虫数量、多样性及其功能性状可用于评估戈壁荒漠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戈壁荒漠甲虫分布及多样性月动态变化数据积累可为荒漠生态系统动物多样性保护与维持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河西走廊中部是戈壁荒漠主要分布区之一,2012年研究组在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临泽县北部干旱荒漠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内建立了地表甲虫分布及多样性的长期监测样地。本数据主要汇集了戈壁荒漠地表甲虫物种组成、物种照片、活动节律、数量及功能性状信息数据。该数据集可用于典型荒漠甲虫种属识别、典型甲虫种功能性状比对及其时空分布格局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扰动的响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戈壁荒漠 地表甲虫 功能性状 活动节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