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蒜素与氨基寡糖素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协同杀菌作用研究
1
作者 付欣 张媛媛 +3 位作者 朱发娣 张静 郭永霞 冯岗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为提供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有效防治药剂,采用浑浊度法测定乙蒜素与氨基寡糖素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离体活性及二者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并分别通过种子处理和盆栽试验对其协同增效组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乙蒜素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 为提供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有效防治药剂,采用浑浊度法测定乙蒜素与氨基寡糖素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离体活性及二者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并分别通过种子处理和盆栽试验对其协同增效组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乙蒜素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其EC50值为3.11μg/mL。乙蒜素和氨基寡糖素在质量比为10∶1~2∶3时,对抑制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种子处理试验中,乙蒜素和氨基寡糖素的质量比为4∶1和5∶1的组合处理模拟病种的甜瓜出苗率最为整齐,对果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而盆栽试验发现,质量比为4∶1、5∶1和10∶1时,保护与防效均优于或与对照药剂春雷霉素相当。综上,乙蒜素和氨基寡糖素配比4∶1或者5∶1可用于防治种苗期甜瓜细菌性果斑病,推荐作进一步田间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蒜素 氨基寡糖素 甜瓜 协同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高血糖癌症患者血糖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
作者 蒋媛 王小艳 +7 位作者 雷蕾 刘丽华 吴丹凤 张思奇 唐代茸 樊伶俐 冯岗 薛小静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22-728,共7页
目的总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高血糖癌症患者血糖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管理此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以循证“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中华医学会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BMJ最佳临床实践、U... 目的总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高血糖癌症患者血糖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管理此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以循证“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中华医学会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BMJ最佳临床实践、Up To Date、PubMed、EBSCO、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Cochrane Library、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国际指南协作网、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网站、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国立实践技术指南库、国际内分泌学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癌症免疫治疗学会、英国糖尿病协会联合住院治疗组、美国内分泌学会、英国内分泌学会等专业网站或数据库中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高血糖管理的中文和英文文献,文献类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决策、系统评价/Meta分析、专家共识、实践指南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6月30日。由2名接受过培训的研究者依据文献质量评价标准独立进行评价,对纳入的文献逐条提取证据并汇总。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指南7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1篇。汇总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高血糖癌症患者血糖管理的32条最佳证据,包括监测与早期识别、治疗与护理、健康教育、血糖控制目标、内分泌专科团队管理等5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汇总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高血糖癌症患者血糖管理的32条最佳证据,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癌症 高血糖 血糖管理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幸存者睡眠障碍非药物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
3
作者 雷蕾 薛小静 +5 位作者 石邱玲 王小艳 冯岗 杨丽娟 蒋媛 刘冉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3-229,共7页
目的筛选、提取并归纳乳腺癌幸存者睡眠障碍非药物预防及管理的相关最佳证据,为乳腺癌幸存者进行睡眠管理提供相关实践依据。方法采用PIPOST模式构建循证问题。根据循证检索资源的“6S”模型,使用计算机对PubMed、BMJ Best Practice、JB... 目的筛选、提取并归纳乳腺癌幸存者睡眠障碍非药物预防及管理的相关最佳证据,为乳腺癌幸存者进行睡眠管理提供相关实践依据。方法采用PIPOST模式构建循证问题。根据循证检索资源的“6S”模型,使用计算机对PubMed、BMJ Best Practic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NICE、Web of Science、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内容包括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决策以及证据总结等。结果共计纳入文献13篇,其中包含临床指南2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6篇。最终从睡眠障碍筛查与评估、体育活动建议、正念训练治疗、认知行为干预、中医治疗以及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等6个维度总结了27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27条最佳证据能为乳腺癌幸存者进行睡眠管理提供实践依据,将证据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制定系统化、全面化、个体化的睡眠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幸存者 睡眠障碍 非药物干预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种杀菌剂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杀菌活性评价
4
作者 张媛媛 付欣 +2 位作者 冯岗 金永玲 张静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由西瓜噬酸菌引起的一种种传病害,在生产上的危害极为严重,可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甚至绝产,但目前在生产中还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为筛选出高效防治细菌性果斑病的杀菌剂,在室内筛选了19种杀菌剂的离体活性成分,并对高...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由西瓜噬酸菌引起的一种种传病害,在生产上的危害极为严重,可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甚至绝产,但目前在生产中还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为筛选出高效防治细菌性果斑病的杀菌剂,在室内筛选了19种杀菌剂的离体活性成分,并对高活性杀菌剂进行毒力评价和活体盆栽验证。室内研究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等8种杀菌剂离体杀菌活性显著,毒力强度依次为0.3%四霉素水剂>1%申嗪霉素悬浮剂>5%噻霉酮悬浮剂>20%辛菌胺醋酸盐水剂>20%丙硫唑悬浮剂>4%春雷霉素水剂>0.4%蛇床子素水剂>0.5%小檗碱水剂。活体盆栽试验结果表明,0.5%小檗碱水剂、20%丙硫唑悬浮剂、4%春雷霉素水剂和5%噻霉酮悬浮剂这4种药剂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0.5%小檗碱水剂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最强,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0 mg·L^(-1)时的保护和治疗防效分别为79.66%和73.24%。上述研究试验表明,0.5%小檗碱水剂、20%丙硫唑悬浮剂、4%春雷霉素水剂和5%噻霉酮悬浮剂可作为田间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有效候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细菌性果斑病 杀菌剂 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果博落回生物碱对几种农业害虫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24
5
作者 冯岗 张静 +2 位作者 李修伟 冯俊涛 张兴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7-192,共6页
为确定小果博落回生物碱的杀虫作用方式和杀虫谱,室内测定小果博落回生物碱对粘虫3龄幼虫、菜青虫5龄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棉铃虫3龄幼虫、桃蚜和麦二叉蚜无翅成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小果博落回生物碱对试虫具有拒食、胃毒和杀卵等... 为确定小果博落回生物碱的杀虫作用方式和杀虫谱,室内测定小果博落回生物碱对粘虫3龄幼虫、菜青虫5龄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棉铃虫3龄幼虫、桃蚜和麦二叉蚜无翅成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小果博落回生物碱对试虫具有拒食、胃毒和杀卵等多种作用方式.其中,对粘虫、菜青虫和小菜蛾48h AFC50值和96h LC50值分别为0·265、0·557、0·543g·L-1和0·106、0·123、0·166g·L-1;对桃蚜和麦二叉蚜有较高的触杀作用,48hLC50值分别为0·362、0·710g·L-1;对棉铃虫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7d的生长抑制率为69·5%(5g·L-1);此外,对粘虫还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5d的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仅为58·8%和22·6%(2·5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博落回 生物碱 粘虫 菜青虫 小菜蛾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果博落回中2种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23
6
作者 冯岗 张静 +1 位作者 冯俊涛 张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9-182,共4页
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a)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从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2种活性成分,经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为二氢血根碱和二氢白屈菜红碱。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试了2种化合物对... 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a)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从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2种活性成分,经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为二氢血根碱和二氢白屈菜红碱。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试了2种化合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拒食及毒杀活性。结果表明,2种化合物对粘虫3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拒食活性,48 h的拒食AFC50分别为0.168和0.231 mg.mL-1,同时,二氢血根碱对粘虫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毒杀活性,96 h的LC50为0.085 mg.mL-1。分析认为二氢血根碱可能是小果博落回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博落回 杀虫活性 粘虫 二氢血根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蒟中胡椒碱的分离鉴定及杀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冯岗 袁恩林 +4 位作者 张静 闫超 金启安 彭正强 符悦冠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46-2250,共5页
为进一步探讨假蒟的杀虫活性成分,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从假蒟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1种活性成分,其化学结构经MS、1H NMR、13C NMR分析鉴定为胡椒碱。以螺旋粉虱为供试对象,采用叶片浸渍法测试胡椒碱及假蒟乙醇提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和... 为进一步探讨假蒟的杀虫活性成分,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从假蒟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1种活性成分,其化学结构经MS、1H NMR、13C NMR分析鉴定为胡椒碱。以螺旋粉虱为供试对象,采用叶片浸渍法测试胡椒碱及假蒟乙醇提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和若虫的毒杀活性及杀卵作用,结果表明:胡椒碱及乙醇提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和若虫均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对成虫LC50值分别为28.59、224.31 mg/L,对若虫的LC50值分别为65.91、336.68 mg/L,胡椒碱对成虫的毒力优于若虫,与对照药剂印楝素无显著性差异;其杀虫活性明显高于假蒟乙醇提取物;胡椒碱及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杀卵作用,但作用方式有所不同,胡椒碱对初孵幼虫有较高的致死率,而假蒟乙醇提取物则明显影响螺旋粉虱卵的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蒟 杀虫活性 螺旋粉虱 胡椒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ual Basic 6.0在农药毒力测定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冯岗 李广泽 +3 位作者 冯俊涛 张静 刘霞 张兴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根据Logistic函数法原则,采用VisualBasic6.0编制农药毒力测定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是基于Windows的操作系统。与机值分析法进行比较,运用该系统进行农药毒力测定数据处理的计算简便、快速,其计算结果与机值分析法基本一致。
关键词 VISUAL Basic 毒力测定 农药 LOGISTIC Windows 应用 数据处理系统 操作系统 计算结果 分析法 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CEL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冯岗 张静 +3 位作者 李广泽 冯俊涛 何军 张兴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6-129,共4页
根据方差分析原理,利用EXCEL编制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统计分析程序。用户只需输入试验的原始数据,即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药剂的防治效果,方差分析结果及药剂间的多重比较。
关键词 EXCEL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脂肪与背最长肌肉质、脂肪酸组成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冯岗 孙宝忠 +3 位作者 卢凌 张松山 黄彩霞 余群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研究肌内脂肪(IMF)含量与肉质以及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比例之间的关系。以北京黑猪背最长肌(n=20)为实验材料,测定肌内脂肪含量、肉质以及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结果显示,肌内脂肪含量与滴水损失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蒸煮损失、剪切力... 研究肌内脂肪(IMF)含量与肉质以及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比例之间的关系。以北京黑猪背最长肌(n=20)为实验材料,测定肌内脂肪含量、肉质以及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结果显示,肌内脂肪含量与滴水损失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蒸煮损失、剪切力、肉色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随着肌内脂肪含量升高,除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C_(20:3n6)、C_(20:4n6))以外的大多数脂肪酸含量增加,相对比例也上升;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但是相对比例下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相对比例都降低。随着肌内脂肪含量的升高,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升高,回归方程斜率分别为197.3和248.3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增加的幅度不大,回归方程的斜率为11.43。结果提示:肌内脂肪含量较低时(本实验平均值2.86%),对肉质的影响不显著。随着肌内脂肪含量升高,总脂肪酸含量(TFA)增加,主要归因于SFA和MUFA含量的增加。PUFA的含量相对稳定,受肌内脂肪含量变化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脂肪 肉质 脂肪酸含量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开关柜内绝缘故障在线监测系统 被引量:13
11
作者 冯岗 范康林 +3 位作者 周军 陈康 张占龙 江川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2,共3页
为了保证高压开关柜运行的可靠性,研制了一种基于紫外检测的开关柜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文中介绍了系统的构成、技术特点和应用分析。整个系统由监测主机、监测分机以及RS485网络构成。该系统经过仿真研究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 为了保证高压开关柜运行的可靠性,研制了一种基于紫外检测的开关柜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文中介绍了系统的构成、技术特点和应用分析。整个系统由监测主机、监测分机以及RS485网络构成。该系统经过仿真研究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地检测和预防高压开关柜的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开关柜 紫外脉冲 在线监测系统 电晕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香杀螨活性成分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岗 张静 +1 位作者 白军 彭正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93-1897,共5页
为了探讨百里香的杀螨活性成分,以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为供试对象,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从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5种活性成分,其化学结构经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为百里香酚、香芹酚、松油... 为了探讨百里香的杀螨活性成分,以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为供试对象,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从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5种活性成分,其化学结构经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为百里香酚、香芹酚、松油烯-4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采用玻片浸渍法测试了5种化合物对山楂叶螨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和香芹酚对山楂叶螨有较强的触杀活性,12 h和24 h的触杀LC50值分别为0.103、0.135 mg.mL-1和0.0480、.096 mg.mL-1;松油烯-4-醇也有一定的杀螨活性,12 h和24 h的触杀LC50值分别为0.320和0.231 mg.mL-1;而两种甾醇类化合物β-谷甾醇和豆甾醇对山楂叶螨没有明显的触杀作用。分析认为百里香酚可能是百里香的主要杀螨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 杀螨活性 山楂叶螨 百里香酚 香芹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胺与氟氯氰菊酯对椰心叶甲的毒力及根施药效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岗 陈利标 +2 位作者 闫超 叶火春 张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34-2038,共5页
椰心叶甲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根区施药对防治植株高大的林木害虫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然而,根施杀虫剂防治棕榈科植物害虫椰心叶甲鲜有报道。本研究测定了噻虫胺和氟氯氰菊酯对椰心叶甲的毒力和协同增效作用,并田间测定了其复配... 椰心叶甲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根区施药对防治植株高大的林木害虫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然而,根施杀虫剂防治棕榈科植物害虫椰心叶甲鲜有报道。本研究测定了噻虫胺和氟氯氰菊酯对椰心叶甲的毒力和协同增效作用,并田间测定了其复配剂的根施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噻虫胺与氟氯氰菊酯对椰心叶甲成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其LC50值分别为2.50、5.26mg/L;噻虫胺与氟氯氰菊酯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当二者的质量比为3∶1时,共毒系数高达209。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显示,噻虫胺与氟氯氰菊酯复配(质量比为3∶1)根施处理后对椰心叶甲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在有效成分剂量为2 g/株和1.5 g/株时,处理后6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53%和83.80%。噻虫胺和氟氯氰菊酯为高效低毒杀虫剂,在根施防治椰心叶甲的应用上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胺 氟氯氰菊酯 椰心叶甲 根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兰肉桂的杀螨活性及有效成分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岗 张静 +3 位作者 曲晓 金启安 温海波 彭正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3期474-479,共6页
室内测定锡兰肉桂提取物对几种害螨的杀螨活性及其作用方式,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及鉴定。结果表明,锡兰肉桂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杀螨活性,其中叶和树皮的提取物... 室内测定锡兰肉桂提取物对几种害螨的杀螨活性及其作用方式,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及鉴定。结果表明,锡兰肉桂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杀螨活性,其中叶和树皮的提取物活性最高。叶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皮氏叶螨、比哈小爪螨均有毒杀作用,其24h的LC50值分别为0.885、0.641、1.308g/L;对皮氏叶螨和朱砂叶螨还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LC50分别为0.604、1.167g/L。从叶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活性成分丁香酚和松油烯-4-醇。丁香酚对皮氏叶螨表现出较高的毒杀活性,24h的LC50值为0.243g/L。而松油烯-4-醇则对皮氏叶螨的毒杀作用低于丁香酚,24h的LC50值为0.639g/L。分析认为,丁香酚可能为锡兰肉桂叶中主要的杀螨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兰肉桂 杀螨活性 朱砂叶螨 皮氏叶螨 比哈小爪螨 丁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藤酮对椰心叶甲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岗 张静 +2 位作者 金启安 温海波 彭正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636-639,共4页
研究鱼藤酮对椰心叶甲的杀虫活性,采用胃毒法和触杀法测定鱼藤酮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和采用触杀法测定鱼藤酮对椰心叶甲卵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鱼藤酮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24h和48h的LC50值分别为5.315、1.681... 研究鱼藤酮对椰心叶甲的杀虫活性,采用胃毒法和触杀法测定鱼藤酮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和采用触杀法测定鱼藤酮对椰心叶甲卵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鱼藤酮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24h和48h的LC50值分别为5.315、1.681mg/L。对椰心叶甲卵也有显著的毒杀作用,在供试浓度为5~20mg/L时,对椰心叶甲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均在50%以下。鱼藤酮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的触杀作用较差,其24h和48h的LC50值分别为23.68、16.2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酮 椰心叶甲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Endostar-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岗 张羽 +7 位作者 王晋 谢刚 赵振华 仁素蓉 李雪松 周筱秋 刘启瑜 杜小波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索Endostar用于肝癌介入栓塞的疗效。方法 48例患者分为Endostar组合对照组。所有病例行TACE治疗1~2次,行化疗药物肝动脉灌注,然后对照组用丝裂霉素同碘化油混合物做肝动脉栓塞,在Endostar组使用Endostar同碘化油混合物做动脉栓... 目的探索Endostar用于肝癌介入栓塞的疗效。方法 48例患者分为Endostar组合对照组。所有病例行TACE治疗1~2次,行化疗药物肝动脉灌注,然后对照组用丝裂霉素同碘化油混合物做肝动脉栓塞,在Endostar组使用Endostar同碘化油混合物做动脉栓塞。结果两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及右上腹疼痛,治疗后两组患者AFP水平、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肿瘤体积等指标均明显好于治疗前;且上诉指标在Endostar组能观察到更好的疗效。结论Endostar介入栓塞治疗肝癌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而且在肿瘤体积、甲胎蛋白水平、肝功等方面改善更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栓 ENDO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文肉瘤EWS-FLI1与特异序列结合并调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岗 赵忠全 王东林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 研究尤文肉瘤EWS FLI1与特异基因序列的结合性及其对下游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含尤文肉瘤EWS FLI1特异结合序列的pS2质粒到尤文肉瘤细胞及对照细胞 ,进行荧光定量检测 ,确定各组细胞荧光强度。 结果 虫荧光素... 目的 研究尤文肉瘤EWS FLI1与特异基因序列的结合性及其对下游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含尤文肉瘤EWS FLI1特异结合序列的pS2质粒到尤文肉瘤细胞及对照细胞 ,进行荧光定量检测 ,确定各组细胞荧光强度。 结果 虫荧光素酶在尤文肉瘤细胞中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尤文肉瘤细胞。结论 尤文肉瘤特异性的E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文肉瘤 融合基因 虫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尤文肉瘤EWS-FLI-1结合序列的DTA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尤文肉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岗 赵忠全 王东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2-385,共4页
目的 研究尤文氏肉瘤EWS FLI 1融合蛋白的特异结合序列与DTA基因融合后的表达及对尤文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为肿瘤基因治疗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构建含有EWS FLI 1特异结合序列和白喉毒素A链基因的表达载体pS2 DTA。转染尤文肉瘤... 目的 研究尤文氏肉瘤EWS FLI 1融合蛋白的特异结合序列与DTA基因融合后的表达及对尤文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为肿瘤基因治疗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构建含有EWS FLI 1特异结合序列和白喉毒素A链基因的表达载体pS2 DTA。转染尤文肉瘤细胞以及对照细胞后检测DTA表达及其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表达载体pS2 DTA在尤文肉瘤细胞系中高表达并产生强烈的杀伤作用。结论 pS2 DTA可以对尤文肉瘤细胞产生选择性杀伤作用 ,抑制其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文肉瘤 融合基因 白喉毒素A链(DTA)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检测和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岗 邓文斌 +6 位作者 唐桦 王晋 张羽 杜小皮 姚兵 李慧 唐诗添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604-1605,共2页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77例肿瘤患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含量和血常规,同时以20例健康查体的正常人为对照,分析EPO含量同血常规的关系。结果健康...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77例肿瘤患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含量和血常规,同时以20例健康查体的正常人为对照,分析EPO含量同血常规的关系。结果健康人群的EPO含量为(17.32±10.20)mIU/ml,恶性肿瘤患者为(44.34±35.26)mIU/ml(P<0.01)。其中不贫血的肿瘤患者EPO含量为(21.92±14.35)mIU/ml,贫血的肿瘤患者EPO含量为(51.18±36.95)mIU/ml,(P<0.01)。曾经做过化疗的肿瘤患者EPO含量为(28.08±18.23)mIU/ml,没有化疗的患者为(59.39±40.41)mIU/ml(P<0.01)。行含铂方案化疗患者的EPO含量为(22.26±14.26)mIU/ml,不含铂方案化疗的患者为(37.64±20.44)mIU/ml(P=0.011)。恶性肿瘤EPO含量同HGB和HCT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1和-0.548(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EPO水平比正常人显著升高,化疗特别是含铂方案化疗会导致EPO明显降低。恶性肿瘤患者EPO含量同HGB和HCT线性负相关而且可能同患者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肿瘤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蒟提取物除草活性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岗 陈敏 +4 位作者 任承才 闫超 刘霞 叶火春 张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11-1814,共4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假蒟提取物的除草作用,采用室内种子萌发法和盆栽试验测定假蒟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假蒟提取物对稗草等14种杂草均具有很强的除草活性,其中,对稗草、苋菜和虎尾草除草活性最强,在供试浓度为10 mg/mL时,对杂草的根... 为了进一步明确假蒟提取物的除草作用,采用室内种子萌发法和盆栽试验测定假蒟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假蒟提取物对稗草等14种杂草均具有很强的除草活性,其中,对稗草、苋菜和虎尾草除草活性最强,在供试浓度为10 mg/mL时,对杂草的根长抑制率和茎长抑制率分别为92.42%、90.91%、91.41%和81.15%、63.68%、87.94%;进一步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假蒟提取物对稗草等3种杂草的根长和茎长EC_(50)值分别为0.389、0.516、0.415 mg/mL和0.429、0.611、0.478 mg/mL;盆栽试验显示,假蒟提取物对上述3种杂草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当供试浓度为10 mg/mL时,对稗草和虎尾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85%和65.48%,与对照药剂癸酸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假蒟在植物源除草剂的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蒟 提取物 除草活性 稗草 苋菜 虎尾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