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流体包裹体分布特征及天然气成藏期次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聿元 秦黎明 +3 位作者 刘池阳 冯如进 昝灵 张枝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1,共6页
长岭断陷火山岩储集层成藏条件十分优越,勘探前景广阔。对该区腰英台凸起区深层火山岩系39块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偏光、荧光特征观察、均一化温度及冷冻温度(盐度)等测定,分析了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分布特征,充分利用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信息... 长岭断陷火山岩储集层成藏条件十分优越,勘探前景广阔。对该区腰英台凸起区深层火山岩系39块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偏光、荧光特征观察、均一化温度及冷冻温度(盐度)等测定,分析了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分布特征,充分利用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信息,结合烃源岩生烃史以及地层埋藏史,分析了该区天然气的成藏期次。该区火山岩储层烃类包裹体极为发育,以气态烃包裹体为主,包裹体中存在较多的CO2,其中达尔罕构造营城组包裹体中CO2含量较高。腰英台构造带为1期成藏,成藏时间为距今84~93Ma,油气充注期为青山口组沉积中后期至嫩江组时期;达尔罕构造带油气充注时间为距今87~94Ma,CO2充注时间为距今81~85Ma,相当于嫩江组的后期至四方台组早期,新近纪之后构造运动产生的CO2为大规模的无机CO2的来源。该区油气成藏期次与营城组与沙河子组烃源岩的生排烃史较为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长岭断陷 火山岩 储集层 流体包裹体 均一化温度 成藏期次 生烃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分布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仁甫 陈清棠 +2 位作者 范迎风 王世坤 冯如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3-790,共8页
充分利用岩性组合、岩心、测井、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响应,结合构造演化及地震反射特征,在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识别出7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和16个体系域。层序展布早期具有北薄南厚、东薄西厚的特征,晚期沉积中心北移,呈... 充分利用岩性组合、岩心、测井、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响应,结合构造演化及地震反射特征,在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识别出7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和16个体系域。层序展布早期具有北薄南厚、东薄西厚的特征,晚期沉积中心北移,呈西厚东薄、北厚南薄的格局。在层序格架内,早期由于毛敦次凸的分割作用,凹陷东西两侧的沉积格局存在差异,总体以水下扇、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晚期毛敦次凸逐渐接受沉积,沉积了一套冲积平原、泛滥平原及河流相沉积。下白垩统由下而上发育3套生储盖组合,下部SQ1的低位体系域储层与水进域的泥岩盖层形成自生自储的生储盖组合;中部生储盖组合以SQ2的高位域及SQ3的低位域储层为主;上部组合储层主要为SQ4—SQ6碎屑岩及火山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凹陷 下白垩统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进财 冯如进 +4 位作者 樊太亮 王宏语 侯伟 沈武显 刘振兴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36,共5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录测井资料分析、物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物性特征,分析了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储层岩石为细-粗粒长石砂岩,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录测井资料分析、物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物性特征,分析了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储层岩石为细-粗粒长石砂岩,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较低。储层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为粒间孔隙、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微裂缝,以粒间孔隙为主。砂岩面孔率在10%~15%之间,平均喉道半径、视孔喉比小。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为微观方面的岩石结构及填隙物特征、成岩作用和宏观方面的沉积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长岭凹陷 青山口组 储层物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老英台—达尔罕凸起CO_2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吴聿元 昝灵 +4 位作者 黄军平 刘池阳 冯如进 秦黎明 张枝焕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7-243,共7页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老英台凸起区广泛分布CO2气层或与烃类气体伴生的CO2,其含量和组成非均质性明显,不同井区或同一井区不同层位气层中CO2的相对含量及同位素组成均可能存在明显差别,表明其成因十分复杂。揭示研究区CO2的成因机理,不仅具...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老英台凸起区广泛分布CO2气层或与烃类气体伴生的CO2,其含量和组成非均质性明显,不同井区或同一井区不同层位气层中CO2的相对含量及同位素组成均可能存在明显差别,表明其成因十分复杂。揭示研究区CO2的成因机理,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研究区天然气勘探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CO2组成、同位素分布特征,结合伴生烃类气体分析,可知研究区深层CO2既有无机成因,也有有机成因,或者两者混合成因。其中,CO2含量相对较高的营城组气层中的CO2主要为无机成因气,而CO2含量较低的登娄库组气层中的CO2为有机成因或有机—无机混合成因。登娄库组有机成因CO2与烃类气为同期成藏;营城组CO2有与烃类气同期形成的,但大规模的无机成因的CO2为新近纪之后晚期成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分布特征 成因 长岭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线AD键盘设计
5
作者 杨红 李生明 冯如进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6-38,共3页
在单片机系统设计时,键盘是经常用到的输入设备,传统的矩阵式键盘端口占用量大,本文将键盘与AD转换器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AD转换的一线AD键盘设计方法,在系统开发时,它只需占用单片机的一根IO端口,相比传统键盘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一线键盘 单片机 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昝灵 张枝焕 +5 位作者 黄军平 何欣 冯如进 吴聿元 费佳佳 李文洁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1-337,共7页
长岭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和登娄库组获得高产工业性气流或良好的气显示,生储盖组合配置比较有利,勘探前景十分广阔。在对长岭断陷部分探井天然气样品的化学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剖析的基础上,综合多种天然气成因判别标准以及典型图版,... 长岭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和登娄库组获得高产工业性气流或良好的气显示,生储盖组合配置比较有利,勘探前景十分广阔。在对长岭断陷部分探井天然气样品的化学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剖析的基础上,综合多种天然气成因判别标准以及典型图版,探讨了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并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和烃源岩发育特征,与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成因加以对比,对其气源进行初步判识。研究结果表明,长岭断陷天然气烃类气体主要为甲烷,重烃含量低,干燥系数大于0.95,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烃类气体碳同位素值偏高,并存在同位素倒转现象,非烃气体包括CO2和N2,不同构造带天然气成分差别大。烃类气体属于腐殖型裂解气,CO2以无机成因为主。气源分析表明,研究区烃类气主要来源于沙河子组腐殖型烃源岩的裂解气,其次为营城组,火石岭组或更深层源岩的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岭断陷 天然气 组分 碳同位素 成因类型 气源分析
原文传递
横过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结合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 被引量:65
7
作者 高 锐 黄东定 +7 位作者 卢德源 钱桂 李英康 匡朝阳 李秋生 李朋武 冯如进 管 烨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7期1874-1879,共6页
横过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结合地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 揭示出青藏高原西北缘山-盆结合地带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精细结构, 发现了青藏高原西北缘岩石圈向北俯冲, 并与向南俯冲的塔里木岩石圈在西昆仑山下相碰撞的证据. 这种大陆岩石... 横过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结合地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 揭示出青藏高原西北缘山-盆结合地带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精细结构, 发现了青藏高原西北缘岩石圈向北俯冲, 并与向南俯冲的塔里木岩石圈在西昆仑山下相碰撞的证据. 这种大陆岩石圈相向俯冲碰撞图像, 确定了西昆仑山与塔里木盆地在岩石圈尺度的耦合关系, 反映出陆内大陆-大陆的碰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造山带 塔里木盆地 深部地震反射 结合带
原文传递
Organic Geochemical and Fluid Inclusion Evidence for Filling Stages of Natural Gas and Bitumen in Volcanic Reservoir of Changling Faulted Depression,Southeastern Songliao Basin 被引量:6
8
作者 秦黎明 张枝焕 +2 位作者 吴聿元 冯如进 昝灵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03-320,共18页
Recently,volcanic gas reservoirs in Yaoyingtai (腰英台) and Daerhan (达尔罕) tectonic belts in Changling (长岭) faulted depression of southeastern Songliao (松辽) basin have been discovered.Based on the compos... Recently,volcanic gas reservoirs in Yaoyingtai (腰英台) and Daerhan (达尔罕) tectonic belts in Changling (长岭) faulted depression of southeastern Songliao (松辽) basin have been discovered.Based on the compositions and isotopic values,the natural gas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ntent of methane,low content of C2+,and C1/C1-5 beyond 0.95.Also,the natural gas contains nonhydrocarbons including carbon dioxide with the content from 20% to 40% and minor amount of N2.Combined with the isotopic values,the natural gas is generated by humic kerogen and coal-derived type,but in Daerhan,the natural gas is probably mixed by oil type gas.From the measurement of lithology and fluid inclusions in volcanic rocks,the bitumen,liquid hydrocarbon,and gas hydrocarbon inclusions are presen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ingle gas inclusion in volcanic reservoir,the content of carbon dioxide is low,so the carbon dioxide and hydrocarbon gas of the reservoirs are not accumulated at the same time.In addition,minor amount of bitumen in the reservoirs is formed by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crude oils sourced from the Yingcheng (营城) Formation mudstones through the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biomarkers.The distribution of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presents two peaks,one with the liquid hydrocarbon filling stage,and the other with gas filling stage.However,in Daerhan tectonic belt,the second peak is gas and carbon dioxide mixed filling period probably.Combined with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salt water inclusions,the oil and gas filling period is from Qingshankou (青山口) Formation to Nenjiang (嫩江) Formation in the research area.During the charging period,minor amount of inorganic carbon dioxide filled into the trap,but plenty of inorganic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end of Sifangtai (四方台) to Eogene periods was related with the structural m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inclusion organic geochemistry natural gas BITUMEN filling stage Changling faulted depress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