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红松果林两种营建技术模式的探讨 |
冯启祥
高向义
栾瑞庭
强林生
邵占武
杨林生
张显明
|
《吉林林业科技》
|
2003 |
4
|
|
2
|
汪清林业局采育林经营技术 |
冯启祥
王福云
侯召斌
|
《吉林林业科技》
|
2008 |
4
|
|
3
|
红松果林经营技术的研究 |
冯启祥
臧法海
崔东范
李超江
尚少华
王占江
李超林
许书杰
强玲惠
|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
2000 |
13
|
|
4
|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两个演替阶段乔木的种间联结性 |
龚直文
亢新刚
顾丽
高延
冯启祥
姚景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4
|
|
5
|
长白山区林下主要灌木生物量估算与分析 |
何列艳
亢新刚
范小莉
高延
冯启祥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7
|
|
6
|
择伐对天然云冷杉林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
胡云云
闵志强
高延
冯启祥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3
|
|
7
|
长白山地区不同林型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 |
方伟东
亢新刚
赵浩彦
黄新峰
龚直文
高延
冯启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2
|
|
8
|
基于长期历史数据的直径结构预测模型 |
张青
赵俊卉
亢新刚
冯启祥
姚景春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9
|
长白山主要树种直径生长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以云杉为例 |
刘洋
亢新刚
郭艳荣
高北延
冯启祥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9
|
|
10
|
兼顾碳贮量和木材生产目标的森林经营规划研究 |
戎建涛
雷相东
张会儒
冯启祥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1
|
|
11
|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最优直径结构的构建 |
孔雷
亢新刚
刘书剑
胡云云
黄新峰
冯启祥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12
|
红松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 |
黄新峰
亢新刚
孙玲
冯启祥
姚景春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0
|
|
13
|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方法综述 |
孔雷
杨华
亢新刚
高延
冯启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4
|
长白落叶松雌雄花及球果、种子性状的变异 |
齐立志
刘吉雨
刘桂丰
房家声
董景林
郑亨锡
冯启祥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15
|
长白山杨桦次生林树种空间隔离度对林分生长的关系 |
孔雷
亢新刚
杨华
谢佳利
黄新峰
冯启祥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6
|
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年龄变动及估测精度分析 |
胡云云
亢新刚
高延
冯启祥
姚景春
王卓晖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7
|
西伯利亚红松造林效果初探 |
高延
冯启祥
王卓晖
孙权
赵东宁
姜洪源
|
《吉林林业科技》
|
2012 |
5
|
|
18
|
珍贵树种大径级材培育工程建设初探 |
高延
姜洪源
赵东宁
王卓晖
冯启祥
|
《吉林林业科技》
|
2011 |
3
|
|
19
|
基于地理权重回归的长白山区云冷杉二元材积式构建 |
孔雷
杨华
亢新刚
高延
冯启祥
王卓辉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20
|
金沟岭次生林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
蔡烁
亢新刚
龚直文
高延
冯启祥
王卓晖
秦磊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