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PCI术后双抗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1
作者 黄鹏 洪庆超 +3 位作者 农桂敏 李家海 蒙芝健 吴媚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7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检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双联(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行PCI患者300例,根据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反应性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正... 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检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双联(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行PCI患者300例,根据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反应性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正常反应性(NPR)组:经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血小板反应性处于正常范围患者;血小板反应性正常化(PNPR)组:调整治疗方案至血小板反应性呈正常状态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HPR)组:保持血小板高反应性患者。统计血小板反应情况,比较三组基线资料以及调整治疗方案前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水平,分析MAR水平预测PCI术后HPR双抗联治疗结局的价值。结果经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有76例(25.33%)患者出现HPR;调整治疗方案后,血小板反应性为正常范围者占比为13.67%(41/300);出现HPR者占比为11.67%(35/300)。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PR组、PNPR组未调整方案前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A-MAR),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DP-MAR)均高于NPR组,且HPR组高于PNPR组(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CI术后HPR双抗联治疗调整前血清AA-MAR、ADP-MAR单一以及联合预测HPR治疗结局的AUC分别0.887、0.741、0.941,联合预测价值相对理想。结论通过血小板功能检测可为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有利于精准化调整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功能检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高反应性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地区青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2
作者 农桂敏 黄超朔 +2 位作者 劳丹华 廖虹 黄荣珊 《内科》 2024年第6期594-600,共7页
目的对沿海地区青年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构建该人群发生HUA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13647例青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 目的对沿海地区青年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构建该人群发生HUA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13647例青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1年后再次体检时HUA的发病情况计算该人群的HUA发病率并对其分组(HUA组、非HUA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沿海地区青年人群发生HUA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该人群发生HUA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Hosmer-Lemeshow检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13647例青年体检者中,有3169例诊断出HUA,整体HUA发病率为23.22%。两组性别、糖尿病患病情况、高血压患病情况、饮酒史、食肉情况、身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高血压患病情况、饮酒史、食肉情况、BMI、三酰甘油、血肌酐、HDL-C均是沿海地区青年人群发生HUA的影响因素(均P<0.0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拟合较好,模型预测沿海地区青年人群发生HU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95%CI:0.837~0.946),DCA曲线显示模型预测HUA的净获益率较高。结论沿海地区青年人群HUA发病率较高,性别、高血压患病情况、饮酒史、食肉情况、BMI、三酰甘油、血肌酐、HDL-C是沿海地区青年人群发生HUA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地预测该人群HUA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青年人 沿海地区 影响因素 列线图 模型 发病率 流行病学 调查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农桂敏 黄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症状性痛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予以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予以别嘌呤醇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症状性痛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予以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予以别嘌呤醇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达标率67.65%(46/68)明显高于对照组45.59%(3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2,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布司他 痛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0 nm红外激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帆 劳丹华 +4 位作者 李廷尉 农桂敏 黄超朔 廖虹 张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68-70,81,共4页
目的探讨890 nm红外激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于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饭前口服依帕司他,观... 目的探讨890 nm红外激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于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饭前口服依帕司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890 nm红外激光照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陷(NDS)评分、下肢神经传导功能、认知功能相关生化指标[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治疗前,两组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D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下肢神经传导功能中腓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期后,观察组S-100B蛋白和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890 nm红外激光照射治疗,能有效改善周围神经功能,提高神经传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90 nm红外激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 内皮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超朔 农桂敏 +1 位作者 廖虹 黄荣珊 《内科》 2019年第1期8-11,26,共5页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增殖性LN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先用甲基泼尼龙进...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增殖性LN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先用甲基泼尼龙进行冲击治疗,随后口服泼尼松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CTX)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联合他克莫司(FK506)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2000)评分,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血清补体C3(C3)以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LEDAI2000评分、SCr水平和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C3、Alb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 0%)明显高于对照组(66.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 33%)显著低于对照组(73.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增殖性LN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泼尼松 他克莫司 吗替麦考酚酯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精神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超朔 农桂敏 黄荣珊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1969-1973,共5页
神经精神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遗传因素、血管病变、神经内分泌免疫失衡、炎症介质、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和自身免疫介导的神经元损伤均可参与神经精神狼疮的发病。本文就神经精神... 神经精神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遗传因素、血管病变、神经内分泌免疫失衡、炎症介质、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和自身免疫介导的神经元损伤均可参与神经精神狼疮的发病。本文就神经精神狼疮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发病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获得性血友病A 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超朔 陈锐憬 +1 位作者 农桂敏 劳丹华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930-1933,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获得性血友病A(AHA)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RA相关AHA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结果发生AHA时,RA基础病病情活动且未接受过正规治疗,临床表现皮肤大片瘀斑,活化部...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获得性血友病A(AHA)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RA相关AHA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结果发生AHA时,RA基础病病情活动且未接受过正规治疗,临床表现皮肤大片瘀斑,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3倍,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FⅧ:C)降低,FⅧ因子抑制物滴度升高,使用血浆纠正凝血异常,经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出血倾向和APTT明显改善。结论AHA可由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继发,病情稳定亦可出现,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的A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获得性血友病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