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疑似一起潜伏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农智 覃后继 +7 位作者 陆夏瑜 周正东 汤健闻 余水兰 史前 邓积广 田红艳 李思璇 《右江医学》 2021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从调查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暴露史等最可能的感染来源和密切接触者的继发感染情况入手,进一步深入分析其流行病学状况,为制订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溯源和密切接触者对象,按... 目的从调查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暴露史等最可能的感染来源和密切接触者的继发感染情况入手,进一步深入分析其流行病学状况,为制订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溯源和密切接触者对象,按照相关调查表格登门逐一咨询登记相关信息和采集咽拭子标本送检,或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联防联控组收集相关信息和采集咽拭子标本送检,以及(公安部门)通过大数据手段排查,并与其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互通有参考的信息进行梳理筛查登记获取相关信息。结果患者发病期未离开过住地,否认接触过新冠肺炎病例或可疑人员,其家人无呼吸道感染症状。排查定安籍和从疫区到定安短暂旅居人员共66人,其中定安籍人员25人,到定安短暂旅居或路过41人。定安籍按每人自离开疫区首日算起至第14天内进行健康监测,人员经隔离均无异常症状,每人均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均否认与患者有接触史。到定安短暂旅居或路过人员41人,其中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12人,均为阴性,均否认与患者有接触史;通过大数据排查29人,其中有参考信息的1名黄石籍人员(13~15日在武汉逗留期间感染)于2020年1月20日上午在患者经营的粉店用早餐,考虑为先证病人的传染源。调查先证病人的密接人员91人,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84人,均为阴性。结论患者感染来源为近距离接触从疫区到定安短暂旅居人员,在新冠肺炎病毒潜伏期内通过飞沫途径被感染;患者所感染病毒毒力相对较弱,形成再传播风险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似病例 潜伏期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案例分析 溯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印鼠客蚤染蚤率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农智 余水兰 +6 位作者 陆夏瑜 冯向阳 邓积广 田红艳 黄柳柳 廖生华 廖介雄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9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在鼠疫疫区(强化灭蚤区)长期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印鼠客蚤染蚤率的影响,为今后工作中合理选择杀虫剂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统计各区域捕获鼠数和印鼠客蚤染蚤鼠数,求得印鼠客蚤染蚤率,采用SPSS软件比较强化灭蚤区(隆... 目的分析在鼠疫疫区(强化灭蚤区)长期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印鼠客蚤染蚤率的影响,为今后工作中合理选择杀虫剂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统计各区域捕获鼠数和印鼠客蚤染蚤鼠数,求得印鼠客蚤染蚤率,采用SPSS软件比较强化灭蚤区(隆林县、西林县)与对照区(右江区)印鼠客蚤染蚤率有无差异。结果隆林县、西林县(强化灭蚤区)与右江区(对照区)在1—3月染蚤率较低,自4月开始逐渐上升,6月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3条曲线变化趋于一致。右江区、隆林县、西林县捕获鼠的印鼠客蚤染蚤率分别为33.93%、29.74%和30.38%,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鼠疫疫区长期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强化灭蚤区与对照区鼠体印鼠客蚤染蚤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该类杀虫剂灭蚤作用减弱,效果下降,印鼠客蚤可能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类 印鼠客蚤 染蚤率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隆林县首起鼠疫暴发流行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林新勤 杨进业 +18 位作者 梁江明 董柏青 陈杰 秦石英 周树武 鲁翠芳 韦锦平 杨勤保 姜超穗 梁少生 黄建财 农智 蒙礼坚 王贵贤 杨永群 龚永超 廖生华 王利荣 陆胜忠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 了解广西 2 0 0 0年发生鼠疫暴发流行的特征 ,初步分析流行原因。方法 以普查、医学观察和追踪调查相结合对人群进行调查 ,用 IHA(间接血凝法 ,Indirect hem agglutination assay,IHA)法测定鼠疫 FI抗体 ,按国家鼠疫诊断标准诊... 目的 了解广西 2 0 0 0年发生鼠疫暴发流行的特征 ,初步分析流行原因。方法 以普查、医学观察和追踪调查相结合对人群进行调查 ,用 IHA(间接血凝法 ,Indirect hem agglutination assay,IHA)法测定鼠疫 FI抗体 ,按国家鼠疫诊断标准诊断病人。结果 疫情波及天生桥库区周围 2个乡镇 15个自然屯或单位 ,发生腺型鼠疫病人 4 2例 ,发病率为 1.10 % ,隐性感染率 2 .78% ,第 2代发病率 2 .76 %。流行时间为 3~ 10月。人间鼠疫发病年龄以青少年多见。结论 疫点分布于天生桥库区周围 ,库区鼠、蚤密度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林县 鼠疫 流行特征 间接血凝法 IHA 菌荚膜抗体 FI 流行原因 疫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色市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余水兰 农智 +1 位作者 黄荣富 梁小凤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5年第5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百色市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该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百色市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4年百色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4520例,年发病率为1258.05/10万,死亡17例,病死率... 目的:分析百色市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该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百色市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4年百色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4520例,年发病率为1258.05/10万,死亡17例,病死率为0.04%。病例报告有明显的季节性,4-6月为发病高峰;以0~5岁年龄组为主,占95.39%;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为1.44∶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居多;病原学监测结果为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混合感染;79.04%的重症病例(含死亡病例)由EV71感染所致。结论百色市手足口病流行情况严重,EV71仍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今后仍需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重症病人的筛查和救治,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分析 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色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汤健闻 余水兰 +1 位作者 农智 黄建材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774-775,共2页
目的:了解百色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百色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百色市6年共报告手足口病87038例,自2009年开始手足口病发病率、死... 目的:了解百色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百色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百色市6年共报告手足口病87038例,自2009年开始手足口病发病率、死亡率和重症病例比例呈现低—高—低—高隔年高峰流行的特点。病例报告有明显的季节性,4-6月份为发病高峰;以4岁以下年龄组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居多;病原学监测结果为其他肠道病毒、EV71和 CoxA16混合感染。结论百色市手足口病季节、年龄、性别及人群分布特征明显,EV71仍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仍需要有针对性的落实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14年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邓积广 余水兰 +2 位作者 江超穗 农智 梁少溢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6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市右江区2003~2014 年以来疟疾流行病学特点及态势。方法收集2003~2014 年百色市右江区当地发热居民、外出务工返回人员和外来人员疟疾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003~2014 年,右江区共监测本地发热患者119 216 人...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市右江区2003~2014 年以来疟疾流行病学特点及态势。方法收集2003~2014 年百色市右江区当地发热居民、外出务工返回人员和外来人员疟疾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003~2014 年,右江区共监测本地发热患者119 216 人次,外出务工返回人员522 人次,外来流动人员22 260 人次,三类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17%、0.575%和0.119%。共检出本地感染疟疾3 例和输入性疟疾27 例,其中恶性疟20 例,间日疟9 例,未分型(临床诊断)1 例。结论右江区疟疾发病以境外输入性病例为主,且半数以上为恶性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病学 输入性 右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百色水利枢纽库区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7
作者 梁江明 柳智豪 +13 位作者 曾竣 江超穗 周树武 农智 杨光华 李寿生 韦锦平 陈达宗 蒋震羚 黄德蕙 廖驰真 邓积广 黄胜功 李贵中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1年第3期196-198,214,共4页
目的查明百色水利枢纽库区沿岸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和跳蚤的种类构成,了解该地区鼠疫疫源情况,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库区的6个乡镇12个村屯展开调查,采集啮齿动物、指示动物和媒介蚤标本,分离鼠疫杆菌和检... 目的查明百色水利枢纽库区沿岸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和跳蚤的种类构成,了解该地区鼠疫疫源情况,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库区的6个乡镇12个村屯展开调查,采集啮齿动物、指示动物和媒介蚤标本,分离鼠疫杆菌和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该地区啮齿动物有2目3科8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蚤类有3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所有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百色水利枢纽库区沿岸具备形成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条件,开展鼠疫监测和灭鼠灭蚤是预防控制鼠疫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自然疫源地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2005年百色市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梁丽荣 杨茜萍 +1 位作者 何友雄 农智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7年第2期95-96,共2页
为了解百色市医院消毒质量状况,根据不同监测项目,采用平板暴露法、棉拭子涂抹法、仪器测定法等方法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1996~2005年监测样本平均合格率为92.86%,总体上合格率处在一个动态的稳定。
关键词 医院 消毒监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农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A01期199-201,共3页
民用建筑防火问题具体来讲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它对国家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现阶段的民用建筑设计时,相关工作人员应特别着重考虑有关建筑防火技术问题.随着2015年经济新常态的提出,经济快速发展,人们... 民用建筑防火问题具体来讲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它对国家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现阶段的民用建筑设计时,相关工作人员应特别着重考虑有关建筑防火技术问题.随着2015年经济新常态的提出,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居住工作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广大国民对民用建筑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性能需求,而建筑中防火技术运用也随之有了很大的进步,对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很大的促进意义.就此,文章结合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防火技术的综合运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建筑设计 防火技术 措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住楼消防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农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S1期71-72,113,共3页
文章对商住楼建筑消防设计中的一些规范未明确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消防设计对策.
关键词 商住楼 消防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工地伤寒暴发的相关因素探讨
11
作者 农智 高健华 江超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911-912,共2页
通过调查电站工地伤寒暴发流行的整个过程 ,从探讨病原菌传播途径的相关因素着手 ,根据不同暴露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对比。结果表明 :这次伤寒暴发流行和饮用生水有关 ;直接饮用渠水的患病率高于直接饮用近段河水的患病率 ,渠水受污... 通过调查电站工地伤寒暴发流行的整个过程 ,从探讨病原菌传播途径的相关因素着手 ,根据不同暴露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对比。结果表明 :这次伤寒暴发流行和饮用生水有关 ;直接饮用渠水的患病率高于直接饮用近段河水的患病率 ,渠水受污染程度较近段河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饮水 卫生环境 水污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化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思考
12
作者 农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0年第10期11-12,共2页
长期以来由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使得工作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漏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急需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与思路。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应用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方法,网格化管理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将有助于实现管理资... 长期以来由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使得工作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漏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急需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与思路。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应用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方法,网格化管理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将有助于实现管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效率,并进一步实现消防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本文针对网格化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为消防事业的稳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 消防 安全管理 重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降低静脉伪影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翠美 黄伟兵 农智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4期127-129,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降低静脉伪影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收治的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接受低剂量40 mL(350...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降低静脉伪影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收治的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接受低剂量40 mL(350 mg I/L碘佛醇)对比剂头颈部CTA血管成像检查]与对照组[50例,接受高剂量60 mL(350 mg I/L碘佛醇)对比剂头颈部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动脉显影CT值、静脉残留显影CT值、最终成像质量优良率。结果:两组左颈总动脉、右动脉中动脉M1段、左颈总动脉分叉处、主动脉弓动脉显影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颈内静脉、左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左头臂静脉残留显影C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最终成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相较于高剂量(60 mL)对比剂头颈部CTA检查,低剂量(40 mL)对比剂头颈部CTA血管成像检查静脉伪影更少,最终成像质量更高,建议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CT血管成像 静脉伪影 低剂量 高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保健机构消毒剂使用中微生物污染的监测
14
作者 李森 覃云鹏 +7 位作者 李贵忠 罗晖 黄建财 农智 梁少生 何友雄 隆雪梅 雷动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611-612,共2页
对医疗保健机构消毒剂使用中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监测内容:①细菌总数(Totalnumberofbacteria)。②真菌总数(Totalnumberoffungl)。检测样品1250份,超标334份,超标率为26... 对医疗保健机构消毒剂使用中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监测内容:①细菌总数(Totalnumberofbacteria)。②真菌总数(Totalnumberoffungl)。检测样品1250份,超标334份,超标率为26.72%。医疗保健机构超标率县直最高,地直最低。监测消毒剂使用中8种样品。被微生物污染者以0.1%新洁尔灭最高,2%碘酒最低。与消毒剂使用时间长短、容器清洁、配制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含菌量 超标率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
15
作者 陆献蒿 田红艳 +2 位作者 农智 陆夏瑜 易斌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目的对百色市某高中一起诺如病毒(norovirus)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进行调查,为学校诺如病毒感染疫情提供防控依据。方法根据病例定义开展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特征进行三间分布描述,收集病例的临床数据,采集... 目的对百色市某高中一起诺如病毒(norovirus)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进行调查,为学校诺如病毒感染疫情提供防控依据。方法根据病例定义开展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特征进行三间分布描述,收集病例的临床数据,采集可疑环境样本及具有代表性病例的生物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分析暴发原因。结果2021年1月20—28日,本次疫情共累计报告病例205例,其中疑似病例189例,确诊病例11例,隐性感染者5例。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90.50%)、呕吐(35.50%)为主,无重症及死亡病例。男性罹患率5.85%(116/1984)高于女性罹患率3.74%(89/2381)。高中3个年级学生均有病例报告,但高三罹患率最高,为10.39%,发病风险是高一、高二学生的5.90倍(95%CI:4.473~7.778)。对72份肛拭子、外环境涂抹标本进行诺如病毒GI型、GII型实验室检测,检出16份肛拭子呈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流行曲线显示人传人模式,1月29日学生放假全部离校后无病例报告。结论本事件为一起GⅡ型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学校暴发疫情,学校未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最终导致学校暴发疫情的暴发。应加强病例排查及管理,规范吐泻物消毒处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感染性腹泻 疫情暴发 现场流行病学 学校卫生 食源性疾病 隐性感染
原文传递
印鼠客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农智 余水兰 +6 位作者 陆夏瑜 冯向阳 邓积广 田红艳 黄柳柳 廖生华 廖介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75-477,共3页
目的了解百色市强化灭蚤地区印鼠客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蚤类抗药性,采用SPSS13.0软件计算杀虫剂的LC50及95%可信区间。结果与对照地区(右江区)比较,强化灭蚤地区〔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县)、西林县... 目的了解百色市强化灭蚤地区印鼠客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蚤类抗药性,采用SPSS13.0软件计算杀虫剂的LC50及95%可信区间。结果与对照地区(右江区)比较,强化灭蚤地区〔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县)、西林县〕的印鼠客蚤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明显下降,LC50明显增加;隆林县印鼠客蚤对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6.22、7.69、5.69倍,西林县分别为5.29、6.03和4.82倍。结论强化灭蚤地区印鼠客蚤已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应加强杀虫剂抗药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鼠客蚤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抗药性
原文传递
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诊疗经过和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农智 周正东 +11 位作者 陆夏瑜 余水兰 汤健闻 邓积广 田红艳 李思璇 黄洪波 黄策 李敬芳 韦怡光 杨序军 何延思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分析广西田林县人民医院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肺部CT变化、临床表现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为COVID-19防控提供经验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20年1月30日在田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COVID-19确诊病例的诊疗... 目的分析广西田林县人民医院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肺部CT变化、临床表现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为COVID-19防控提供经验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20年1月30日在田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COVID-19确诊病例的诊疗经过和流行病史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咳嗽伴少许咳痰,入院以"呼吸道感染"收治,CT显示磨玻璃影,病灶进行性增大,通过对不同日期肺部CT对比高度怀疑新冠疑似病例,进而对患者隔离治疗并取样送检,该患者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长期居住田林县定安镇,其本人及家属均无武汉等旅居史;患者发病前同其妻一直经营一家早餐店。经大数据手段对患者潜伏期内到其经营粉店用餐的可疑人员逐一排查发现,2020年1月20日上午来自湖北省黄石市卢某某(卢某某为黄石市确诊病例)在患者经营的粉店用早餐,用餐人员一般情况下均通过递粉小窗口与患者面对面有近距离短暂交流对话。结论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肺部CT病灶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不一致,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普通型特征。该患者感染途径是通过自疫区的当地短暂旅居者(感染源)发病前(潜伏期后期)近距离空气飞沫途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筛查 新冠肺炎病例 诊疗经过 大数据手段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中国南方鼠疫及其防治 被引量:3
18
作者 农智 赵静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69-271,F0003,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人间鼠疫一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流行范围不断扩大。而在我国南方,鼠疫疫源地活性极强,动物鼠疫流行活跃,人间鼠疫时有发生,并出现局部暴发流行。本文主要从我国南方鼠疫流行历史、发展趋势与防控对策等方面作综述。
关键词 南方 鼠疫 防治
原文传递
广西百色市2002—2011年鼠疫监测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农智 周树武 +2 位作者 柳智豪 江超穗 韦周农 《华南预防医学》 2012年第5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百色市2002—2011年鼠疫监测结果。为制定鼠疫防控策略提出科学依据。方法 2002—2011每年在辖区内9个监测县的固定或流动监测点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分别开展室内布笼监测,对捕获鼠类进行种别和检蚤鉴定,计算捕获率和蚤指数,并... 目的分析百色市2002—2011年鼠疫监测结果。为制定鼠疫防控策略提出科学依据。方法 2002—2011每年在辖区内9个监测县的固定或流动监测点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分别开展室内布笼监测,对捕获鼠类进行种别和检蚤鉴定,计算捕获率和蚤指数,并进行鼠疫F1抗原或抗体检测、宿主(鼠类)脏器和蚤类病原学培养。结果共捕获鼠类动物40 837只,总捕获率为8.43%(40 837/484 625),其中啮齿目动物40 077只,食虫目动物760只(为臭鼩鼱)。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臭鼩鼱、赤腹松鼠、普通松鼠构成比分别为51.95%(21 215/40 837)、37.87%(15 466/40 837)、8.06%(3 291/40 837)、1.86%(760/40 837)、0.21%(84/40 837)、0.05%(21/40 837);优势种群黄胸鼠密度为4.38%(21 215/484 625),鼠体检获蚤类12 015匹,鼠体染蚤率为32.84%(3 431/10 449),总蚤指数1.15(12 015/10 449),印鼠客蚤指数0.86(9 014/10 449);褐家鼠密度为3.19%(15 466/484 625),鼠体检获蚤类7 941匹,鼠体染蚤率为34.52%(2 502/7 249),总蚤指数1.10(7 941/7 249),印鼠客蚤指数0.75(5 451/7 249)。培养鼠脏器18 000份,培养蚤类1 500份,鼠疫菌培养结果全部阴性;30 600份鼠血清、指示动物血清或自毙鼠材料检测鼠疫F1抗体或抗原,12份样本呈阳性,阳性率0.04%(12/30 600)。随年份发展,黄胸鼠、褐家鼠的鼠密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均P<0.01);黄胸鼠、褐家鼠鼠体染蚤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均P<0.01)。结论黄胸鼠为百色市优势种群,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现阶段百色鼠疫疫源地处于静息状态,但主要宿主黄胸鼠密度、主要媒介印鼠客蚤指数维持较高水平,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原文传递
2012―2016年广西百色市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农智 余水兰 +4 位作者 钟昭敬 苏莉 田红艳 邓积广 陆夏瑜 《华南预防医学》 2017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分析2012―2016年百色市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探索该地区流感流行特征以及流感病毒株的分布规律,为制定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2—2016年百色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ILI资料... 目的分析2012―2016年百色市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探索该地区流感流行特征以及流感病毒株的分布规律,为制定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2—2016年百色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ILI资料和病原学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百色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门急诊病例总数为1 248 644例,其中ILI为81 086例,平均ILI就诊比例(ILI%)为6.49%;各年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年各月均有ILI报告,其中以4―6月报告病例数较多,占ILI总病例数的35.26%。各年龄组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0~4岁组ILI%最高,为3.88%。男性45 678例,女性35 408例,男女性别比为1.29∶1。共采集ILI样本4 919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95份,总阳性率为18.19%;流行毒株型别为A型其他亚型(占36.65%)、B型(占28.04%)、新甲H1型(占11.17%)、季H3型(占24.13%),其中A型其他亚型、季H3型流行高峰均为6―7月,B型流行高峰为1―2月,新甲H1型流行高峰为2―4月。结论 2012―2016年百色市流感流行总体呈上升趋势,流行毒株以A型为优势毒株,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为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正粘病毒科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